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空中武力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動態
2009/07/30 00:52 瀏覽12,093|回應86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0907/20090730888530.html
中共百餘軍機南海演練 創最遠航程紀錄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7-30 00:05
     
(中央社台北29日電)中共廣州空軍部隊日前舉行1場在複雜電磁環境下攻防對抗與遠海作戰實兵演練,上百架不同型號的戰機從不同機場同時起飛,直撲陸上預定目標與遠海深處,展開遠海巡邏和體系攻防演練

中國軍網披露這次演練的消息。報導說,演練創造解放軍空軍航空兵部隊遠海方向最遠航程紀錄,遠海空中作戰能力取得新突破。

據報導,這次實兵演練沒有預案。當天上午7時許,廣空演練指揮部總指揮突然下達提前戰鬥起飛命令。各參演航空兵部隊立即拉響警報,轉入一等戰備。數分鐘後,一架架戰機滑向機場中心跑道,昂首起飛。

廣空部隊高層指揮官員說,過去航空兵遠海作戰能力受困於「看不遠」、「聯不上」等問題,廣空整合現有信息化指揮手段和協作訓練平台,採用設立艦上移動指揮組等辦法,以複雜電磁環境和遠海作戰指揮控制為突破口,實現「看得更遠、飛得更遠、聯得更遠」。

演練時戰機飛赴遠海,在指揮所內,每架戰機的位置、高度、速度等訊息在監視大屏幕上實況即時顯示。指揮員透過信息化平台,可迅速向某一戰機下達指令,或令其前推進攻,或令其掩護,兵力調整運用自如。

報導說,這次演練證明,借助信息化指揮平台,航空兵部隊遠海戰鬥巡邏與體系對抗、戰鬥轉場、外訓歸建、機動戰術空投等訓練課目可以在多個空域、不同方向同步進行。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548576
 回應文章 頁/共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珍氏估中國軍力全球第4 但海空軍落後
2009/10/02 09:52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0910/20091002140421.html
珍氏估中國軍力全球第4 但海空軍落後    
 
中央社╱中央社 2009-10-02 09:05
     
(中央社台北2日電)中國軍力有多強?說法紛紜。據報導,英國「珍氏防務週刊」先前估計,中國軍力排名世界第4。軍事專家指出,中國海空軍積弱,地緣政治環境惡劣,幾無可靠盟友,成為最大隱憂。

中國昨天閱兵,向世人展示多項自製武器,引起各界關切。據香港明報報導,珍氏指出,美國軍事科技和開支居世界第1,法國則擁有先進軍工體系,武器研發能力冠絕全歐;俄羅斯則繼承前蘇聯7成的軍力,軍工、科技發達,解放軍難以超越。

據報導,中國自改革開放後,軍事投資一度壓縮,但1990年代海灣戰爭讓中國目睹自己和世界的巨大差距,因此加強斥資引進先進技術,如導彈技術就領先歐洲,核武具威脅力,因此位居第4,但基礎工業薄弱,研發能力屬弱項。

雖然中國軍力隨國力增長而飛速發展,但海空軍實力仍差。大中華研究學會召集人許楨指出,解放軍以陸軍起家,具有深厚傳統,加上陸軍科技水平要求較低,屬三軍中最強,和美俄實力相差不遠。

但中國海軍積弱,除尚未能建立航母戰鬥群,軍艦性能也較差,海軍主力為潛艇部隊,但即使是「潛艇鬥潛艇」非歐美對手,如解放軍核潛艇只佔潛艇總數兩成,美國則所有潛艇均為核動力。

空軍方面,中國近年積極購入俄製蘇27戰機,加上自行研發殲10戰機,實力已追上歐美的第3代戰機水平,但適逢歐美空軍世代更替,隨著美國F22等新1代戰機服役,空軍水平又被拋離。

許楨說,因西方對中國不信任,不會向中國出售技術,以往中國主要依靠俄羅斯技術支援,但現在俄國國力下滑,自身難保。

報導說,中國地緣政治形勢惡劣,首都北京接近北韓不穩定地區,附近的日本軍事力量強大,北面的俄羅斯也非忠心盟友。而在西南面,則和崛起中的印度有領土糾紛,關係不佳;西面對中較友好的中亞國家,局勢也不穩。

