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局勢暨戰史討論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柏林圍牆倒15年…德國統一了嗎
 瀏覽8,959|回應59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2932043.shtml
柏林圍牆倒15年…德國統一了嗎
歐洲特派員陳玉慧  10/03 02:11 

德國統一十五年了,當年出生的嬰兒如今已是高壯少年。許多人都還記得十五年前,柏林圍牆一夜倒下,多少德國人揮著國旗站在布蘭登堡城牆上,那天,「德國是全世界最快樂的民族。」

十五年後,卻有不少德國人認為,十月三日是德國統一日,但德國卻未真正統一,統一紀念假日應予取消。

十五年來,德東人或德西人對統一都有抱怨,抱怨永遠大同小異,兩邊人民都覺得統一吃力不討好,德東人民多數認為,政府未盡到照顧德東的責任,德西人民則認為德東拖垮德國的經濟。奇怪的是,十五年來,政客還不斷以口水保證未來會更好,這種了無新意的競選說辭,到此刻還在德勒斯登大選補選的現場上演。

德國人這麼多抱怨,說起來要怪前總理柯爾,當年他快速促成德國統一,並口口聲聲保證,德東經濟很快就會像德西一樣繁榮,整個德東將會是一片「璀璨富麗的田園」。柯爾的話實在說得太滿了,如果他對統一有貢獻,他對統一也有過失,最大的過失便是低估統一的困難,以及沒有任何沙盤推演,草率行事。

十五年來,現在仍有三分之一的德西人從未踏足德東,除了沒興趣外,德東的高失業率和景氣蕭條更使人裹足不前。

統一十五年,真正付出的其實是德東人。十五年前,他們推翻四十五年的共產政權,有勇氣站出來追求自由與民主,他們放棄本來的生活,放棄國號國旗和身分認同,投入全然陌生的政治體系和文化潮流中,沒有德東人民當年的勇敢抉擇,就沒有德國統一。

德東地區經濟轉型很慢,除了政府沒有周全的配套,也與一九九0年代後半全球不景氣有關,但德東人努力投入新的工作環境,有一半人口每天開一百公里以上的車程到德西就業,而有四分之一的德東公司是新興行業,以前德東人從未接觸過,必須從頭學起。

德東人努力適應德西生活,但卻得不到德西人的心。德國統一的故事像愛情,許多德國作家也在文學作品中呈現這種微妙的情愫,如當紅新銳作家赫爾曼便在她的短篇故事集裡描繪那樣的兩德愛情;德東作家莫妮卡‧馬洪則以寓言故事赤裸寫出一個德東女子對她德西男人的堅貞愛情,衣帶漸寬,至死不悔。

德國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經歷分裂與統一的國家,如果統一是始無前例的實驗,那麼,時間便是統一實驗室裡最必要的條件。兩德雖未必真正統一,兩邊人民生活條件仍不平等,未同工同酬,但是兩德也愈來愈分不開了,今天卅歲以下的德東年輕人很快融入自由經濟的資本社會,他們適應力強,吸收極快,比德西人更像德西人。

再十五年後,德國統一究竟帶來什麼樣的面貌,就要看這些「後圍牆時代」的德東年輕人如何發展,屆時,無法適應資本主義的老一代東德人將逐漸淍零,新興德國那時才可能興起。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90948
 回應文章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神秘買家標下冷戰檢查哨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17/16/2d887.html
神秘買家標下冷戰檢查哨
 更新日期:2010/09/17 11:46
(路透柏林17日電)一位神秘的電話買家在今天的拍賣會上,標下布拉佛檢查哨(Checkpoint Bravo),這個曾經是連接東西德最繁忙的交界點。

這位唯一的投標者以設定的最低價45000歐元(58890美元)標下這個遺址,包含一座廢棄的橋、和一座畫滿塗鴉的破落咖啡館。

和位於柏林中央的「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Charlie)比起來,布拉佛檢查哨比較沒有那麼知名。這個檢查哨沿著西南柏林主要的車道而建,在1950年代初期,用以檢查來往盟軍佔領區和蘇聯佔領區的旅客。

