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局勢暨戰史討論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反攻大陸 塵封50年曝光
 瀏覽41,379|回應242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貓喵XD

http://news.yam.com/udn/politics/200603/20060326399180.html
國光計畫揭密》反攻大陸 塵封50年曝光
聯合新聞網 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2006-03-26 14:59     

國光計畫10年 秘密動員207菁英

國防部公開塵封近半世紀的最高機密「國光計畫」,民國50年4月1日,軍方在偏僻的台北縣三峽地區成立「國光作業室」,動員三軍207位菁英秘密研擬對大陸進行軍事反攻的作戰計畫,歷經10年,終因客觀形勢不利,完成的26項作戰計畫從此靜靜地躺在軍方保密櫃裡。

國防部訪談17位參與國光計畫退役將領,編寫完成國光計畫口述歷史,公布反攻大陸秘辛。外界也首次得知,反攻大陸居然是透過挑釁中共開戰揭開序幕。


原本蔣中正研擬挑釁中共開戰

民國52年5月2日,蔣中正總統提出開戰指導,親自指示參謀研擬如何砲擊中共3到4天後,誘發中共砲戰,我方再向世界宣布中共挑釁,作為我行動藉口,接著是空軍反制作戰,數日後展開登陸戰。但蔣中正的指示在5月30日被國防部參謀推翻,經常被人評為乾綱獨斷的蔣中正,卻採納了參謀意見。

民國50年,軍方成立國光作業室,由朱元琮中將擔任主任,正式展開擬定反攻大陸的作戰計畫。國光計畫之前,曾經進行規模較小的凱旋計畫、中興計畫,都不如國光計畫具體與範圍廣泛。為了掩護國光計畫,軍方另外在台北縣新店碧潭成立「巨光計畫室」,研擬與美軍進行聯盟反攻作戰,藉以隱瞞美方我方預備進攻大陸的軍事意圖。


桃園模擬登陸演習 數十人溺斃

國光作業室下轄陸光(陸軍)、光明(海軍)、擎天(空軍)三個作業室。陸光下轄光華(登陸作戰)、成功(華南戰區)兩作業室。光明下轄啟明(63特遣隊)、曙明(64特遣隊)兩作業室。擎天下轄九霄(作戰司令部)、大勇(空降特遣)兩作業室,動員三軍菁英207人。

國光計畫含敵前登陸、敵後特戰、敵前襲擊、乘勢反攻、應援抗暴等五類26項作戰計畫,所有計畫都策畫到師的任務層級。民國54年6月24日左營桃子園外海實施模擬登陸演習,5輛LVT被浪打翻,造成數十人殉職,是國光計畫演習中傷亡最大的一次。


54年預備反攻 近200名官兵殉難

國光案在民國54年達到高潮,6月17日,蔣中正在陸軍官校召集國軍基層以上幹部,以官校歷史檢討會為名義進行精神講話,預備發動反攻,所有幹部都已預留遺囑,軍方同時選擇最適合登陸戰發起的D日。

8月6日,海軍劍門、章江軍艦執行海嘯一號任務,運送特戰人員,偵測大陸沿海我方實施國光計畫所需情報,遭中共魚雷艇伏擊沉沒,殉難官兵近200人,11月14日,一艘海軍永字號在烏坵被共軍擊沉。


8月海戰慘敗 計畫縮減終至裁撤

慘敗的海戰,讓蔣中正理解到喪失制海優勢,發動登陸戰至為困難,從此國光計畫規模逐年縮減。民國60年代後,國際局勢丕變,我國退出聯合國,反攻大陸難獲國際認同,民國61年7月20日裁撤併入國防部作戰次長室,至此,反攻大陸成為絕響。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204784
 回應文章 頁/共2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川味牛肉麵 融入在地味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4835326.shtml
川味牛肉麵 融入在地味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靜宜】 2009.04.08 04:44 am

 
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能在短短數年內,同時湧入如此大量且多元的菜色,幾乎當年大陸卅五行省口味全到齊;這只有在台灣。

