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備消息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另眼看三峽軍事安全
 瀏覽4,826|回應28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原文出處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所刊》的《另眼看三峽軍事安全》
轉 Armysky BBS 子陵軍事論壇
http://www.armysky.com/bbs/dispbbs.asp?BoardID=10&replyID=93467&id=11615&star=1&skin=0

軍事另眼看三峽大壩
更新時間:2003-04-22 11:04:04
在湖北省宜昌市的三鬥坪建設世界上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長江三峽大壩工程,自然引起海峽另一方的關注。臺灣各界,衆說風雲,有支援的,有反對的,有懷疑的,有觀望的,有積極參與的,有私下暗喜的。

長江三峽大壩工程耗資巨大,大陸方面希望臺灣金融界能積極投資長江三峽工程,也希望臺灣建築界能助一臂之力。因此,長江三峽大壩工程主建單位和新聞單位,曾多次邀請臺灣新聞記者、文化人士、商業界人士訪問三峽。這一政策頗爲成功,臺灣公司參與長江三峽大壩工程已成事實,臺灣公司的技術在長江三峽工程中也得以應用,臺灣公司在三峽地區,特別是在重慶、宜昌、萬縣等地投資已成爲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在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對長江三峽大壩工程進行了專項課題的研究,建議政府和民間要采勸樂觀其成”的積極態度,在有限的範圍內,支援大陸的長江三峽大壩工程建設(參見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的三峽建壩及我方應有的對策,民國八十二年)。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涉及三峽工程的諸多方面,如工程技術問題、經濟效益問題、移民問題、生態環境問題、投資問題,以及三峽工程的政治和社會問題。許多問題都超出了經濟的範疇,是一個對三峽工程的全面研究的報告。但是這個報告中,對三峽工程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卻沒有一點涉及,這個問題就是三峽工程的安全問題。 

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中有專門論述三峽工程在兩岸關係中的作用、在經濟貿易方面的作用、在兩岸政治及社會關係中的作用,但是也沒有涉及三峽工程在兩岸軍事對峙或可能對抗中的作用。

三峽工程的安全問題,三峽工程在兩岸軍事對峙或可能對抗中的作用,一直是三峽工程決策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一、大壩是軍事對抗中的主要目標之一,也是恐怖分子破壞和要挾的主要目標之一
水庫大壩是現代軍事對抗中的主要打擊目標之一,這一點誰也清楚。就是在古代戰爭中,築壩壅水,破壩放水,水淹敵軍,這樣的戰例也不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空軍炸潰了德國的穆爾湖水庫大壩。該水庫是德國重工業和軍事基地魯爾區的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的主要來源,沒有水源,鋼鐵、化學和軍火工業都無法維持生産。在巴爾幹半島,遊擊隊炸毀水庫大壩,用水沖毀下游的橋梁,破壞德軍的交通聯繫。

在朝鮮戰爭中,美軍空軍同樣炸毀了北朝鮮的水電站,使北朝鮮失去部分能源供給。莫桑比克國內戰爭中,反政府的力量曾多次嘗試,炸毀當時正在建設中的CABORABASSA大壩。聖撒爾瓦多的反政府的力量,也揚言要炸毀水電設施,製造動亂。在與伊拉克的戰爭中,美國和盟軍利用空中優勢,打得伊拉克無還手之力。

伊拉克總統侯賽因曾計劃炸毀埃及的阿斯旺大壩,打擊美國在阿拉伯世界中的盟國。但是無奈伊拉克導彈的射程不夠,要把伊拉克導彈在戰爭期間調往伊拉克的盟國蘇丹(阿斯旺水庫位於埃及與蘇丹),從後方打擊阿斯旺大壩,已是爲時太晚。在原南斯拉夫的波斯尼亞,塞爾維亞族的軍隊破壞了水庫大壩,用以打擊水庫下游的對抗派的力量。

1996年初,加達裏斯加的反政府的組織綁架了外國遊客,並威脅要炸毀水電站大壩,迫使政府釋放被捕的同伴和接受他們的條件。英國的水庫大壩專家哥爾特斯密斯等曾指出,打擊對方的水庫設施,是國際軍事較量和國內政治較量的一種手段。

在這軍事較量和政治較量中,大壩是被對方打擊的或被對方威脅的物件,擁有大壩的一方,處於被動。威脅和打擊大壩的一方,處於主動。如果把大壩當作達摩克勒斯之劍,這劍就懸在擁有大壩一方的頭頂上。  三峽大壩工程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工程,大壩的人防安全就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根據哥爾特斯密斯的理論,三峽大壩工程必然也是海峽兩岸軍事較量和政治較量的一隻重要的棋子。  爲什麽海峽另一方的政府和民間要采勸樂觀其成”的積極態度,促進三峽大壩工程的建設和完工呢?這就需要分析。有人說,海峽另一方的政府外匯存底過高,急需將資金投入。事實上,臺灣自身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更新的任務很重。即使需要將資金在國外投入,也有許多選擇,沒有必要選擇三峽大壩工程。經濟界是以利潤爲目標,三峽大壩工程投資大,需要的機械和技術多,是一個獲取利潤的好機會,採取積極態度,不難理解。

臺灣的工程界也曾計劃修築一些水庫,但是往往遭到市民的反對。水庫的環境問題、水庫的移民問題、水庫的賠償問題,也都使決策者頭痛。許多水庫工程因而被迫取消。如今大陸要建大水庫,工程界中的一部分同行采勸樂觀其成”的積極態度,或可理解。

臺灣的市民希望大陸的百姓少受停電的苦,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臺灣市民的環保意識要超前大陸的市民,他們自己反對一些水庫工程,所以一大部分市民不會對這一超級水電工程采勸樂觀其成”的積極態度。至於臺灣的政界,當然也包括軍界,爲什麽也采勸樂觀其成”的積極態度?只要分析一下,就不難理解。如今對手要自鑄達摩克勒斯之劍,要將此劍懸在自己的頭上,何不“樂觀其成”?

二、六十年代的關於三峽大壩工程人防安全問題
1958年中共中央成都會議決定興建三峽工程,要實現毛澤東的“高峽出平湖”的宏願。1959年開始規劃,同時也開始對三峽大壩人防安全問題的研究。

負責研究三峽大壩人防安全問題的是當時的副總參謀長張愛萍和國防軍委主任張震。從人事任命上來看,就足以看出毛澤東、周恩來等對三峽大壩人防安全問題的重視。張愛萍將軍和張震將軍趕到周恩來處受命,任務是完全依照戰爭需要,尋找一處易於躲避敵機轟炸,而又能夠佈置足夠防空力量的壩址,大壩必須能夠承受五千萬噸炸藥的轟炸。

至1961年三峽工程因經濟困難被迫下馬,負責三峽工程的長江水利委員會面臨解體,後被降級爲長江流域辦公室。但是張愛萍將軍和張震將軍領導的對三峽大壩人防安全問題的研究,卻一直未停。研究的結果是在三峽的名爲石牌的地方建大壩。

石牌壩址位於三峽的腹地,山勢險要,江面狹窄,不利於敵機轟炸,周圍地區可以佈置大量防空力量,以保大壩安全。具體方案則採用定向爆破,將壩址周圍的山體填入江中,在江上築成一座人工大山,山體中再築大壩,這樣敵方五千萬噸炸藥炸彈扔過來,也不過只炸了一塊山體,而山中的大壩則是安全無事。再在大壩上游十公里處修一座水下大壩。萬一山中的大壩被毀,水下大壩還能阻擋江流,減少受害程度。防空部隊繪製了防空力量部署圖,組成防空網。哈軍工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大壩的爆炸類比試驗和受核武器攻擊的試驗。

這個三峽大壩的人防方案在經濟上是不可行的。壩址位於三峽的腹地,許多水能不能被利用,於發電不利;江面狹窄,不利於發電機廠房和溢洪道的佈置,於工程不利;江中築山,山中築壩,長江航運中斷,於交通不利。至於這江中山、山中壩、壩後壩、水底壩的造價是多少並不在兩位將軍的研究任務之內,就象發電、航運這些都不屬於這次三峽大壩人防安全問題研究任務一樣。 