直到1969年,布拉佛檢查哨都一直被用來控制從西柏林到共產德意志共和國、以及從東方到西方的活動。後來道路重劃,這個檢查哨也被移到一小段距離之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177614
兩德統一名留青史 前總理柯爾慶80大壽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004/20100403020438.html
兩德統一名留青史 前總理柯爾慶80大壽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4-03 07:07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2日專電)完成東西德統一、並促成歐洲聯盟誕生的德國前總理柯爾,明天將歡度80歲大壽。今年正逢兩德統一20週年,這位歐洲重要領袖的歷史功過再度受到世人矚目。

柏林圍牆倒塌後,時任西德總理的柯爾(HelmutKohl),成功地讓極權的東德走上自由民主,同時說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德國的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領袖,恢復統一後德國的主權。

東西德從此一步步邁向和平統一之路,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完成統一,美蘇在歐洲的冷戰也隨之結束,柯爾因而獲得「統一總理」的美名。

隨後,歐洲各國簽訂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Treaty),為今日的歐盟奠定基礎,並引進共同貨幣歐元,歐盟從此擴大成涵蓋27個主權國家的政治與經濟實體,柯爾更是幕前幕後重要的功臣之一。

許多學者因此公認,歐盟的誕生和東擴,是柯爾除了德國統一外最重要的歷史成就。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今天在祝賀信函中,稱讚柯爾「對德國和歐洲未來走向一統和自由的不變信仰」,讓他成為德國和平統一的先驅和歐洲統合的發動機。

本行是物理學家的梅克爾說,正因為柯爾堅持德國在和平自由下走向統一,她和其他同樣出身東德的人,才有機會在統一後重新展開個人的生涯。

由於健康狀況不佳,近年來很少出現在公開場合的柯爾,在80大壽前夕,對他一生的成就也感到驕傲。

柯爾在接受德國「圖畫報」(Bild)訪問時說,「我這輩子總是得拼命,既沒有平白得到什麼,也一直被人看不起」。

不過柯爾強調,「我一向堅持信念,從來沒有委屈過自己」,「如果重新再來一次,我不會改變所有重要的決定」。

儘管國際聲望卓著,在位最後幾年爆發的政治獻金醜聞,導致柯爾在國內毀譽參半,在連續執政16年後,於1998年的大選敗給施若德(Gerhard Schroeder)。

根據「德國第一電視台」(ARD)公佈的民調,59%的德國人認為他是好總理,領先施若德的47%;不過,不如前任的布朗德(Willy Brandt)和施密特(HelmutSchmidt)的68%和7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25280
統一20年 德國將建碑紀念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garden/201003/20100331925550.html
統一20年 德國將建碑紀念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3-31 18:26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31日專電)今年是德國統一20週年。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未來將興建紀念碑,紀念1989年秋天東德人民發起的和平革命,和東西德隨後在自由和民主中走向統一。

德國統一紀念碑全名為「自由與統一紀念碑」,坐落在柏林市中心宮殿前的廣場,是由國會在3年前批准興建,總經費1500萬歐元(約新台幣6億5000萬元)。

德國文化部今天表示,到收件日截止前,共有382位世界各國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參加競圖,未來將由30人組成的評審團挑選,評選結果在10月3日德國統一20週年紀念日當天公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22624
後冷戰時代 國際力倡軍事互信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gpwb.gov.tw/news.php?css=2&nid=127264&rtype=2
2010/03/25   後冷戰時代 國際力倡軍事互信
 
