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局勢暨戰史討論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反攻大陸 塵封50年曝光
 瀏覽41,391|回應242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貓喵XD

http://news.yam.com/udn/politics/200603/20060326399180.html
國光計畫揭密》反攻大陸 塵封50年曝光
聯合新聞網 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2006-03-26 14:59     

國光計畫10年 秘密動員207菁英

國防部公開塵封近半世紀的最高機密「國光計畫」,民國50年4月1日,軍方在偏僻的台北縣三峽地區成立「國光作業室」,動員三軍207位菁英秘密研擬對大陸進行軍事反攻的作戰計畫,歷經10年,終因客觀形勢不利,完成的26項作戰計畫從此靜靜地躺在軍方保密櫃裡。

國防部訪談17位參與國光計畫退役將領,編寫完成國光計畫口述歷史,公布反攻大陸秘辛。外界也首次得知,反攻大陸居然是透過挑釁中共開戰揭開序幕。


原本蔣中正研擬挑釁中共開戰

民國52年5月2日,蔣中正總統提出開戰指導,親自指示參謀研擬如何砲擊中共3到4天後,誘發中共砲戰,我方再向世界宣布中共挑釁,作為我行動藉口,接著是空軍反制作戰,數日後展開登陸戰。但蔣中正的指示在5月30日被國防部參謀推翻,經常被人評為乾綱獨斷的蔣中正,卻採納了參謀意見。

民國50年,軍方成立國光作業室,由朱元琮中將擔任主任,正式展開擬定反攻大陸的作戰計畫。國光計畫之前,曾經進行規模較小的凱旋計畫、中興計畫,都不如國光計畫具體與範圍廣泛。為了掩護國光計畫,軍方另外在台北縣新店碧潭成立「巨光計畫室」,研擬與美軍進行聯盟反攻作戰,藉以隱瞞美方我方預備進攻大陸的軍事意圖。


桃園模擬登陸演習 數十人溺斃

國光作業室下轄陸光(陸軍)、光明(海軍)、擎天(空軍)三個作業室。陸光下轄光華(登陸作戰)、成功(華南戰區)兩作業室。光明下轄啟明(63特遣隊)、曙明(64特遣隊)兩作業室。擎天下轄九霄(作戰司令部)、大勇(空降特遣)兩作業室,動員三軍菁英207人。

國光計畫含敵前登陸、敵後特戰、敵前襲擊、乘勢反攻、應援抗暴等五類26項作戰計畫,所有計畫都策畫到師的任務層級。民國54年6月24日左營桃子園外海實施模擬登陸演習,5輛LVT被浪打翻,造成數十人殉職,是國光計畫演習中傷亡最大的一次。


54年預備反攻 近200名官兵殉難

國光案在民國54年達到高潮,6月17日,蔣中正在陸軍官校召集國軍基層以上幹部,以官校歷史檢討會為名義進行精神講話,預備發動反攻,所有幹部都已預留遺囑,軍方同時選擇最適合登陸戰發起的D日。

8月6日,海軍劍門、章江軍艦執行海嘯一號任務,運送特戰人員,偵測大陸沿海我方實施國光計畫所需情報,遭中共魚雷艇伏擊沉沒,殉難官兵近200人,11月14日,一艘海軍永字號在烏坵被共軍擊沉。


8月海戰慘敗 計畫縮減終至裁撤

慘敗的海戰,讓蔣中正理解到喪失制海優勢,發動登陸戰至為困難,從此國光計畫規模逐年縮減。民國60年代後,國際局勢丕變,我國退出聯合國,反攻大陸難獲國際認同,民國61年7月20日裁撤併入國防部作戰次長室,至此,反攻大陸成為絕響。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204784
 回應文章 頁/共2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特派員筆記:夜車上的1949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007/20100703493776.html
特派員筆記:夜車上的1949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7-03 22:54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傳真)上次回台灣,帶回了一本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這本書引發軒然大波是可以預期的。就如書封所言,1949那年,藏著太多上一代隱忍不言的傷,揭開傷疤無可避免會看見流血、化膿與眼淚。

我從來不相信歷史只有一套蓋棺論定的所謂真相,特別是在風雲湧動的亂世。不同的視角,就會說出不同的故事。餘韻不絕的從來不是史料考據,而是故事裡展露的溫暖人性,以及令人掩卷三嘆的無奈遭遇。

