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局勢暨戰史討論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1944年6月6日盟軍登陸法國諾曼地地區
 瀏覽7,342|回應34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大美生菜

1944年,蘇德戰爭爆發後,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會議上達成協定,決定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協同蘇軍發動大規模進攻,打擊德軍。

1944年6月5日,美國和英國組織了一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艦隊,自英格蘭南岸啓航,渡過英吉利海峽,駛向隔海相望的法國諾曼第地區,開始了大規模的登陸作戰。

一開始,希特勒也曾猜測盟軍會選擇諾曼第作爲登陸地點,但在盟國方面製造的種種假像和他的部下的堅持下,他終於改變了看法。德軍把加萊—英吉利海峽最狹窄的地段,作爲重點設防的地區,以爲盟軍會把這裏作爲主攻的方向。不料,6月5日夜,盟軍空降兵在2219架轟炸機的支援下,搭乘2395架波音機與867架滑翔機在距海岸10-15公里縱深處實施空降。6日晨,盟軍開始在五個地段上突擊登陸。經過激戰,12日各登陸場連成一片,正面寬約80公里,縱深12-18公里。7月5日,登陸人員達100萬人,約56.7萬噸物資和17.2萬輛車輛被運送上岸。7月24日,戰役結束,盟軍和德軍分別投入兵力288萬人和51萬人,盟軍共消滅德軍11.4萬人,擊毀坦克2117輛、飛機245架,盟軍傷亡12.2萬人。

諾曼地登陸的勝利成功地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改變了歐洲戰場的態勢,爲收復西歐大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給予德意志法西斯侵略者以毀滅性的打擊,使德國法西斯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資料來源:
http://course.fed.cuhk.edu.hk/s015159/EDU3130/incidents_normandy.htm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458586
 回應文章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戰 諾曼地登陸作戰(四)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空挺傘兵部隊

在諾曼地登陸中盟軍空降兵的任務是在登陸灘頭兩側距海岸10至15公里的淺近縱深空降,阻止敵預備隊的增援,並從側後攻擊德軍海岸防禦陣地,配合海上登陸。由於在最初的一二天裏,盟軍只登陸6至8個步兵師,只有在建立起可供裝甲師展開的大登陸場後,才將裝甲師投入作戰。如果在裝甲部隊上陸前德軍突破了登陸部隊的防線,將會給登陸帶來滅頂之災。所以空降兵的行動在登陸初期對於登陸勝利是至關重要的。

參戰的空降部隊是美軍第82空降師,第101空降師,英軍第6空降師。這是盟軍在歐洲全部空降兵力。由美軍第9運輸機聯隊和英軍的2個運輸機大隊擔負空中運輸,共有運輸機1800架,滑翔機1200架。以英國南部的15個機場爲出發機場,空降距離200至250公里。各空降師均分爲突擊、後續、海運三個梯隊,由傘兵團組成突擊梯隊於登陸前五小時傘降著陸,滑翔機機降步兵團爲後續梯隊於突擊梯隊傘降後十五小時機降著陸,空降師建制裏的坦克、裝甲車等重裝備及其餘部隊組成後續梯隊在登陸場鞏固後海運上陸。計劃空降時間爲6月6日淩晨一時,登陸時間爲6月6日六時三十分。

6月5日二十時,盟軍出動2775架轟炸機,在諾曼第海岸96公里登陸正面投彈9267噸,進行長達兩小時直接航空火力準備。由於夜色沈沈加上天氣惡劣,未取得預期效果,只對德軍防禦陣地起到暫時的壓制作用。

6月5日二十二時,盟軍起飛兩批飛機,第一批24架于6日一時零十分在勒阿弗爾至萊塞廣大地區空投2000具假傘兵和一支8人的特別小分隊,假傘兵一落地就自動點燃鞭炮類比射擊的槍聲,特別小分隊落地後設置音響模擬器,發出事先錄製好的槍聲、炮聲、軍官的下令聲、士兵的講話聲、汽車行駛聲等各種聲音,造成到處都有空降的聲勢。各地的德軍紛紛向指揮部報告,一時間德軍指揮部收到大量報告,有的報告盟軍空降兵著陸,有的報告盟軍空投假傘兵,真假難辨前後矛盾,嚴重干擾影響德軍指揮部的判斷。第二批26架飛機,每架載13人的空降引導組,於6日零時十六分在各預定地區空降,除了兩個組被德軍消滅,一個組未及時到達,其餘二十三個組都按時設置引導信號,標示出空降場,爲接下來的大規模空降做好準備。

6月5日二十三時,3個空降師的突擊梯隊共24個傘兵營,17210人,分乘1038架運輸機起飛。艾森豪威爾親自到第82空降師的出發機場爲出征將士壯行。所有飛機的垂直尾翼上都塗有三道白杠作爲識別標記,採取九機品字形密集隊形,以36至45架組成梯隊,飛行高度1500至1800米,由於航行途中天氣惡劣,編隊偏離預定航線,而且隊形混亂。到達諾曼第上空又遭到德軍高射武器射擊,使得跳傘高度由預定的150米增加到500米,飛行時速由180公里增加到330公里,地面風速高達每秒10至15米,所以傘兵著陸非常分散,還有很多人在著陸時受傷。加上德軍事先打開科湯坦水壩的閘門,河水淹沒了大片草地,空中偵察沒有發現被青草遮蓋的已不是草地而是沼澤,不少預計在草地上降落的傘兵陷入沼澤。儘管在著陸時傘兵遇到不小麻煩,但仍按計劃立即投入戰鬥。

各空降師戰鬥詳情如下:

美軍第82空降師的突擊梯隊由傘兵第505、507、508團和加強分隊組成,共6800人,由師長李奇微少將指揮,搭乘369架運輸機,計劃在聖曼伊格裏斯以西的梅特勒河西岸空降,任務是攻佔聖曼伊格裏斯,控制梅特勒河從拉菲埃爾至薛夫杜邦之間橋梁和渡口,保障美第7軍通過梅特勒河。

第505團由威廉·埃克曼上校指揮,計劃在梅特勒河東岸著陸,以3個傘兵營分別攻佔拉菲埃爾、諾維爾奧普蘭、聖曼伊格裏斯。第1營由於飛機偏離了航線,空降時又極爲分散,著陸後營長凱拉姆少校只集合起極少數人,在向拉菲埃爾前進途中遭德軍阻擊,營長、代理營長先後陣亡,沒能完成佔領拉菲埃爾的預定任務。第2營在預定地點著陸,營長范迪沃特中校在著陸時踝骨骨折,他讓士兵用手推車推著他堅持指揮,集合起一半人,完成向諾維爾奧普蘭的進攻準備,正要發起攻擊,接到團長的緊急命令,由於沒有第3營的消息,爲確保團的主要任務攻佔重要交通樞紐聖曼伊格裏斯的完成,第2營改變原定任務代替3營去奪取這一重要目標。範迪沃特留下特納中尉率42人監視諾維爾奧普蘭之敵,自己率其餘人立即向南進攻聖曼伊格裏斯,特納的小分隊後來頑強戰鬥八小時,擊退德軍向聖曼伊格裏斯北翼的反擊,保障了主力堅守住了關鍵的聖曼伊格裏斯。第3營在預定地點著陸,營長克勞斯中校集合了180人,在當地法國向導的帶領下,借助夜色掩護,以偷襲手段一舉攻佔聖曼伊格裏斯,只是由於通訊中斷無法及時向團報告,隨後和趕來的第2營一起組織防禦,擊退德軍多次反擊,牢牢控制住這一重要的交通樞紐。

第507團由喬治·米利斯上校指揮,計劃在梅特勒河西岸著陸,奪取勃凡斯,控制從西北通向梅特勒河的道路。因爲引導組被德軍消滅,沒有標識出空降場,空降兵大多錯降在沼澤裏,第1營僅集合了100人,向拉菲埃爾進攻。第2營營長蒂姆斯中校集合50人,向恩第雷維爾進攻,但因兵力太少,進攻失利被迫就地轉入防禦。第3營著陸極爲分散,根本無法發動有組織的進攻。儘管該團團長在著陸後第二天被俘,由2營營長蒂姆斯率領全團殘餘人員集中在拉菲埃爾附近,全力奪取梅特勒河上的橋梁,經數小時激戰,未能完成預定任務,但該團仍奪取了幾個重要高地,牽制了德軍的兵力,破壞了德軍防禦的穩固。

第508團由林奎斯特上校指揮,計劃在杜佛河以北著陸,佔領邦拉佩,控制杜佛河上的渡口,第3營作爲師的預備隊。由於運輸機在空降時遭到德軍防空火力的射擊,只好在高空高速投下傘兵,致使空降兵著陸很分散,師長李奇微也就是後來朝鮮戰爭中的美軍總司令,他回憶當時空降落地後既沒有遇到部下,幸運的是也沒有遇到敵人,還好很快就集合起師部的部分人員,只是軍官人數大大多於士兵。他只好自嘲地說:“從沒見過這麽多軍官帶領這麽少的士兵作戰。”508團團長和少數部隊錯降在拉菲埃爾附近,隨即被師長調往就近的渡口參加戰鬥。第1營和第2營大部分降落在德軍一個堅固設防區,傷亡慘重,第1營營長巴切勒中校陣亡,第2營營長香利中校率領兩個營的殘部浴血奮戰,終於佔領了薛夫杜邦渡口。第3營在預定空降區東南1600米處著陸,全營非常分散,最初的一天都忙於集合部隊,作爲師的預備隊,未能投入作戰。