◎鄭宇欽
柏林圍牆拆除迄今已逾二十年,當年圍牆消失不僅促成東、西德再度邁向統一,更是象徵民主政治及自由經濟與共產極權政治及計畫經濟的鬥爭走入尾聲。回顧冷戰時期的國際關係,不僅是國與國之間軍事衝突的體現,更是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的賽局。冷戰初期可歸為後二次大戰的世界新秩序,但在韓戰爆發後,冷戰正式走入全球化,冷戰不再代表戰後新秩序,而是二十世紀新的國際體系。共產國際運動加上四國共管德國意見分裂,俄國積極發展國際蘇維埃政權;以美、英、法三國為首的國家,驚覺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比武器更對其政權具有穿透力,紛紛聯合起來抵禦此意識形態。正因為支持與反對共產主義兩股勢力的鬥爭,搭設柏林圍牆的決定讓冷戰看到疆界。
冷戰時期四國共管德國,使得德東與德西人民深刻感受,兩種意識形態對於人民福祉爭取的差距。在蘇聯代管區下生活的德東人民,渴求美、英、法三國的管理條件,爆發大規模德東人遷移至德西,造成一九六一年德東地區流失約二百五十萬人口,嚴重影響該地區的勞動力。蘇聯為杜絕德東地區勞動力流失,建起柏林圍牆,其後從單純的代管轉而支持成立親蘇的德國民主共和國(DDR)。而德國民主共和國的成立,不僅證明蘇聯有成立衛星政權的能力,更促使其持續推動國際共產化的決心。
共產主義推動的政治制度與經濟活動,讓人民看透這意識形態的缺陷。人民的訴求、俄國推動政治革新、東西德領導人的共識與美國的支持,終於讓柏林圍牆倒下,結束長達半世紀的敵對意識。
歐洲冷戰時代結束
蘇聯集團的式微讓人民發現有改變契機,而俄國的政經改革與美國的協助,讓冷戰漸漸地走入謝幕。一九八○年代俄國對於其衛星國家政權的控制,已漸漸地式微,八○年代末期,俄國領導人戈巴契夫深刻地了解金玉其外的蘇聯,必須要從政治革新之路才能帶領經濟革命;但是戈巴契夫的政經改革計畫失敗,讓俄國無力再管衛星國的政事。
一九八九年八月十九日由匈牙利反對黨在奧地利與匈牙利邊界舉辦的「泛歐野餐會」,進而改寫德國歷史,也改寫歐洲歷史,這項活動亦帶來蝴蝶效應;同年十月九日東德人民聚集於萊比錫抗議共產政權統治,執政當局原計畫軍事鎮壓,但鑑於抗議人數飆升至卅萬人,終放棄鎮壓並派員與反對運動代表談判。同年十一月十日保加利亞共黨領袖季夫科夫(Todor Zhivkov)面臨政變困境,反對人士要求政治改革;同年十一月十七日捷克斯洛伐克由民運人士哈維爾舉行「絲絨革命」和平示威遊行,率領五十萬民眾要求共產政權解散。
在此同時美國、東德、俄國、英國、愛爾蘭與西德共同簽署「二加四條約」不僅解決冷戰問題,並且促成東、西德走向統一,冷戰終告結束。冷戰結束的產物不僅是東、西德統一,亦含歐洲統合運動,促成歐盟的誕生,也加速歐盟東擴南張的進度。一九九九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觸角深入前共黨國家,其後二○○四年歐盟的版圖也納入這些國家,徹底地改變前共產國家的防衛體系與政經制度。透過多方磋商、尊重多元文化與歐盟共同架構的機制管理下,成功地讓冷戰走入歷史。
