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局勢暨戰史討論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馬侃承認敗選 電賀歐巴馬當選美總統
2008/11/08 16:30 瀏覽19,836|回應218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玉狐狸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0811/20081105177560.html
馬侃承認敗選 電賀歐巴馬當選美總統 
中央社╱中央社 2008-11-05 12:32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四日專電)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馬侃今晚十一時二十分(台灣時間五日中午十二時二十分),在亞利桑那州發表談話,承認敗選,並表示已打電話給歐巴馬祝賀他的勝利。

馬侃並說,他很難過歐巴馬的外婆不幸於昨天去世,不能親自看到她的外孫當選美國總統。

馬侃並呼籲他的支持者支持歐巴馬,共同為建設美國而努力。


http://n.yam.com/cna/politics/200811/20081105177678.html
歐巴馬勝選 歐鴻鍊:馬總統親筆信函致賀 
中央社╱中央社 2008-11-05 13:37
   
(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五日電)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初步揭曉,民主黨籍候選人歐巴馬發表勝選感言。外交部長歐鴻鍊今天表示,總統馬英九致歐巴馬總統當選人的「親筆信函」將在美東時間十一月五日中午前送達歐巴馬辦公室。

歐鴻鍊中午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外交部已準備好馬總統的賀電,等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正式確定就會發出,根據規劃,馬總統致歐巴馬總統當選人的「親筆信函」將在美東時間十一月五日中午前送達歐巴馬辦公室。

他說,美國兩黨政治發展成熟,台美關係不會因白宮換新主人而有變化,台美之間持續良性互動。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92956
 回應文章 頁/共2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GOOGLE地球>別人也有大國夢(杜念中)
2010/06/02 08:52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556440/IssueID/20100602
<GOOGLE地球>別人也有大國夢(杜念中)
2010年06月02日蘋果日報

歐巴馬總統上周發表了就任後的首次「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這份報告在美國國內引發不同迴響。有人認為歐巴馬推翻了布希的單邊主義與先制攻擊的戰略,改採多邊磋商;與盟邦共同解決國際紛爭的思維,多少反映了美國國力的衰退。也有人認為,歐巴馬依舊強調維持美國卓越的軍力,只是希望先解決經濟問題,做為強大國力的後盾;所以除了用語之別,歐巴馬與布希、柯林頓並無二致。


國際上對這份新安全戰略報告的反應也有所不同。中國在短短52頁的報告中被提到10次,但是中國媒體反而認為,歐巴馬還是以中國為潛在對手。印度反應恰好相反,因為報告把印度與中國和俄羅斯並列為具有影響力的全球關鍵中心,印度媒體感到十分欣慰。
印度這些年來的大國心態與中國如出一轍,民族自信大增,急於得到國際上的尊敬與認可。但是歐巴馬上台以後,印度在美國國際大戰略中的地位,遠不如布希時代。不但在阿富汗問題上被美國一腳踢開;在印巴問題上,美國還邀請中國共同擔起協調角色。對印度而言這是莫大羞辱。印度對此深感不平,也開始檢討過往的親美政策,是否過於一廂情願,甚至開始發展多邊戰略關係。


美印雙邊關係升溫
但是美印間的疏離並沒有維持太久,美國已經感受到印度的重要性。去年8月,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訪問印度,停留長達5天,受到朝野熱情接待。柯林頓夫婦是冷戰之後開啟美印新關係的奠基者,對印度情感特別深。擔任參議員時,希拉蕊還是國會印度小組的主席。
2008年民主黨內總統初選,希拉蕊曾遭歐巴馬諷刺為「來自旁遮普省的參議員」。這回以國務卿身分造訪,對印度最大的鼓舞就是她提出建立美印之間的雙邊戰略對話。
美國國防部長蓋茲於今年初也造訪印度。蓋茲對印度來說是熟面孔,他在訪問期間重提美印戰略夥伴概念,而且強調印度是區域和全球安全的穩定力量。這話聽在一度遭到歐巴馬冷落的印度人耳中格外窩心。蓋茲大力讚揚印度對美國阿富汗政策的支持,結果換得印度提出把美印關係提高到美國—北約關係的等級。
美印雙邊關係的後續發展包括了4月間兩國海軍在阿拉伯海舉行的馬拉巴演習。這是自1992年以來的第10次馬拉巴演習,過去澳洲、日本、新加坡都曾經參加。但今年只有美印兩國的海軍參與。隨著美國軍力的相對衰退,美國愈來愈需要可靠的盟邦共同維護從波斯灣到東亞的海運線安全,而印度是唯一擁有可觀海上戰鬥力量的大國,再加上地緣之便和民主同質性,印度幾乎注定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夥伴。美國一直視中國東海、南海到中東地區的海運線為美國的馬其諾防線;如今中國興起,美國過去的盟邦有的開始動搖。相形之下,印度對美國的重要性幾乎已經無可替代。


