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媒體採訪之五四三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傳播系學生:老闆最大
 瀏覽2,494|回應8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udn.com/2009/6/17/NEWS/NATIONAL/NATS1/4966919.shtml
傳播系學生:老闆最大
 
【聯合報╱記者陳俍任/台北報導】 2009.06.17 02:33 am
 
 
全台傳播學者串聯,呼籲旺旺中時懸崖勒馬,名單中出現台師大教授、第一屆NCC委員林東泰,他指對NCC處理雙中的決議不便置評,但願意連署是反對中時違反新聞專業、恫嚇異論者的行為。

他感嘆指出,當他把雙中案當教材,在課堂討論時,台師大學生坦誠回答說:「我知道這樣很可怕,但出去當記者時,還是老闆最大,會聽他的。」這讓他很無奈,指不只新聞科系,現在的學生都已世俗化,連在學時都已失去理想性與新聞專業等價值觀。

他憂心媒體生態,指現在金錢與保住薪水就是最高指標,如果連師大學生都這樣想,其他院校的畢業生就更是如此,現在台灣只崇拜「誰是首富」,卻沒人在意「大師」,這已是台灣隱憂。

林東泰指他了解媒體這行已變成艱苦產業,讓學新聞的人逐漸拋棄理想,但他仍希望旺旺中時的幹部,能拿出新聞專業向老闆建言。

【2009/06/17 聯合報】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489992
 回應文章
電視主播專業素養 軍校生自許為國軍新聞尖兵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IndexDetail.aspx?id=72199
電視主播專業素養 軍校生自許為國軍新聞尖兵
發稿日期: 2015/05/21

(軍聞社實習記者林志嘉專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身為新聞人,平時就必須加強個人專業學養,才能在面對各項新聞狀況時有效應處。」政戰學院新聞系4年級學生周敬傑在參加中視「新聞主播校園巡講活動」後,便立下時時培養個人新聞敏感度的目標,希望能為將來加入國軍新聞專業單位做好一切準備。

 周敬傑表示,藉中視主播們的講演能瞭解光鮮亮麗的他們,必須隨時掌握瞬息萬變的播報現場,以及事前的資料蒐整及個人所累積的經驗,才能即時在鏡頭前從容不迫的侃侃而談,他們的專業令人佩服。

 新聞系4年級學生陳彥陵則說,在主播臺上播報新聞,事前應做足功課,掌握新聞動向,在正式上場時才能言之有物,使觀眾獲得最即時、正確的資訊。

 陳彥陵指出,透過主播的經驗分享,讓軍校生更加清楚瞭解電視新聞媒體的運作模式,對於觀察事物角度也能更加廣闊,有效增加了她的新聞專業素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327751
中視主播群巡迴政戰學院 分享新聞工作經驗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IndexDetail.aspx?id=72181
中視主播群巡迴政戰學院 分享新聞工作經驗
發稿日期: 2015/05/21

(軍聞社記者李忠軒臺北21日電)「中視主播校園巡講」活動今日前進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由主播哈遠儀所帶領的堅強陣容,與該院新聞系師生分享主播臺播報,以及第一線採訪記者的甘苦點滴,獲得學生們的熱烈迴響。

 中視團隊上午由總經理趙善意率領,前往政戰學院進行巡迴講演,當外形亮眼的主播群出現在學生面前時,現場立刻響起如雷掌聲,也讓哈遠儀、林慧蓉、黃國瑋及李佳玲等主播,感受到軍校生的熱情與活力。

 哈遠儀於這場以「夢想領航」為主題的講演中表示,軍人在戰爭發生時,為保家衛國,必須出生入死,而新聞記者在採訪災難事件時,為了要達成採訪任務,也必須出生入死,兩者的工作精神十分相似;她鼓勵學生們利用在學期間,瞭解個人興趣,把握機會加入新聞工作行列,拿出勇氣,挑戰自我,必定能滿載而歸。