6月6日淩晨二時,第82師後續梯隊220人及部分重裝備分乘52架滑翔機飛來增援,由於雲層太厚以及德軍高射炮火的射擊,只有一半人在預定地區著陸。下午又有1174人和部分重裝備分乘176架滑翔機增援,但著陸場被德軍火力所控制,被迫改在其他地區著陸,未能與師突擊梯隊會合。至6月6日黃昏,82師共空降8100人,傷亡約500人,失蹤約750人,集合起約2000人,佔領聖曼伊格裏斯和薛夫杜邦渡口,未完成師的全部任務。6月7日十七時與從海上登陸的部隊會合。

美軍第101空降師的突擊梯隊由傘兵第501、502、506團及加強分隊組成,共6500人,由師長泰勒少將指揮,搭乘432架運輸機,計劃在卡朗坦以北著陸,奪取猶他海灘後方的四條通路,控制杜佛河河上的橋梁和渡口。

第501團計劃以第1、2營奪取杜佛河上橋梁,第3營則作爲師的預備隊。不幸的是第1營正好降落在德軍的反空降地區,遭到很大傷亡,營長、連長非死即俘,團長霍華德·約翰遜親自指揮該營的殘部約150人,先佔領卡朗坦水壩的水閘,再收攏一些零散人員後,企圖奪取杜佛河上的橋梁,在途中遭德軍阻截,無法繼續前進,約翰遜利用團部的海軍聯絡員同海面上的美軍“昆西”號巡洋艦建立了無線電聯繫,這是當天爲數極少的有效海陸聯繫,他借助巡洋艦的炮火擊退德軍的反擊後,見兵力太少無法按計劃奪取橋梁,便指引巡洋艦炮轟橋梁,企圖摧毀橋梁,可惜射程太遠未能如願。第2營營長巴拉德中校集合起大部分人,卻因德軍頑強抗擊,也無法奪取橋梁,只得憑藉有利地形組織防禦,就這樣沒能完成團的任務。第3營作爲師的預備隊,原是警戒師的後續梯隊機降地區。師長發現全師著陸情況非常混亂,爲確保完成師的主要任務,命令第3營立即奪取海灘後的一號通路。3營在營長尤厄爾中校的指揮下于6月6日早八時佔領了一號通路,並擊退德軍的反擊,不久與海上登陸部隊會合。

第506團由羅伯特·辛克上校指揮,計劃奪取第一、二號通路,炸毀勒波特附近的兩座橋梁。由於該團著陸情況非常糟糕,在81架運輸機中只有10架將人員空投在預定地區,其餘都偏離目標很遠,最遠的距離達32公里。第1營營長只集合了50人,趕到一號通路時發現已被501團3營佔領,便返回團部待命。第2營錯降在第502團地區,營長斯特雷耶中校集合了200人,因電臺丟失,無法與團部聯絡,仍按照預定計劃于下午趕到霍登維爾,奪取了二號通路。第3營的任務是奪取或炸毀勒波特附近的兩座橋梁,由於預定空降地區地形平坦,德軍料到盟軍必定會在此空降,進行了反空降部署,落在空降場的傘兵一著陸就遭到德軍猛烈射擊,包括正、副營長在內幾乎全部陣亡。萬幸的是大部分飛機因迷航而偏離航線,所空投的傘兵都落在空降場外,僥倖逃過這一劫,但失去指揮沒能集合起來,只有營的作戰參謀謝特爾上尉集合了54人,越過沼澤,一舉攻佔了兩座橋梁,並按規定做好了炸橋準備,一旦發現德軍增援就立即炸橋。

6月6日一時二十分,101師的後續梯隊152人及反坦克炮等重裝備分乘52架滑翔機起飛,于四時許在預定地區著陸。當天下午第二批後續梯隊157人及補給分乘32架滑翔機前來增援,由於降落地區有德軍設置的反機降木樁,使滑翔機受到很大損失。至6月6日黃昏,第101師共空降6800人,陣亡182人,傷557人,失蹤501人,集合起2500人,奪取了海灘後面的四條通路和勒波特附近的兩座橋梁,完成了師的任務,並在6日下午與美第7軍的先頭部隊會合。

英軍第6空降師突擊梯隊由第3、5旅組成,共4300人,由師長蓋爾少將指揮,搭乘237架運輸機,計劃在岡城東北著陸,奪取奧恩河、卡昂運河上的橋梁、渡口,摧毀德軍在莫維爾的炮兵陣地。

第3旅由希爾準將指揮,轄英軍傘兵第8、9營和加拿大傘兵第1營,任務是摧毀莫維爾的炮兵陣地,佔領杜佛河上的5座橋梁。英軍第9營的任務是摧毀德軍的炮兵陣地,因爲這個炮兵陣地設在有堅固防護的工事裏,飛機轟炸和軍艦炮轟都難以將其消滅,而這個炮兵陣地的4門150mm火炮對“劍”灘頭的登陸部隊威脅很大,所以必須要空降兵在登陸前予以解決。第9營營長考慮到光用空降兵攻擊,困難較大,要求同時派滑翔機機降突擊隊配合作戰獲得批准。該營在空降時遭到德軍高炮猛烈射擊,飛行員爲躲避炮火,偏離了預定航線,都降落在遠離目標的地方,營長集合了150人從三公里外跑步趕來,因爲9營在空降時丟失了信號裝置,無法標識機降場,隨後飛來的滑翔機沒有發現地面信號,只好改在別處降落。這樣營長只好率領150名空降兵單獨投入戰鬥,他們炸開鐵絲網,沖入炮兵陣地,與德軍展開白刃格鬥,經激烈搏鬥,以傷亡過半的代價佔領了炮兵陣地。英軍第8營和加軍第1營由於運輸機飛行員在夜暗中分不清奧恩河和杜佛河,把傘兵都空投到奧恩河附近,但傘兵們著陸後迅速集合,趕到杜佛河,而德軍因未發現附近有盟軍空降,戒備鬆懈,被傘兵乘虛而入一舉奪取了杜佛河上的5座橋梁,完成旅的任務。

第5旅由波埃特準將指揮,計劃奪取奧恩河大橋,並開闢機降場,保障師的後續梯隊第6機降旅的機降。蓋爾師長對戰爭初期德軍成功奪取比利時埃本·埃馬爾要塞所採取的機降突擊,印象非常深刻,決定如法炮製對奧恩河大橋實施滑翔機機降突擊,他從全師抽調出180人的精兵強將,組成突擊隊,由約翰·霍華德少校任隊長,在大橋附近機降進行主攻,第7傘兵營則空降著陸進行支援。由於戰前反復演練,加上精心挑選出的滑翔機駕駛員技術高超,載著突擊隊的滑翔機在僅距大橋數十米處著陸,突擊隊從下飛機到發起攻擊僅用三十秒,德軍措手不及,突擊隊只以亡2人,傷14人的輕微代價奪取了大橋。第7營在奧恩河以東900米處著陸,立即集合趕到橋邊,與突擊隊會合,一起構築防禦工事,守住了大橋。

第6師的第一批後續梯隊493人及裝備乘98架滑翔機在6月6日拂曉機降,由於機降時地面正刮大風,有20架滑翔機的拖索被風刮斷,無法著陸。第二批256架滑翔機中有246架在預定地區著陸爲第6師運來了援軍和補給。第三批50架滑翔機于午夜時分進行空投補給,空投時遭到德軍高炮射擊,使得飛機一邊躲避炮火一邊空投,地面上的傘兵只得到20%的補給,大部分都丟失了。後來又進行過四次小規模的空投補給,倒很成功。第6師共空降4800人,傷亡約550人,失蹤約350人,集合約1800人,完成了師的預定任務,並於6日黃昏與英軍第2集團軍先頭部隊會合。

盟軍在諾曼地登陸的空降作戰中,共空降35000餘人,其中傘降17600人,還空降了504門火炮,110輛輕型坦克,1000餘噸補給。使用運輸機2400餘架次,滑翔機1130架次。在戰鬥中空降兵傷亡約8200人,占空降總人數的23%,大大低於戰前預計。運輸機被擊落42架,擊傷510架。美第82師佔領聖曼伊格裏斯和梅特勒河上的渡口,美第101師控制了海灘後的四條通路和杜佛河上的渡口,英第6師奪取了奧恩河上的大橋,而且都很快與海上登陸部隊會合,並作爲步兵師繼續作戰。

盟軍空降作戰成功的原因是:一是有效的僞裝和欺騙,隱蔽了戰役企圖,造成德軍指揮判斷上的錯誤。二是重視戰前訓練,參戰官兵熟悉戰區情況和本單位的作戰使命,預計師空降面積爲36平方公里,而實際上82師和101師的空降面積高達100平方公里,各級指揮員邊集合部隊邊組織戰鬥,師、團長只集合起營或連規模的兵力,仍主動靈活地完成了主要任務。