戰略對話更加緊湊
這兩天在華盛頓舉行由外長領銜的首次美印戰略對話,就是去年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承諾的兌現。這樣的對話無疑提高了印度的地位。再者,歐巴馬總統也將於今年秋天之後首次訪問印度。看來歐巴馬的反布希情結已經被現實主義替代了,美印關係的短暫疏遠也就此告一段落。未來兩國的戰略對話隨著愈來愈多共同利益的重疊,只會走向更密集、更緊湊、更多元。而由於美國的加持,印度的大國夢也將開始變得越來越真實。


作者為《蘋果日報》社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95797
<美國與世界>歐巴馬的核安夢想生生不息(柯翰默(Charles Krauthammer))
2010/04/20 10:48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450171/IssueID/20100420
<美國與世界>歐巴馬的核安夢想生生不息(柯翰默(Charles Krauthammer))
2010年04月20日蘋果日報

剛結束的核子安全高峰會的規模與成果真不相稱,歐巴馬總統召集四十六國領袖集會,這是自從一九四五年以來美國國土上最大規模的高峰會,上次各國領袖在美國開會時創建了聯合國,在六十五年前足稱具有世界歷史重要性的集會。


而這次高峰會呢?盛大會議所為何來?為了防止核子原料落入恐怖份子之手,這無疑是值得致力的目標。不幸的是最可能帶來此種威脅的兩國卻未被列入議程討論中。
首先被遺漏的是伊朗,該國狂熱於提煉濃縮鈾以製造核彈,被美國國務院視為全球最大的恐怖主義輸出國。巴基斯坦也未被列於高峰會議程,巴基斯坦製造鈽,每天都在增加全球核分裂原料的庫存。
巴基斯坦算是對美相當友善的國家,但也是擁核國家中最不穩定者。巴國正在與國內的塔利班叛軍及基地恐怖組織作戰,各大城市頻繁發生自殺炸彈攻擊。巴國的情報局對政府的忠誠度更是曖昧不明,部分人士同情塔利班,進而同情基地組織。
兩天會議結束後,歐巴馬宣布的重大突破是甚麼?烏克蘭、智利、墨西哥和加拿大同意放棄不同數量的濃縮鈾。


核武威脅仍然存在
我如釋重負,不知你有無同感,我可是為加拿大的濃縮鈾擔憂得輾轉難眠呢。加拿大人能幹出甚麼事來?會議沒提到伊朗,而不管加拿大把多少鈾送到美國儲存,巴基斯坦仍不斷生產新的鈽。
歐巴馬可能也意識到,從政局穩定的盟國移走少量的核分裂原料,實在不夠看,他又自豪地宣布,美國與俄羅斯將處置六十八噸的鈽。但他沒提這其實是十年前就達成的協議,而且新議定書中還說要等到二○一八年才開始淘汰鈽,大家現在一定更有安全感了吧?
如果要簽訂這麼沒分量又鬆散的核子協議,更恰如其分的場合應該是找專家在日內瓦開會,議定細節後讓各國外交部長簽署。把各國領袖找來華府大張旗鼓,根本就是搞錯方向,反而忽略迫在眼前的伊朗威脅。
歐巴馬「核子之春」的另一部分,是美俄前一周的《戰略武器裁減條約》。美蘇敵對早已結束,現在看俄羅斯那些老舊敗壞的核子彈頭數量多少根本不重要,裁減條約對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捷夫而言反而是重大成就,因為它凍結了美國飛彈防禦系統的部署,當代最重大的反核突破進展因而受限。
遵守《禁止核子擴散條約》的國家,若對美國發動生化攻擊,將可逃過美國的核彈報復。這項轉變太怪、太不可思議,如此一來檯面上還剩下甚麼能運用的報復手段,連希拉蕊都說不出來。
美軍高層不久前才告訴國會,伊朗只要一年就可取得製造核彈的核分裂物質,要製成武器只需數年。
世界改變的趨勢已不可扭轉,阿拉伯地區國家走向核子化,《禁核擴散條約》名存實亡,核武輾轉落入恐怖組織手中的風險急速擴增。在此之際,外界又發現敘利亞把致命的飛毛腿飛彈轉移給中東最強的非政府部隊真主黨。
不過,別擔心,加拿大的濃縮鈾安全無虞。峰會發布不具約束力量的聯合公報,還達成「工作計劃」協議。沒錯,兩年後還要再辦一次核安峰會,(奧巴馬的)夢想將會生生不息。