冷戰地區由中歐轉移東亞
柏林圍牆倒塌讓冷戰的源頭劃下句點,但是卻沒有讓冷戰的分流劃下休止符。共產國際的推波助瀾讓中共與朝鮮半島成為冷戰在亞洲的中繼站,雖然冷戰的源頭已在歐洲消失,但是只要朝鮮半島對峙的氣氛沒有改變,亦難稱冷戰已經結束。中共歷經鄧小平九二南巡談話後,力主政治極權但經濟民主;而朝鮮半島歷經北韓成功試射導彈與核武科技研發成功後,成功地延續共產黨統治的局面。
尤其是中國大陸成功地將政治與經濟分開進行改革,讓中共從共產意識形態的分流變成主流。中共實施經濟改革,讓中共政權成為國際要角,足以左右東亞政局的穩定與秩序。北韓毫無忌憚的發射飛彈與拒絕核武管制的霸道,更讓東亞地區成為火藥庫,嚴重影響國際安全。
後冷戰國際政治
冷戰結束後雖讓兩極體系瓦解,但也讓國際體系轉型。後冷戰的國際政治可分為「歐洲統合、亞洲競合」的兩大趨勢。自歐盟二○○四年順利納入前共黨國家後,歐盟統合的腳步並未因冷戰結束而停頓。目前歐盟規劃第二波擴張計畫,將觸角深入東南歐。二○○九年十一月三日,捷克共和國克勞斯總統終簽署里斯本條約,讓新舊會員國不再局限於經濟統合領域,更邁向政治統合道路。歐盟此種「先經濟、後政治」的擴張與統合計畫,漸漸讓歐盟成為左右國際政治發展的要角國際組織。
結語
「我們是同族」(Wir sind das Volk)的口號,傳達東、西德人民亟欲統一與自由的心聲。柏林圍牆的倒塌不僅讓德國再度重返一八七一年統一建國的榮耀,亦讓對峙長達半世紀的東、西方國家重回合作的大道。東、西德統一絕非易事;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在柏林圍牆倒塌前數週還發動外交攻勢,遊說世界領袖阻礙德國統一,甚至獲得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支持,惟所圖未果;柴契爾夫人在其回憶錄「唐寧街歲月」證實,她為德國統一憂心,並且亦證實戈巴契夫也不想要德國統一。雖然東、西德統一困難重重,但受到民眾期盼與各國的協助,造就東、西德統一,也讓冷戰走入歷史的灰燼。
冷戰雖已結束,但後冷戰時期依舊可嗅出軍事對峙的緊張氣氛,歐洲於後冷戰時期在統合的指導原則下,過去三十年戰爭、第一次大戰、第二次大戰等大規模毀滅軍事行動,已難存在。但亞洲在後冷戰時期,卻要面對冷戰遺毒,出現經濟成果建立在軍事對峙上的困境。歷史證明,多邊合作與建立互信機制才能實現和平,倘若美國與歐盟國家不積極面對冷戰分流的亞洲問題,歷史也證明孤立主義終究引爆自取滅亡的引信。
(作者為布拉格英美大學外交所講師)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16256
最新民調:四分之一德國人贊成重建柏林圍牆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15/19/223lb.html
最新民調:四分之一德國人贊成重建柏林圍牆
 更新日期:2010/03/15 22:20 鄭佳玉
 
