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海岸/海洋巡防專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雪龍號”今日啟程 中國科考隊南極建昆侖
 瀏覽9,361|回應82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j.xinhuanet.com/bt/2008-10/20/content_14690370.htm
“雪龍號”今日啟程 中國科考隊南極建昆侖
日期: 2008-10-20 作者:劉丹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10月19日電(記者劉丹)記者從上海邊檢部門獲悉,截至19日晚,隨“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前往南極的135名科考人員、6700立方米科考物資及燃油全部集結、裝載完畢,中國第25次南極科考一切工作準備已經就緒。

“雪龍號”科考船20日將從上海港極地碼頭出發第25次出徵南極。據上海外高橋邊檢部門介紹,屆時將有135名隊員隨“雪龍號”出發,其中包括船員36人、各科研單位和高校專業科考隊員99人,隊員中年齡最大的為58歲,年齡最小的19歲。

此次南極科考是中國極地考察史上歷時最長,科考隊員人數最多的一次遠徵,將在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建立中國第一個南極內陸考察站——中國南極昆侖站,並完成中山站建設改造以及南大洋科學考察任務。

執行此次南極科考任務的“雪龍號”往返航程24798海裏,歷時173天,將于2009年4月上旬航返上海港。

據悉,上海外高橋邊檢部門此前已提前制定了詳細、周密的南極科考出境邊防檢查工作預案,提前為相關科考人員、物資辦理完相關邊檢預檢手續,確保中國第25次南極科考隊于20日順利遠徵。(責任編輯:董曉雷)(完)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65151
 回應文章 頁/共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陸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 首降南極最高點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170109/20170109044305.html
陸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 首降南極最高點
中央社-2017年01月09日 上午08:30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北京9日電)中國大陸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8日首次降落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海拔逾4000公尺的科考站,也是同類飛機首次飛抵當地,寫下南極航空史新頁。

大陸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雪鷹601」台北時間8日下午5時35分成功降落大陸在南極建立的科學考察站「崑崙站」,象徵大陸的南極航空支援能力覆蓋到南極內陸地區。

崑崙站位於南極高原,海拔4093公尺,空氣稀薄、極度嚴寒、自然環境惡劣,且地面後勤人員稀少、機場條件嚴苛。

「雪鷹601」8日下午1時從大陸的南極科考站「中山站」附近10公里的冰蓋機場起飛,經過4個多小時飛行抵達崑崙站,首次降落南極冰蓋最高點,也是南極航空史上極地固定翼飛機首次飛抵當地。

「雪鷹601」在崑崙站停留1小時後,便起飛返回中山站。

大陸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的原型機為美國巴斯勒(Basler)BT-67運輸機,2015年交付,可搭載多種科學觀測設備,集快速運輸、緊急救援和航空科學調查等功能於一身。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575663
陸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 飛越南極最高區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160110/20160110499789.html
陸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 飛越南極最高區
中央社-2016年01月10日 下午16:10

(中央社台北10日電)中國大陸第1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9日下午成功飛越大陸在南極冰蓋最高區域建立的崑崙觀測站。

新華社報導,「雪鷹601」從中山觀測站附近的冰蓋機場起飛,飛行4小時23分後成功飛越崑崙站上空,飛行9小時4分鐘後返回中山站,持續飛行2623公里。

崑崙站位在南極冰蓋最高點冰穹A地區,海拔超過4000公尺,距離海岸線1200多公里,年均溫度為零下58.4度,空氣稀薄,是南極自然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

大陸第32次南極科考隊副領隊、固定翼飛機項目負責人孫波表示,自2015年11月22日「雪鷹601」轉場抵達南極至今,已在南極累計起降13次,飛行超過100小時,總飛行里程超過3萬公里。