但也反應出不少問題:一是戰前偵察不夠周密,給作戰帶來不小困難,如未掌握德軍防空火力的配置,使運輸機在空降時遭到猛烈的高炮射擊,被迫增加飛行的速度和高度,甚至在躲避炮火時偏離了航線,導致傘兵著陸極爲分散;再如未查清奧普蘭是德軍的反空降區,致使在該地區空降的傘兵蒙受了巨大傷亡。二是引導小組出發太遲,加上氣候惡劣和德軍抵抗,沒有充足時間設置器材開展工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後續部隊的空降。三是空降兵的隨伴火力太弱,難以抗擊敵裝甲部隊,再加上傘兵著陸分散,有些地方甚至敵我混雜,無法得到海空火力的有力支援,使得有些部隊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四是通信聯絡太差,指揮員無法瞭解部隊具體情況及作戰進展,只能憑個人的經驗去指揮,使得師級戰鬥實際上成爲營級的戰鬥,降低了空降突擊的威力。

儘管盟軍的空降存在不少問題,但仍取得了很大成功,說明艾森豪威爾的觀點是正確的。盟軍的空降,在登陸的最初時間裏奪取了至關重要的交通樞紐、橋梁、海灘通路,摧毀了德軍的炮兵陣地,破壞了德軍防禦的穩定性,牽制了德軍的預備隊,使德軍處於被動局面。爲登陸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458599
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戰 諾曼地登陸作戰(三)
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一杯飲料

戰前準備

1943年盟軍在大西洋上已經取得了反潛護航的全面勝利,保證了由美國本土運往英國的大批物資、人員安全地橫渡大西洋。英國幾乎成了一個大兵營,駐有來自十一個國家的近三百萬部隊,每個機場都停滿了飛機,每個港口都擠滿了艦船。據不完全統計,從1942年1月至1944年5月,由美國運到英國的各種物資達五百三十余萬噸。

在所有物資中,最重要的就是登陸艇,爲了保證足夠數量的登陸艇,盟軍不僅將登陸時間推遲了一個月,還將原計劃同時發起的在法國南部的登陸推遲到8月。美軍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不顧海軍的強烈反對,從太平洋戰場調來一批登陸艇,這才湊夠足夠的登陸艇。

爲填補艦炮火力與部隊上陸之間的火力空白,盟軍創造性地將大炮、多管火箭炮裝上登陸艇,改裝成火力支援艇,伴隨登陸艇一起衝擊,提供不間斷的火力支援。

爲了快速突破德軍的雷區和防禦陣地,英軍的坦克專家陸軍少將霍巴特提議研製特種坦克,組建特種裝甲部隊,在工兵登陸之前上陸,壓制德軍火力,清除雷區,破壞障礙,充當開路先鋒。1943年3月英國總參謀長艾倫·布魯克陸軍上將批准他的提議,並責成他具體承辦。霍巴特經數月努力,研製成功兩栖坦克、鋪路用的“轉筒”坦克、掃雷坦克、噴火坦克、架橋坦克、工兵突擊車等多種特種坦克,並訓練出一批特種坦克駕駛員,英軍在此基礎上組建了第79裝甲師,任命霍巴特爲師長。該師在類似諾曼第地形的英國諾福克海灘進行了演習,效果顯著。英軍邀請美軍觀看演習,但美軍第1集團軍司令布萊德利沒有認識到這些特種坦克的重要作用,沒有選購特種坦克。結果在同樣堅固的德軍工事面前,英軍順利登陸,美軍則死傷慘重,爲此布萊德利在戰後遭到了很多人的指責。

在所有的準備工作中,最大的工程就是人工港了。由英國海軍少將坦南特負責。共造兩個人工港,代號分別爲桑樹A和桑樹B。首先建造146個空心混凝土沈箱,每個沈箱長61米,根據沈沒處的海水深度有八種不同尺寸,最小排水量1772噸,最大排水量6044噸。沈箱裏設有艦員艙室,還有2門高射炮。有可供上浮的浮箱,有使其下沈的通海閥,打開後在十多分鐘內就可沈到指定位置。沈箱無法自航,將由拖船拖過海峽,沈在離岸一海裏的5.5米等深線上,組成約9000米長的防波堤。建造這些沈箱共需60萬噸混凝土和3100噸鋼材,而建造時間只有半年,幾乎超過了經歷四年戰爭後的英國工業能力,但英國竭盡全力來完成這一工程,先後有500名軍官,1000名士兵,20000多工人和許多造船單位參與建造。在146個沈箱中,有57個是在僅有的八個幹船塢裏建造,有41個是在浮船塢和船臺上建造,餘下的41個無處建造,而且時間急迫,坦南特情急之下在泰晤士河附近先挖出12個深坑,再在坑裏建造沈箱的基礎部分,然後在坑中注水,在漂浮狀態下造完其他部分。其次建造23個直碼頭,以供登陸艦上的車輛直接駛上海灘。直碼頭由61米長,17米寬,18.4米高的排水量5000噸的鋼箱連接而成,固定在打到海底的樁子上,可隨波起伏。最後考慮到五六月間英吉利海峽風大浪急,決定在混凝土沈箱防波堤外沈下3艘舊軍艦和56艘舊商船,並在沈船外側約半海裏處系留若干個長61米的十字形鋼制構件,成兩列用錨固定在18米等深線,組成約7000米長的防浪堤。這樣由沈箱、直碼頭、沈船、十字鋼構件組成的人工港,面積約5平方公里,是較完整的防浪水域,可同時停泊7艘吃水10米的大型艦船、20艘近海運輸船、400艘拖船和1000艘小艇,預計日貨物吞吐量1.2萬噸。建成人工港的各個部件後,還需要把這些多達400個總重約150萬噸部件從建造廠地運到英格蘭南部裝配,最後由拖船拖過海峽。整個工程終於在1944年6月初完成。

除了人工港外,盟軍還有一項創舉——海底輸油管。這是考慮到登陸後會有大量的機械化部隊參戰,對燃油的需求極大,爲保障燃油供應,盟軍專門成立負責海底輸油管的機構,也由坦南特領導。共鋪設了四條直徑分別爲15mm和25mm的軟鋼管,從英國岸上先鋪到海中的系泊設施上,再到登陸灘頭。每小時可從英國向灘頭輸送600噸燃油,能基本滿足要求。

盟軍的戰前準備認真細緻已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例如考慮到首批空降部隊是由好幾個國家的士兵組成,又在夜間,服裝各異,裝備不同,語言不通,爲解決敵我識別的難題,給空降部隊的官兵每人配發一隻價值僅幾美分的“蟋蟀”玩具,這種玩具只有打火機大小,用手一捏,就會發出“卡巴”的響聲。盟軍規定的識別方法是一聲“卡巴”作爲詢問,兩聲“卡巴”作爲回答。幾美分的小玩具解決了大問題。

儘管盟軍的技術裝備優於德軍,但在數百萬登陸部隊中只有極少數人參加過北非和西西里等地的戰鬥,絕大多數都沒有實戰經驗,要和久經戰陣的德軍交手,戰前訓練就顯得特別重要。1943年9月,美軍中校保爾·湯普森在英國德文郡北部建立了一個訓練基地,選擇與美軍登陸灘頭地形相似的海灘,按照偵察到的德軍防禦工事設置雷區、反坦克壕、碉堡、鐵絲網、障礙物等,再設想出各種戰時可能發生的情況,組織部隊反復訓練。——戰後許多美軍士兵都高度評價了湯普森的訓練,認爲正是他所設計的訓練,才使他們在複雜的戰場上應變自如。同時,英軍也在英格蘭東部的偏僻海灘對參戰部隊進行近似實戰的訓練。如此高強度的實戰訓練對裝備肯定會有損壞,盟軍後勤修理人員晝夜搶修,才保障了在登陸前夕美軍和英軍的登陸艇完好率分別高達97.6%和99.3%。

1944年5月3日至5月8日,盟軍組織了最後一次大規模聯合演習,由盟軍海軍司令英國海軍上將拉姆齊任總指揮。演習就在美軍的訓練基地,除了沒有進行橫渡海峽外,其他環節都與實戰相同。演習非常成功,演習結束後軍官在嚴格保密的措施下向士兵介紹作戰情況,先說明本單位的任務和登陸位置,再結合登陸灘頭的照片及沙盤模型,講解具體任務,地雷如何清除,德軍火力點如何解決,佔領哪個地方,一切都一清二楚。通過這樣的介紹,士兵們完全明白自己在戰鬥中的任務,並通過訓練掌握應付的方法,使他們對登陸戰鬥充滿信心,既不陌生,也無恐懼。

盟軍對空降兵的訓練更爲重視,因爲在西西里登陸時,盟軍空降兵的作戰遭到很大失利,這使得盟軍高層將領對空降作戰意見不一,有的主張在敵縱深實施空降牽制德軍預備隊;有的主張在海灘淺近後方分散降落,實施大範圍襲擾;還有的如盟軍空軍司令馬洛裏上將認爲空降作戰將會遭到嚴重傷亡乾脆主張取消空降。艾森豪威爾認爲諾曼第海灘後面是一片沼澤,只有幾條通路可供通行,如果不能及時控制這些通路登陸部隊將會被困在海灘上,而且德軍的裝甲部隊就部署在淺近縱深,如果不能佔領關鍵要地進行阻擊,登陸部隊就有被趕下海的危險。這兩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又必須在登陸的同時完成,只有空降兵能做到。所以艾森豪威爾力排衆議決定使用盟軍在歐洲全部的空降兵力——3個空降師搶佔關鍵地區,以配合海上登陸,即便付出巨大代價也是必須的。正因爲如此,他對這支擔負艱巨而又重要任務的空降兵部隊臨戰訓練十分關注,採取特殊的訓練方法:首先按照計劃空降地區的地貌,造出一定比例的立體模型,類比飛機從上空飛過的實景拍成影片,在訓練中給空降兵先看黑白影片,熟悉後再加上藍色濾光鏡,類比成月光下的情景,讓空降兵熟悉瞭解空降地區,要求每個空降兵利用地圖和沙盤模型明確自己的任務,還要瞭解友鄰的使命;其次強化對飛機的識別和奪取敵陣地的針對性訓練;最後進行實戰演習,檢驗作戰方案,加強與登陸部隊的協同演練。爲保證空降部隊有足夠的裝備阻止德軍的裝甲部隊,還給空降部隊加強了反坦克手雷、地雷和火箭筒的配備。