(法新社柏林15日電) 今天發表的民調顯示,接近四分之一德國民眾有時「認為,柏林圍牆今天如果還存在,會更好一些」。

發行量廣大的圖畫報(Bild)委託尼德民調中心(Emnid Poll)所作的調查並且顯示,1001名受調者當中,有16%認為,一度遭世人唾棄的柏林圍牆,如果能夠重建起來,「將會是最棒的一件事」。

民調另外也發現,過去曾生活在柏林圍牆兩側的德國人,想法並沒有多大差異。約有23%的前東德及24%的前西德民眾,贊成再建造一道柏林圍牆。

1961年8月13日共產政權豎立了這一座長達155公里的圍牆,而將柏林一分為二,並且成為東西方冷戰的具體象徵。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05154
記取冷戰歷史教訓 以合作取代對抗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gpwb.gov.tw/news.php?css=2&nid=117131&rtype=2
2009/12/29   記取冷戰歷史教訓 以合作取代對抗
 
◎ 鄭宇欽
二○○九年十一月九日是拆除柏林圍牆二十週年紀念日,在二十年前柏林圍牆的消失不僅促成東西德統一,更是象徵民主政治暨自由經濟與共產極權政治暨計畫經濟的鬥爭走入尾聲。在俾斯麥總理的帶領下,普魯士順利地完成德國統一大業;在希特勒的帶領下,德國走出第一次大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困境,但也因這位納粹總領導的錯誤政策,德國再度走入世界大戰的斷魂路,造成四國共管德國的局面,並拉開東西德分治與冷戰全球化的序幕。冷戰不僅是國與國之間軍事衝突的體現,更是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的賽局。冷戰初期可歸為後二次大戰的世界新秩序,但在韓戰爆發後,冷戰正式走入全球化,且不再是代表戰後新秩序,而是二十世紀新的國際體系。共產國際運動加上四國共管德國意見分裂,俄國積極發展國際蘇維埃政權,而以美、英、法三國為首的國家,驚覺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比武器對其政權具有穿透力,紛紛聯合起來抵禦此意識形態。正因為支持與反對共產主義兩股勢力的鬥爭,搭設柏林圍牆的決定讓冷戰看到疆界。
共產主義推動的政治制度與經濟活動,讓人民看透這意識形態的缺陷。人民的訴求、俄國推動政治革新、東西德領導人的共識與美國的支持,終於讓柏林圍牆倒下,結束長達半世紀的敵對意識。
冷戰逐漸謝幕
蘇聯集團的式微讓人民發現有改變契機,而俄國的政經改革與美國的協助,讓冷戰慢慢地落幕。一九八○年代俄國對於其衛星國家政權的控制,已漸漸地式微,八○年代末期,俄國領導人戈巴契夫深刻地了解金玉其外的蘇聯,必須要走政治革新之路才能帶領經濟革命;但是戈巴契夫的政經改革計畫失敗,讓俄國無力再管衛星國的政事。
一九八九年八月十九日,由匈牙利反對黨在奧地利與匈牙利邊界舉辦的「泛歐野餐會」,匈牙利與奧地利邊界關閉長達三小時,吸引不少生活在鐵幕的人民參加,當時在布達佩斯的二十五國大使館也貼出公告。
泛歐野餐會的舉行,改寫德國歷史,也改寫歐洲歷史,這項活動亦帶來蝴蝶效應;同年十月九日東德人民聚集於萊比錫抗議共產政權統治,執政當局原計畫軍事鎮壓,但鑑於抗議人數飆升至卅萬人,終放棄鎮壓並派員與反對運動代表談判。同年十一月十日保加利亞共黨領袖季夫科夫面臨政變困境,反對人士要求政治改革;同年十一月十七日,捷克斯洛伐克由民運人士哈維爾舉行「絲絨革命」和平示威遊行,率領五十萬民眾要求共產政權解散;同年十二月十六日,羅馬尼亞爆發要求共黨領袖塞斯庫下台,卻慘遭軍事鎮壓,但軍方鎮壓行動反激起全國民眾反共行動,讓軍方改變立場不再支持共黨政府。