他說,「雪鷹601」開闢了從南極點飛越冰蓋高原到達中山站的2304公里內陸中央航線,首次在泰山站成功降落和起飛,全面完成各項測試飛行。

大陸南極考察活動主要依託考察站、破冰船和內陸地面車隊開展科學考察,「雪鷹601」投入使用,將在快速運輸、應急救援和科學調查等極地考察活動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424071
陸科考隊赴南極 極地固定翼飛機試飛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51106/20151106376024.html
陸科考隊赴南極 極地固定翼飛機試飛
中央社-2015年11月06日 下午15:25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中國大陸南極科學考察隊277名成員7日將乘坐「雪龍」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前往南極,為大陸第5個南極考察站選址,中國大陸首架極地專用固定翼飛機期間將試飛。

新華社報導,大陸第3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7日將赴南極科考。副領隊孫波介紹,團隊從上海出發,計畫經澳洲在智利補給,再到南極羅斯海維多利亞地,任務結束後再從澳州回大陸,總航程約3萬海里,歷時159天。

值得注意的是,考察期間,大陸首架極地專用固定翼飛機將在南極拉斯曼丘陵、格羅夫山、崑崙站等區域試飛,並開展試驗性航空遙感遙測工作。

孫波還說,大陸第5個南極考察站建設,在過去3次現場選址後,此次考察將在南極羅斯海維多利亞地進行最後一次優化選址任務,安排基礎測繪、生態與環評等5項目,為新站建設提出更多選址方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395213
重啟搜尋馬航 大陸雪龍號抵達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40326/20140326192177.html
重啟搜尋馬航 大陸雪龍號抵達
中央社-2014年03月26日 上午09:18

(中央社台北26日電)因惡劣天候而一度喊停的搜尋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失聯客機作業今天凌晨重啟。中國大陸雪龍號科學考察船26日抵達目標海域,參與搜尋工作。

新華社今天引述澳洲海事安全局報導說,目前聯合搜索參與方已有6國。搜救工作在北京時間凌晨5時展開,計劃搜索8萬平方公里的海域。

澳洲海事安全局表示,26日的搜索將投入包括軍機和民用機在內的12架飛機。中國大陸的一架伊留申-76(伊爾-76)飛機最先出發前往相關海域。

澳洲官方上午說,南印度洋搜索區域已經發現很多碎片,澳方目前已經拍攝到,但由於區域廣闊,環境複雜,定位和打撈難度非常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068335
俄船脫困 南極救援雪龍號出鋒頭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俄船脫困-南極救援雪龍號出鋒頭-092003891.html
..俄船脫困 南極救援雪龍號出鋒頭
法新社 – 2014年1月8日 下午5:20.
....(法新社雪梨8日電) 在南極海域受困兩週的俄羅斯科學考察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今天證實脫困,使複雜的國際救援行動劃下句點。

澳洲海事安全局今天證實,受困南極海冰中的紹卡利斯基院士號(MV Akademik Shokalskiy)和中國大陸破冰船雪龍號「已成功破冰脫困,不再需要協助」。

澳洲海事安全局(AMSA)說,搭載22名船員的紹卡利斯基院士號花了約12小時脫離海冰區,目前航向紐西蘭。

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去年12月24日起受困在南極海域厚冰中,澳洲海事安全局負責協調包括法國、中國大陸、美國和德國等當局的救援工作。

「雪龍號」趕赴南極,馳援這艘搭載74名科學家、乘客和船員的俄國船隻,卻未能突破厚冰,反讓自己也受困。


http://tw.news.yahoo.com/雪龍號南極救援-凸顯陸極地雄圖-152006208.html
..雪龍號南極救援 凸顯陸極地雄圖
法新社 – 2014年1月8日 下午11:20.
....(法新社北京8日電) 中國大陸科學考察船雪龍號數日前成功伸援,撤離南極附近受困海冰俄羅斯船上52名乘客,使大陸的極地發展雄圖聚焦鎂光燈下。原也受困的雪龍號昨天脫困,繼續未完的考察行程。