作者為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44692
時代週刊籲歐巴馬拋棄冷戰思維
2010/04/12 16:33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004/20100412389924.html
時代週刊籲歐巴馬拋棄冷戰思維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4-12 14:57

(中央社記者焦興華上海12日電)美國「時代週刊」最新一期以封面故事評論美中關係指出,兩國關係磨合充滿挑戰,過程十分艱巨,美國總統歐巴馬必須以新的世界觀和外交策略,尋求共同演化應對複雜的中美關係。

胡錦濤4月12日至13日出席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核安全峰會,並在此期間與歐巴馬舉行雙邊會晤。

中新社引述「時代週刊」的文章表示,美國一向沿用冷戰的舊思維,但對今時今日的全球政治而言,圍堵已經不合時宜。自二戰結束後,對蘇聯的圍堵政策支配美國的決策長達50年,但中國並非蘇聯。美國與中國打交道,應減少像冷戰般的正面衝突,多考慮「共同演化」(co-evolution)。

「共同演化」是生物學詞彙,形容兩個物種互相影響對方的進化過程。

文章提及人民幣匯率問題,稱中美雙方必須小心、適當地處理,尤其在這問題令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張之時。除了貨幣問題,美國在核擴散、北韓核問題和資訊流通等所有範疇,都需要找出新的全球規則,放棄孤立中國,確保「共同演化」給予中國最希望得到的「穩定」。

文章指出,在思考中國問題時,西方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想到「西方如何容納一個崛起的中國?」猶如一輛滿座的汽車,如何再擠進一個壯漢?因此西方對中國崛起常感到不安。

文章認為西方應從重新設計汽車方面思考,真正的挑戰不在於為中國提供空間,而是以新思維思索全球體制。

文章說,近幾個月接二連三出現引發中美關係緊張的因素,美國必須接受對中關係緊張是無可避免,期望中美兩國共同演化,在短期內是很困難的事。但這正是美國反思全球觀的機會,歐巴馬和他的團隊在這次中美峰會上所作的決定,或許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35677
歐巴馬接班人?美軍指揮官裴卓斯堅持說不
2010/04/04 21:37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004/20100404075292.html
歐巴馬接班人?美軍指揮官裴卓斯堅持說不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4-04 19:27

(中央社台北4日電)許多美國選民渴望政壇出現一位局外人,而在軍方官員頗受尊敬的情況下,美軍中央司令部(US Central Command)指揮官裴卓斯(DavidPetraeus),有機會成為一位強有力的總統候選人,更有可能成為一位大有所為的總統。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美國人從未對政客感到如此厭惡,不僅逾3/4民眾無法認同國會,連總統歐巴馬的支持率都跌破50%,不再受到選民信任。

許多美國選民期待一名實在、正直而且有成就的局外人出現在政壇上。

在現今許多政客費勁力氣只想往上爬,每句話只為求最大政治利益的歪風下,美國近年來聲譽不衰反增的唯一公家機關,可能只有軍方。

因此,哪裡會比在軍方找尋歐巴馬的繼承者更適合?自從二戰期間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DwightEisenhower)在1952年選上總統後,軍人沒有比現在更有機會成功入主白宮。

而在軍方人才中,無人能像領導23萬美軍的裴卓斯更為突出。裴卓斯曾經策畫伊拉克的增兵計畫,從而翻盤反敗為勝,而他目前正指揮在阿富汗同樣艱鉅的任務。

57歲的裴卓斯曾在距離地面60英尺發生降落傘失靈卻仍生還的奇蹟,也曾在演習中被擊中胸部而經歷5小時的手術,當時身為營長的他拒絕躺在醫院休養,要求拔下臂上針管,宣稱:「我不是一般人。」

不過每日電訊報指出,裴卓斯似乎無意成為三軍統帥。他否認有任何政治野心,他的說法和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的北軍名將薛曼(William Sherman)的名言十分相似。薛曼在1884年以「如果提名,我不接受,如果當選,我不任職」一言,拒絕了角逐總統的可能性。

裴卓斯被問及是否有意從政時堅稱:「我已經盡可能透過許多方式說『不』,我是真的說不。我試圖引述一首鄉村歌曲『關於『不』這字,你有哪個環節不明白?』(What part of "no" don\t you understand?)來表達心聲,但我是認真的...,我永遠不會在政壇上競選,我可以保證。」這個說法幾乎就是薛曼的翻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26926
歐巴馬:阿富汗情勢危急 進步太慢
2010/03/30 11:37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30/19/22z9w.html
歐巴馬:阿富汗情勢危急 進步太慢
 更新日期:2010/03/30 10:20 李致嫻
(法新社華盛頓29日電) 美國總統歐巴馬先前突訪遭戰爭蹂躪的阿富汗,今天表示阿國的進步「太慢」。