在此同時,美國、東德、俄國、英國、愛爾蘭與西德共同簽署「二加四條約」不僅解決冷戰問題,並且促成東西德走向統一,冷戰終告結束。冷戰結束的產物不僅是東西德統一,亦含歐洲統合運動,促成歐盟誕生,及加速歐盟東擴南張的進度。一九九九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觸角深入前共黨國家,二○○四年歐盟的版圖也納入這些國家,徹底地改變前共黨國家的防衛體系與政經制度。並在透過多方磋商、尊重多元文化與歐盟共同架構的機制管理下,成功地讓冷戰走入歷史的灰燼。
後冷戰時期的國際政治
柏林圍牆的倒塌讓冷戰的源頭畫下句點,但是卻沒有讓冷戰的分流譜出休止符。共產國際的推波助瀾讓兩岸與兩韓,成為冷戰在亞洲的中繼站,雖然冷戰的源頭已在歐洲消失,但是只要亞洲的對峙的氣氛沒有改變,亦難稱冷戰已經結束。中共歷經鄧小平九二南巡談話後,力主政治極權但經濟民主,而朝鮮半島歷經北韓成功試射導彈與核武科技研發成功後,成功地延續共產黨統治的局面。
冷戰結束後雖讓兩極體系瓦解,但也讓國際體系轉型。後冷戰的國際政治可分為「歐洲統合、亞洲競合」的兩大趨勢。自歐盟二○○四年順利納入前共黨國家加入後,歐盟統合的腳步並未因冷戰結束而停頓;目前歐盟規劃第二波擴張計畫,將觸角深入東南歐。二○○九年十一月三日,捷克共和國克勞斯總統終於簽署里斯本條約,讓新舊會員國不再僅限於經濟統合領域,更邁向政治統合道路。歐盟此種「先經濟、後政治」的擴張與統合計畫,漸漸讓歐盟成為左右國際政治發展的要角國際組織。
後冷戰時期的亞洲政治,可分為「經濟合作、政治對抗、軍事對峙、推動互信機制」等原則。雖然共產主義分流依舊停留在亞洲,但受到中國共產黨順利將經濟與政治分離革新的刺激,亞洲共黨國家的經濟已允許與資本主義國家共同進行經濟合作。冷戰不僅帶來軍事對峙,也凸顯政治制度不同,因此亞洲國家的政治對立情況,依舊停留在共產與資本國家之政治對立,但受到國際安全環境的改變,亞洲國家的政治對立態勢並未如冷戰時期濃厚。亞洲共黨國家在大力推動市場經濟後,嘗到發展的甜頭使得共產主義名存實亡;其中,尤以中共與北韓在經濟改善後,其軍事武器與裝備漸漸對西方強權國家產生威脅。不過在美國與歐盟要角國家的介入下,朝鮮半島與海峽兩岸軍事對峙情事,也積極地透過軍事互信機制,加強兩邊互信與溝通,避免戰爭爆發。
結語
「我們是同族」的口號,傳達東西德人民亟欲統一與自由的心聲。柏林圍牆的倒塌不僅讓德國再度重返一八七一年統一建國的榮耀,亦讓對峙長達半世紀的東西方國家,重回合作的大道。東西德統一絕非易事。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在柏林圍牆倒塌前數周還發動外交攻勢,遊說世界領袖阻礙德國統一,甚至獲得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支持,唯所圖未果;柴契爾夫人在其回憶錄「唐寧街歲月」證實,她為德國統一憂心,並且證實戈巴契夫也不想要德國統一。雖然東西德統一困難重重,但受到民眾期盼與各國的協助,造就東西德統一,也讓冷戰走入歷史的灰燼。
冷戰雖已結束,但後冷戰時期依舊可嗅出軍事對峙的緊張氣氛,歐洲在後冷戰時期在統合的指導原則下,過去三十年戰爭、第一次大戰、第二次大戰等大規模毀滅軍事行動,已難再重覆。但亞洲在後冷戰時期,卻要面對冷戰遺毒,出現經濟成果建立在軍事對峙的困境。歷史證明,多邊合作與建立互信機制才能實現和平,倘若美國與歐盟國家不積極面對冷戰分流的亞洲問題,證諸史實,孤立主義終究會因世界文明的發展與整合,走向自取滅亡的道路。
(作者為布拉格英美大學外交所講師)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761868
前東德鬥士:圍牆倒塌20年 創傷仍待撫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garden/200911/20091114779478.html
前東德鬥士:圍牆倒塌20年 創傷仍待撫
    