月前因為冰島火山灰航班大亂,我搭上一班夜間火車去羅馬機場採訪。車即將開動,兩個穿西裝的大陸生意人匆匆上來,急問我這班車是否往機場,隨後在我對面坐了下來。對坐面面相覷不甚禮貌,彼此開始有一搭沒一搭閒聊起來。

「你是上海來的嗎?」較年長者問我。

「不是。」

「看你樣子,肯定是南方人」,中年的另一位說。

「嗯..也算吧。」

「江蘇?」中年人得意地猜。

「不是,我是台灣來的。」

「你普通話講得真好!」兩人異口同聲說。

兩人都是浙江青田人。單是在羅馬,青田人就有4萬人口。他們移民義大利20年,對兩岸關係有許多忽近忽遠的錯覺。一下好奇「台灣生活過得還好嗎?」彷彿停留在我小學課本裡讀到的「啃蕉皮」文宣戰;一下問我「蔡英文跟蘇貞昌是不是有心結?」,似乎從哪本周刊讀到了台灣政壇的新八卦。

「我父親也是浙江人,1949年到台灣。」

「喔?是國民黨?」老人斜瞅了我一眼,語調有點提高。

「不是。」

「唉,是被沿路抓伕抓去的吧?」中年人一臉堆滿同情地說。

「也不是。」

兩人疑惑地搔了搔頭。老人忽然靈光一閃說,「我知道了,是地主!」

「算是吧。」聽到這歷史名詞,我忍不住噗嗤笑出來,笑聲背後也有些蒼涼之感。

父親隨爺爺逃來台灣,50多歲才攢足錢買第一棟房子。放下「地主之後」的少爺身段,從在市場替人寫春聯開始養家。他對過去談得很少,因為身世已成現實遭遇的諷刺,甚至在某些政治氛圍下,單純地回憶童年時光,也是一種政治不正確。我不知道挖掘記憶或遺忘過去,哪種對他來說比較幸福。

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個碼頭。上了船,就是一生。

我在心底咀嚼著書封上這兩句話,多麼雲淡風輕,又多麼沉重難解。對座兩個離鄉千里的人,我想,他們心中恐怕也有那麼一篇波瀾壯闊、大江大海的故事。

望向窗外,我們三人不約而同地在各自的心事裡沉默了。火車依舊隆隆地在夜色中疾行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037776
總統:人權保障更上層樓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007/20100703482688.html
總統:人權保障更上層樓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7-03 12:15

(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3 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表示,他關懷泰緬國軍後裔爭取國籍的議題,不純粹是歷史的鄉愁,而是人權的保障。他希望大家共同改善人權狀況,讓中華民國在人權保障的境界能更上層樓。

馬總統上午出席「泰緬國軍後裔爭取國籍兩週年紀念」感恩餐會。他指出,去年親自批准聯合國兩項人權保障公約,台灣人權保障已與世界接軌。他強調,人權保障不是空泛的承諾,而必須身體力行。

他表示,政府對於泰緬地區無國籍人士的援助,也是站在人權保障的立場,本來就應該做的事情。

總統指出,他對這些議題的關懷,不是純粹是一種歷史的鄉愁,而是人權的保障。國籍也是人權的一部分,但政府必須依法行政,由於還有相關的國籍法及所屬的環境、歷史的變遷、國共的內戰,及中南半島國家的態度等因素,構成非常複雜的畫面。

他說,很多問題,不容易一下子就解決,但是,政府抱著保障人權、依法行政的態度,一步一步設法解開這個結,增加能夠受到保障的人。

由於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為爭取泰緬地區國軍後裔在台居留權益,於民國97年7月3日率300 多名泰緬僑生向立法院及行政院陳情,並至中正紀念堂靜坐抗議。對此,政府協助修法,讓他們能夠順利居留,事件屆滿2週年,特別舉辦感恩餐會,感謝馬總統協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037336
倒帶1965年 軍官留遺囑,就等D日一舉反攻…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649807.shtml
倒帶1965年 軍官留遺囑,就等D日一舉反攻…
 