 負責深度報導專題的主播林慧蓉,以及「60分鐘」節目主持人黃國瑋,也分別就自身的採訪經驗,向軍校生們分析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及人格特質,除了優秀的口語傳播能力外,更應具備迅速的反應能力,才能足以應付採訪現場及新聞播報時的各種突發狀況;李佳玲勉勵學生們「年輕」絕不是劣勢,反而是優勢,只要準備好,當機會來臨時,就能盡情發揮,展現自我。

 活動中,學生們也針對自己觀察的媒體生態及新聞議題,與主播們進行意見交流,主播們並邀請學生上臺體驗主播及記者現場連線採訪,同學們流利的表達能力及不怯場的自信心,也令他們對軍校生的表現刮目相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327705
台海新聞攝影作品 華山展出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140504/20140504270356.html
台海新聞攝影作品 華山展出
中央社-2014年05月04日 下午13:31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4日電)匯聚海峽兩岸攝影菁英作品的「台海新聞攝影大賽(簡稱「台賽」)獲獎作品展」,5日將在華山文創園區揭幕。

台海新聞攝影大賽2009年由廈門日報社開創主辦,台海雜誌社承辦,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台灣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協辦,這是兩岸60多年來新聞攝影交流史上的首創,也是海峽兩岸第一個定位「台海」地域的新聞攝影專業賽事,今年邁入第四屆。

台賽定位於立足兩岸題材的新聞攝影,自2009年先聲奪人以來,因其立意高、影響深,因而集合兩岸的目光。

首屆台賽來稿6530件,其中一半以上來自台灣,最高獎由台灣「經典雜誌」的攝影師劉子正奪得;2012年,第二屆台賽來稿再創新高,共收到9313件新聞攝影作品。

2013年第三屆台賽來稿8465件,並在台北舉行頒獎。過去三屆,台賽皆設置60個獎項,包括有1個金浪獎、5個金獎、54個優勝獎。

這次台海新聞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展」集合三屆的精華獲獎作品125幅(組),首次跨海赴台灣展出,展現現今海峽兩岸攝影專業者和愛好者高度質量的攝影作品。5日至14日在華山文創園區「果酒禮堂」展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083640
台媒體新聞品質評鑑 及格邊緣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140421/20140421244429.html
台媒體新聞品質評鑑 及格邊緣
中央社-2014年04月21日 下午16:17

(中央社記者張銘坤、黃儀凌台北21日電)今天公布的一項全國大專院校傳播學者新聞品質評鑑,雜誌分數最高,其次是報紙、無線電視、有線電視,但平均分數在及格邊緣。

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和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傳播學者媒體新聞品質評鑑」。此次評鑑,總計有29所學校、239名學者參與。

記者會公布優良新聞媒體名單,天下雜誌、遠見在雜誌7項正向指標上都被評鑑為優良媒體,聯合報在報紙7項正項指標都被評為優良媒體,無線電視方面,公視在7項正向指標上都被評為優良媒體,有線電視方面,TVBS新聞在7項正向指標中有6項被評為優良媒體。

調查結果指出,指標同意度1分為非常不同意,5分為非常同意,雜誌平均正向評價同意度為3.3分相較於報紙3.1分、無線電視3.1分及有線電視3.0分。

在正向指標上,雜誌在「能協助深入了解重大事件或議題」、「能發揮公共監督責任」、「資訊正確」的面向上表現最好,報紙則在「能關助弱勢團體」及「報導關注地方與社區事務」面向上表現最好,無線電視在「發揮公共監督責任」、「關注弱勢團體」獲肯定,有線電視在「協助深入瞭解重大事件或議題」、「發揮公共監督責任」獲肯定。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洪雅慧說,媒體應多加注意「顯然受到商業利益團體影響」以及「報導的政治立場過於鮮明」這兩個負項指標,媒體應該做的是平衡報導,把資訊告知給閱聽人。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王泰俐建議,報紙的評鑑項目可再增加可讀性及涉入度,她舉例,此次學運,蘋果日報網站點閱率創新高,達1600多萬人次,就是因為它的可讀性還有涉入讀者情緒的程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080093
研究:最棒職業「數學家」 最差「記者」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LIFE/LIF6/8616294.shtml?ch=fb_share
研究:最棒職業「數學家」 最差「記者」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4.04.16 03:29 pm