中央社╱中央社 2009-11-14 18:52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14日電)前東德人權鬥士約恩.莫特斯(Joern Mothes)今天應龍應台基金會邀請演講「柏林圍牆--另一邊的聲音」。他強調,若無法撫平當年受害者創傷,這樣的民主只能說是形式上的民主。

為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週年,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莫特斯演講「柏林圍牆--另一邊的聲音」,回顧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歷史,現場所有人並一同觀看「心中的秘密」紀錄片。

紀錄片描述東德共黨獨裁統治時期,不少無辜受害者因言論或行動反對政府,被迫與朋友家人分離並遭到囚禁,深刻描寫在前東德政權中家人遭囚禁的家庭。

莫特斯在演講時表示,對紀錄片中每個家庭面臨的問題,有深刻感受。他說,即使東西德統一,但很多問題仍存在,尤其是當時被囚禁者所產生的後遺症。

他舉自己碰過的實例,曾有名年輕人好奇玩撿到的彈藥,竟被蘇聯軍警抓走且被判25年強制勞動,且被警告永遠不能提起自己的遭遇。1994年這個曾被判強制勞動的年輕人到諮詢中心訴說過去的所有事情,連太太都感到很驚訝。

莫特斯強調,像這樣有創傷的人,在東德相當多,過去所受創傷沒有處理好,也無法與家庭有很好的互動。就算東西德統一獲得民主,但這些創傷依舊存在,就只能說是形式上的民主。

更嚴重的是,莫特斯表示,很多當年的秘密警察--加害者,反而能順利融入新的資本主義社會,甚至當了雇主。而受害者進入社會後,面對的雇主極有可能是當年加害他們的軍官,這也讓民主顯得更加不平衡,也很難讓受害者恢復對政府的信心。

莫特斯表示,很多的社會、家庭問題,不是東西德統一或柏林圍牆倒塌就會停止,還有很多問題待政府、社會去克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690222
兩德統一 人權鬥士:東德人仍未適應新制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garden/200911/20091112706184.html
兩德統一 人權鬥士:東德人仍未適應新制
 
中央社╱中央社 2009-11-12 19:26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12日電)柏林圍牆倒塌20年,前東德人權鬥士約恩.莫特斯(Joern Mothes)今天演講時表示,德國統一,德國人很高興,但合併太快,很多東德人沒有民主文化的價值觀,還未適應新制度。

莫特斯下午應邀到高雄縣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外語學院演講「柏林圍牆倒塌20週年─從和平革命到德國統一」。他詳述1945年到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前蘇聯控制下的東德國家安全部、秘密警察的高壓控制。

他表示,80年代東德面臨經濟、石油危機,愈來愈危急,異議份子1989年成立社會民主黨,在野組織、異議人士要求經濟、司法改革、言論、媒體自由。當時東德政府的部長大多高齡,加上當時蘇聯領袖戈巴契夫未動用武力干預,柏林圍牆終於倒塌,德國1990年3月統一。

莫特斯表示,德國統一是很愉快的事,但大家先追求物質價值,15年來,他聽取1萬2000名東德人的故事,了解他們懷疑西德的價值觀。這些當年參加抗議的勇敢人士,找不到新的位置,無法驕傲地談往事,只有要求孩子們儘快符合社會要求。

他表示,1989年大陸天安門事件,讓當時的東德抗爭人士很擔心、害怕,不知道東德軍隊、秘密警察將如何對付他們。所幸軍隊沒有鎮壓,共產黨員認為國家破產、沒有希望,戈巴契夫也沒有下令武力干預,才有和平革命的國家統一成果。

莫特斯指出,當年東德每個人參加2、3個社會組織,德國統一後,柏林圍牆倒塌太快,東德人沒有瞭解西德民主文化的價值,很多人難以接受新的社會制度。

他強調,需要更多的教育方法,讓東德人融入民主文化與制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687560
柏林牆塌20年 追求全球和平新啟發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10/19/1untl.html
柏林牆塌20年 追求全球和平新啟發
 更新日期:2009/11/10 10:20 蔡佳敏
 
(法新社柏林9日電) 世界領袖今天與超過10萬名狂歡者同慶柏林圍牆倒塌20週年,並呼籲大西洋兩岸再度攜手對抗全球和平威脅。

  儘管有堵水泥圍牆,東德1989年11月9日終於拉開鐵幕。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與今昔政界名流一起紀念這個界定歐洲共產統治落幕的歷史一刻。