大陸在北極的戰略目標包括開闢「北方航道」,以期縮減從中國到最大出口地歐洲的航行日程。

大陸歷年來派了30支考察隊到南極洲,建立三座考察站,其中一座位於4000多公尺高、南極大陸最高幾座永凍冰帽上。

專家說,大陸在極地和太空的探測都具有長遠眼光,看的是數十年乃至半世紀後的自然資源與領土利益。

編過一本談南極安全書籍的澳洲國立大學國際法教授羅斯威(Donald Rothwell)說:「目前南極唯一可利用的資源,是南冰洋中的海洋生物資源。」

根據南極條約,在南極開礦最早要等到2048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044969
受困近5天 雪龍號突圍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40107/20140107036622.html
受困近5天 雪龍號突圍
中央社-2014年01月07日 下午20:57

(中央社台北7日電)中國大陸極地科考船「雪龍」號2日營救俄船人員後自陷重冰區。大陸媒體今晚報導,雪龍號在北京時間7日18時30分衝出重冰區,成功突圍。

大陸中央電視台晚間報導,雪龍號7日晚間18時已駛出亂冰區,目前在清水區航行;半小時候宣告突圍成功。

俄羅斯科學考察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MV Akademik Shokalskiy)2013年12月24日起受困在法國基地杜維(Dumont d'Urville)以東約100海里、澳洲南部塔斯馬尼亞(Tasmania)以南約1500海里處。

雪龍號隨即前往營救,沒想到準備撤離時,卻受困於浮冰中,船上共有101名人員。

雪龍號受困的消息,引發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切,要求全力營救。

經過近5天受困,雪龍今晚終於突圍。

雪龍號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極地考察船,屬中國大陸第3代破冰船。它能以1.5節航速連續衝破1.2公尺厚的冰層,是中國大陸進行極區科學考察唯一一艘功能齊全的破冰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044564
雪龍號等風向變 擇機脫困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40106/20140106032947.html
雪龍號等風向變 擇機脫困
中央社-2014年01月06日 下午14:58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中國大陸國家海洋局網站今天公布最新消息,受困浮冰中的極地考察船「雪龍」號在等風向轉變,研判脫困最佳時間在7日凌晨至8日中午。

大陸國家海洋局在官網貼出機關報「中國海洋報」報導指出,在綜合海冰實況、未來天氣及海流預測分析,大陸國家海洋預報台認為,雪龍號脫困的最佳時間為7日凌晨至8日中午。

大陸國家海洋預報台預測,上述期間將出現偏西風,有助海冰緩解,有利雪龍號脫困。預測在9日後,風向將轉為東南風,會加速海冰堆積,不利脫困。

報導宣稱,在設法擺脫困境的同時,雪龍號船上部分科學考察項目5日還是照常進行。

大陸雪龍號2日救出受困的俄羅斯極地科學研究調查船紹卡利斯基院士(Akademik Shokalskiy)號上的52人後,卻於3日被冰洋浮冰困住。

美國5日再派出大型破冰船極星號(Polar Star),但預計要7天後才能抵達協助受困船隻脫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044075
美破冰船將花7天 抵南極受困船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美破冰船將花7天-抵南極受困船-020506761.html
..美破冰船將花7天 抵南極受困船
法新社 – 2014年1月5日 上午10:05.
....(法新社雪梨4日電) 官員表示,美國破冰船極星號(Polar Star)明天準備航向南極,援助1艘受困厚冰中的俄羅斯科學考察船,以及另1艘前往救援俄船後自己也動彈不得的中國大陸破冰船。

美國海岸防衛隊(US Coast Guard)接受澳洲海事安全局(Australian Maritime Safety Authority)請求,幫助受困的俄國船隻紹卡利斯基院士號(AkademikShokalskiy)和大陸破冰船雪龍號。