單從周恩來佈置的任務來說,這個方案是完成了任務,但卻是個不可行的方案。這種將三峽工程的論證分割成小課題,而每個課題只局限於一個孤立的範圍內進行,這種作法在三峽工程論證中一直被採用,危害很大。因爲孤立的單個可行的方案並不能保證組成一個整體的可行方案。

從這個在五十年代後期至六十年代初期進行的三峽大壩人防安全問題研究可以看出以下幾點:(一)敵方對三峽大壩打擊是可能的;(二)敵方的打擊既可能是核武器也可能是常規武器;(三)敵方的打擊很可能是突然性的打擊;(四)對三峽大壩,只能採取防禦的手法;(五)三峽大壩被炸之後,造成的後果將是十分巨大的。這個損失將是三峽大壩工程的決策者也難以承擔的。  

這個研究報告的結論是:不具備絕對的力量保護三峽大壩。張愛萍將軍把保護三峽大壩和研究核武器和火箭聯繫起來,建議加速兩彈(原子彈和氫彈)和火箭的研究,加強國防力量。

自1963年起,毛澤東便放棄了他在五十年代初提出的三峽大壩方案。從那時起到1976年去世,毛澤東曾多次拒絕了興建三峽工程的提議,除一次是以三 峽工程的泥沙問題難以解決外,其餘均以戰爭和安全問題予以當面拒絕。

在興建葛洲壩大壩前,也就是在1969年10月,湖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張體學向毛澤東彙報,提請興建三峽工程。毛澤東說,現在要準備打仗,你腦殼上頂幾百億方水,怕不怕?這裏明顯地反映了毛澤東對三峽工程在戰爭中的安全問題的考慮,怕自鑄達摩克勒斯之劍,成爲敵方要挾的把柄。

(參見:廬躍剛:長江三峽,中國的史詩,作家出版社,1992.6和程虹、靳原:長江三峽大記實,武漢出版社,1992)三、葛洲壩大壩工程中的人防安全問題的結論湖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張體學在提請興建三峽工程遭毛澤東拒絕後,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和水電部同時提請興建葛洲壩大壩工程,獲得通過。這個榮獲中國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葛洲壩大壩,沒有任何工程論證,而只憑十幾頁的提請報告,就獲通過。葛洲壩大壩位於三峽大壩下游30多公里處,但和現在修的三峽大壩截然不同。葛洲壩工程是低壩,壩後水庫容量小;三峽工程是高壩,壩後水庫容量大(見表)。

雖然葛洲壩工程的規模與三峽工程無法相比,人們還是認爲,一旦葛洲壩工程失事,對葛洲壩工程下游的荊江地區將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武漢將危在旦夕,京廣線至少要中斷兩個月(參見楊浪,高壩:懸頂之劍,載于戴晴主編長江之死,臺北,1991)。由此推論,葛洲壩上游的三峽大壩,一旦失事,後果將大大超過葛洲壩工程失事,而不可能是小水庫失事製造大災難,大水庫失事製造小災難。

葛洲壩工程三峽工程
壩頂高程(海拔:米)70185
設計蓄水位(海拔:米)66175
水庫總庫容(億立方米)15.8393
發表電機裝機容量(萬千瓦)271.51872
多年平均發電量(億度)141840

四、三峽工程位於國防整體中十分重要和十分敏感的地位
衆所周知,長江中下游是大陸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經濟最爲發達。有人把中國大陸的經濟分佈比作是弓箭,沿海地區爲弓,沿長江爲箭。長江中下游一旦蒙受三峽大壩潰壩的災難,這弓箭就了有弓無箭,經濟體系必然癱瘓。

楊浪先生認爲,三峽工程位於中原的腹地,在國防整體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又十分敏感。“中原歷來是兵家常爭之地。在和平的條件下,中原亦是存兵之所。”楊浪先生根據英國倫敦戰略研究所的資料指出,在華中,華南和華東三大軍區,駐有陸軍十個集團軍,二個裝甲師,二十八個步兵師,三個空降師。這部分兵力占大陸陸軍空降師的百分之百,集團軍的百分之四十五,步兵師的百分之三十八,裝甲師的百分之二十。這批部隊是戰略預備和戰略機動力量。

中國大陸的經濟重心與軍事戰略機動力量正置於達摩克勒斯劍之下,對方何不采勸樂觀其成”的積極態度?

五、《海灣戰爭的啓示》
1991年初,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多國部隊,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優勢,打擊伊拉克的侯賽因。這時,中國政協副主席,物理學教授錢偉長先生,在報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爲《海灣戰爭的啓示》。錢偉長先生在文章中談了海灣戰爭和三峽大壩建設中的人防安全的關係。錢偉長先生的文章頗有新見,只是十分遺憾的是,錢偉長先生這次又觸雷了。在文章發表之後不久,就收回他本人的從海灣戰爭中得到的啓示:“我們絕不能花了幾百億或幾千億人民幣來修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壩,給我們的子孫背上包袱,成爲外部敵人敲榨勒索的籌碼。這裏啓示我們,在和平還沒有保障的國際形勢下,三峽工程是千萬不應上馬的。”他轉而表示堅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決支援三峽工程上馬。

錢偉長的文章,是自1989年中以來,作者看到的唯一一篇在大陸公開發表的直接反對三峽工程上馬的文章。錢偉長先生也不會象伽利略那樣,在臨死前喊出,地球還是圍著太陽轉,將此文收到他的文集中,所以將此文摘錄在此:“海灣戰爭接近20天,初則電子戰,繼則巡航導彈、飛毛腿導彈、愛國者導彈爲主體的、夾雜著狂轟亂炸的空襲,最近又發展成B52的高空地毯式轟炸,居民生活設施和軍事設施同遭毀滅性的破壞。雙方各自喊出了化學武器、生物武器、以及核武器的狂熱恐嚇。這種封神榜式的“現代戰爭”,據說尚待經典式的地面戰鬥,才能決定勝負。不過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損失,以美元計是天文數。  

“在導彈的爆炸聲中,出現了如何保護阿斯旺大壩的問題。從過去的歷史上的經驗來推理,阿斯旺大壩深處埃及腹地,一般戰爭無論如何涉及不了這個水壩的安危。但是這是導彈的時代,幾百公里,上千公里對於飛毛腿導彈或其他現有種類的導彈而言,都是擡手可及的目標,而且還有各種洲際導彈,其射程所及已經無所謂前方與後方的區別了。

“這裏提出了一個大型水利工程的戰略觀點問題。人們還記得黃河花園口決堤所造成的河南、安徽等地的巨大災害和損失。黃河還不能算大型的人工水體,它和阿斯旺水庫容量相比,是非常小的,是微不足道。擬議中的三峽水庫和阿斯旺水庫是同一量級,而且還更大,一旦有誤,長江下游六省市將成澤國,幾億人將陷入絕境。這是戰略上不能不考慮的問題。我們絕不能花了幾百億或幾千億人民幣來修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壩,給我們的子孫背上包袱,成爲外部敵人敲榨勒索的籌碼。這裏啓示我們,在和平還沒有保障的國際形勢下,三峽工程是千萬不應上馬的。”

錢偉長先生文中指出了三峽水庫潰壩的危害,將是長江下游六省市將成澤國,幾億人將陷入絕境。同時也指出,三峽大壩將成爲外部敵人威脅的目標。面對目前的導彈技術,三峽大壩的防禦是不可能的。因此,錢偉長先生建議,三峽工程是千萬不應上馬,否則就是幹自鑄達摩克勒斯劍的蠢舉。

六、三峽工程論證中關於人防安全問題的結論
鄒家華副總理在代表國務院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作的關於提請審議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議案的說明中有一段專門論述人防問題的:“戰時三峽工程大壩的安全問題,從50年代起就進行了大量試驗研究。減輕遭核襲擊潰壩産生的洪災損失最有的措施之一是在出現戰爭徵兆時,降低水位運行,或放空水庫。三峽工程設置有低高程、大流量的泄水建築物,必要時可在一個星期或十天之間內,將水庫的水位降至145米或130米。此時,水庫庫容僅103億立方米至170億立方米,萬一潰壩,影響大爲減輕。三峽水庫下游有20公里長的峽谷河段,對潰壩洪水起約束、緩衝和消減作用,有利於減輕洪災損失。在大壩遭突然襲擊嚴重破壞的情況下,根據潰壩模型試驗,潰壩洪災是嚴重的,但由於狹長峽谷所引起的緩衝作用,可以減輕危害,不致造成荊江兩岸發生毀滅性災害。”