  在東德史達林主義政府時期長大的梅克爾在週年紀念盛會上說:「這不只是德國人歡慶的一天,這也是全歐洲歡慶的一天。」

  美國總統歐巴馬意外透過傳到會場的影片表示,東德人民挺身站出來對抗統治政權壓迫的這股勇氣,會永遠鼓舞他。

  他說:「很少人預料得到… 一個來自(東德)布蘭登堡(Brandenburg)的女性會領導一個統一的德國,或一個非洲後裔會領導他們的美國盟友。」

  「然而,世人的命運是由人類創造的。」

  不在柏林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發表聲明,盛讚20年前協助推翻柏林圍牆的平民百姓,他說:「他們的故事至今仍讓人大受鼓舞。」

  至少有136人企圖越過柏林圍牆時喪生。

  經過數星期的反共產示威,東德當局在1989年的那個秋夜突然允許人民跨過邊境到西德。

  在自己國家有如當了28年囚犯之後,震驚的東德民眾絡繹於途通過檢查哨、經過目瞪口呆的警衛,許多人哭倒在另一邊的西德人懷裡。

  來自東德的施奈德(Christel Schneider)表示,那晚氣氛十分震撼。

  現年62歲擔任銀行職員的施奈德說:「我跨越圍牆到西德--太瘋狂了。」這個記憶至今仍讓她激動萬分:「當時人多到我們的車是以龜速前進。」

  法國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今天在慶祝活動上呼籲,國際社會不能辜負20年前那晚的承諾。

  他說:「柏林圍牆倒塌是個啟發,啟發大家戰勝壓迫、推倒世上所有分裂城鎮、疆域和人民的圍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684028
柏林牆倒20年 布蘭登堡門前各國元首歡聚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0911/20091110612165.html
柏林牆倒20年 布蘭登堡門前各國元首歡聚

中央社╱中央社 2009-11-10 09:39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9日專電)30國的領袖和上萬群眾,今晚齊聚在歐洲分裂和一統的象徵柏林布蘭登堡門前,紀念東德人民推倒柏林圍牆20週年。

1000座巨型的圍牆骨牌相繼傾倒的動人畫面,為盛大的慶祝儀式劃下完美的句點。

柏林今天下著綿綿細雨,氣溫只有攝氏5度,昔日被圍牆一分為二的市中心還是擠滿數萬名群眾,各國青年學子和藝術家彩繪的圍牆骨牌高2.5公尺,沿著圍牆遺址綿延1.5公里長,從遠處看去十分壯觀。

架在現場的12座大型螢幕,一再重播當年東德人民推翻獨裁的歷史紀錄片,猶太裔音樂家巴倫波姆(Daniel Barenboim)指揮完貝多芬交響曲後,男高音多明哥(Placido Domingo)突然登台獻唱柏林人最自傲的歌曲「柏林的空氣」,各國元首也隨音樂擺動,為慶祝活動掀起第一波高潮。

隨後在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引領下,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及歐洲聯盟的各國領袖,象徵性地從東向西,徒步穿過曾分隔東西柏林的布蘭登堡門。

出身東德的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德國結束分裂是她這一生最幸福的時刻之一,自由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必須捍衛才能享有,「就像1989年,我們有能力超越這個時代的所有界線」。

美國總統歐巴馬透過錄影致詞時,也強調柏林圍牆20年前倒塌是「抵抗暴政」的象徵,這一天將永遠停留在美國人的心目中。

儀式進入尾聲時,前波蘭團結工聯主席華勒沙(Lech Walesa)和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巴洛索(Jose Manuel Barroso)等人帶頭推倒骨牌,象徵柏林牆倒在世界各地引發的連鎖效應和新歐洲的誕生,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Gate)上空煙火齊放,為慶典劃下完美的句點。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684014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