「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主任張玉欣指出,一六六二年到一六八三年是閩菜移入時期,但當時台灣上流社會已能吃到大陸各省精華菜色;一九四六到一九五二年間,近兩百萬人的外省移民,使得台灣島民的飲食產生巨變。

酷愛美食的已故歷史學者逯耀東曾描述,一九五○年代初期,台北中華商場集合大陸南北小吃:北京冰鎮酸梅湯、窩窩頭、天津麻花、四川紅油抄手、雲南過橋米線、山西刀削麵、湖南臘肉、上海油豆腐細粉、廣東蠔油撈麵、蘇州蟹殼黃、生煎饅頭,還有蓋著「反共抗俄」印章的山東硬火燒都相繼出現。

至今台灣的小館子裡,還能同時見到不同省分的宮保雞丁、左宗棠雞與北京烤鴨出現在同張菜單上。川味牛肉麵與「眷村菜」,可說是在這獨特時空背景下特有的產物。

逯耀東等人認為,早年台灣人務農,不吃牛肉,自然也無牛肉麵;遷台老兵把牛肉賣給肉販,內臟雜碎留下來煮成一鍋,下個麵條就成了陽春版的牛肉麵;岡山的四川軍眷仿郫縣豆瓣醬製成岡山辣豆瓣醬,成了川味牛肉麵不可或缺的一味。

台灣的菜色除了多元的特色,也有與當地食材結合的新風貌。如欣葉台菜行政主廚陳渭南提到,台式佛跳牆加入了常見的芋頭,煮至融於湯、化無形,異於閩式與粵式;台版「酸菜白肉鍋」還會加入海鮮,異於東北人吃法。

只是美食作家朱正藩認為,如此美食薈萃卻未接續發揚光大,主要是食材缺乏加上官方未加重視,使得各省菜色在此消彼長下,部分終究沒落。

一九七五年後,各國料理逐漸進入台灣,近十年來,巷弄裡多了外籍配偶帶來的越南、印尼小吃,泰式酸辣湯也很受歡迎,台灣飲食也更加多元豐富。

【2009/04/0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73711
台北街中國名》偉人切6段? 中正路改名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4835334.shtml
台北街中國名》偉人切6段? 中正路改名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宛茜】 2009.04.08 04:44 am


去年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彼岸遊客首次踏上台北,陌生中卻帶著熟悉。因為台北市街名如溫州街、通化街、西藏路…,竟多是由「神州」移植而來。

地圖象徵權力。建築學者李乾朗表示,一九四七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第一件事就是將台北街道名從日本名改為中國名。

決定改名大事的是一位上海工程師鄭定邦。當時台北還是省轄市,範圍大概是今天的大同、中山、大安、萬華和松山區。鄭定邦曾向李乾朗透露,他是將一張中國地圖蓋在台北地圖上,中軸線對準中山南北路,再將地圖上的中國地名填上台北街道。

李乾朗說,一頭是日本神社(圓山)、一頭是總督府的中山南北路,是日治時代皇族參拜神社的主要道路,也是當時最重要大道,被選作「台北地圖,中國街名」的中軸線。

新的街道名和其在中國的地理位置相對應。如伊通街在台北市的東北方,溫州、潮州街在南方,西藏、成都路、桂林路就在西南方。熟悉中國地圖的人,看到街道名,就能辨別方位。

也有少數街道以人物命名,如林森(國民政府主席)路。李乾朗透露,忠孝東西路原名「中正路」,卅多年前被迫分段,為了怕「偉人被切成六段」,迅速改名。

台北成為「小中國」,雖然有人嘲諷這是統治者的殖民想像、帶著「直把杭州當汴州」的悲哀。李乾朗卻說,鄭定邦來自上海,上海街道也有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傳統(如福州路),他可能只是單純依循家鄉傳統。

直到一九七三年政府制定「台北市道路名牌暨門牌編釘辦法」,明定「街分別以各省之都市、史蹟及本市重要地、河、川或地方慣用等名稱定名」、「如以省份、大都市、城市、史蹟、名山、大川命名,應參照我國版圖相當位置取名。」