【聯合報╱本報記者王光慈】 2010.06.08 05:58 am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總統蔣介石仍圖反攻大陸,於一九六一年四月一日,在台北縣三峽山區設置「國光作業室」,由朱元琮中將擔任主任,動員三軍二百零七位菁英,研擬三軍聯合反攻作戰計畫。

十年間,國光作業室提出五類廿六項作戰計畫,二百一十四個參謀研究案;計畫都詳擬到「師」的任務層級,包括敵前登陸、敵後特戰、敵前襲擊、乘勢反攻、應援抗暴等,前後向蔣介石提報九十七次。

一九六三年五月二日,蔣介石提出開戰指導,指示參謀研擬如何砲擊中共三、四天,誘發中共砲戰,我方再向世界宣布中共挑釁,作為行動藉口;但五月卅日國防部參謀提出「難以執行」的看法,蔣介石幾經考慮,採納參謀意見。

國光計畫在民國一九六五年達最高潮。當年六月十七日,蔣介石在陸軍官校召集國軍基層幹部,以「官校歷史檢討會」名義精神講話,預備發動反攻;所有幹部都預留遺囑,軍方選擇最適合登陸戰發起的D日,打算趁漲潮一舉搶灘。

六月廿四日,國光計畫在左營桃子園外海模擬登陸演習,卻造成五輛兩棲登陸車被海浪打翻,數十人殉職,國光計畫由盛轉衰。同年的「八六海戰」和「烏坵海戰」,海軍接連慘敗,讓蔣介石逐漸死心;反攻夢醒,國光計畫規模逐年縮減。

在後勤補給不足,美方持續施壓反對下,一九七二年七月二十日,國光作業室併入國防部作戰次長室,國光計畫正式終止,束之高閣,列為絕密檔案。

【2010/06/0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003209
操盤將軍/朱元琮:蔣說「我要帶你們回去」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649814.shtml
操盤將軍/朱元琮:蔣說「我要帶你們回去」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專訪】 2010.06.08 05:58 am


「很遺憾,是可以成功的」。一手主導國光計畫的國光作業室主任朱元琮將軍,在計畫塵封近四十年後,接受本報專訪。回憶當年蔣介石的反攻大計,蒼老的聲音仍然鏗鏘有力:「我們是萬事俱備,也很有信心」。

一九六○年的閱兵大典,朱元琮是總指揮,蔣介石看完軍容裝備後,覺得很不錯,所以第二年,朱元琮便奉派至三峽成立國光計畫作業室,籌謀反攻大陸。

「那時老先生(蔣介石)一、二個禮拜就來一次,都是晚上」,朱元琮說,蔣介石每次來,都帶著三軍總司令及參謀總長,大家把擬定的計畫逐一面報,蔣介石會詢問三軍總司令的意見,沒有反對就定案,繼續做下去。

「我們不是閉門造車」,朱元琮說,某次兵棋推演,陸軍在登陸地點上模擬了很多障礙,「我就把當時的空照圖拿出來,跟總統報告,現在大陸那邊沒有障礙了。」朱元琮回憶,大家那時真是信心滿滿,還有「三年準備、五年反攻、十年成功」的口號,「我們野心真的很大」。

朱元琮透露,反攻的登陸地點,選定在廈門和龍溪(現已併為福建省龍海縣),「是老先生挑的」;重點在廈門,因為「廈門不開放就沒辦法」。「老先生有生之年,就是要統一中國」,九十七歲高齡的朱元琮說,蔣介石死前,仍一心念著反攻大陸;「他常說:我把你們帶出來,就要把你們帶回去」。苦心計畫十一年,最終沒有完成,朱元琮惆悵地說,「是真的很遺憾」。

【2010/06/0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003200
國光殘夢!蔣介石反攻計畫 大陸來台揭秘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649802.shtml
國光殘夢!蔣介石反攻計畫 大陸來台揭秘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 2010.06.08 05:58 am

兩岸氣氛和解,過去在大陸被視為禁忌的「反攻大陸」話題,似乎也解了禁。香港鳳凰衛視本周六將首播「國光殘夢--蔣介石的反攻大陸計畫解密」紀錄片,大陸觀眾將首次有機會接觸當年絕密的反攻大陸「國光計畫」。