考慮到第一批登陸部隊就達17.6萬人,分別從空中和海上投入作戰,不僅對部隊進行登陸戰例行的上船、航渡、換乘、突擊上陸等單項訓練,還特別加強了海、陸、空三軍的協同作戰,以避免在西西里登陸時自相殘殺的誤傷事件重演。

戰前偵察,盟軍早在1943年6月就開始了。由於法國抵抗組織和盟軍特工人員都無法進入登陸海灘,也就得不到相關的情報,所以空中偵察就成爲最重要的情報來源。僅從1944年4月1日到6月6日,盟軍就出動飛機多達4.5萬架次對法國北部進行了廣泛的空中照相偵察,獲得了比較全面系統的情報。除了飛機外,盟軍還動用袖珍潛艇和魚雷艇乘夜間到達登陸地區,全面搜集水文、地質、氣象、植被及德軍部署等情報。儘管盟軍通過多種手段的偵察取得了很多情報,但由於種種原因,仍無法獲得一些重要情報,給以後的作戰帶來一定影響。

盟軍還進行了大規模的心理戰,除了利用BBC的廣播,瓦解德軍士氣,鼓舞被占領土的人民,尤其是從1944年4月25日起定期向德軍空投報道最新軍事新聞和德國國內新聞的《部隊要聞》,進一步動搖德軍的軍心。

氣象是登陸作戰能否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之一,爲此1944年5月初盟軍最高司令部任命英國空軍上校氣象學教授斯塔格爲首席氣象顧問,負責領導一個氣象組每周兩次向最高司令部報告氣象情況,5月20日起改爲每天兩次彙報氣象情況。5月29日到6月2日斯塔格都報告在預定登陸日6月5日會有暴風雨,這些報告令最高司令部的所有成員憂心忡忡。6月3日航程最遠的U編隊按計劃開始登船出發,氣象預報是6月5日會有強風,艾森豪威爾決定將登陸推遲二十四小時,召回了已出發的U編隊。6月4日,英吉利海峽狂風暴雨,晚上21:30分,氣象組的科學家經仔細分析認爲在6月5日過後會有一段持續約十二小時的好天氣,隨後又是狂風暴雨的惡劣天氣。這時候身爲統帥的艾森豪威爾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是否在6月6日登陸?如果發起登陸,第一梯隊登陸後後續部隊可能會因天氣惡劣而無法登陸,那麽上岸的部隊將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如果取消登陸,那麽只有等到兩星期後的6月18日才有合適的潮汐和月光,這樣一來會使士氣下降,部隊組織混亂,更重要的是秘密將無法保守。那是無法想象的!艾森豪威爾思考一番後下令航程最遠的U編隊先出發,最終命令將在6月5日淩晨下達,到時候U編隊再根據這一命令返航或繼續前進。6月5日淩晨,斯塔格再次肯定6月6日將有短暫的好天氣,艾森豪威爾徵求司令部其他成員的意見,大家一致認爲要在6月6日登陸。艾森豪威爾沈思片刻,有人回憶說是兩分鐘,也有人回憶說是四分鐘,最後他堅定地下令於6月6日發起登陸。——正是準確的氣象保障才幫助統帥作出了艱難的抉擇。

充足的物資供應,逼真的實戰演練,廣泛的戰前偵察,準確的氣象保障,才使得諾曼第的勝利有了切實保證和堅實基礎。

諾曼地登陸是一場戰略性的大陸兩棲登陸戰,完全不同於在太平洋上的美日之間的島嶼登陸戰,只要登上灘頭就意味著勝利。由於大陸縱深比較大,即使登上灘頭,防守一方也可以從其他地方調來後備部隊,組織反擊,將登陸一方趕下海。在義大利的薩勒諾和安齊奧,德軍就是憑藉著快速的反應,迅捷的機動,堅決的反擊,將登陸的盟軍壓制在狹小的登陸灘頭,若非盟軍強大的海空支援,就連彈丸之地的灘頭都守不住。而在法國的德軍無論反應力、戰鬥力都勝過在義大利的德軍,加上法國的鐵路、公路交通都比義大利發達,盟軍當然很清楚將會遭到怎樣的抵抗。所以諾曼地登陸成敗的關鍵就在於登陸的最初兩周裏,頂住德軍的反擊,建立起統一鞏固的登陸場。但是盟軍在佔領大港口之前,單憑登陸灘頭的人工港,只能運送12至15個師,其中裝甲師1至2個,並保障這些部隊的糧、油、彈的補給。反觀德軍,雖然在諾曼第只布署了6個師,但在三天裏就可以從各地調來25至30個師,其中裝甲師7至8個投入反擊。這樣大的兵力對比劣勢,盟軍幾乎沒有取勝的可能。換句話說,只有阻止德軍的增援到達諾曼第,才有取勝的可能。爲達到阻止德軍增援這一目的,盟軍採取了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利用強大的空軍全面轟炸法國西北部的鐵路、公路目標,封鎖通往諾曼第的交通,使德軍增援不能到達。另一方面則是展開戰略欺騙和僞裝,使德軍統帥部相信,在諾曼地登陸之後,還會有另一場更大的登陸,所以不把援軍調往諾曼第。——這場戰略欺騙,就是諾曼地登陸中最隱密的部分,直到五十年後解密的檔案中也只公開了其中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後人只能去作一些推測和想象。

1943年12月,由盟軍最高司令部副參謀長摩根中將提議,制訂相關的欺騙和保密措施,以確保登陸的成功。這項計劃代號爲“傑伊”,該計劃的參與機構包括:英國軍事情報局、特別行動局、反情報局、雙十字委員會、政治戰執行處、美國戰略情報局(即中央情報局的前身)、聯邦調查局,以及盟軍陸、海、空三軍情報部。核心部門是英國倫敦監督處,該處辦公地址在邱吉爾戰時內閣所在地大喬治街2號,主要負責制訂和實施戰略性的欺騙、偵察行動,並協調英國與盟國情報機關共同組織重大的行動。現在則成爲諾曼地登陸中戰略欺騙的組織機構。該處的格言是機智、狡猾和精致,徽章是半人半羊的農牧神薩圖恩的雕像,薩圖恩是古羅馬神話中專門興風作浪的小精靈。現任處長是英國陸軍中校約翰·比萬,他的綽號是詐騙總管。雖然他職務和軍銜不高,卻擁有很大許可權,甚至有時邱吉爾、羅斯福都要遵照他的要求安排活動或發表聲明。

這場戰略欺騙,範圍之大,構思之妙,難度之高,都令人難以想象。

1944年1月,“傑伊”計劃改稱“衛士”計劃。其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通過各種途徑,誘使德軍分散在歐洲各地,從而使德軍在法國,尤其是諾曼第地區的守軍降低到最低限度。二是要使德軍統帥部相信,諾曼地登陸只是一場佯攻,目的就是誘使德軍過早投入後備部隊,從而爲下一次更大規模的主攻創造條件。後一個目的就是“衛士”計劃的核心內容,而且這個內容不能直接落入德軍之手,而是要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顛來倒去,以間接方式,讓德軍費了好大的氣力才獲得那麽一星半點,然後再根據這麽點線索,去分析、推理、歸納,得出符合盟軍希望的錯誤結論。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聽取了比萬的計劃後,寫下“我喜歡這一切”的批示,並派最高司令部的欺騙專家“特殊手段委員會”主任美國陸軍上校懷爾德全力協助比萬。

爲了達到“衛士”計劃的第一個目的,即分散德軍的目的,比萬在南歐實施了“齊柏林”計劃:1944年初,蘇軍已逼近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羅、匈都預感到德國敗局已定,於是派出密使與英、美接觸,秘密商討投降事宜。但是英國的廣播、報紙卻在有意無意中透露了雙方的秘密。德國不能容忍在南歐出現叛徒,於是決定出兵佔領匈牙利。但當時德軍在東線蘇聯戰場上,戰況非常緊張根本無法抽出部隊;在南翼義大利的安齊奧海灘激戰正酣,也無兵可抽。最後只好從法國抽出3個裝甲師和1個步兵師,於1944年3月19日佔領匈牙利全境,把匈牙利首相卡利關入了集中營。羅馬尼亞被嚇住了,中止了同英美的秘密接觸。這樣,德國雖然控制住了南歐的局勢,卻在法國失去了4個師的精銳部隊。