李乾朗說,包括台南、嘉義、高雄等城市,都有中國地名命名的街道。在國外,移民以本國地名來命名異鄉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紐約舊名為「新阿姆斯特丹」,現在則稱做「新約克(New York,約克為英國地名)」。但是像鄭定邦這樣重疊地圖的命名方式,恐怕是世界唯一。

【2009/04/0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73710
詹宏志味覺地圖》大江南北菜 拼出團圓飯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4835336.shtml
詹宏志味覺地圖》大江南北菜 拼出團圓飯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宛茜】 2009.04.08 04:44 am

 
六歲時,詹宏志從基隆搬到草屯,離省政府所在地中興新村不遠。不久後,他的兩位阿姨也嫁進了中興新村。現在回想起來,一九四九所帶來的文化差異與融合,詹宏志是在童年的餐桌上慢慢察覺的。

作家、出版人詹宏志的父母都是本省人,父親是礦坑工程師,工作之故認識不少外省朋友。詹宏志記得,小時候父親常帶板鴨、臘肉等外省食物回來,母親卻不知道該怎麼弄,「難吃得不得了」。一直到三姨丈、四姨丈出現,他才發現外省食物的美味。

詹宏志有六位阿姨,婚事都由他的母親一手操辦。詹媽媽是個特立獨行的人,在本省、外省通婚還得面對社會壓力的年代,為兩個妹妹安排相親對象時,特意挑了在省政府擔任公務員的外省人。

詹宏志說,母親認為這些外省人「知書達禮,安分守己」;他們孑然一身來台,沒有公婆親戚的家累,又「特別珍惜婚姻」。事實證明,阿姨婚姻非常幸福。

兩位外省姨丈的加入,擴張了詹家餐桌的「版圖」。多年單身,他們燒了一手好菜,一位是山東人長於麵食、一是河北人善於組合大江南北菜。母親、阿姨也在餐桌上較勁,「過年時,各種好吃的東西一起出爐」。

詹宏志記得,三姨丈手勁大,自己揉麵做的饅頭「紮實飽滿又清甜耐嚼」;四姨丈則發明三色水餃,用胡蘿蔔、韭菜和白菜做餡。

詹宏志原本習慣吃油麵,開始學姨丈吃白麵條;母親搞不定的臘肉,也變成香噴噴的「蒜苗炒臘肉」。兩種文化在餐桌上的碰撞、交流,在他的回憶中一直是「很歡樂的事」。

詹宏志常到中興新村找表弟妹玩。他發現他們家,不像本省人「一進去就是公媽廳」,而是沙發、客廳,「祖先牌位要到過年時才用毛筆寫好」。

中興新村「沒有商店、招牌,沒有當地人帶路,什麼東西都買不到」;它跟台灣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像是一個憑空長出來的城市」。

中興新村是一九四九之後,國民政府專門為省府員工打造,融辦公、住宅為一爐的集合式住宅。詹宏志認為它是台灣少見「自給自足、社會主義形態的建築」,也是標誌著一九四九的一道凝固的記憶,必須妥善保存。

【2009/04/0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73704
歌仔戲,澎湖灣》文化混血 擦出火花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4835304.shtml
歌仔戲,澎湖灣》文化混血 擦出火花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 2009.04.08 04:44 am

 
1949一甲子,隨著兩岸故宮合作,分隔六十年的雍正文物終於將在台北相會。這遲來的重逢,其實有許多文化在前鋪路:自1949至今,台灣與大陸文化從衝撞、壓抑、激盪到漸次融合,早已混血出新的品種,豐富了各自的文化,也為彼此搭起理解的橋梁。

光是戲曲,兩地就交融出多樣面貌。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林谷芳指出,大陸戲曲早在日治時就和台灣戲曲界來往頻繁,小西園掌中劇團的武場,就是用京劇鑼鼓;京劇的唱腔、武打、身段,更豐厚了歌仔戲底子。許多大陸人擅長的雜耍、功夫,也在來台後成了歌仔戲之寶,明華園台柱孫翠鳳的爸爸孫貴便是其一。

文革丟的 台灣保存下來

崑曲也在台灣巧思下,在兩岸掀起年輕新浪潮。「若沒有台灣,崑曲絕對作不出白先勇的牡丹亭。」林谷芳指出,移民社會特有的包容性,讓台灣獨具一種細緻幽微的生命情境,正是此含蓄之美,成就了新版牡丹亭的精緻視覺。