不少大陸媒體對當年代號「國光計畫」的蔣介石反攻大陸計畫,一直很有興趣,但是礙於主題敏感、缺乏圖象,加上大陸官方始終沒有同意,因此一直沒有行動。

去年五月,台灣被國軍管制半世紀的桃園後慈湖開放,包括國光計畫中元首進駐的戰備指揮所、戰備坑道,及蔣介石親筆批示的手稿首度曝光,讓鳳凰電視決定來台,實地拍攝「國光計畫」紀錄片。

經過國防部的層層批示,鳳凰去年底獲得製播准許,除至後慈湖考察拍攝,紀錄片小組也到金門取景,將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砲戰等戰地攝入,希望藉由圖象,還原當年國共對決的氣氛。

特別的是,鳳凰還專訪當年國光計畫作業室主任朱元琮將軍,這也是朱元琮首度在電視螢幕前曝光。高齡九十七歲的朱元琮,是國光計畫的實際操盤者,由於國光計畫被列為「絕對機密」,退役後朱元琮仍鮮少對外提及,平常也謝絕採訪,深居簡出。

大陸播出節目,都必須由國家廣電總局核准,經黨政機關、特別是中共宣傳部拍板,才能上映。鳳凰的「國光殘夢」,內容觸及故總統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戰略部署、兵力配置,及向美國求援密談的過程,高度政治敏感,是大陸首度獲准製播的相關專題報導,也象徵「反攻大陸」不再被官方視為禁忌話題。

曾經歷「八六海戰」的海軍前總司令葉昌桐及海軍艦管室前主任雷學明,及曾任蔣介石侍衛長的海軍陸戰隊前司令孔令晟,也都入鏡受訪。

【2010/06/0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003196
張靈甫遺族致贈陸官校絕筆書石刻與珍貴照片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52626
張靈甫遺族致贈陸官校絕筆書石刻與珍貴照片
發稿日期:2010/05/17

    (軍聞社記者呂世民鳳山十七日電)抗日「常勝將軍」張靈甫公子張道宇今天專程南下陸軍官校,除拜會校長陳良沛少將外,同時將其父親生前親撰絕筆書所製成的石刻,以及十餘幀從軍珍貴照片,致贈給陸軍官校作為永久典藏,陳校長特別代表全校師生表示感謝之意。
     張道宇上午由台北圓山忠烈祠管理組組長王惠民上校陪同,專程南下陸軍官校參訪,受到校長陳良沛少將、教育長劉興漢少將、政戰主任吳榮軒上校、大學部主任秦忠平及資圖中心主任吳淑惠等人的熱忱接待,雙方相談甚歡。
     張道宇首先推崇陳校長多年來致力推動黃埔優質教育與發揚黃埔精神的用心和貢獻,尤其肩負先賢先烈傳承歷史的重任,讓後期黃埔子弟深切感受到黃埔優良傳統的重要性,令人敬佩。
     張道宇也代表他的母親王玉齡女士將其父生死絕筆遺書製成的大理石刻紀念牌,以及張靈甫將軍從年輕、從軍、參戰等時期的多張寶貴照片,內容包含有穿著西服、戎裝和參戰時期與同袍合影的點滴記憶,一併致贈陸軍官校,希望讓後期學弟、妹能夠感懷永誌。
     陳校長致詞時強調,張靈甫將軍一生軍旅戰功無數,對國軍乃至國家、人民的貢獻,以及軍人武德的深厚修為,除讓後人至為感佩,更是陸軍官校學生學習、效法的最佳典範;陳校長同時預劃於今年黃埔校慶時,將此座大理石刻紀念牌永久陳展於校史館內,讓黃埔師生體認張將軍一生為國犧牲的英勇事略。
     另外,張道宇由政戰主任吳榮軒上校陪同,前往黃埔先烈紀念塔,向黃埔先賢先烈英靈行禮致敬,接著前往校史館、教展館,以及以張靈甫將軍命名的靈甫樓、蔡仁傑將軍命名的仁傑樓、戴安瀾將軍命名的安瀾樓等處參訪,表達對多位將軍一生崇功報國的無限追思。
     張靈甫烈士絕筆書內容:「十餘萬之匪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惡化;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與仁傑決戰至最後,以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老父來京未見,痛極!希善侍之;幼子希養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78103
特稿:張靈甫將軍慷慨赴義壯烈成仁青史永留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52598
特稿:張靈甫將軍慷慨赴義壯烈成仁青史永留
發稿日期:2010/05/15