而東南沿海方面,越、馬、菲等國因經濟需要,對中關係雖已好轉,但近年南海主權問題令雙方關係不時緊張。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國民黨重奪台灣政權,緩和了兩岸關係。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636650
中共建政慶典陽光露臉 據稱空軍滅雲所致
2009/10/01 22:14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0910/20091001115472.html
中共建政慶典陽光露臉 據稱空軍滅雲所致    
 
中央社╱中央社 2009-10-01 17:57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1日電)中共建政60週年慶典今天在北京舉行,整場活動最讓人嘖嘖談論的除了各式武器裝備,就屬晴朗明亮的天氣。據稱空軍實施「滅雲」人工作業,才讓陰霾遠走,陽光露臉。

不過,目前為止,官方並未針對是否實施人工干預天氣作業發布消息。

慶典前一天,北京從早到晚都被灰濛濛的霧氣包圍,如果烏雲不散,除了將影響今天飛機校閱在內的閱兵式,慶典氣氛也會不夠好。

昨天深夜開始,北京市區與近郊都落下或大或小的雨水。留心天氣的市民臆測,「空軍做了人工滅雲,今晚下了雨,明天肯定有好天氣。」

果然今天整場慶典中天氣都十分明朗,氣溫與最近幾天相比明顯高出許多,而且隨著閱兵、群眾遊行的陸續展開,溫度愈飆愈高。

在臨時觀禮台的來賓、媒體或工作人員不耐高溫,不時拿起手邊可能的東西遮避驕陽。

中共空軍稍早時曾表示,為建政紀念日當天的天氣做了充足準備,包括18架飛機以及48輛消霧車隨時待命,攔截可能讓慶典活動蒙上陰影的雨雲。

共軍氣象專家崔廉清並告訴大陸媒體,「如此大規模地嘗試人工影響天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

根據預案,當閱兵空中梯隊基準航線區域內出現高度2500公尺以下的低雲和中小強度以下降雨,中共空軍的18架運輸機就在凌晨開始作業,必要時返場添加催化劑後進行多次作業。

今天現場許多媒體也猜測是中共空軍讓太陽在閱兵式中露臉,並對共軍掌控天氣的功力印象深刻;但也有人戲稱,「滅雲滅得太成功了吧,實在太熱了。」

中共空軍1950年代開始專研人工影響天氣,至今共進行過3次大規模的試驗作業,包括中共建政35週年與50週年閱兵,以及去年的北京奧運會。

中共建政50週年的試驗作業之後因故中止;35週年時遇逢低雲天氣,空軍出動多架飛機進行消雲作業,但效果不明顯;去年奧運會的試驗作業則被稱為中國人工影響天氣史上「里程碑性的事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636246
讓建政60年有好天氣 中共空軍待命消雲滅雨
2009/09/30 12:20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0909/20090930072667.html
讓建政60年有好天氣 中共空軍待命消雲滅雨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9-30 11:50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30日)北京市最近的天空總是灰濛濛,明天陰霾是否會散盡讓很多人心懸著。據表示,為了讓中共建政60年慶典有個好天氣,中國空軍正待命中,必要時將出動史無前例的陣容「消雲滅雨」。

明天(10月1日)是中共建政60週年紀念日,中共當局上午將在天安門地區舉行閱兵式。

中國氣象局預測,明天上午北京的天空多雲,但是對於包括空中梯隊在內的閱兵式沒有明顯影響。

雖然如此,官方還是做了充足準備,18架播雲飛機和48輛消霧車隨時待命,攔截可能讓慶典活動蒙上陰影的雨雲。

中國空軍氣象專家崔廉清稍早時告訴大陸媒體,「如此大規模地嘗試人工影響天氣,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

根據預案,當閱兵空中梯隊基準航線區域內出現高度2500公尺以下的低雲和中小強度以下降雨,中國空軍的18架運輸機將在凌晨開始作業,必要時返場添加催化劑後進行多次作業。

崔廉清說,所有飛機和駕駛人員都來自空軍某運輸航空兵師,催化劑裝填和播撒由空降兵派出的官兵負責。

他強調,「這樣大規模的工程化人工影響天氣行動,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才能組織。」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634310
美國稱中國正在研制兩款五代戰機形成高低搭配
2009/09/03 11:12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9-09/03/content_11988574.htm
美國稱中國正在研制兩款五代戰機形成高低搭配 
2009年09月03日 09:23:34  來源:東方網 