鄒家華副總理在作報告時,也沒有將三峽工程的人防安全問題置於海峽兩岸的關係中進行討論。

七、海峽兩岸軍事對抗的可能性
從海峽兩岸的關係來看,在本世紀中重新統一的機會幾乎不存在,除非出現奇迹。雙方的條件相去甚遠。臺灣要求大陸在國際上作出保證,放棄用軍事手段解決臺灣問題,並且承認臺灣的政治實體,承認臺灣與大陸政府的平等地位,開放臺灣的外交空間,讓臺灣回到聯合國。大陸要求臺灣放棄臺灣獨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以一國兩制的形式實行統一,臺灣政府實行對臺灣的統治和管理。在雙方都不作出讓步的情況下,海峽兩岸軍事對抗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自1995年來,海峽兩岸的關係明顯變壞,海峽兩岸的部隊進行了以對方爲假想敵人的軍事演習,海峽兩岸的軍事界也提出了多種戰勝對方的戰略策略。無論這些戰略策略是具體的方案還是“定點威脅”的戰術的實際應用,都無可否認,如果任何一方在運作中出現重大偏差,海峽兩岸就可能出現直接的軍事對抗。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能不研究三峽工程在海峽兩岸可能出現的軍事對抗中起什麽樣作用。由於三峽工程大壩位於大陸的腹地,臺灣方面處於主動,而大陸方面處於被動。臺灣方面在最不利的情況下,可以放棄將三峽工程作爲攻擊的目標。而大陸方面,則無時不要把三峽工程的安全放在心中,要不斷地採取措施,保護三峽工程的安全。

八、三峽水庫人防的最有效措施
許多人一定相信,決定三峽大壩工程上馬,人們一定找到了解決三峽人防的錦囊妙計。三峽工程論證報告中說,“水庫人防的最有效的措施,是臨戰前降低庫水位進行運行。三峽大壩設有大批低高程大口徑泄洪底孔,下游河道又有較大的泄水能力。

根據軍事部們專家的分析,現代戰爭有徵候可察。臨戰前,最長只要七天即可將庫水位下降到145米運行。此時水庫的庫容約爲170億立方米,即使大壩暫態被毀,也只是從壩址到枝城100公里河谷災情較重,枝城以下大部分水體將沿主河槽下泄,少量水體進入分洪區內。潰壩洪水可控制在沙市以上局部地區,對江漢平原、洞庭湖區和武漢地區無大影響,不會造成全流域性的災難。如將庫水位降到130米,此時庫容只有103米,潰壩洪水災情將更加輕微。”(余洪慶主編:三峽水利樞紐,第60頁)。

其實,三峽工程論證什麽錦囊妙計也沒找到。其妙處就在於,在戰爭中,三峽水庫客觀上已不存在(水庫中的水已放到低水位或放光),因爲現代戰爭有徵候可察。臨戰前,有七天時間可以放水;戰爭結束後,三峽水庫又可蓄水發電,可謂善哉。

九、突然襲擊還是正面宣戰
中國古代戰爭中,有下戰書約定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交戰的,有叫門挑戰的,也有出奇兵搞襲擊的。在戰爭中,可以說是計謀用盡,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戰勝對手。因此,沒有一本兵書中說,在戰爭中只能是下戰書,叫門挑戰,而不能突然襲擊的。

大陸沒有作出放棄用武裝解決臺灣問題的保證,更沒有作出在武裝解決臺灣問題時放棄突然襲擊的手段。在諸多攻台的方案中,突然襲擊仍然是最主要的手段。

比如二炮(大陸的火箭導彈部隊)就提出用導彈襲擊臺灣的主要軍事目標,24小時內全面摧毀臺灣的主要軍事力量;或是用空的導彈襲擊主要軍事目標,造成臺灣的政治經濟混亂,在亂中取勝。

既然在軍事對抗中,甲方可以用突然襲擊的方法打擊乙方,就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認爲乙方不能用突然襲擊來打擊甲方。如果二炮部隊在導彈襲擊前,讓臺灣軍事部們專家有徵候可察,讓他們有七天的時間來作準備,那麽,這樣的導彈襲擊的結果,也不會對臺灣造成全島性的災難。

因此,在現代戰爭中,突然襲擊是打擊對手的主要手段,在這種情形下,三峽水庫不可能預先知道突然襲擊的時間,也不可能有七天或更多的時間來將庫水放至低水位。

十、突然襲擊威脅下的三峽工程
二炮部隊的方案中有用空導彈襲擊的威脅手段。其實,兩邊目前進行的軍事演習,有意透露打擊方案,都是屬於威脅對方的手段。

在雙方軍事對峙的情況下,三峽工程始終處在對手的威脅之下,三峽水庫就必須放水至低水位,或放空水庫,因爲這是“水庫人防的最有效的措施”。三峽水庫放水至145米的低水位,其最直接的後果是三峽工程的發電量大爲降低。三峽工程的發電量是1992年大陸年發電量的八分之一。三峽工程裝機總量爲1872萬千瓦,如果水庫處於145米的低水位,在11月到次年的3、4月間的可發電容量只有約250萬千瓦左右,這對經濟發展和民生國計都將産生嚴重的困難。如果將三峽水庫放水至130米的低水位,則發電量更少,同時長江航運將被迫中斷。 

三峽建壩,建有二線船閘及一線升船機,船閘和升船機要保證水庫水位在145米到185米間的變化,船閘第一級閘的閘門和升船機的門要高達40米,由於水深壓力的不同,40米的閘門已超過規範手冊的最大極限,德國教授認爲技術上不可能,但是大陸專家堅信可行。水庫水位處在130米,就是處在船閘的閘門和升船機的門檻之下,輪船無法通常過大壩。長江航運是大陸東西交通的大動脈,一旦這一交通大動脈中斷,其打擊將是致命的。 

這種危脅的期效越長,造成的損失就越大。時間一長,民生國計以及交通運輸的需要,將逼迫三峽水庫重新蓄水,這時會不顧一切地去冒風險。從這一點來講,既使對方作出要真打的迹象,三峽水庫有七天時間可以放水,將水位降到145米或130米,這個局面也不可能維持較長時間。三峽水庫必須重新蓄水。

十一、三峽工程:大陸軍方的一著敗棋
如果人們將不同的方案及三峽水庫反應的可能在決策樹上作一分析,就不難看出,三峽工程在兩岸軍事對峙中是大陸軍方的一個大敗著。

如果兩岸發生大的軍事衝突,三峽大壩的命運不外乎是:如果發生對三峽大壩的突然襲擊,三峽水庫沒有時間放水,造成災難性後果。

如果採用定點威脅,三峽水庫有兩種選擇,一是不放水,一是被迫放水。三峽水庫如果不放水,遭到打擊必然是災難性後果。三峽水庫採用放水,造成特大困難,對手的目的已達到。但是對手仍不放棄繼續威脅,三峽水庫只能長期不蓄水,使東西交通大動脈處於癱瘓。如果這時對手放鬆一下威脅,三峽水庫又開始蓄水,水位上升,對手再次發出威脅的可能性也越大。無論在突然襲擊或是在定點威脅中,三峽工程沒有一個理想的對策,只是處於永遠被動的地位。這樣就不難理解,爲什麽臺灣要樂觀其成了。

十二、七天能將三峽水庫的水位降到145米嗎?
三峽工程論證報告認爲,三峽水庫可以在七天內將水位從175米(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降到145米或130米。他們的依據是:(一)三峽大壩設有大批低高程大口徑泄洪底孔;(二)下游河道有較大的泄水能力。

先說三峽大壩下游河道有較大的泄水能力。衆所周知,建設三峽工程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洪。正因爲是三峽大壩的下游河道、特別是荊江河道的泄水能力太小,才有人提出要建三峽大壩。如果下游河道又有較大的泄水能力,又有什麽必要來建三峽大壩呢?根據三峽工程論證報告,荊江河道只能防十年一遇的洪水,也就是說,荊江河道只能保證安全通過60000立方米/秒的流量。超過這一流量,荊江河堤就有溢頂和潰堤的危險。