    (軍聞社記者孔繁嘉特稿)今年五月十六日是張靈甫將軍壯烈殉國六十三週年,這位抗日「常勝將軍」在國軍革命史中,不論在北伐、抗日及剿共戰役中,展現軍人驍勇作戰,碧血丹心的精神,貫徹誓死效忠的革命意志,其畢生效忠國家及所付出的犧牲、奉獻典範,至今仍為國人感念於心。
     張靈甫將軍,陝西西安人,黃埔軍校四期畢業。從抗戰期間即南征北戰,經歷惡仗無數。由「八一三淞滬會戰」的勇猛果決,到「嘉定作戰」時的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尤其在江西「德安大捷」中,他親率突擊隊,親臨第一線指揮,即使身中彈片仍與日軍浴血奮戰五天五夜,而使陣地失而復得,戰史輝煌、驍勇善戰,令日軍聞風喪膽。
     民國二十八年在「南昌會戰」中,張將軍右膝中彈骨折,簡單包紮後,繼續投入戰鬥;之後的「上高會戰」,右腿被炸傷,手術後不久,不顧醫生勸阻,傷未痊癒即提前歸隊,從此不良於行。但是受傷的右腿並不影響他為國效力的決心,在「雪峰山戰役」獲勝後,更被後人稱為「常勝將軍」。
     張靈甫將軍所率領的七十四師,在當時可以說是國軍最精銳的王牌之師,擁有火力強大的美式機械化裝備,身經百戰的張將軍率領天下第一師,在國共內戰期間立下諸多戰功,連共軍都稱:「七十四師一日存在,新四軍一日不得安枕。」畏怯之意可見一斑。
     孟良崮戰役之前,國共雙方的戰力尚十分懸殊,但從它的後續效應來看,這卻是國共攻守易勢的開端。孟良崮地勢險峻、運動困難,經驗豐富的張靈甫將軍當然清楚山區地形十分不利於重裝部隊,但敵軍當前,忠肝義膽、負責盡職的張將軍,仍不計一切率領士兵奮勇抵抗。敵軍以人海戰術消耗七十四師的彈藥,用迫擊砲炸破岩石,七十四師官兵仍堅強嚴密地抗擊,即使敵我人數懸殊,戰況吃緊,一時之間敵軍仍無法攻佔孟良崮。
     然而,孟良崮地形過於險惡,兵力支援與後勤補給皆十分困難,張將軍的部隊因彈盡糧絕開始退守,苦戰數日後,傷亡慘烈;最後時刻,張靈甫將軍向蔣中正總統發出殺身成仁的電報後,以一彈飲訣,上報國家領袖,下對部屬袍澤。而七十四師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全數壯烈成仁。
     從孟良崮之役中即可看出張靈甫將軍是一位優秀的指揮官,他對國家及元首絕對忠誠,堅守陣地三天三夜,寧可戰死,絕不投降;臨難不苟之正氣,自我犧牲的凜然,充分展現革命軍人崇高的武德,所以後世評論他是一位「為戰而生」的將相之才。
     張靈甫將軍的高尚情操,在於當他面對明知的險境與可能的敗局,依然慷慨赴義,身先士卒;七十四師全體官兵能夠團結齊心,更賴張將軍平時的領導統御。他德威兼施、賞多於罰;待士兵如子弟、視幹部如手足,即使戰況激烈,仍不忘親自巡視陣地、適時鼓舞部屬、慰問負傷官兵,以穩定軍心。
     張靈甫將軍為國家立下的汗馬功勞將永垂青史,他不畏生死、不計利害的榮譽感與責任心,更為國軍樹立了永恒的典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74952
張靈甫遺族致贈忠烈祠烈士絕筆書石刻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52597
張靈甫遺族致贈忠烈祠烈士絕筆書石刻
發稿日期:2010/05/15