人力資源研究網「CareerCast」最新發布的2014年度美國最佳職業報告指出,數學專才 (mathematician)是全美國最棒的職位,平均年收入達10萬1360美元 (新台幣約306萬元),伐木工和新聞記者,都成為墊底的行業。

報告顯示,無論是公共部門和私有企業,還是政府機關、教育機構以及非盈利組織,無一例外的尋找數學人才,這讓本被視為無聊代名詞的數學家,變得炙手可熱。到2020年,數學家的就業增長將達23%。

今年職位排名中的倒數第一與倒數第二,是伐木工和報紙新聞記者,不僅就業前景縮水,工資也下降。報紙記者排行199名,伐木工第200名。報紙記者的年收入平均為3萬7090美元 (新台幣約112萬元),伐木工2萬4340美元 (新台幣約73萬元),他們的薪水比計程車司機與清潔工還低。報社記者排名比去年上升一名。

「CareerCast」發行人東尼‧李說,我們對工作環境、收入、職業遠景和壓力這四大關鍵因素進行比較後,得出最佳職位的排名。不過,每個因素又包含不同的標準,例如職位需付出的體力、失業率以及自主性等等。但綜合一切考量,數學專才是最佳職位的不二選擇。

除了數學家,其他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職業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STEM)也名列前矛,職業包括統計員、精算師、軟體工程師和電腦系統分析師。其他較吃香的是醫療保健業的工作,例如牙齒保健人員和職業物理治療專家等。勞工統計局也稱,未來十年將有500萬個醫療保健的新職位。

 

 
【記者曾宛琳/台北報導】

在台灣的狀況,人力銀行表示,若數學相關科系學生畢後後,選擇當軟體工程師和系統工程師,薪水約4萬元。至於媒體記者,年資三年內,薪水約3萬7000元左右。

104人力銀行表示,在台灣攻讀數學、資工科系研究所學生畢業後,若選以教育、和統計精算人員相關工作為主的話,畢業兩年內的平均薪資,約為3萬8604元,若國立大學資訊工程和電算機學科研究所畢業的學生,選擇從事軟體工程師、系統工程師相關工作為主,畢業兩 年內的平均月薪約為4萬2866元。記者部分,年資在1到3年左右的記者,平均月薪約為3萬7661元。

1111人力銀行統計資料顯示,年資1到3年的記者,平均月薪3萬6149元,至於攻讀相關的數學和資訊工程的學生,畢業後通常會從事統計學研究人員、數學研究人員、軟體工程師、金融研究人員等職業,月薪落在3萬3890元至4萬2221元左右。

【2014/04/16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079169
學者:凱飛族難圓記者夢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garden/201111/20111129644024.html
學者:凱飛族難圓記者夢
 中央社╱中央社 2011-11-29 12:30

 (中央社記者陳虹瑾台北29日電)年輕學子想從事大眾傳播,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陳清河建議,有志者須建構解決問題、關心社會、獨立思考三大核心能力,「無奈不少學生是凱飛族(cared-free),等著被照顧」。

所謂「凱飛族」是英文「cared-free」的音譯,指的是仍被照護(cared)且追求自由(free)的族群。

2011兩岸六方媒體高峰會議傳媒論壇上午在台北登場,主題是「數位匯流下的媒體發展」,除了台北市報業商業同業公會,還有來自江蘇、上海、浙江、香港、澳門的新聞工作者協會代表團。

旺報社長黃清龍在論壇中指出,在過去,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接受理論、實務、採訪、寫作,攝影等訓練,但「現在要怎麼訓練學生」是一大難題。他拋出疑問,傳統新聞學院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媒體招聘新人時,應該選擇怎麼樣的人才?