再說三峽大壩的大口徑泄洪底孔的能力。三峽水庫在正常蓄水位175米時,水庫庫容爲395億立方米;當水位在145米時,水庫庫容爲170億立方米;兩者之間的差爲225億立方米。要將這225億立方米水在七天之內放完,除了要排泄長江的自然流量外,還需要另外排泄水庫的蓄水每秒37202立方米:22500000000/(7x24x60x60)=37202長江在每年6、7月分的平均流量爲30000立方米/秒,外加37200立方米/秒,就大大超過了荊江河道的60000立方米/秒的安全通過流量,放水將爲下游製造一個人爲的二十年一遇的洪水。

如果此時長江正處在平均年的洪水期,自然流量爲52000立方米/秒,外加37200立方米/秒,總流量達89200立方米/秒,放水將爲下游製造一 個人爲的超百年一遇(83700立方米/秒)的洪水。

如果此時長江正處在十年一遇的洪水期,自然流量爲60000立方米/秒,外加37200立方米/秒,總流量達97200立方米/秒,放水將爲下游製造一個人爲的千年一遇(98800立方米/秒)的洪水,接近長江歷史最大洪水105000立方米/秒(千年一遇的洪水)。

如果要把水位從175米時降到130米,七天內要另外再放292億立方米的水。除排放自然流量外,每秒還需要排泄48280立方米水,洪水災難就更大。

如果三峽水庫蓄水位至180.4米,水庫總庫容爲450億立方米,在七天內將水位從180.4米降到130米,就要放水347億立方米,每秒還需要排泄57374立方米水。如果此時長江正處在平均年的洪水期,自然流量爲52000立方米/秒,兩者相加,就超過長江歷史最大洪水。

因此,要將三峽水庫在七天內將水位從175米(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降到145米或130米,也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辦到的事。水庫放水,就有可能造成下游洪水大災難。因此,軍事威脅的效果很起作用。

那麽爲什麽三峽工程論證報告又得到這樣的結論呢?這是因爲工程論證報告把時間選在長江的非汛期,自然流量爲10000立方米/秒(見:李浩鈞、袁玖:三峽工程的樞紐建築物問題,第65頁)。10000立方米/秒加上48280立方米水,不超過荊江河道的60000立方米/秒的安全通過流量。10000立方米/秒的流量甚至小於長江在壩址的多年平均流量13950立方米/秒(另一說爲14500立方米/秒)。任何一個軍事家,都要給對手以致命的打擊。只有三峽工程論證報告,才會不顧敵方的打擊效果,選定打擊的時間是在非汛期,得出三峽水庫能在七天內把水位降到145米或130米,而不會對下游造成洪水災難的結論。

十三、三峽工程潰壩的後果
三峽工程論證報告認爲,即使大壩暫態被毀,也只是從壩址到枝城100公里河谷災情較重,不會造成全流域性的災難。這個結論的前提是,三峽水庫被毀時,蓄水是在145米,而不是在175米,水庫裏的蓄水是170億立方米,而不是395億立方米,大壩被擊毀的時間是非汛期,下游河道的水位低。既使如此,死亡人數也將在30到100萬人之間。三峽大壩下游的宜昌、宜都(現屬枝城)、枝城、枝江等市縣將遭滅頂之災。宜昌市位於三峽出口,宜昌城市人口超過50萬人,宜昌市城市堤防不超過海拔60米。宜昌市距三峽大壩僅36公里,潰壩洪水只需一個小時就可到達宜昌,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要組織50萬人的撤退是根本不可能的。

正如上面所說,對方的打擊多是突然襲擊,而且總是要選在打擊效果最大時。根據孫越崎等政協委員的計算,三峽工程潰壩的洪水流量將達到20到30萬立方米/秒(見喬培新、孫越崎等:長江三峽工程害大於利。田方、林發棠:三峽工程宏觀決策,第66頁),這將是長江歷史最大洪水105000立方米/秒的2到3倍。在這樣的洪水流量下,錢偉長所預言的“長江下游六省市將成澤國,幾億人將陷入絕境”的災難是不可避免的。

三峽工程論證中還有一個論點就是,三峽大壩下游的約20公里的河道狹窄,潰壩洪峰在這河道中受到約束,洪峰向下游演進時迅速衰減,因而減輕災情。事實是,潰壩洪峰受狹窄河道約束,形成立浪,破壞力更大。長江河道在葛洲壩工程和宜昌市處江面突然變寬,對葛洲壩工程大壩和宜昌市危害特別大。義大利瓦依昂水庫發生滑坡,滑坡體將水庫中的水體擠出,越過大壩。順壩下狹窄河道沖到兩河的交彙處,沖毀多個村鎮。壩下狹窄河道並沒有使越壩洪水得到迅速衰減,而起到形成立浪的相反作用。

潰壩洪水的破壞作用,在河南省板橋水庫潰壩事件中表現最爲明顯。1975年8月8日淩晨一時許,河南省南部駐馬店地區的板橋水庫和石漫灘水庫兩座大型水庫及竹溝、田崗等六十二座中型水庫相續潰壩,死亡人數達23萬,造成人類歷史上最爲慘重的人員和財産損失事故。

1992年,當板橋水庫重新建造完工後,水利部淮河委員會和河南省水利廳立了一塊石碑,碑文上寫道:“板橋水庫原建成於一九五二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興建的第一批大型水庫之一,一九五六年經擴建加固,一九七五年八月八日毀於特大洪水。三天進庫洪水量6.97億立方米,洪峰流量1.3萬立方米每秒,均超過原設計值的一倍左右,潰壩暫態流量高達7.81萬立方米每秒。

時值十年動亂,救護不力,卷走數以萬計人民的生命財産,爲禍慘烈。一九八七年元月開始複建,曆五載建成。除水害,興水利,必須對人民負責,確保安全。樹此以志不忘。”

板橋水庫大壩高僅爲25米,庫容僅爲5億立方米,最大潰壩流量高達78200立方米/秒,爲暴雨所造成的自然洪水流量13000立方米/秒的六倍。這個最大潰壩流量比1954年長江洪水宜昌站的洪峰流量66800立方米/秒更大,比1981年長江洪水宜昌站的洪峰流量72000立方米/秒還大,而1981年的7200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爲宜昌站實際測量到的歷史最大洪峰流量。

板橋水庫所在的淮河支流汝河,與浩浩蕩蕩的長江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當板橋水庫的潰壩洪水沖到下游四十餘公里的遂平縣城時,還有534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這洪水量與長江幹流宜昌站的十年一遇的洪水流量相仿。潰壩洪水波以立浪或湧波形式向下游急速推進,時速在30到50公里,下游附近地區的居民,難有時間加以防範和逃避。立波的波峰在傳播初期很高,立波經過處的河槽水位瞬息劇漲,水流洶湧湍急,破壞力特別強。潰壩的洪水沖潰了河堤,將下游的村莊和房屋一掃而光,總計毀房680余萬間。

位於水庫下游,與洪水流向垂直的中國最重要的鐵路幹線京廣線也被沖毀一百多公里,一些區段鐵路線被沖得蕩然無存,一 些區段的鐵路線成了麻花形,京廣線中斷18天。最後不得不採取爆破開口分洪的手段,分別在淮河中下游多處採用水底爆破的手段,以增加受災面積來減輕受災程度。這次災害涉及20多個縣市,一千二百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爲100億。  板橋水庫大壩高25米,三峽大壩高185米;板橋水庫庫容爲5億立方米,三峽水庫庫容爲395億立方米;板橋最大潰壩流量高達78200立方米/秒,三峽大壩最大潰壩流量將高達300000立方米/秒;板橋水庫潰壩造成23萬人死亡,誰能相信,三峽大壩潰壩“決不會造成三江兩湖人民盡成魚鼈的恐怖局面”(余洪慶,第61頁)? 