    美國華爾街日報1日刊載美國國際評估和戰略中心高級研究員理查德·費舍爾文章,稱中國下一代空中優勢領域不輸于任何國家,尤其是美國。費舍爾在文章中稱,目前中國正在研發兩款第五代戰機,加之目前已取得相當成果的第四代半戰機,中國的空中力量將對當前及未來美國空軍構成更有效的挑戰,並迫使日本、韓國及臺灣地區淘汰他們的第四代戰機。
 
    大力研制兩款五代戰機

    費舍爾稱,中國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打造能夠與美國F-22及F-35戰機相媲美的第五代戰機。這種飛機應該具備隱身性能,且配備有先進雷達,還能夠在不利用高耗油量加力燃燒室的情況下,實現長時間超音速巡航飛行。在今年4月海軍六十周年慶典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員提及他們需要一種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戰機,但目前只有作為世界上唯一現役第五代戰機的美國F-22“猛禽”戰機具備這種能力。

    他表示,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會面臨著諸多技術障礙,而發展具備15噸級推力水平的先進發動機更是一個重要的瓶頸問題。不過,中國研發第五代戰機的努力可以上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而來自中國兩家重要戰機公司的兩款重型戰機就是中國第五代戰機的開始。

    費舍爾稱,曾有中國消息人士在2005年初的時候告訴他,稱因研發殲-10第四代戰機而聞名的成都飛機公司,正在考慮開發一種能夠可媲美美國F-35戰機的中重型第五代戰機。這可能意味著成都正在研發的戰機將被建造成艦載垂直起飛版。2006年,沈陽飛機公司展示了單引擎前掠翼戰機的概念,該型戰機將具備高機動性,還可能具備隱身性能。看起來,在研發第五代戰機的項目中,解放軍是從兩個層次著手的:一款用來維持空中優勢的重型戰機,一款廉價的多用途中重型戰機。

    費舍爾指出,在中國第五代戰機起飛前,中國在航空電子及發動機領域的進步就有可能催生出新型“四代半”戰機,比如最近開始進行飛行測試的殲-10B戰機。這些戰機及最終可能研制成功的第五代戰機將對當前及未來美國空軍構成更有效的挑戰,而且將使日本、韓國以及臺灣地區被迫淘汰其第四代戰機。美國海軍目前沒有制造像F-22戰機那樣卓越的第五代戰機項目,但是其打算依靠飛行速度較慢的F-35C戰機——執行攻擊任務。

    費舍爾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意在通過這些項目促進自身的研發能力,減少對俄羅斯及其他外國技術的依賴程度。據烏克蘭消息人士透露,他的公司正在和成都相關機構談判,而雙方之間的交易可能會成為中國第二個第五代戰機發動機項目。不過,一位來自曾向中國出售過不少飛機的蘇霍伊戰鬥機公司的官員明確指出,俄羅斯沒有幫助中國發展其第五代戰機項目。事實上,俄羅斯方面正在幫助印度研發第五代戰機,其這樣做的主要原因似乎是中國不願意簽署保護俄羅斯知識產權的合約。費舍爾認為中國這樣做可能是受技術民族化的驅動。

    挑戰美軍亞太空中優勢

    費舍爾稱,中國政府自主研發第五代戰機可能會產生多種結果。當前,中國對俄羅斯技術的依賴賦予莫斯科禁止北京政府向第三國家出售飛機的否決權。不過,隨著中國在設計國產發動機方面不斷獲得經驗,其將會擺脫這一限制,在為實現自己的意圖而出售先進戰機方面獲得更大的回旋余地。費舍爾指出,中國很可能已經打算將其新J-10B戰機出售到巴基斯坦,這會推動印度次大陸的軍備競賽。

    費舍爾稱,令人憂心忡忡的是,美國方面沒有完全理解中國第四代戰機與第五代戰機進入國際市場的後果,或者它只是故意忽視了這一點。今年7月,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公開預測稱:到2020年時,美國空軍將有近1100架最先進五代戰機 F-35和F-22戰機。與之形成對比的是,2020年的中國仍不具備第五代戰機。而且,到2025年時,這一差距只會進一步加大。” 以美國情報機構的這一評估為基礎,奧馬巴政府在7月底不顧國會的不同意見,決定187架F-22戰機的生產工作完成後,在2012年關閉該款戰機的生產線。