在北歐,比萬組織了“北方堅忍”計劃。1944年1月,比萬訪問蘇聯,與蘇聯情報機關聯手製造進攻挪威、瑞典的假像。英國在蘇格蘭愛丁堡建立了第4集團軍司令部,由麥克勞德將軍任司令官,但他手下實際只有二十多名軍官和五百多報務員,主要負責同蘇軍類似的虛假司令部溝通了無線電聯繫,並僞裝這個集團軍內部集團軍、軍、師、團各級無線電通訊。新聞界也積極配合,有的刊登第4集團軍足球比賽的報道,有的還進行了第4集團軍所屬第7軍“隨軍一日”的專題報道。德軍憑藉其出色的無線電偵聽和定位技術,很快測出了這個假集團軍司令部的位置,還派出飛機進行轟炸。英軍還對駐蘇格蘭的部隊下發極地地區發動機保養手冊,補充滑雪板等嚴寒地區裝備,進行滑雪訓練。大有將要在北歐作戰的模樣。而且英國的BBC廣播電臺對挪威、瑞典的廣播中要求兩國的百姓進行防空準備,並儘量多儲備食物、燃料、藥品等必需品。這些措施,使德軍在挪威和瑞典部署了13個師,其中1個裝甲師,以應付盟軍的進攻。這13個師直到戰爭結束都沒離開挪威和瑞典。

在東線蘇德戰場,蘇軍更是積極配合,在1944年6月之前,不發動新的進攻,只是把部隊頻繁調動,使得德軍無法判明蘇軍的企圖,不敢輕易抽出兵力。而在諾曼地登陸後,蘇軍一連發動卡累利阿、白俄羅斯、西烏克蘭三次大規模進攻戰役,牢牢吸引住東線德軍。

“衛士”計劃的第二個目的也就是最關鍵的目的,就是要使德軍相信諾曼地登陸只不過是一場爲了過早消耗其後備部隊的佯攻。可是稍有軍事常識的人只要發現在諾曼地登陸的第一梯隊有8個師的規模時,就足以肯定這是主攻。而比萬就是要在不可能中創造出奇迹來,即使不能使德軍相信的話,也至少要擾亂德軍的判斷,儘量拖延德軍作出正確結論的時間。爲此,比萬設計了多達幾十項的附屬計劃。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銀計劃”:在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虛構了番號爲美國第一集團軍群的部隊。首先由三百多報務員僞裝成集團軍、軍、師、團、營之間無線電通訊,嚴格按照同級別單位的日常通訊量進行聯絡,並在多佛爾設立假司令部,使用大功率電臺與各下屬部隊聯繫,甚至真正的登陸部隊第21集團軍群司令部的部分命令也先通過電話傳遞到多佛爾的假司令部,再由假司令部的電臺發送出去。——德軍的無線電偵聽、定位部隊測出了盟軍的這些無線電通訊,從而判斷出盟軍登陸的主攻方向是加萊,因爲盟軍司令部就在加萊的對面多佛爾。其次在英格蘭東南部地區,修建了軍營、倉庫、公路、輸油管線,並由好萊塢的道具師設置假的物資囤積處、假機場、假飛機、假坦克、,假大炮,還逼真地在河面上製造出軍艦航行的油迹、坦克在公路上留下的履帶印。再將部分在登陸初期沒有作戰任務的部隊調到這裏,駐紮操練。就這樣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再讓曆盡辛苦突破盟軍空中防線的德軍偵察機偵察照相,造成了盟軍在英格蘭東南集結了約40個師組成的第一集團軍群的假像。至於登陸地面部隊的司令人選,衆所周知能擔當此任的盟軍將領,不是美軍中將巴頓就是英軍中將蒙哥馬利。比萬將計就計讓巴頓來擔任第一集團軍群的司令,1944年1月26日,巴頓到達英格蘭東南地區,視察部隊,會見當地官員,拜訪各界名流。新聞界不斷報道他的行蹤。1944年4月,巴頓在一個俱樂部開幕式上講話:“戰爭結束後,英國、美國和蘇聯要統治世界……”可在報端發表時,卻少了蘇聯,由此引發了一場外交風波。令人費解的是當時正是登陸前夕,英國的新聞檢查異常嚴格,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疏漏,發表影響盟國團結的講話。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騙局,只是爲了強化巴頓在英格蘭東南部出現的印象,從而使德軍想到作爲登陸部隊指揮官的巴頓在英格蘭東南部頻頻出現,自然意味著登陸將在加萊。而真正的登陸部隊陸軍司令蒙哥馬利則在朴斯茅斯的司令部潛心策劃和研究作戰方案,比萬還挑選了相貌酷似蒙哥馬利的陸軍中尉詹姆斯,在蒙哥馬利身邊生活數月,詳細瞭解蒙哥馬利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好惡、習慣等生活細節,然後裝扮成蒙哥馬利出訪直布羅陀、開羅,造成蒙哥馬利不在英國的假像。這就使德軍推斷出,此時蒙哥馬利不在英國自然不會是登陸的指揮官。“水銀計劃”通過在無線電通訊、營區、部隊、指揮官等幾方面的欺騙和僞裝,使德軍統帥部瞭解到在英格蘭東南部,盟軍集結了約40個師組成由巴頓任司令的第一集團軍群,那麽登陸的主攻方向必然是加萊。

“微光計劃”:盟國空軍實施的電子干擾和電子欺騙。根據最高司令部的特別指令,首先猛烈轟炸了德軍於1943年8月在荷蘭海牙設立的大型無線電偵聽破譯基地,將其徹底摧毀,消除了對盟軍無線電通訊的威脅。其次在對德軍雷達站的大規模空襲中,故意對德軍設在塞納河以北的9個雷達站不予轟炸,以便德軍利用這些雷達站發現盟軍在登陸前派出的假艦隊,這支假艦隊在登陸前三小時駛向加萊,共由18艘小艇組成,每艘小艇都拖帶一個木筏,上裝直徑達29英尺的大氣球,氣球裏則安裝雷達發射器,發出的雷達信號相當於一艘萬頓級的登陸艦的雷達信號,艦隊上空有幾十架飛機一邊飛行一邊投擲錫箔條。這些措施在德軍雷達站的螢幕上反映爲一支龐大的登陸艦隊在大批飛機掩護下駛向加萊。爲進一步迷惑德軍,空軍在戰役前的空襲中特別規定:凡是向諾曼第派出1架偵察機或投下1噸炸彈,一定要向加萊派出2架偵察機或投下2噸炸彈。

利用雙面間諜也是“衛士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英國反間諜機關的出色工作,在開戰後不久即破獲所有在英國的德國間諜組織,並對德國僑民進行隔離審查,徹底肅清了在英國的敵特。儘管德國情報機關不斷派遣特工滲透潛入英國,但是一則英國反間諜機關工作效率較高,二則英國的貨幣、度量衡與歐洲大陸完全不同,使得進入英國的間諜很容易被察覺,所以德國一直無法在英國開展情報工作。而英國專門組建“雙十字委員會”,從事將被捕的德國間諜策反成爲英國服務的雙面間諜。經過長期耐心細緻的培養,終於擁有4位被德國情報機關相信的雙面間諜:“加寶”、“珍寶”、“三輪車”和“布魯斯特”。其中最受德國信任,最有影響的便是“加寶”。戰後“雙十字委員會”認爲“加寶”是他們最大的成功。“加寶”是西班牙人,真實姓名不詳,1941年1月和1941年12月兩次要求加入英國情報機關,都遭拒絕。1941年7月,投靠德國情報機關,奉命經葡萄牙潛入英國,但他到達葡萄牙後就謊報已進入英國,並根據一些英國出版的報紙雜誌,憑著編造情報的天賦,杜撰出一些情報,而且大多正確,所以深受德國的器重和信任。直到1942年2月,英國發現德國海空軍大舉出動截擊一支盟國開往馬耳他的護航船隊,可根本沒有這樣的船隊,英國情報機關隨即查出這正是“加寶”的傑作,於是便同他接觸,將他秘密接到英國,在“雙十字委員會”的協助下,將精心策劃的真假情報源源不斷送往德國,從而在德國情報機關確立了王牌特工的地位,領受了查明第一集團軍群〔也就是“水銀計劃”所虛構的部隊)的任務,乘機堂而皇之地報告了第一集團軍群的兵力編成等情報。在6月6日登陸前半小時,“加寶”向德國報告盟軍正向諾曼第發起進攻。——這一時間是比萬精心設計的,德國收到情報也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相反更提高了“加寶”的地位。到6月9日登陸後最關鍵的時刻,“加寶”向德國發報長達120分鐘,詳盡報告第一集團軍群的40個師正進入臨戰狀態,大量登陸艦艇正集結在多佛爾,真正的登陸就要開始。這一情報嚴重干擾了德軍統帥部對戰況的正確分析和判斷。