十四、對三峽大壩攻擊將遭到報復性的打擊
鄒家華副總理在作報告時,關於三峽工程的人防安全問題有一點沒有講,就是中國大陸目前的軍事力量可以阻止任何敵人對三峽工程的破壞。這是三峽工程論證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如果有人敢對三峽工程動手,一場核戰爭將是不可避免的,而這場核戰爭會毀滅地球,毀滅了別人也毀滅了自己。

這個理論的基點是,要在現代戰爭新的特點下和中國大陸的軍事力量的基礎上,思考三峽工程問題:“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而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人們所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

所有利益形式的本質內容,都是經濟利益。因此,戰爭就其根本功能來說,無非是以暴力的手段維護和謀取經濟利益。國家利益的權衡,是制約戰爭的最根本因素。不同國家利益的衝突,一般均會尋找政治、外交、經濟、科技等手段解決。如當非軍事力量統統失效時,軍事手段雖會被提上議事日程,但軍事力量仍將被首先被用作威脅,而不是實戰。”“只有當軍事威脅仍不起作用,才必須考慮實戰。

而且只有當一方面確實佔有明顯的優勢,即使用暴力手段確實能達到目的時,戰爭才會爆發。最後,戰爭即使能夠取勝,也不一定必然爆發,還必須考慮勝利的代價。如果得失相當,甚至得小失大,戰爭仍有可能被遏制。因此,我們判斷戰爭的基準點應從利害均衡這個概念出發。

對於我們這樣實行防禦戰略的國家,要想有效地遏制戰爭,不一定非要謀求與潛在的敵人力量均勢,而應使對方任何侵犯所付出的代價都遠遠超過其可能獲得的利益,或使之得失相當。”“實際上,阻止戰爭最有效的手段是,建立我們足夠的威脅能力,以軍事實力來阻止別人首先使用武力。威脅要具有可信性,應能使敵人認識到採取軍事行動所付出的代價和所冒的風險大於他們的收益,從而使它放棄使用武力衝突。”“局部戰爭的傳統內涵,可以概括爲有限目標、有限空間、有限時間、有限手段。然而,今天的時代賦予局部戰爭以新的擴大的內涵。有限的目標目標可以自覺控制;有限的空間可以自由選擇;有限的時間能夠充分利用;有限手段充滿了高科技。”

這套理論與張愛萍將軍和張震將軍在六十年代作的三峽工程人防安全的研究截然不同。在這三十幾年中,大陸的軍事實力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64年首次成功發射了東風二號中程導彈1964年10月,成功爆炸了原子彈1970年成功發射第一枚長征一號戰略導彈……因此,大陸的軍方相信,他們起碼是掌握了一次打擊的軍事實力。雖然這與超級大國的多次打擊的軍事實力相比有差距,但是在一次打擊後,是敵我俱無。正因爲有這強大的軍事實力,才使對手不敢對三峽工程輕易下手,否則報復將是無目標、無空間、無時間、無手段的,將是導致地球人類的毀滅。

其實,這套理論並不能解釋許許多多已經發生的戰爭。再說,這套理論根本不適用於海峽兩岸的軍事對峙。因爲這套理論的基礎是,大陸的潛在敵人的軍事實力大於大陸的軍事實力,大陸採取的是防禦戰略。而在海峽兩岸的軍事對峙這個微妙的關係中,大陸採取的決不是防禦戰略。

如果海峽兩岸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都能從這套理論出發,作出決策,那麽炎黃子孫再也不必爲海峽兩岸會發生軍事對抗而擔憂。因爲,一旦戰爭爆發,不論勝負如何,任何一方所付出的代價都將遠遠超過其可能獲得的利益。這一點是十分明顯的。但是,自古以來,又有多少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是如此計算之後再作決策的呢?他們的計算中,哪次又不是堅信自己必勝,利益將遠遠大於代價呢?到頭來往往事與願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這套理論認爲,只有當一方面確實佔有明顯的軍事優勢,即使用暴力手段確實能達到目的時,戰爭才會爆發。在海峽兩岸的軍事對峙中,從總體來看,大陸的軍事力量強於臺灣。但是仔細分析,不能說大陸的軍事力量佔有“明顯的軍事優勢”。既然一方掌握了一次打擊的軍事實力,那麽對方是否也有相應的一次打擊的軍事實力呢?既然一方在三峽工程受到打擊後,可以進行無目標、無空間、無時間、無手段的軍事報復,那麽,對方在受到襲擊後,就不能進行對等的軍事報復?對方對三峽工程的打擊必然要先下戰書,通知對方,讓人有七天的時間,將水庫的水位降到145米或130米;打擊三峽工程的時間必須是在長江非汛期,當上游來水量少於10000立方米/秒時;必須是在下游河道的水位低時,而決不能是在汛期……這樣的假設不是自己騙自己又是什麽?

將三峽工程置於海峽兩岸的軍事對峙下,就可以看出這套理論是多麽蒼白。如果這套理論是正確的話,必然適用於軍事對峙中的雙方,而決不是適用于一方而不適用於另一方。

十五、心中的銅牆鐵壁
三峽工程大壩,是混凝土重力壩,大壩由2689萬噸混凝土外加29萬噸鋼筋和25.5萬噸鋼材組成,大壩底部寬121米。在一些人心中,三峽工程大壩是一座真正的銅牆鐵壁,有很強的抵禦常規武器的能力。在五十年代後期和六十年代前期,就是以五千萬噸當量的炸藥才能造成三峽工程大潰壩爲前提的。

有人認爲,臺灣目前不擁有中程導彈,也沒有原子彈,因此,沒有可能對三峽大壩造成實際的威脅。但是這些人可能是井底之蛙。毛澤東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多次以三峽大壩的人防安全問題拒絕了三峽工程的上馬。三十多年前,毛澤東就沒有懷疑過對手有摧毀三峽大壩的實力,怎麽過了三十多年,對手的軍事實力大增,反而就沒有了摧毀三峽大壩的實力?

更重要的是,三峽工程大壩在結構上有致命的弱點。這數千萬噸混凝土和數十 萬噸鋼組成的三峽大壩,並非是銅牆鐵壁,要用五千萬噸當量的炸藥才能造成三峽工程大潰壩的前提根本不成立。三峽工程大壩的人防安全必須重新分析。

十六、三峽工程升船機和船閘是三峽工程大壩人防安全的致命弱點
在水路交通運輸線上建高壩,三峽工程是世界上的唯一例子。在長江這條關係到東西交通的大動脈上建世界上最大的三峽大壩,就必須解決船隻過壩的問題。五十年代後期和六十年代前期作的山中壩、水中壩的方案,就是沒有考慮航運問題。即使山中壩和水中壩的方案能保證三峽工程大壩安全,一旦造成長江航運中斷,大壩建成了也要拆毀(周恩來這麽說過)。船隻要過壩,大壩設計中就要增加過船設施。世界上著名的阿斯旺大壩就沒有如此的過船設施,其他大壩也大都沒有這樣的過船設施。

在漢江的丹江口大壩有一座一百五十噸的升船機。船到壩下,被升船機吊起,然後利用大壩上空的行軌,越過大壩至壩的另一邊,再由升船機放下,完成船隻過壩。由於船隻從大壩上空過壩,對丹江口大壩結構沒有任何影響。丹江口大壩的升船機被稱爲幹式升船機。在三峽工程的大壩模型的製作中,人們用了幹式升船機的模型,也就是船隻要在三峽大壩上空過壩,這樣似乎對三峽大壩的結構沒有任何影響,大陸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大陸的書記、總理和部長們、將軍和軍事分析家們看到的都是這個模型。所以也不會對銅牆鐵壁似的三峽工程提出疑問。

但是,長江是交通幹流,三峽工程的升船機不是要提升一百五十噸的區區小船,而是要提升三千五百噸的大船。船隻的提升高度不是丹江口的五十點五米(其中越壩盡空9.5米,最高水位至壩頂7.5米,水位差33.5米),而是一百六 十余米(如果採用幹式升船機的話)。這樣的幹式升船機,世界上沒有,技術上也不可行。三峽工程的升船機後來採用歐洲流行的濕式升船機。濕式升船機在歐洲用於人工運河,其原理與幹式升船機完全不同。採用幹式升船機,船隻在三峽大壩上空過壩;採用濕式升船機,船隻要在三峽大壩中間穿過。這樣,就要在銅牆鐵壁似的三峽大壩中間開挖一條運河(深槽)。使用濕式升船機的一個優點是,船隻提升高度可從一百六十余米降到一百三十余米。但是象三峽工程規劃的濕式升船機,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升船機,只能提升一千噸的船隻,提升高度三十八米。