    費舍爾指出,這是一場豪賭,而且從中國決意推進其第五代戰機項目來看,這似乎會是一場賭運不佳的賭局。如果該賭局的情況惡化,美國可能會失去其在太平洋的空中優勢。這可能會迫使日本不再以非核手段阻止中國的“入侵”。而且,這種情況對洛馬、波音等美國商業企業也頗為不利。這是因為美國無力提供第五代戰機的局面,可能會迫使韓國及日本將目光轉向法國技術,發展他們自己的第五代戰機。

    最後,費舍爾在文章中指出,蓋茨及美國情報機構可能是正確的,但是他們至今為止幾乎都未提供能夠證明這個重大決定是正確的公開數據。與此同時,盡管中國人民解放軍缺乏透明度,但是他們的目標卻是十分清楚。對于美國來說,為北京可能研制並建造遠超187架第五代戰機的可能性做準備可能才是上選。(春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597394
中共空軍裝備不足 面臨空天安全威脅
2009/08/24 09:13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0908/20090824750539.html
中共空軍裝備不足 面臨空天安全威脅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8-24 05:02
     
(中央社台北23日電)中共空軍指揮學院教授王明亮表示,中國的空天安全總體良好,但存在潛在的、長遠的威脅,而且形勢比較嚴峻。

「新京報」今天以「我空軍裝備面臨新代差,威脅空天安全」為標題,引述王明亮指出,中國要警惕3方面情況:

1、空天信息探測。表面看天空很平靜,其實每時每刻,有些國家就在天上對中國進行偵察,衛星在高處看,飛機在外圍看。

2、空天圍堵。有的國家出動戰略轟炸機進行「戰略巡航」,在潛在對手周邊部署空軍,在對手外圍定期進行飛行,目的是顯示實力,擠壓對手戰略活動空間。

3、空天裝備競爭。第4代戰鬥機已經問世,將使得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在空天領域的失衡格局進一步拉大。

王明亮表示,目前空天科技發展有4個趨勢:

1、隱形化。隱形化的F-22已經服役,F-35即將服役,俄羅斯、印度等國也在加緊研製隱形戰機。此外,隱形巡弋飛彈、隱形直升機、隱形運輸機等也都在研製中。

2、遠程化。美國和俄羅斯都在研製下一代長程戰略轟炸機,以便遂行全球作戰。

3、無人化。最近美國使用無人攻擊機在巴基斯坦炸死了塔利班領導人馬蘇德。

4、空天融合。隨著天基武器以及空天飛機等的發展,未來航空和航天 (太空飛航)必將融合為一個統一的戰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583495
專家:我空軍裝備面臨新代差 威脅空天安全
2009/08/24 09:12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9-08/23/content_11929912.htm
專家:我空軍裝備面臨新代差 威脅空天安全 
2009年08月23日 11:18:28  來源:新京報 

    空軍指揮學院教授王明亮表示,應警惕國外空天偵察,正在研究防禦“空天一體”

    1909年9月21日,馮如駕駛著完全自主設計的“馮如一號”飛機,在美國加州奧克蘭市實現了中國人的第一次飛行,這一時間只比美國人萊特兄弟完成的人類首次飛行晚了六年。時間來到整整一百年後,與共和國同歲的中國空軍也將迎來六十周歲生日,然而中美兩國在天空中的差距,是否還止于這六年的時間距離?認識差距,則需首先了解我們頭頂的這片天空。

    “空天觀”這樣的概念,從什麼時候開始進入大家的討論范疇?

    王明亮:中國傳統文化是“重農重土”。改革開放後,上世紀80年代,出現了海洋熱,“海洋觀”被樹立起來,關注海洋,重視海洋成為全民族的共識。可是,我們到現在也沒樹立起“空天觀”,甚至連“空天觀”的提法都很少見。這種現象我們稱為“理念的失衡”,這是很不應該的。假如你們報社去做一次民意調查,我估計,知道“鄭和”的老百姓要大大超過知道“馮如”的老百姓!

    的確如此,“空天觀”抑或空天發展對國家整體利益有哪些作用?