大陸歷經文革摧殘,「許多文化粗陋殘缺,也在台灣保住」。林谷芳認為,台灣在許多層面,都比大陸還中國;大陸評論家陳丹青更直言,看到李安在「色戒」中復原舊上海,像到讓他覺得「見鬼了」,「大陸在文革丟掉的東西,有可能被台灣用另一種方式撿起來」。

主流文化 從打壓到融合

然而這種「特殊的中國」,也湮滅不少可能。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張茂桂指出,一九四九後,台灣化身「自由中國」的中心,大陸傳統文化成為主流;台灣原有的閩南、客家、原住民、日治文化都遭打壓,歌仔戲、布袋戲、日治時期作家乃至新劇都是如此。

在政策教化下,對大陸文化的虛擬「鄉愁」,也在台灣產生奇妙「混血」。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劉維公笑說,七○、八○年代盛行的校園民歌如「龍的傳人」,不少人高唱著自己「從未去過的長江、黃河」,後來民歌在大陸廣受歡迎,描述本土景致的「外婆的澎湖灣」,倒成了陸客最想看的景點之一。

語言轉變 粉口愛撩落去

80年代末本土口號漸興,文化選擇改由市場機制決定。不論是混合日治經驗與本土情懷的「海角七號」,以民間社會為背景的「人間條件」,或是以眷村為主的「寶島一村」、「光陰的故事」,都叫好叫座,觀眾也不限於單一族群,顯現文化混血經驗已稀鬆平常。

早期被壓抑的其他語言,也和國語交織出台灣特色。劉維公舉例,「熊熊」(閩南語:突然)、「撩落去」(衝下去)、乃至結合「客家國語」和「閩南國語」的「粉口愛」,已幾乎人人愛用;台灣女生愛用語助詞、說話嬌滴滴,也在大陸掀起流行。

混搭潮流 燒餅兒俺想你

「台灣和大陸相互的文化創新,絕對是好事,來來去去才有新東西。」劉維公認為,如建築師登琨豔所說,「該接枝出新品種,不用競爭,而是競合」。

肯德基的早餐廣告似乎正是啟示:油條喊著「燒餅兒,俺好想你」,卻見燒餅已夾入西方口味的薯泥、生菜。當全球化的混血來勢洶洶,兩岸文化的混搭更擦出奇妙火花。


【2009/04/0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73701
我是台灣人》棒球輸大陸 台商之子氣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4833144.shtml
我是台灣人》棒球輸大陸 台商之子氣
 
【聯合報╱記者林琮盛】 2009.04.07 02:29 am
 
 
百萬台商西進大陸,尋求商機,也有大批台商之子隨著父母移居對岸。當眾多台商之子跟著對岸孩子一樣繫紅領巾上學、學寫簡體字、上政治思想課,心中可有矛盾?

本報民調顯示,在大陸經商或長期工作者,希望子女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或華人的比率,較在台灣工作者略多七個百分點。

「我是台灣人啊,這有什麼好問的?」今年十五歲,在廣東中山市雙語學校念了八年、粵語跟廣東人一樣溜的台商之子小甫,理所當然地說。

偏著頭思索後,小甫緩緩地說:「我不否認自己也是中國人啦,但我還是認為自己是台灣人。」

許多台商家長對讓孩子就讀大陸本地學校,十分憂慮,除了當地競爭壓力太大之外,也擔心兩岸不同的政治思想教育,可能會「模糊孩子的自我認同」。

一名台商說,光想著孩子打上紅領巾上學,就讓他聯想到「紅衛兵」三個字,也擔心孩子不會寫繁體字,以後回到台灣銜接不上。

也有台商孩子在當地中學表現優異,獲老師推薦可加入「共青團」,嚇得母親婉拒:「可不可以把機會讓別人?我們不太方便。」

大部分台商子女高度認同台灣社會的進步、文明,若在兩岸競爭的場合,台商之子的「敵我」意識更明顯。「去年奧運棒球賽,中華隊敗給中國隊的那一刻,我差點拿遙控器砸電視。」小甫依然憤憤然。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基金會執行長聶良知說,當中國運動員與外國對決,或當中國完成驚世之舉,如去年的神舟七號升空,「我們會有一種與有榮焉之感」。