濕式升船機的原理是,船駛到壩下游,開進一隻裝水的大鋼箱中,利用船重擠出鋼箱中的一部分水,而使大鋼箱的總重不變。然後利用平衡重的原理,將大鋼箱提升到大壩上游的水位,使大鋼箱中水位與大壩上游的水位一致。這時打開上游運河的門,讓船隻駛入上游。

三峽工程採用濕式升船機,就要在大壩中間開挖一條運河(深槽)。由於濕式升船機在歐洲均用於人工運河,而人工運河的上下水位穩定,變化不大,槽的深度一般只有幾米,只要保證船隻的吃水深度就行。再說人工運河中的水量十分有限,萬一失事,損失也不能與三峽工程相比。世界最大的升船機所在的人工運河,就發生過潰堤事件。

三峽工程要滿足防洪和發電需求,水位要在海拔145米到175米以至於185米之間變化,與歐洲人工運河的固定水位不同。因此,這條在大壩中開挖的運河,也要滿足這四十米的水位變化。如果考慮到放水至130米,就起初碼要滿足五十五米的水位變化。如果再外加三千五百噸的船駁吃水深度,這條運河就要有六十余米深。這條運河要保證三千五百噸的船駁通過,其寬度必須超過50米。

這條穿越三峽大壩的深槽只由一道鋼門控制(實際上是鋼橫梁控制)。如前所述,三峽水庫海拔130米以上的蓄水爲292億立方米,而控制這292億立方米水量的只不過是一道幾十釐米厚的鋼門或者幾條鋼橫梁,而不是幾千萬噸的鋼筋混凝土。要破壞這深槽的鋼門,並不需要五千萬噸當量的炸藥。只要這門受到輕微的損壞,強大的水壓力就會摧毀一切,一切都由水來完成。如果這292億立方米水量一泄而下,將會出現什麽現象?俗話說,玩水如玩火。而這升船機的位置正好位於三峽大壩的中間部分,位於發電機房的上側。一但升船機的鋼門被破壞,發電機房以至三峽大壩將毀於一旦.大陸的將軍和軍事分析家們看到的是一個錯誤的模型,當然不可能作出一個正確的判斷。三峽工程在決定放棄幹式升船機而採用濕式升船機時,根本沒有想到這穿越三峽大壩的深槽將會改變三峽工程人防安全的命運。這六十余米深五十余米寬的深槽,不正是一把達摩克勒斯劍嗎?

所以,三峽工程的船閘也是三峽工程人防安全的薄弱環節。

十七、三峽工程人防安全結論的動搖
三峽大壩設有升船機等過船設施,而且由幹式升船機改爲濕式升船機的設計未請軍事部門作出新的評估。軍事部門作出三峽工程人防安全的結論是在1985年,而三峽工程決定採用升船機,並決定採用濕式升船機,是在1986年之後,1989年前。這個決定是如此草率,在三峽工程論證會彙報上提出的濕式升船機的圖紙竟然是錯的,在199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提供的模型和圖紙竟然仍然還是幹式升船機。軍事部門沒有可能對這銅牆鐵壁中的深槽作出任何評價。

綜上所述,三峽大壩中的濕式升船機,動搖了三峽工程人防安全的結論:第一,要用五千萬噸當量的炸藥才能造成三峽工程大潰壩的前提不再成立。因爲,三峽工程的潛在的敵人,不僅僅是超級大國,或是海峽另一方的對手,而且可能是一些國家和組織派遣的特工、國內的反對派、恐怖分子等。造成三峽工程潰壩只需要少量炸藥,而這些炸藥雷管在大陸的開礦、修路或修水利中被廣泛應用,管理又不是很嚴密,加上大陸的販賣武器的黑市場存在,對三峽工程的致命破壞的可能隨時存在。

第二,中國大陸目前的軍事力量,不可能阻止這類敵人對三峽工程的破壞。對攻擊三峽工程大壩的報復性打擊的威脅將不起任何作用。對三峽工程進行破壞的敵對分子,他們並非按三峽工程安全理論中所描述的利益均衡來進行邏輯思維,他們有完全不同的動機。由於這些人在暗中,所以永遠也找不到報復的目標和手段。

第三,敵對分子攻擊三峽工程大壩前不會有任何戰爭的預兆,因而人們也不可能有七天的時間來將水庫的水位從海拔175米降到145或130米。

第四,對三峽工程大壩的攻擊,不一定選在長江的非汛期,而是很可能在汛期,在大洪水期。

最後,三峽工程大壩潰壩所造成的必然是全局性的大災難。

結束語
長江三峽大壩工程將是海峽兩岸軍事對峙中的一隻重要的棋。如今大陸一方自鑄達摩克勒斯之劍,在棋盤上是讓出了先手,從主動變被動,長江三峽大壩成爲對手要挾的目標。俗話說,寧失一子,不讓一先。棋盤上是如此,軍事對峙中又何尚不是如此。

將長江三峽大壩工程的人防安全問題置於海峽兩岸軍事對峙中進行研究,就不難發現,所謂三峽大壩人防安全問題已經解決的結論是錯誤的,因爲這個結論的理論基礎是完全錯誤的,長江三峽大壩改用了濕式升船機後,必須在長江三峽大壩中間要開挖一條運河(深槽),這樣就大大削弱了三峽大壩的整體性和堅固性。這是在三峽工程人防安全問題的得出結論之後才作出的修改,未經軍事部門重作評價。

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部長們、將軍們,一切參與長江三峽工程決策的人,都是在觀看了幹式升船機的模型(三峽大壩的整體性和堅固性不受影響)後,作出了建設濕式升船機的決策。花上二千五百億人民幣(1995年價)來修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壩,給自己和子孫後代背上包袱,成爲對手敲榨勒索的籌碼。這不能不算是個最愚蠢的決策.這個事實將永遠記錄在中國的決策史上。

臺灣的軍方,在對局中取得先手,觀看對手竭盡全力鑄達摩克勒斯之劍。在軍事對抗中,打擊三峽大壩是臺灣的過河卒,可用可不用,可用於定點威脅,可用於製造混亂,可用於打擊經濟生活,可用於打擊軍事後備力量,可用於先發制人,可用於戰略報復,可用於正面的挑戰,可用於暗中打擊。這就是臺灣樂觀其成後面的主動,這就是臺灣樂觀其成後面的利益所在。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41939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三峽大壩爭議多 報廢後該如何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1105/20110531566218.html
三峽大壩爭議多 報廢後該如何

 中央社╱中央社 2011-05-31 15:03

(中央社台北31日電)大陸長江中下游最近嚴重的旱情再度引發三峽大壩的爭議,北京著名經濟學者茅于軾表示,三峽大壩的興建由官方一手主導,當初在論證與通過上都有問題,而且未來退役後又該將如何?

身為經濟學者,茅于軾22年前曾對興建三峽大壩持保留意見,只是在官方主導下,他與多位學者的意見都未被採納,三峽大壩興建的表決權,最後被推給了不具專業能力的人大代表。

最近長江中下游嚴重的乾旱引起許多質疑,認為與三峽大壩有關。事實上,2008年大陸南方發生罕見的雪災時,就有街談巷議將災害原因歸咎三峽大壩。

針對三峽大壩的風風雨雨,最新一期的廣東「南方人物週刊」訪問了茅于軾,論及長江中下游旱情與三峽水利工程之間關係等多個問題。

對於三峽工程與氣候變化是否有關一事,這位專家說,「它們的聯繫在什麼地方,現在還不能研究清楚。一般的猜測和質疑根據不大,關鍵還是要看氣象專家怎麼說。」

在談到三峽工程論證過程時,茅于軾表示,工程的論證和通過都有問題,當時明顯是政府的意志在主導,不是很客觀,論證也比較淺。

例如,茅于軾當時提出100年、300年三峽大壩報廢以後將是何種狀態的問題,在論證中就沒有出現。

報導說,黃河三門峽水利工程以往就是因為有問題造成壩區淤積嚴重,最後導致大壩報廢。

對此,茅于軾說,三門峽是當時蘇聯專家做主,大陸工程師沒有發言權;但是三峽大壩決策中沒有蘇聯專家的作用,大陸官方在論證過程中卻有傾向性。

茅于軾曾發表「水庫退役後的狀況和後果為何不見論證」一文,他說,當時的心態是「別人沒想到我想到了,於是就提出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40188
三峽工程有害 環保人士籲究責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1105/20110520132651.html
三峽工程有害 環保人士籲究責