    王明亮:空天是現代國家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防線。空軍軍事思想創始人、意大利的杜黑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說過:“在空中被打敗等于戰爭失敗”。通過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看,這已經成為現實。此外,一個國家也可以利用航空航天空間高效率地獲取情報、投送兵力和火力,對敵人實施打擊和威懾。

    空天發展可以帶來經濟效益,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也可以促進民族精神品質的提升。楊利偉成功飛天對培育中國的民族自豪感、英雄情結和科學精神起到了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戰例一:

    18年前的海灣戰爭中,寄希望于“百萬”陸軍的伊拉克,準備通過地面“聖戰”讓多國部隊血流成河,但“敵人”卻沒有給它任何展示的機會。先後動用了12類50多顆各種軍用和商用衛星構成戰略偵察網,集結了2790架現代化的固定翼飛機和1700多架旋翼飛機(其中600多架攻擊直升機),奪取了伊拉克的制空權,令其數量佔優勢的裝備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空軍裝備面臨新代差

    中國的空天安全目前處于怎樣的境地?

    王明亮:與整個國家的安全形勢一樣,總體是良好的、穩定的,但潛在的、長遠的空天威脅是存在的,而且是比較嚴峻的。尤其警惕這麼三個方面的情況:

    第一個是空天信息探測,表面上看,頭頂上的天空很平靜,其實每時每刻,有些國家就在天上對我們進行偵察。衛星在高處看,飛機在外圍看;第二個是空天圍堵,出動戰略轟炸機進行“戰略巡航”,在潛在對手周邊部署空軍,在對手外圍定期進行飛行,目的是顯示實力,擠壓對手的戰略活動空間;第三個是空天裝備的競爭,第四代戰鬥機已經問世,這將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空天領域早已形成力量失衡格局進一步拉大。

    能不能介紹一下目前空天科技的發展趨勢?

    王明亮:四個趨勢吧,一是隱身化,隱身化的F-22已經服役,F-35即將服役,俄印等國也在加緊研制隱身戰機。此外,隱身巡航導彈、隱身直升機、隱身運輸機等也都在研制之中。二是遠程化,美俄都在研制下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以便遂行全球作戰。三是無人化,最近美國就使用無人攻擊機在巴基斯坦炸死了塔利班領導人物馬蘇德。最後是空天融合,隨著天基武器以及空天飛機等的發展,未來航空和航天兩個地理空間必將融合為一個統一的戰場。

    戰例二:

    美國宇航局公開宣布,X—43A“極速飛機”已在美西海岸試飛成功。該機型每小時可飛8000公裏,創世界新紀錄,它是一個長3.7米的多角形黑色無人駕駛飛機。先由B—52轟炸機搭載,到40000英尺高空分離。同時,與X—43A捆綁在一起的“飛鳥”火箭即行點火,將X—43A再加速到音速的7倍,從而點燃用氫做燃料的衝壓發動機。到95000英尺高空後,X—43A與火箭分離,可獨立地以8000公裏時速飛行。
    俄羅斯作為軍事大國,在2006年4月通過了空天防禦的新理念,在集中管理所有執行空天防禦任務的力量、裝備和資源基礎上,建立和發展空天防禦係統。這對中國是否有借鑒作用?

    王明亮:俄羅斯這個文件透露出很重要的一個信息是:他們是把“空”和“天”的防禦融合在一起的,這對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參考,與我們目前正在研究的“空天一體”概念是一致的。

    除了俄羅斯,其他國家又是如何統籌空天力量的?

    王明亮:航空與航天同為垂直空間力量,是分開建分開用還是統一建統一用?這在世界各國都是個很大的問題。

    目前有兩種模式,一是美國的“全融合”模式,即把航天放在空軍統一建統一用。美國航天資源的90%、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都放在空軍。二是俄羅斯的“半融合”模式,即分開建、統一用。俄羅斯的航天力量和洲際導彈放在戰略火箭軍,沒放在空軍,但明確規定,在遂行空天防禦任務時,戰略火箭兵的導彈防禦部隊由空軍統一指揮。

    現在印度、韓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也計劃在空軍中組建航天部隊和天空指揮機構。可以說,以空軍為主體建設一體化空天力量的模式是當今多數大國空軍的選擇。

    戰例三:

    2007年3月25日,美軍在內利斯空軍基地秘密進行了第四次“施裏弗”係列太空戰模擬演習,旨在驗證21世紀聯合部隊使用太空的能力、戰術及技術。這幾次演習均動用了“空”和“天”的裝備,包括各類軍用和商用衛星、反衛星武器、天基反導武器、載人航天器、空間軌道戰鬥機、地基激光武器和電磁波武器、陸基彈道導彈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583494
頁/共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