娶了陸籍配偶的東莞台商李文誠說,他每年都會帶兩名孩子回台灣,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根。「我們身在海外,對台灣認同更強烈。」聶良知說。

政治大學東亞所副教授耿曙表示,因社群效應,台商凝聚力強,即便是陸籍配偶,也是被融入台商社群中,而非「反融入」,這也是台商之子仍高度認同台灣的因素。

他也強調,認同絕非「排他性」,成長於大陸的台商之子有可能因長期人際、生活經驗,培養出多元認同: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2009/04/0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71627
眷村文化 記錄大變遷的時代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4833142.shtml
眷村文化 記錄大變遷的時代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梁玉芳】 2009.04.07 02:29 am

 

六十年前的國軍大撤退,台灣島上多了六十萬跨海而來外省兵,還有十五萬名隨之來台的眷屬。在一座座的軍營外,搭起了一個個安頓軍民家小的聚落,大家稱它們「眷村」。

原以為「隨時要反攻大陸了」而成立的臨時眷村,卻佇立許久,成了近代台灣重要的歷史地景。八百多座眷村,收攏了遠離家鄉的「阿山仔(外省人)」。圍起眷村的竹籬笆之內,是整個「丟掉的中國」的縮影,南腔北調,相濡以沬;在竹籬笆之外,卻是另一個台灣。

時光流轉,淘盡眷村。眷村一個個拆了,特有的歷史印記也要隨之消失。搶救消失的眷村,正以各種形式努力著。

「這麼貼著人、貼著地的眷舍,再過兩個月就要被拆除,每天結結實實生活在一起的鄰居們都要搬到集合型大樓去了,生活環境改善了,生活的味道卻不對了。」

這是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謝小韞的一篇舊作「那天我在眷村過夜」,描述最後一次與童年場景的纏綿。近年眷村改建推動得如火如荼,但也同時湮沒了竹籬笆的記憶。謝小韞說,眷村反映了大變遷的時代,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除了房屋的形式外,小至大江南北各地的飲食;大到社會語言學,「外省文化」都有吃重角色。

文化評論家南方朔曾經分析,台灣社會稱他人的父母「某爸爸」、「某媽媽」的說法,就是外省人遷台後,原有宗族體系斷裂,必須和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住在一個聚落時,自然發展出的新稱謂。

「保存外省文化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歷史空間留下來。」謝小韞說,桃園縣運用「指定歷史建物」的法定權力,保存了「馬祖新村」和「憲光二村」,而後者,後來成了連續劇,「光陰的故事」的場景。

投入眷村保存運動的中央大學副教授李廣均估計,八百多座眷村,現存一百多座,其餘都在「眷村改建條例」、都市更新計畫下消失了。

謝小韞說,第一波眷村文學,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距今已廿年;這正好是大舉拆除眷村時期。挖土機所到之處,歷史場景成為廢墟。

若說指定歷史建物,是為保存眷村硬體;那「光陰的故事」和剛結束演出的舞台劇「寶島一村」,重現了眷村曾有的生活況味。

但批評者認為,眷村具現戰後政治、族群衝突和荒謬經驗,通俗創作卻刻意略去沉重反省,像是外省掛的「大愛劇場」。

但是,嫻熟於媒體的創作老手讓眷村文化走出博物館,在不曾見過眷村的年輕一代眼前再現,已有意義。也有人開起眷村懷舊餐廳,演眷村、談眷村、吃眷村,儼然成為現下的文化時尚。

李廣均說,眷村文化成為跨族群、跨世代接受的懷舊商品,是時機成熟了,「如果是十年前,本土化呼聲正高的時候,推出眷村劇碼,那就太不政治正確了」;經過這些年「愛台灣」的反省,社會能懂得「存在過的,都是台灣的一部分,不論是農村或眷村」,更何況,「眷村不等於外省人的故事」。