“衛士計劃”中英國還組織過一次異常狡詐,甚至可以說殘忍卑劣的行動。1943年7月,法國北部隸屬於英國特別行動處的代號爲“繁榮”的抵抗運動小組,由於亨利·德裏古的告密而被德國蓋司太保破獲,包括負責人弗朗西斯·蘇蒂爾在內數十名抵抗運動成員被捕。蓋司太保脅迫被捕的“繁榮”小組報務員繼續保持與英國總部的聯繫,因爲報務員的收發指法如同人的筆迹,難以假冒。報務員乘機按照事先規定不發安全密碼向總部告警,所謂安全密碼就是在規定的某行某個單詞,故意拼錯或重復,如果沒有在約定的地方拼錯或重復單詞,就意味著電臺已被德國控制。但總部不顧警告繼續保持聯絡,並按照德國的要求空投大量的武器、爆炸器材、通訊器材、活動經費甚至新的特工。這些物資和人員一落地就落入德國蓋司太保之手。衆所周知,蓋司太保的刑訊逼供是常人無法忍受的,英國所有派遣到被占領土的特工都攜帶劇毒藥,以便在被捕時或無法忍受刑訊時用以自盡。梵帝岡的羅馬教皇還專門爲無法忍受蓋司太保刑訊而自盡的基督徒頒佈特赦,赦免他們自殺的罪過。可“繁榮”抵抗小組的骨幹人員和後來空投的特工攜帶的卻是無毒的藥丸,他們被捕後,曆盡嚴刑拷打,求生無門,求死無望,最後供出了自己的任務:襲擊德軍在加萊的指揮部、通信中樞、岸炮以及供電系統,配合盟軍的登陸。蓋司太保對這些口供的真實度深信不疑,因爲這些口供大多是在多次刑訊逼供之後才得到的,從而得出盟軍將在加萊登陸的結論。實際上,告密者德裏古是根據倫敦監督處的絕密指令以此方法獲取蓋司太保的信任,從而打入德國情報機關。而蓋司太保怎麽也想象不到,英國情報機關會無恥到這樣地步,用價值數十萬美元的武器裝備和數十名忠貞部屬的生命爲代價,只爲了提供一條假情報。完全可以說,這些人才是諾曼地登陸中最可歌可泣的無名英雄,他們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成千上萬盟軍士兵和被佔領各國人民的生命,他們中絕大多數都被蓋司太保處決或送入死亡集中營,德裏古則被法國的抵抗運動以內奸的罪名處死。戰爭還未結束,英國情報部門就派出專人去尋找這些人的下落,並爲他們中的一些人追授勳章,以表彰他們在異常危險的情況下所表現出的非凡勇氣和英雄氣概。時至今日,這段歷史仍是英美諱莫如深。

此外法國的抵抗組織也充當了重要角色。在6月6日登陸時,BBC廣播電臺向諾曼第地區的抵抗組織播發了大量暗語指示,要求他們破壞鐵路、公路、橋梁、通信線路,協助配合盟軍的登陸。而在6月9日,諾曼第的激烈戰鬥正處在關鍵時刻,BBC又向法國加萊、比利時、荷蘭的抵抗組織播發大量暗語指示,要求他們按預定計劃,襲擊交通線、德軍指揮通信中樞,配合即將開始的加萊登陸。由於德國情報部門已破獲了一些抵抗組織,明白暗語指示的含義,據此向駐加萊的部隊發出登陸在即的警報。

當6月6日登陸打響後,比萬的戰略欺騙又進入新的階段,製造盟軍即將在加萊登陸的假像。盟國各國政府首腦在發表關於諾曼地登陸的聲明中,都有比萬精心策劃的內容,字裏行間都隱隱約約暗示著還會有另一場更大的勝利。只有自由法國的領袖戴高樂抑制不住激動,抛開了比萬的講話稿,發表了一番激昂的講話。不料,這些正正反反真真假假的講話,倒又把德軍統帥部弄糊塗了。

比萬的戰略欺騙可以說是令人歎服,但是如果不能作好保密工作,泄露了真情,那麽不但精心策劃的戰略欺騙毫無作用,更會給登陸帶來滅頂之災。所以英國採取了史無前例的保密措施,代號爲“頑固者程式”。

首先,爲防止德意從愛爾蘭獲得情報,英美迫使愛爾蘭關閉了德、意駐愛使館,並沒收其無線電設備。1944年2月9日起,英國中斷同愛爾蘭的一切民間交往。3月17日,又進一步宣佈封鎖愛爾蘭,攔截所有未經許可離開愛爾蘭的飛機、艦艇。

其次,爲防止駐英國的外交人員獲取情報,於4月17日起英國宣佈暫時取消外交特權,禁止外交人員在英國的旅行和出入英國;禁止使用外交郵件;禁止外交使館使用電臺與本國聯絡,如有緊急事件,只能使用英國提供的電臺和報務員;對各國外交使館實行全面警戒。

再次,對民間新聞報道實行嚴格的新聞檢查,所有報道都必須經多道檢查才可登報。禁止記者向海外發報,禁止出口報紙雜誌,以防德國從中獲取情報。5月25日起所有從英國發出的信件都被延期發出。除必要人員外,限制公民出入英國。

對參戰部隊的保密措施也前所未有,4月1日宣佈登陸部隊集結的英格蘭南部沿海十英里爲軍事禁區,4月6日起部隊取消休假,軍人和公務員的所有公文信函、電話均受到檢查。美軍人員被禁止擅自使用越洋電話、電報同美國本土聯絡。5月28日起所有登陸初期的參戰部隊均不得擅自離開由鐵絲網圍成並有憲兵檢查的營區。有關登陸計劃,始終限制在經過仔細甄選的軍官範圍裏。D日(即登陸日的代號)前七天,登陸日期及計劃下發到師級指揮官。D日前三天,登陸區地圖、海圖和其他敵情資料下發到營級指揮官。D日前二天,向各部隊下達作戰指令。同時有二千名情報人員對參戰部隊各級官兵實行嚴密監視、檢查。

儘管採取如此空前的保密措施,但泄密事件仍時有發生,幸虧補救及時,才未被德軍獲知真相。

1944年3月22日,美國芝加哥郵局工作人員未經許可擅自打開放有登陸作戰計劃的軍事郵包,有關人員立即受到聯邦調查局的審查和監視,最後查明僅是一件意外。

1944年4月18日,美國陸軍少將亨利·米勒在英國倫敦的一次酒會上聲稱盟軍將於6月上旬大舉進攻法國。隨即被解除職務,軍銜降爲中校,並遣送回國。

1944年5月28日,十二份有關登陸作戰的絕密文件從英軍總參謀部的臨街窗戶中被風刮到街道上,散落到馬路上。這時候總參謀部裏的每個人,從高級軍官到低級文員,都如臨大敵,飛奔而出,去尋找散落在街上的文件。可是只找回十一份,正當所有人焦慮不安時,有一個過路人將第十二份文件交給了值勤的哨兵。好一場虛驚。

那麽,盟軍耗盡心智的欺騙和保密措施到底收到多大效果?盟軍通過“超級機密”破譯德軍密碼,密切關注德軍反應。

當6月6日,諾曼地登陸打響後,德軍西線總司令龍德施泰德元帥,對比萬的伎倆不屑一顧,憑著他敏銳的軍事嗅覺,立即判斷出這是盟軍的主攻。便向希特勒請求從各地抽調17個師實施反擊,獲得批准。6月9日盟軍發現駐波蘭的2個党衛軍裝甲師和駐加萊的第15集團軍都開始向諾曼第移動,而且德軍更換密碼,使用一種新的盟軍沒有破譯的密碼。這一切令盟軍最高司令部和倫敦監督處感到不安,難道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嗎?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偶然事件,德軍在盟軍登陸的奧馬哈灘頭發現兩具美軍軍官的屍體,隨身攜帶來不及銷毀的美第5軍和第7軍在登陸中的所有作戰方案。當這份作戰方案交到德軍統帥部時,德軍西線情報處處長羅恩納少將覺得蹊蹺,不由想起在1943年盟軍在西西里登陸前,盟軍使用一具精心準備的屍體,攜帶假的撒丁島登陸計劃,裝作溺水身亡的樣子,順潮汐漂到西班牙海岸。德國獲得這份假作戰計劃後,將防守力量都調到撒丁島,從而大大削弱了在西西里的防禦,最終使盟軍乘虛攻佔了西西里。羅恩納認爲這又是盟軍的拙劣把戲。再加上從“加寶”和“繁榮”抵抗小組等各方面獲得的情報,認爲盟軍的真正主攻將會在加萊。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部長約德爾上將也同意這一觀點,兩人極力向希特勒說明諾曼地登陸僅僅是牽制性的佯攻,最終使希特勒在6月9日召開軍事會議重新討論反擊計劃。

6月10日,美國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上將趕到倫敦,和最高司令部、倫敦監督處的人員一起密切關注德軍動態。正討論是否要轟炸塞納河上所有橋梁,包括巴黎市內的橋梁,以阻止德軍的增援部隊。午夜時分,機要秘書送來“超級機密”剛收到的消息:希特勒命令第15集團軍返回加萊,西歐其他地區的德軍火速增援加萊。——所有的人都如釋重負,儘管諾曼第的戰鬥還在激烈進行,但大家都清楚,登陸已經勝利在握了。最吃驚的就是比萬,他從來沒有想到“衛士計劃”會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英軍總參謀長艾倫·布魯克元帥說:“既然希特勒是這樣的大傻瓜,我們怎麽會用這樣長的時間這樣大的精力才打敗他?”接著,英國首相邱吉爾和英國情報局局長孟席斯來到最高司令部,高度評價了“衛士計劃”的組織實施:在英國情報部門悠久的歷史中,這是登峰造極的成功!