 中央社╱中央社 2011-05-20 11:27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大陸國務院日前罕見的在1份聲明中坦承,三峽大壩工程不利移民、生態保護。大陸環保人士戴晴認為,官方聲明只承認問題,卻不討論追究責任,態度不夠誠懇。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後,提出有關三峽大壩工程的聲明。這次會議還討論通過「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和「長江中下游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

聲明說,三峽工程「在移民安穩致富、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對長江中下游航運、灌溉、供水等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美國之音報導,長期關注三峽大壩工程的戴晴表示,大陸官方以前也曾出面承認過三峽大壩工程弊端,但這一次不同。

戴晴說,「以前呢,出了事情就說一說,儘量掩蓋,儘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次是總理主持的,國務院會議討論,並且比較坦率地承認,這是第一次。」

國務院的聲明指出,三峽工程從設計到建造的不同階段出現了不同問題,這些問題不可能立即解決,因此將設立災難警示系統。

戴晴認為,非常緊迫的問題是水資源分配問題,這涉及到水應留在大壩發電,還是應送走,維持中下游航運。

三峽大壩工程籌建時,工程當局宣稱興建大壩有利於航運。但官方新華社曾報導,進入主汛期的長江水位不升反降,中下游一些站點水位已創下歷史同期最低紀錄,超低水位對航運造成嚴重影響。

戴晴說,同樣具有危害的還有消落帶問題,消落帶是因大壩修建,造成水庫季節性水位漲落,使得三峽庫區周邊被淹沒的土地週期性露出水面。

她指出,消落帶無法生長植物,因而無法固住土壤,導致大量滑坡和土石流。

此外,移民問題也不容無視。戴晴說,三峽大壩造成多少移民,這些人應如何被安置,怎樣解決民眾的不滿,這些不是拍幾部電視劇,國家領導人抱著小孩微笑拍幾張照片就解決的。

戴晴認為,儘管國務院開會討論三峽問題,並承認弊端,但仍缺乏明確的問責(追究責任)制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31309
英退休外交官:三峽大壩庫區有萬處危地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50403726x112010060800108,00.html
英退休外交官:三峽大壩庫區有萬處危地
2010-06-08 中國時報 【亓樂義/台北報導】

 
     一位長期住在中國的英國退休外交官提姆.克拉德,昨在英國《每日電訊報》部落格撰文稱,三峽大壩出現裂縫,且從大壩至重慶間的庫區時有山體滑落,加上生態惡化、水藻大量累積,出現眾多險情,他說,大壩至重慶間有一萬處被確認為「危險場所」,卅萬人受波及最終將遷移。

     克拉德指出,有中國偉大工程之稱的三峽大壩已出現裂縫,即便大陸網路有防火牆,也擋不住這種不幸的消息外漏。據他所知,三峽庫區發生山體滑落、生態惡化和水藻蔓延,三年前早有大陸媒體披露,當局卻力不從心。

     克拉德稱險情處處 卅萬人待遷移

     他表示,最近又有媒體報導,一系列山泥傾瀉、地震和輕微裂縫,相繼出現在大壩至重慶間的沿江地區,將近有一萬處的「危險場所」被確認,附近民眾因缺錢而無法遷移。二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證實這個地區的建築不堪重擊。

     從灌溉、防洪和發電經濟角度看,三峽工程非建不可,但該項工程尚有政治因素促成。克拉德說,三峽工程最後決議的時間正逢政治緊張的八十年代後期,當時對三峽工程興建與否時有激辯,不幸發生六四事件,在強大政治壓力下,反對聲浪戛然而止,當時總理李鵬,即三峽工程的堅決擁護者。經歷一場政治事件,李鵬無疑取得最大勝利。

     就這樣,在沒有充分辯論下,三峽工程匆匆上馬,跟著是一百四十萬人的大遷移。按目前沿江庫區的生態破壞程度看,克拉德估計未來還將有卅萬人離鄉背井,大量歷史遺址滅頂更不在話下。

     地形生態惡化 集體陳情此起彼落

     就一位長期在中國任職的外交官來看,為養活中國數億人口,施政確實不容感情用事,但面對這麼一項宏偉而影響深遠的水利工程,政府絕對需要精算其利弊得失。目前從中國官方不少資料顯示,三峽工程的弊端比想像中還要糟。

     為此,中國當局盡可能不讓民眾恐慌,但基層抗議不斷,集體陳情此起彼落,民眾不滿情緒始終未消除。據克拉德觀察,胡錦濤似不願和三峽工程扯上邊,主要是胡對中國治理有遠見,但為政治穩定,也不願此時以工程弊端為由,扯出當時工程的負責人李鵬。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003294
預言成真 災害隨蓄水量增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501753+112009110300442,00.html
預言成真 災害隨蓄水量增
2009-11-03 旺報 【本報訊】

     三峽工程屬世界上最大規模改造地理景觀的人類工程,建造前就引來許多國際環境專家的爭議,對於工程將帶來對自然、社會和人文生態的衝擊也做出許多批評。而三峽水庫2009年蓄水以來,當初的預言逐漸發生,周遭地區的地災險情集中發生,此後20年內,蓄水量越高所帶來的地質災害的面積就越大。

     三峽水庫計畫在2009年秋季首次蓄水到175公尺。據調查,許多地方出現庫岸房屋開裂,土地裂縫的情況,使得庫區附近撤離和應災演練頻繁。

     其實,早在2008年試驗性蓄水時,三峽水庫就曾計畫蓄水到175公尺,但因地災問題不樂觀,蓄水高度被迫在172.8公尺時停滯。

     今年10月13日,隨著江水的抬高,總體量達3080萬立方公尺的老滑坡體──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塔坪滑坡體,臨江部分超過百萬立方公尺的滑坡體加劇變形。現場目擊者指出,因為整個滑坡的重壓,建在160公尺至176公尺處的多根防滑樁被拉裂,變形嚴重,而受到滑坡直接威脅的十多名居民已被轉移安置,但是,該滑坡體部分邊沿的裂縫可以輕易放入人的手臂,當地3000多名居民對此充滿擔心,有的拿著望遠鏡不時遠遠觀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675050
憂地災 三峽庫區民蓄水就撒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501753+112009110300441,00.html
憂地災 三峽庫區民蓄水就撒 僅重慶庫區 已發生243處險情 崩塌總體積1.65億立方公尺
2009-11-03 旺報 【記者廖珪如/綜合報導】

     隨著三峽大壩蓄水量增加,鄰近庫區的地質災害風險也為之增加,在2008年的175公尺試驗性蓄水中,重慶庫區段就已出現了44例這種老滑坡體復活的情況。而根據重慶市國土部門的統計數據,自2008年試驗性蓄水以來,僅重慶庫區周邊就已發生了243處地災險情,崩塌總體積約1.65億立方公尺,影響房屋面積54.43萬平方公尺。

     據《財經》雜誌報導,重慶市國土局的一名官員表示,在這243處地質災害險情中,有166處沒有納入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規畫及新生地質災害隱患,若這些地方地災一旦發生,後果將不堪設想。重慶市雲陽縣的一名官員說,幾乎每次蓄水都臨時避險撤離,蓄水後的地質災害已讓庫區居民身心疲憊。而為了預防大規模的滑坡出現,國土資源部還組織了以副部長和總工程師為首的工作組,先後到重慶市巫山、奉節、雲陽等地指導開展三峽蓄水地質災害險情處置。

     隱患點678個

     國土資源部的工作組也在雲陽縣召開三峽工程重慶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緊急會議。庫區區縣普遍反映蓄水帶來巨大的地災防治難題。重慶市萬州區國土部門在2009年汛前排查時,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高達678個,其中滑坡體587個,涉及52個鄉鎮、街道,威脅到8.92萬人的安全,有403.6萬平方公尺的房屋受到影響。而在2003年─2008年,萬州區已發生521起地災險情導致10人死亡。