或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三月底的發言正可代表:「台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這個社會的共識。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自信,可以把『本土』重新詮釋為一個包容性的觀念,讓這個社會所有的新舊移民不分族群都能共享『本土』。」這也該是大部分沒住過眷村,卻為眷村文化深深著迷者的共同心聲吧。

【2009/04/0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71622
聯合報系民調》跨族群通婚 三家有一家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4833139.shtml
聯合報系民調》跨族群通婚 三家有一家

【聯合報╱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導】 2009.04.07 02:29 am

 
族群通婚往往被視為族群融合的最終階段,本報民意調查發現,若同時考慮父代及子代經驗,台灣每三個家庭就有一個是跨族群的婚姻組合。

因通婚而帶來的族群相互瞭解或包容,都是省籍隔閡消退的推手。本報調查發現,從父代的通婚情形來看,每一百位受訪者,約十四人成長於跨族群通婚家庭。其中,「外省爸、閩南媽」的配對模式超過一半,比「閩南—客家」通婚者多了一倍。

至於已婚的受訪者,跨族群通婚率提高為二成三,即平均每四人有一人和配偶不同省籍。

由調查可知,子代跨族群通婚情形不僅比父代明顯提升,組成上也打破了「父外省、母閩南」的刻板模式,「閩南—客家」或「閩南—外省」通婚數量變得相當接近,讓跨族群通婚內涵變得更為異質,各樣族群的「混搭家庭」都有可能。

在國族認同方面,調查發現,六成九受訪者認同自己是「台灣人」,比十二年前上升廿六個百分點,創本報歷年調查新高,顯示「本土化」認同已是大多民眾的共識。

調查顯示,近十二年來,外省及客家族群的國族認同改變最為關鍵。本報民國八十六年調查,當時不論是外省或是客家族群,自認是中國人的比例較高。其中,五成六外省族群自認是中國人,兩成二是台灣人,百分之七感覺兩者都是;三成七客家族群自認是中國人,三成一是台灣人,一成五感覺兩者都是。

本次調查,外省族群的國族認同已大逆轉,四成五自認是台灣人,比例倍增,兩成認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中國人的認同比例降至兩成四;客家族群自認台灣人的比例也高達六成七。

但外省族群認同「中國人」並不代表認同大陸,調查顯示,不論是外省、閩南或是客家籍受訪者,看法相當一致,約七成皆認同外省族群為台灣人,僅一成左右感覺外省族群是大陸人。

這次調查於三月十日至十二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一千四百一十七位成年人,另五百六十四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二點六個百分點以內。調查是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

【2009/04/0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71619
三塊門牌 組成我們這一家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4833135.shtml
三塊門牌 組成我們這一家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 2009.04.07 02:29 am

 
大概很少國家的人民會像台灣人這樣,在世界各地闖蕩,面對各式表格上的「國籍」欄,填下答案時,總有些人、總有些時候,竟然有些迷惑起來:該寫憲法上的國名「中華民國/ROC」,還是務實的「台灣」?

五年級生、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副教授王增勇的答案,就和大多數人一樣,隨民主化、本土意識啟蒙,筆下認同歷經兩階段轉變:廿年多前,「ROC」是愛國的標準答案,即使外國海關會殘忍地當著你的面,大筆一揮,槓掉「ROC」,填上「TAIWAN」;留學第二年,他認定自己是「台灣人」,下筆再無猶疑。如今,「TAIWAN」早是大多數台灣人行走全球的身分認同。

「你是什麼人?台灣人、中國人、在台灣的中國人?…」是學術界關於族群、認同研究中,常問的問題。討論島上自一九四九年以來「中國結」、「台灣結」的學術研究也成重要領域。

愛台灣定義 很開放

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副教授李廣均觀察,台灣社會歷經這些年「愛台灣」的正反思辨,已變得成熟,大多數人可接受開放式的台灣人定義;同意「台灣主體性」是彼此的最大公約數,在國際場合或主權談判時堅持不被「政治中國」矮化,但也不至於極端到棄絕「文化中國」的所有影響。