雪龍號先前派出直升機,將數十名俄船乘客安全送抵1艘澳洲船隻後,也被卡在厚冰中。

海岸防衛隊在聲明中說,極星號接受補給後,明天將離開雪梨。極星號原本任務是清出一條航道,好讓麥摩杜站研究基地(McMurdo Station)接受補給。

預料極星號將費時7天,抵達兩艘船隻受困的大英國協灣(Commonwealth Bay)。

 

http://tw.news.yahoo.com/兩船受困南極-美派破冰船救援-234140538.html
..兩船受困南極 美派破冰船救援
路透社 – 2014年1月5日 上午7:41.
....(路透華盛頓4日電)美國海岸防衛隊(CoastGuard)今天宣布,美國將派出1艘重裝破冰船,前往援助受困南極厚冰中的俄羅斯科學考察船和中國大陸破冰船。


海岸防衛隊在聲明中說,由於澳洲當局、俄國與大陸政府請求協助,美國將派出極星號(The PolarStar)執行救援任務。

海岸防衛隊太平洋地區指揮官朱庫夫特(PaulZukunft)說:「美國海岸防衛隊已做好準備,回應澳洲當局的請求。」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043922
救俄船後 大陸雪龍號反而受困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40104/20140104029663.html
救俄船後 大陸雪龍號反而受困
中央社-2014年01月04日 上午11:21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4日電)中國大陸南極科考船雪龍號日前在南極營救俄籍客船人員後,卻在準備撤離時受困於浮冰,船上共101名人員,暫時無法脫困。

綜合中新網等媒體報導,雪龍號科考船受阻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都作出指示,要求有關方面協調配合,確保人員安全,幫助雪龍號脫困。

大陸南極考察隊暨雪龍號科學考察船2日晚間在澳洲南極號極地考察破冰船配合下,營救出在南極遇險的俄羅斯籍客船上的52名乘客。

不料,就在雪龍號科考船準備撤離浮冰區繼續執行後續考察任務時,所在地區受強大氣旋影響,浮冰範圍迅速擴大,造成雪龍號及船上101名人員被困。

報導說,分析該區域天氣變化和海冰變化形勢,雪龍號科考船目前暫時無法依靠自身破冰能力脫困。

據大陸有關部門消息,6日可能有一次天氣和海冰變化過程,可望為雪龍號科考船脫困帶來有利條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043382
大陸雪龍號 首次環南極航行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131222/20131222001493.html
大陸雪龍號 首次環南極航行
中央社-2013年12月22日 下午18:17

(中央社台北22日電)在大陸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和北京師範大學提供的冰情圖指引下,大陸極地考察破冰船「雪龍」號今天正在南緯65度附近向東航行,開始大陸極地科學考察史上首次環繞南極大陸航行。

新華社報導,從19日駛離中國大陸在南極的中山站附近陸緣冰地帶,「雪龍」號就一直在南極普里茲灣(Prydz Bay)與厚重的浮冰搏鬥。現正在南緯65度附近,緊貼著浮冰區外圍邊界一直向東航行。

報導說,連日來,「雪龍」號只能以3、4節的航速艱難前行,船體壓著大塊浮冰,不時發出沉悶而喑啞的破冰聲。

大陸第30次南極科考隊領隊劉順林說,在大陸極地科考史上,考察船環繞南極大陸航行尚屬首次。這主要是在羅斯海(Ross Sea)維多利亞地(Victoria Land)建站的準備工作,以及長城站物資運輸工作的需要。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大陸除在南極伊麗莎白公主地(Princess Elizabeth Land)新建泰山站,還將在羅斯海維多利亞地再新建一個常年科考站。第29次南極科考隊已進行選址工作,今年將繼續進行建站前的各項準備。

根據計劃,「雪龍」號將於明年元旦前後抵達維多利亞地,在附近海域停泊作業8天後,前往阿根廷火地島首府烏斯華雅(Ushuaia)補給3天,再穿越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前往長城站。

春節期間,「雪龍」號在長城站停泊作業一週後,繼續向東航行,環繞南極大陸一圈後返回中山站。

「雪龍」號船長王建忠說,「雪龍」號首次環南極大陸航行在中國大陸航海史上也具有重要意義。在航行中,船上的氣象、水文、海水、大氣、冰情等觀測系統,將首次採集環南極海域的寶貴資料,填補大陸極地考察的空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039711
頁/共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