對此,陳清河表示,有志從事大眾傳播者,敬業樂群是關鍵態度。有興趣的學子平日就應建構「獨立解決自己問題」、「參與社會」以及「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

「我們常問學生,看了報紙沒有?新聞看了沒有?結果是寥寥無幾。」他觀察,現在許多學生「不叫草莓族,而是凱飛族;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等著被照顧」。

陳清河說,數位匯流時代,最大的改變是消費者,「現在是即時反饋的時代,售後服務相當重要,消費者有反饋的時候,要不斷去做服務。」

此外,他表示,現在很多傳媒走向媚俗一路,但報紙畢竟還是文化深度媒體;如何讓消費者端感受到「非你不可」、「無可替代」,才是報紙存活的依據。

江蘇省新華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周躍敏則說,報紙閱讀對象年齡逐步老化,傳統紙媒在新媒體衝擊下,不少人「慌不擇路」。他建議,相對於網路媒體的快讀與淺讀,紙媒應朝「慢讀」、「深讀」發展,以文化打造報業品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752556
卓新論壇 新聞攝影專業成焦點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garden/201005/20100513577750.html
卓新論壇 新聞攝影專業成焦點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5-13 21:20

 (中央社記者盧綺華、吳協昌台北13日電)數位科技演進,攝影記者專業受挑戰。今天在「攝影記者圓桌論壇」中,有人認為攝影記者才具專業,但也有人認為公民記者興起,攝影記者不具壟斷拍照權利,形成兩極看法。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下午舉辦「從技術與倫理談新聞攝影專業─攝影記者圓桌論壇」研討會,邀請多名新聞攝影記者,討論新聞攝影如何作為1種專業。

第7屆卓新獎攝影獎得主姜永年表示,一般大眾不具新聞專業水準,大眾只認為有圖有真相,因此「狗仔」照片不需動腦筋去拍;而攝影記者要給老闆交代,因此自身也感壓力。

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常務理事鍾宜杰則認為,部分攝影記者過度個人主義化,視媒體為個人舞台。他表示,現在公民記者興起,記者應高度反思,並訂立共同尊重的原則。

蘋果日報資深攝影杭大鵬表示,像華航空難事件,民眾因在現場,可直接利用手機拍下乘客逃難那一瞬間,但後續新聞,仍留待新聞攝影記者去拍攝,因此新聞攝影記者仍是不可取代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73363
主播記者工作誘人 熱情最重要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garden/201005/20100510460290.html
主播記者工作誘人 熱情最重要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5-10 23:07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10日電)中央社當家主播校園走透透活動今晚台大校園登場,台大多媒體新聞製作中心主任彭文正、電視新聞主播李晶玉、中央社兩岸新聞中心主任張聲肇都指出,從事新聞工作,熱情最重要。

雖然晚間大雨滂沱,仍不減學生熱情,學生們提問踴躍,主講者也熱情回應。彭文正表示,想從事記者或主播工作,最重要是熱情,遇到挫折也不難過,「用功比不上熱情」,唯有熱情才足以支持工作時間不定、易被檢驗、勞心勞力的新聞工作。

李晶玉說,有報導女學生工作志願排名第1是少奶奶、第2是主播。雖然主播工作被學子羨慕,但是若無法將新聞背景來龍去脈掌握好、播報口條不佳、臨場機智不夠等,將如花瓶般易碎。

她認為,美女主播非收視萬靈丹,要有新聞訓練,最好是上主播台前,接受過記者訓練,時時掌握新聞脈動是不二法則。

張聲肇指出,當記者要「開天眼、照人間」,而不是加入事件混戰;要保持距離,當旁觀者。現在新聞趨勢來源可能是部落客或社群網站的資訊,首先要查證是否真實。流傳於網路的新聞會傳遞很久,此時判斷的能力更顯重要。

另外,對於「狗仔」對台灣媒體環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彭文正說,自己是挺「狗仔」的,因為有些人利用媒體沽名釣譽,「狗仔」能讓公眾人物被檢驗。

彭文正並表示,近年網路新聞改變寫作習慣和思維,新聞標題成為吸引網友目光、點閱的重要因素。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6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