文字工作者周晏自省,有時說話、撰文提及「我們中國人如何如何」,心下會響起警鐘:啊,「中國人」?這三字讓她不安,「會被劃入某一陣營」;即使童年小學作業簿背面總印著「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但如今並不流行。

我是什麼人 找歸屬

其實,「我是什麼人?」在不同場合,會有不同的答案。王增勇認為,全球化下穿梭國境,身分認同是很「情境式」的,像學者傅柯說的,身處異文化中的文化反差,才更確認自己的歸屬。

因為說得一口標準國語,王增勇從小被認定是「外省囝仔」,但回到父親故鄉福建,見到陌生的「同鄉」,他心底更確立「我是台灣人」。當他出國留學,「Chinese」文化是重要的認同;但面對大陸人,他很清楚自己是「Taiwanese」。

李廣均說,對許多人來說,「語言使用是重疊的,身分選擇與表述是即興的,甚至是模糊的與策略性的」。

依據學者研究,打從六十年前,大批的「阿山仔(外省人)」隨國民政府遷徙來台,當代台灣社會人口分類歷經三種形式:籍貫、四大族群與多元文化論述。

最早國府政權以「籍貫」來規劃官方的人群想像,身分證上一律父權式地註記父親的所來處為「籍貫」,卻無法阻止民間沿著「本省人vs.外省人」的界線發展出來的分類。直到民國八十一年,籍貫欄取消,以出生地取代。

作家成英姝記得小時候有人問她:「哪裡人啊?」她會回答籍貫上那欄:「浙江,興化。」還學著父親的語氣,老氣橫秋地加一句:「唉,小地方啦!」即使她沒去過那個小地方。

新移民加入 新認同

到了八、九○年代,隨著民主化與本土化的興起,「四大族群」分類為了對抗「我們都是炎黃子族」的國族論述應運而生,但也忽略「原住民」或「外省人」都是內部差異極大的群體;「高級」、「權貴」原是階級問題,卻以族群之名掩蓋。

更進階版的「多元文化」論述接著在台灣出現,正視東南亞婚姻新移民加入台灣的人口版圖,形塑新的人群關係。

根據本報最新民調,三分之一的台灣人都來自族群通婚的「混搭家庭」,強要分出「你是什麼人?」已難簡單作答。

許多人相信,年輕新世代對於「族群」已有全新觀點。六年級女生、成大台文所博士班學生趙慶華對「誰是真正的台灣人?」有她的定義:「能說出這三塊門牌背後所隱含的歷史意義,才算。」

這三塊門牌是:三鶯部落九十九號、恆春郡海角七號、寶島一村九十九號。

【2009/04/07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71616
不會讀中文 菁英一夕變邊緣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4831082.shtml
不會讀中文 菁英一夕變邊緣

【聯合報╱本報記者梁玉芳】 2009.04.06 01:01 pm

 
一九四八年出生的陳文英(化名)清楚記得,當她上小學第一天,陡然置身一個「國語」環境,外省老師的南腔北調,她一句也不懂時那種惶恐。這讓她後來多少明白說日語的父母在國民政府來台後,一夕成「中文文盲」的挫敗感。

當外省軍民在一九四九年前後,大批在台灣港口上岸時,激起的巨大震盪,至今猶存漣漪。

陳文英說,生命經驗決定了每個小人物對於大歷史的記憶與詮釋。她記得台北帝大畢業的父親在她幼時溫柔地抱著她背誦濟慈的英詩,但是戰後拿到中文報紙卻無法卒讀;政權的轉換讓知識分子成了不識之無,從菁英變成邊緣,「那一代的台灣讀書人都有這樣的故事。」原本在小學教書的母親也只好賦閒在家。

成長於首善之區的台北,即使是小學,師資也全是撤退來台的外省人士。「外省人很多種的,不是每個人都是『京片子』」,從小家裡只說台語及日語的陳文英,一到學校就像置身另一國度,得從頭學起。

陳文英功課好,外省老師喜歡她,誇她:「你真聰明,好像外省小孩。」陳文英說,那時她覺得很光榮,聽不出話裡對台灣人的貶抑;回家告訴父母,大人「又是一陣沉默」。

印象最深的是,在北一女中,陳文英說她樣樣傑出卻總上不了榮譽榜,因為操行永遠只有七十九分。她問了導師。是某少將夫人的女導師哼了一聲,說:「漢奸的女兒怎麼有資格上榮譽榜?」