這一切圍繞諾曼地登陸的戰略欺騙和保密計劃,成爲保障登陸成功的護身符。正如邱吉爾所言:“戰爭中真理是如此寶貴,要用謊言來保衛。”

盟軍的航空兵是登陸作戰準備中舉足輕重的力量,早在1943年6月英美就開始對德國的空軍基地和航空工業實施戰略轟炸,投彈約七萬噸,給德國軍事工業和空軍很大打擊。爲確保登陸地區的制空權,在D日前三星期就對登陸點爲圓心200公里爲半徑範圍裏的德軍40個主要機場進行猛烈突擊,共出動轟炸機3915架次,投彈6700噸,基本壓制了戰區內的德國空軍。D日後盟國空軍又擴大攻擊範圍,對登陸點爲圓心470公里半徑裏的德軍59個機場進行集中轟炸,使盟軍完全掌握制空權,德國空軍喪失了組織有效抗擊的能力,只能進行一些小規模的騷擾。

爲阻止德軍向諾曼第的增援,盟國空軍又實施代號爲“運輸作戰”的空中封鎖,這一行動分爲兩階段:第一階段是從D日前三個月到D日,對德國西北部的39個鐵路目標和法國的33個鐵路目標進行轟炸,以徹底封鎖這一地區的交通線,盟軍在三個月裏出動2萬架次,投彈7.6萬噸,其中用於攻擊鐵路樞紐7.1萬餘噸,用於攻擊橋梁4400噸。共摧毀50處樞紐,重創25處樞紐,炸毀橋梁74座,塞納河上的24座橋梁中被炸毀18座。另外法國境內2000個火車頭被炸毀1500個,火車車廂被炸毀1.6萬節,導致鐵路運輸量下降62%,有1600列火車其中600列滿載德軍補給品,因此被迫滯留在德法邊境,無法進入法國。5月26日從巴黎到沿海地區的所有鐵路交通全部中斷,德軍只好用汽車運輸來替代,但白天在盟國空軍猛烈攻擊下,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運輸。正是這場空中封鎖,使得德軍修築海防工事因缺乏鋼筋、水泥等原料大受影響,並迫使德軍將原用於修築海防工事的2.6萬名勞工轉用于搶修鐵路,從而使海防工事的進展十分緩慢,一直達不到預定要求。正是這場空中封鎖,使德軍的增援部隊無法及時抵達諾曼第,最典型的是2個從蘇聯戰場抽調下來的裝甲師,從蘇聯橫跨歐洲到達法國,行程數千公里,才花了三天;而從法國東部邊境到西部沿海地區,數百公里的路程卻足足花了七天,而且是不成建制的零散進入戰場,戰鬥力大打折扣。盟軍在癱瘓了法國北部的鐵路、公路交通後又建立了兩道空中封鎖線,重點阻滯德軍第十五集團軍的增援。第二階段是從D日到D日後的55天,主要封鎖塞納河和盧瓦河,不讓德軍增援渡過這兩條河,在這一階段,盟軍出動3萬架次,投彈6萬噸,不僅給德軍補給造成嚴重困難,而且使德軍的調動受到極大限制,白天無法機動整天進行隱蔽防空,夜間由於鐵路中斷,公路多處被毀,加上缺乏卡車等運輸工具,許多部隊只能徒步或利用自行車、獸力車行軍,速度極爲緩慢,嚴重影響德軍戰鬥力的發揮。

此外在偵察與反偵察戰鬥中,正是由於盟軍戰鬥機部隊的出色表現,完全阻止了德軍飛機對盟軍登陸部隊集結地區的偵察和襲擾,德軍在六周裏出動525架次偵察機,絕大多數遭到有力攔截,只有極少數飛臨英倫三島,但在盟軍戰鬥機的前堵後追下,也無法進行偵察,使德軍喪失了空中偵察這個最重要的情報來源。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盟國空軍在登陸前的對德戰略轟炸中,還重點對德國V—1導彈和Me—262噴氣飛機的研製基地、生産工廠實施集中而猛烈轟炸,迫使德軍將這兩項新式武器的生産研製單位進行疏散轉移,從而大大延緩投入實戰的時間。V—1導彈和Me—262噴氣飛機分別於1944年6月12日和1944年7月才用於實戰,使德軍利用這兩項先進技術裝備抗擊盟軍登陸的企圖落空,艾森豪威爾在戰後的回憶錄中說如果德軍能提早五十天將這兩項武器用於實戰,將對盟軍的登陸準備和作戰帶來巨大阻礙和困難,甚至無法組織登陸。

盟軍的海空軍還從1944年4月17日起對法國沿海聯合實施攻勢佈雷,到D日前共出動2艘佈雷艦和6個魚雷艇支隊在空軍掩護下,布設多達6859枚水雷,封鎖荷蘭艾莫伊登至法國布勒斯特之間的港口,以阻止德國海軍可能的出擊。

由此可見,盟國空軍是諾曼地登陸中盟軍賴以取勝的堅實基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458596
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戰 諾曼地登陸作戰(二)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戰力比較

同盟國方面:

盟軍最高司令一職原擬由經驗豐富的英軍將領來擔任,但邱吉爾知道登陸後美軍人數會大大超過英軍,所以主動提議由美軍將領來擔任。羅斯福總統原打算讓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出任,後來考慮到更需要馬歇爾在華盛頓統籌協調,就由馬歇爾推薦時任盟軍地中海戰區司令的艾森豪威爾出任。最高司令部的其他成員有:副司令英國空軍元帥特德,參謀長美國陸軍中將史密斯,副參謀長英國陸軍中將摩根,陸軍司令英國陸軍上將蒙哥馬利,海軍司令英國海軍上將拉姆齊,空軍司令英國空軍上將馬洛裏。

陸軍有4個集團軍:英國第2集團軍,司令爲英國陸軍中將鄧普賽,轄5個軍13個師,在左翼的“金”和“劍”灘登陸。加拿大第1集團軍,司令爲英國陸軍中將鄧肯·格雷尼姆,轄1個軍3個師,在“朱諾”灘頭登陸。以上2個集團軍作爲左翼向卡昂進攻。美國第1集團軍,司令爲美國陸軍中將布萊德利,轄5個軍14個師,在“奧馬哈”和“猶他”灘頭登陸,作爲右翼向聖洛、卡朗坦進攻,這是主攻方向。該3個集團軍組成第21集團軍群,由英國陸軍上將蒙哥馬利任司令。這是登陸第一梯隊部隊。美國第3集團軍由美國陸軍中將巴頓任司令,轄4個軍9個師,直屬最高司令部指揮,作爲第二梯隊,將從美第1集團軍開闢的道路投入戰鬥,沖出科湯坦半島,穿越布列塔尼半島,迂回包抄在卡昂與英軍激戰的德軍,徹底粉碎德軍的抵抗,乘勝佔領法國和比利時。

海軍編爲兩個特混艦隊:

西部特混艦隊,主要由美國軍艦組成,共3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280艘其他軍艦,1700多艘登陸艦艇,司令爲美國海軍少將柯克,在貝爾法斯特集結,由美國戰術空軍第9航空隊提供空中掩護。下轄3個編隊:U編隊負責運送美軍第4步兵師在“猶他”灘頭登陸,O編隊負責運送美軍第1步兵師在“奧馬哈”灘頭登陸,B編隊負責運送美軍第29步兵師在“奧馬哈”灘頭登陸。

東部特混艦隊,主要由英國軍艦組成,共3艘戰列艦,13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302艘其他軍艦,2426艘登陸艦艇,司令爲英國海軍少將維安,在格裏諾克集結,由英國戰術空軍第2航空隊提供空中掩護。下轄4個編隊:G編隊負責運送英國第50步兵師在“金”灘頭登陸,J編隊負責運送加拿大第3步兵師在“朱諾”灘頭登陸,S編隊負責運送英國第3步兵師在“劍”灘頭登陸,L編隊負責運送第二梯隊英國第7裝甲師在“金”灘頭登陸。

海軍還以7艘戰列艦,2艘淺水炮艦,24艘巡洋艦,74艘驅逐艦組成五個艦炮火力支援大隊,爲五個灘頭提供艦炮火力支援。

空軍除了美國第2航空隊和英國第9航空隊,艾森豪威爾還以辭職相要挾,從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手中獲得了由英國空軍上將哈裏斯任司令的英國戰略轟炸機部隊和由美國空軍少將杜利特爾任司令的美國駐英戰略空軍第8航空隊的指揮權,這樣最高司令部的空軍兵力就有4個航空隊。

空降部隊爲美國第82、101空降師和英國第6空降師。這是盟軍在歐洲所能集結的最大空降兵力。

爲實施這一大規模的戰役,盟軍共集結了多達288萬人的部隊。陸軍共36個師,其中23個步兵師,10個裝甲師,3個傘兵師,約153萬人。海軍投入作戰的軍艦約5300艘,其中戰鬥艦只包括13艘戰列艦,47艘巡洋艦,134艘驅逐艦在內約1200艘,登陸艦艇4126艘,還有5000餘艘運輸船。空軍作戰飛機13700架,其中轟炸機5800架,戰鬥機4900架,運輸機滑翔機3000架。

德國方面:

德國爲抗擊盟軍的登陸,早在1941年12月起就開始構築沿海永久性防禦工事,即所謂的“大西洋壁壘”。但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44年5月,在塞納河以東地區完成了68%,塞納河以西地區僅完成了18%,只有在加萊地區基本完成。

1944年5月,德軍在東線蘇聯戰場有179個師又5個旅,約占德軍總兵力的65%。在西線的法國、比利時、荷蘭,只有歸西線總司令陸軍元帥龍德施泰德指揮的58個師,其中33個海防師,15個步兵師,8個裝甲師,2個傘兵師。即使再加上由希特勒親自指揮的戰略預備隊2個裝甲師,總共才60個師,約76萬人。西線司令部所屬的58個師,編爲2個集團軍群,共4個集團軍。B集團軍群由陸軍元帥隆美爾指揮,駐守法國北部,共39個師是西線德軍的主力。下轄第15集團軍,司令是薩爾穆特上將,駐加萊,擁有包括14個海防師,4個步兵師,5個裝甲師在內共23個師;第7集團軍,司令是多爾曼上將,駐布列塔尼半島,擁有包括8個海防師,5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在內共14個師。G集團軍群,由布拉斯科維茲上將指揮,駐守法國盧瓦河以西地區,共有19個師。下轄第1集團軍,司令爲謝瓦萊裏中將,駐比利時,共10個師;第19集團軍,司令爲松德施泰因中將,駐法國南部,共9個師。