    (軍聞社記者孔繁嘉台北十五日電)抗日「常勝將軍」張靈甫遺孀王玉齡女士及公子張道宇日前來台,專程前往台北忠烈祠弔祭烈士靈位,表達追思,張道宇同時將父親的絕筆書做成的石刻,致贈忠烈祠收藏,以表對國軍關懷先烈、照顧遺族的感謝之意。
     本週日是張靈甫將軍的殉國祭日,王玉齡女士九日偕同兒子張道宇返台後,隨即前往台北圓山忠烈祠向張靈甫將軍靈前獻花、行禮,表達對將軍一生崇功報國的追思和對親人的懷念。張道宇也代表母親將父親生死絕筆遺書做成的大理石刻紀念牌贈予忠烈祠,由該祠管理組組長王惠民上校代表接受。
     長期旅居北美地區的王玉齡女士在談及將軍一生時,語帶榮耀的表示,將軍是個忠黨愛國的軍人,個性豪邁但不失沉穩、內斂,她自十七歲與將軍結為連理,就是為他高尚的愛國情操與誠實待人的胸襟所感動。
     張夫人認為,身為一位軍人必須要有軍人的氣質,若能做到無私、奉獻、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是相當偉大與也值得人們尊敬,回想將軍一生熱愛生命、愛家人,但他更具有一顆熱愛國家的心,在忠孝不能兩全下,從容赴義,她深深地以他為榮。
     將軍之子張道宇除肯定國軍在歷史傳承工作上的用心外,也強調,軍人發揚黃埔優良傳統精神的本質不變,期望現代軍人應瞭解歷史傳承的重要性,體認先賢先烈為國犧牲奉獻的精神,起而效尤,以建構一支足以捍衛國家安全的堅強勁旅。
     此次王玉齡女士一行共帶回三座大理石烈士絕筆書石刻,除贈予國防部與忠烈祠外,預定十七日前往陸軍官校,獻給該校感懷永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74950
張靈甫遺孀前往慈湖頭寮謁陵表達敬意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52553
張靈甫遺孀前往慈湖頭寮謁陵表達敬意
發稿日期:2010/05/12

    (軍聞社記者孔繁嘉桃園十二日電)前蔣公侍衛官胡靖安將軍夫人嚴淑銘女士及抗日「常勝將軍」張靈甫遺孀王玉齡女士,今天前往慈湖、頭寮謁陵,感懷當年抗日時期先總統 蔣公對兩位將軍的提攜與照顧,以表達追思與敬意。
     嚴淑銘、王玉齡女士一行於上午十時卅分抵達大溪慈湖陵寢,先後於蔣公靈前獻花行禮、向靈襯鞠躬致敬,分別代表已故胡、張將軍表示崇高的敬意。
     接著,一行人也轉往頭寮陵寢,向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靈前獻花行禮致敬,氣氛莊嚴肅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71846
舟山女孩陳玲 填補被遺忘的時光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5501080.shtml
舟山女孩陳玲 填補被遺忘的時光
 
【聯合報╱記者林琮盛/台北報導】 2010.03.27 08:45 am
 
 
一九八七年,國民黨開放大陸探親,讓舟山島的居民重新擁抱闊別卅七年的親人。對於那些從台灣來的「老頭」(舟山方言:指年長男性),讓當時八歲的陳玲印象格外深刻。

「他們為何跑去台灣?」的疑問自此烙印在陳玲的心中。這股好奇心,深埋了廿二年。去年起,她帶著一連串的問號來到台灣尋覓答案。

「我在舟山(的口述歷史)做不下去了」,陳玲說,六十年前的大撤退,舟山完全找不到任何書面資料,連當地博物館都沒有,只能少數長輩的口中得知。

但橫亙在她眼前的,卻是棘手的挑戰。陳玲說,大陸幾乎沒人研究「榮民」。有涉台研究學者還直接告訴她:「這太冷門了!」甚至,因議題屬於非主流,一開始連研究經費都無法拿到。

最後,在台灣海洋大學的協助下,去年中,陳玲到台灣和當時的軍人和舟山居民進行一系列的口述歷史。

剛到台灣時,「我只認識兩個人」,茫茫的陌生環境,讓她的研究不知如何做起。

幸虧,在各方的協助下,她從北殺到南,與當時舟山撤退時的第一線軍民進行深入訪談,逐步完成國軍舟山撤退史的研究。

回顧在台田野調查的「勇敢」歲月,陳玲直呼:「根本在找罪受」。但她說,為了填補舟山島那段空缺的歷史,辛苦也是值得的。

【2010/03/2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18342
頁/共2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