     庫岸滑坡和坍塌日益增多

     而處於三峽水庫175公尺蓄水回水段的涪陵區,因為庫岸失穩導致的地質災害隱患越來越多。此外,三峽水庫水位每年都要從175公尺降低至145公尺,這每年30公尺的落差,使庫區岸所受的各種應力發生變化,加重了庫岸的侵蝕強度,同時滑坡和坍塌日益增多。

     政策不當 無法有效防災

     地方政府反映,目前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的防治之所以存在問題,主要是因為資金投入不足,導致治理項目管護困難,同時,治理費用扣減現象嚴重。例如,江東群沱子滑坡體,原投資概算為7000多萬元,幾經扣減為2000多萬元,因為資金投入不足,治理效果不佳,目前該滑坡體依舊變形。

     有的問題則是因為方案變化而衍生,導致其作用發揮力度大打折扣。清溪場庫岸,涉及單位提出的治理方案為「抗滑樁+擋板牆」,後經中國國際咨詢公司核心專家組審查,改為放浪牆。雖然放浪牆的工程已如期竣工,但在2008年三峽水庫175公尺試驗性蓄水過程中,卻出現較大變形,讓地方政府認為這項工程根本沒有達到治理目的。對此形勢,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在應對庫區周邊災害的緊急會議上表示,三峽庫區的地質災害防治是個長遠的課題,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675046
三峽水壩被指令下游乾旱問題惡化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0910/20091029166634.html
三峽水壩被指令下游乾旱問題惡化    
 
中央社╱中央社 2009-10-29 10:30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9日電)據報導,大陸一些環保人士及地方官員指三峽水壩令長江下游的乾旱問題惡化,令區內數以百萬計民眾受災害。

英文南華早報今天報導,長江下游數以百萬計民眾正遇上6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而三峽水壩的興建,被認為與乾旱問題惡化有關。

報導引述環保人士范曉說,上月底起,大陸中南部受乾旱侵襲;在這種情況下,過去幾個星期三峽水壩仍然提高蓄水量,令下游乾旱問題惡化。

據報導,在受乾旱侵襲的省份要求下,三峽水壩近日已停止提升蓄水。

報導引述一向反對興建水壩的大陸作家戴晴說,當前的事實是,三峽水壩已停止提升蓄水並進行排水,這說明三峽水壩與下游乾旱相關連。

不過,報導指出,大陸當局認為乾旱與水壩無關。他們一直強調,乾旱問題是氣候變暖所致。

但報導表示,下游地方官員相信,幾年前三峽水壩公司接管水壩並持續試圖把蓄水提升至175公尺後,長江下游的乾旱程度日益嚴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669000
中國三峽水電站入選世界十大再生能源工程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omputer/200909/20090922763314.html
中國三峽水電站入選世界十大再生能源工程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9-22 09:35
     
(中央社台北22日電)「美國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日前將中國長江三峽工程列為「世界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

前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總經理陸佑楣21日對中新社表示,三峽水電站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發電站,不浪費1立方(公尺)的水,不排放1立方的廢氣二氧化碳,更不排放污水和固體廢物。

報導介紹,三峽水電站年發電量相當於每年減排二氧化碳氣體1億至1.2億噸,並減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

長江三峽工程多年來每年平均發電量約900萬千瓦時 (KWH),相當於每年5000萬噸原煤或2500萬噸原油的能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623431
三峽大壩面臨近5年最大長江洪峰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0908/20090806180546.html
三峽大壩面臨近5年最大長江洪峰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8-06 13:16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中國三峽總公司表示,今天上午8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上漲至55000立方公尺∕秒,三峽大壩面臨自2004年來最大流量的長江洪峰。

新華社報導,三峽樞紐梯級調度中心負責人說,長江上次最大洪峰發生在2004年9月,當時三峽入庫流量達60000立方公尺∕秒。中國三峽總公司已做好各項準備,確保樞紐建築物安全迎峰度汛。今天大壩開啟7個深孔和2個排漂孔,將長江洪峰流量大規模下洩。

連日來,三峽大壩26台70萬千瓦巨型機組一直安全滿發運行。今天上午10時,機組最大總出力達1693萬千瓦,當日發電量可達4億度。

報導說,長江防總為減輕長江中下游防洪壓力,三峽水庫應將下洩流量控制在40000立方公尺∕秒以內。今天上午10時,三峽水庫出庫流量為39000立方公尺∕秒,大壩上游水位148.14公尺,葛洲壩下游水位51.7公尺。

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也表示,自3日上午8時起,三峽雙線五級船閘就處於控制性運行狀態,客貨船舶翻壩轉運隨即啟動。今天三峽船閘停航,大壩上游水域大約有120艘船舶等待過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558143
三峽工程將竣工 專家呼籲及早保護庫區生態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china/200907/20090718481537.html
三峽工程將竣工 專家呼籲及早保護庫區生態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7-18 20:45
   
(中央社台北18日電)1994年開工興建的三峽大壩工程即將於今年完工,大陸水利及保育專家今天呼籲當局,必須及早加強保護三峽庫區脆弱且易遭汙染破壞的生態,積極做好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

第10屆「海峽兩岸三地環境資源與生態保育會議」今天在中國大陸湖北武漢舉行,耗資數千億元人民幣、開工16年的三峽大壩工程成為會議討論焦點。

中新社引述參加會議的專家說,三峽大壩庫區的生態環境十分敏感、脆弱且易遭汙染破壞,當局必須及早採取必要手段,積極加強庫區生態環境的建設與保護。

三峽大壩工程是中共建政後的特大重點建設項目,經過多年的論證,於1994年開始動工。整個庫區涉及湖北省、重慶市20個縣區,幅員面積超過5.6萬平方公里,比整個台灣還大,庫區涵蓋總人口達1848萬人,其中,光是為工程興建而動遷的城鄉移民達124.55萬人。

三峽水庫也是中國最大的河道型水庫,標高175公尺滿水位時,蓄水水域面積達1084平方公里,蓄水總量393億立方公尺。庫區內還有次級河流超過400條,水庫壩體及沿線總長超過5700公里。

然而,三峽工程庫區屬於中國生態環境的敏感區、脆弱區和易汙染破壞區。先前就有專家質疑,當三峽水庫達到175公尺滿水位標高時,將引發一系列的生態問題,例如誘發地震、滑坡和庫岸坍塌,若干支線河流易出現水域優養化現象,同時,超過124萬的移民安置活動也勢必給庫區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壓力。

專家也指出,儘管三峽大壩即將全面完工,但有關水庫管理的立法工作仍步伐緩慢,長效管理機制與專項經費都缺乏,生態移民也衍生諸多問題,這些都有待當局盡早動手解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532478
三峽爆土石流 恐阻塞長江 威脅船隻安全 55住戶緊急疏散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1-apple.com.tw/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Sec_ID=3&ShowDate=20090408&IssueID=20090408&art_id=31529522&NewsType=1&SubSec=12
三峽爆土石流 恐阻塞長江 威脅船隻安全 55住戶緊急疏散
2009年04月08日蘋果日報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長江三峽庫區近日因水位變化劇烈,引發位於庫區的重慶市雲陽縣重大土石流災情。這處土石流長約300公尺、寬約600公尺,土石總體積達360萬立方公尺,一旦全滑入長江,一半的江面恐被阻塞,船隻安全備受威脅。中國國土部資源部高層已趕至處理,緊急疏散55名居民。


已調船艇隨時救災
中新社報導,爆發土石流災情的雲陽縣故陵鎮水讓村,位於長江南岸,距離雲陽縣市區僅37公里。據雲陽縣地質環境監測站資料顯示,土石流長約300公尺、寬約600公尺,平均厚度近20公尺,不但範圍相當廣大,總土石量360萬立方公尺也很驚人。
當地政府不敢掉以輕心,災情發生後立即疏散附近11戶民宅共55人,中國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5日凌晨從北京緊急飛往重慶指揮救災,會同相關專家和官員一同搭船勘察災情。
不過直到前天,土石滑落跡象有增無減。長江航道局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啟動航道維護突發事件的二級橙色預警,並成立應急處理小組,緊急調集技術人員和船艇隨時救災。
航道局並在土石上游約700公尺處增設一座浮標,隨時監控災情。雲陽縣已通報長江海事部門,務必隨時提醒過往船舶注意該處江段的航行狀態是否安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73794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