海軍兵力爲驅逐艦5艘,潛艇49艘,遠洋掃雷艦6艘,巡邏艦116艘,掃雷艇309艘,魚雷艇34艘,炮艇42艘,總共才561艘中小軍艦,實力非常弱小。

空軍爲第3航空隊,作戰飛機約450架,其中戰鬥機160架。與盟軍作戰飛機數目相比,處於1:30的絕對劣勢。

在諾曼第地區守軍爲第7集團軍所屬的6個師又3個團,其中3個海防師,戰鬥力較弱;2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戰鬥力稍強;3個團是2個獨立步兵團和1個傘兵團,總兵力約9萬人。防禦工事也比較薄弱,只構築了若干鋼筋混凝土的獨立支撐點,大部分工事都是野戰工事,縱深也只設置了少量防空降障礙物。希特勒1944年4月判斷諾曼第將是盟軍的登陸地點,要求加派兵力,隆美爾根據這一指示,將原駐聖洛的第352步兵師調到諾曼第,正是這個新調來的精銳師給在“奧馬哈”灘頭的美軍帶來滅頂之災。

德軍不僅兵力薄弱,而且高層將領之間對於抗登陸的方針也一直存在分歧。西線總司令龍德施泰德元帥主張將主力部署在縱深,採取反擊戰術來抗擊登陸;B集團軍群司令隆美爾元帥則主張將主力部署在灘頭,依託海灘工事殲敵於灘頭。兩人爭執不下,互不相讓,最後只好採取折衷方法,一部分部隊部署於灘頭,一部分部隊部署於縱深,這種兵力部署無論在灘頭還是在縱深,都無法形成優勢兵力,既無力在灘頭阻止盟軍的登陸,也無力組織反擊。爲日後的失敗埋下伏筆。更嚴重的是由於兩人對裝甲部隊的使用也存在分歧,希特勒一怒之下將原歸隆美爾指揮的西線機動兵力2個精銳裝甲師改由最高統帥部指揮,這一決定實際上剝奪了西線將領對裝甲部隊的指揮,使隆美爾失去了最令盟軍心驚膽戰的反擊力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458595
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戰 諾曼地登陸作戰(一)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戰略決策之形成

早在1941年9月,史達林就向邱吉爾提出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對德國實施戰略夾擊的要求,但當時美國尚未參戰,英國根本無力組織這樣大規模的戰略登陸作戰。對於蘇聯的建議,英國的回應只是派出小部隊對歐洲大陸實施偷襲騷擾。

1942年6月,蘇美和蘇英發表聯合公報,達成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充分諒解和共識,但英國在備忘錄中對承擔的義務作了一些保留。

1942年7月,英美倫敦會議,決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陸,而把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推遲到1943年上半年。但此時蘇德戰場形勢非常嚴峻,德軍已進至史達林格勒,蘇聯強烈要求英美在歐洲發動登陸作戰,以牽制德軍減輕蘇軍壓力。英國只好倉促派出由6018人組成的突擊部隊在法國第厄普登陸,結果遭到慘敗,傷亡5810人,傷亡率高達96.5%。

1943年1月,英美卡薩布蘭卡會議,通過上半年在西西里島登陸的決定。把在歐洲大陸的登陸推遲到1943年8月。在這次會議上,英國借第厄普的失敗,以大規模兩栖登陸的複雜與危險必須謹慎從事爲理由,堅持要求推遲對歐洲大陸的登陸。實際上英國一則想乘蘇德相爭坐收魚翁之利,二則想借美國的力量恢復大英帝國戰前在北非和南歐的傳統勢力。當然遭到美國的反對,作爲妥協,英國同意成立英美特別計劃參謀部,負責制訂在歐洲的登陸計劃。由英國陸軍中將F·摩根擔任參謀長。摩根上任後立即組建“考薩克”(CEETHC),“考薩克”就是同盟國歐洲遠征軍最高參謀部(Confederateally Europe Expeditionary Tiptop Hedquarters Carmouchang)的英文縮寫,主要成員有副參謀長美國陸軍準將雷·巴克,陸、海、空軍及所有與登陸有關的各軍兵種代表,負責指揮對歐洲大陸偷襲騷擾作戰的英國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蒙巴頓海軍中將也是當然成員。

1943年5月,英美華盛頓會議,決定於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實施登陸,開闢第二戰場。“考薩克”立即開始制定登陸計劃,首先確定登陸地點,根據歷次登陸作戰的經驗教訓,登陸地點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要在從英國機場起飛的戰鬥機半徑內,二航渡距離要盡可能短,三附近要有大港口。那麽從荷蘭符利辛根到法國瑟堡長達480公里的海岸線上,以此條件衡量,有三處地區較爲合適:康坦丁半島、加萊和諾曼第。再進一步比較,康坦丁半島地形狹窄,不便於展開大部隊,最先被否決。加萊和諾曼第各有利弊,加萊的優點是距英國最近,僅33公里,而且靠近德國本土;缺點是德軍在此防禦力量最強,守軍是精銳部隊,工事完備堅固,並且附近無大港口,也缺乏內陸交通線,不利於登陸後向縱深發展。諾曼第雖然距離英國較遠,但優點一是德軍防禦較弱,二是地形開闊,可同時展開30個師,三是距法國北部最大港口瑟堡僅80公里。幾經權衡比較,“考薩克”選擇了諾曼第,於1943年6月26日起制定具體計劃,以“霸王”爲作戰方案的代號,以“海王”爲相關海軍行動的代號。初步計劃以3個師在卡朗坦至卡昂之間32公里寬的三個灘頭登陸,即後來的“奧馬哈”、“金”和“朱諾”灘頭,同時空降2個旅。第二梯隊爲8個師,將在兩周內佔領瑟堡。整個計劃中最大的難題是港口問題,也就是在佔領瑟堡前,如何解決部隊的後勤補給,要知道諾曼第海灘在五六月間,多爲大風大浪的天氣,光靠登陸灘頭無法保證後勤供應——這似乎成爲無法克服的困難。束手無策中,“考薩克”的海軍代表英國海軍少將約翰·休斯·哈萊特想起蒙巴頓在一次會議上的玩笑:既然沒有天然港口,就造一個人工港。於是建議製造配件裝配成人工港來解決問題。別無良策,他的設想獲得批准。7月15日,摩根將“霸王”計劃大綱呈交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

1943年8月,英美魁北克會議批准“霸王”計劃。

1943年11月,英美蘇德黑蘭會議確定於1944年5月發動“霸王”行動。

1943年12月,美國陸軍上將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爲歐洲同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于1944年1月2日抵達倫敦就任。艾森豪威爾閱讀了摩根計劃,認爲突擊正面太窄,在最初攻擊中缺乏足夠的突擊力量,提出修改意見,把登陸正面擴大到80公里,第一梯隊由3個師增加到5個師,登陸灘頭也從3個增加到5個(新增“猶他”和“劍”灘頭),空降兵從2個旅增加到3個師,這一意見得到最高司令部三軍司令的支援。

1944年2月,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批准了“霸王”計劃大綱和修改後的作戰計劃,但是隨之對登陸艦艇的需求也增加了,爲了確保擁有足夠的登陸艦艇,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決定將登陸日期推遲到6月初,並且將原定同時在法國南部的登陸推遲到8月。

由於登陸日(代號D日)推遲到6月初,盟軍統帥部開始確定具體的日期和時刻,這是一個複雜的協同問題,各軍兵種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不同要求,陸軍要求在高潮上陸,以減少部隊暴露在海灘上的時間;海軍要求在低潮時上陸,以便儘量減少登陸艇遭到障礙物的破壞;空軍要求有月光,便於空降部隊識別地面目標,最後經認真考慮,科學擬定符合各軍種的方案,在高潮與低潮間登陸,由於五個灘頭的潮汐不盡相同,所以規定五個不同的登陸時刻(代號H時),D日則安排在滿月的日子,空降時間爲淩晨一時,符合上述條件的登陸日期,在1944年6月中只有兩組連續三天的日子,6月5日至7日,6月18日至20日,最後選用第一組的第一天,即6月5日。

戰役目的是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北部奪取一個戰略性登陸場,爲開闢歐洲第二戰場最終擊敗德國創造條件。戰役企圖是在諾曼地登陸,奪取登陸場,在登陸的第12天,把登陸場擴展到寬100公里,縱深100公里。計劃首先在登陸場右翼空降2個美國傘兵師,切斷德軍從瑟堡出發的增援,並協同登陸部隊奪取“猶他”灘頭;在左翼空降1個英國傘兵師,奪取康恩運河的渡河點。然後首批登陸部隊8個加強營在5個灘頭登陸,建立登陸場,在鞏固和擴大登陸場後,後續部隊上岸,右翼先攻佔瑟堡,左翼向康恩河至聖羅一線發展,掩護右翼部隊的攻擊;第二階段攻佔岡城、貝葉、伊濟尼、卡朗坦,第三階段攻佔布勒塔尼,向塞納河推進,直取巴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458592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