當晚飯桌上,陳文英問父母:「為什麼老師說父親是漢奸呢?」她記得,父親沉默地放下碗筷,離桌回房,關上門,久久傳來一聲日文:「八格野鹿(日文罵人語)!」母親只是流淚。

原來是當年「二二八」事件時,曾加入左翼組織「黑色青年聯盟」的父親也遭通緝,躲了半年;自此有了不良紀錄,常有特務上門,「父母得包紅包打點」;只是無人知曉這紀錄將影響下一代。

那晚是對陳文英的政治啟蒙。她開始理解父親那一代,「在歷史洪流中改寫了自身歷史」的上一代台灣人。

為了父親,她學日文,那是「那一代台灣人的鄉愁」,「他們與日本的距離比中國要近得多」。曾服務於日本大使館的父親用英文給她寫信,那是兩人熟悉的眾語言中最大的交集,「他不會中文,我不會日文」。

廿三年前,民進黨創黨,陳文英是創黨黨員之一,她把那面綠白小旗子送父親。「他很高興,慎重地把民進黨旗子掛在櫥櫃門板背面,門一掩上,別人就看不到了。「他還是害怕的,他還是活在政治恐懼裡,只敢偷偷高興。」陳文英感嘆。

去年,政黨再次輪替,國民黨再度完全執政。陳文英觀察,「恐懼又再回到父母心上,跟我說軍警裡有很多『郭冠英』。」因此她不願以真名見報,一甲子以來的歷史傷痕並不是那麼容易抹去的啊。

【2009/04/06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70569
1987年歸鄉第一人 買光整村紙錢祭母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4831091.shtml
1987年歸鄉第一人 買光整村紙錢祭母

【聯合報╱本報記者汪莉絹】 2009.04.06 01:01 pm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早上八點半,在台北紅十字會門前等了一夜的熊光遠,拿到○○○一的返鄉探親證,成為打破兩岸長期隔絕的第一人。

一九四九年,熊光遠廿一歲,跟著國民黨軍隊到台灣。經過多年軍旅生涯退伍,住在宜蘭。家鄉有老婆孩子的熊光遠,一人獨自在台灣生活卅八年,沒再娶,一心盼著回家鄉與家人團圓。

拿了探親證,熊光遠迫不及待地回到江西南昌熊家莊,回到家才發現,「父母都走了,老婆也跑了。只有兒子,還有兄弟們,就這麼多了。」物是人非,讓他非常傷心,把母親遺像擺在賓館的床頭,在床前跪了一夜。第二天,他買光了熊家莊周圍所有小店舖的紙錢和鞭炮,到父母墳前祭奠,自責不孝。

幾經思考,一九九二年,他在南昌買了房子住了下來;經人介紹,九三年與一名護士結婚,兩人相依為伴,共度晚年生活。

不是所有返鄉老兵,都像熊光遠一般幸運,立即找到親人。家在山東濟南的張繼孟,直到去年,才找到分離六十三年的妻兒。

一九四五年,廿二歲的張繼孟告別年輕的妻子賈延紅,和年僅兩歲的兒子外出打工。因為戰亂,與妻兒失聯,輾轉到台灣。在台灣獨自生活十八年後,四十歲的他,覺得歸鄉無望,在朋友勸說下,在台灣娶妻成家,有了一雙兒女。

開放探親後,經過多年打聽和當地台辦官員協助,去年,他終於找到元配賈延紅。自張繼孟離家後,賈延紅一人帶著兒子艱難度日。日復一日地等待,她早已斷了丈夫會回家的念頭。有人問起她丈夫,她總說:「這麼大年紀了,也回不來了。」

但張繼孟去年終於回家了。夫妻兩人青絲已成白髮,看到站在面前的丈夫,賈延紅輕聲說了句:「你回來了!」遲到六十三年的問候,道盡離別之苦。

【2009/04/06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70561
頁/共2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