歐巴馬自阿富汗訪問返國後,在「國家廣播公司」(NBC)的訪談中表示:「我認為他有在聽。」他指的是阿富汗總統卡賽(Hamid Karzai)。此次訪問包括兩國領袖對談。

歐巴馬在訪談中表示:「不過我認為阿富汗的進展太慢,我們一直試著強調的是,現在的情況十分危急。」這段訪談將於明天早上播出。

歐巴馬力勸與美國政府關係緊張的卡賽,要盡更大的努力打擊貪腐與猖獗的毒品交易;外界認為伊斯蘭好戰份子可得到金援,應歸咎於毒品交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21316
歐巴馬晤阿富汗總統 強調反恐反貪一樣重要
2010/03/29 09:43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003/20100329788400.html
歐巴馬晤阿富汗總統 強調反恐反貪一樣重要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3-29 09:00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28日專電)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在喀布爾向阿富汗總統卡賽(Hamid Karzai)表示,他期許阿富汗在打擊激進分子取得進展的同時,也能同步在執政效能、法治和打擊貪污展現成果。

歐巴馬今天到阿富汗進行事前未對外宣佈的閃電訪問。他是在與卡賽會談後的共同記者會上,作了以上表示。

卡賽對歐巴馬第2次訪問阿富汗,同時也是第1次以美國總統身分訪問表示誠摰歡迎。他並代表阿富汗人民,對美國政府在過去8年間,花納稅人的錢協助阿富汗表示感謝。他希望這些協助能有助於建立一個安定、堅強、和平而有自信的阿富汗。

歐巴馬說,他注意到阿富汗電力生產的增加,認為這是阿富汗政府努力的成果。

歐巴馬強調,在反恐戰爭已取得進展的同時,他也希望阿富汗政府在民政上繼續進步,包括增加農業生產、電力生產、提升執政效能、勵行法治和打擊貪污等,以期建立一個更繁榮、更安全、更獨立而不致處處受到鄰國牽制的國家。

歐巴馬並宣佈,他已邀請卡賽於5月訪問華盛頓。

歐巴馬同時表示,他這次到阿富汗訪問的最主要目的,是探望在阿富汗打仗的美軍,為他們打氣,希望他們知道,美國三軍總司令是如何肯定和感謝他們和家屬的犧牲奉獻。

歐巴馬在阿富汗停留約6小時後,搭乘空軍一號專機離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20192
歐巴馬閃電訪問阿富汗 慰問前線將士
2010/03/29 09:11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003/20100329784834.html
歐巴馬閃電訪問阿富汗 慰問前線將士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3-29 07:55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28日專電)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在阿富汗進行6小時的閃電訪問。他與美軍一起用餐,與官兵們親切交談,同時代表美國人民對他們及家屬的犧牲奉獻,表示慰問與感謝。

歐巴馬昨晚搭乘空軍一號專機連夜飛行,今天抵達阿富汗首都喀布爾(Kabul)北邊的巴格蘭(Bagram)基地,再搭直昇機到喀布爾,與阿富汗總統卡賽(Hamid Karzai)會談。

這是歐巴馬上任以來首次訪問阿富汗。歐巴馬在會晤卡賽時,向他傳遞了打擊貪污與取得軍事進展同樣重要的訊息。

歐巴馬與卡賽會晤後,白宮隨後宣佈,卡賽將於5月12日訪問華盛頓。

歐巴馬召見駐阿大使艾肯柏利(Karl Eikenberry)及駐阿美軍最高指揮官麥克克里斯托(Stanley McChrystal),垂詢當前政情及戰況。

歐巴馬隨後到美軍基地醫院探視受傷官兵,對他們親切慰問。

中午,歐巴馬與基地官兵共進午餐。午餐前,歐巴馬與士兵們親切聊天,問他們的名字、來自哪一州等。席間,歐巴馬發表簡短談話,特別代表美國人民,對前線將士及家屬的犧牲奉獻,表示由衷感謝。

歐巴馬於午餐後即登上空軍一號離開,在阿富汗停留約6小時。

去年12月,歐巴馬在紐約西點軍校宣佈對阿富汗增兵3萬人,但也定下從2011年7月開始自阿富汗撤軍的時間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20168
歐巴馬突訪阿富汗 會晤阿國總統卡賽
2010/03/29 09:06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29/19/22wox.html
歐巴馬突訪阿富汗 會晤阿國總統卡賽
 更新日期:2010/03/29 08:05 毛盈超
 
(法新社喀布爾28日電)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飛抵阿富汗,這是歐巴馬上任以及下令對阿富汗增軍3萬部隊以來,首次突然造訪該國。

基於安全歐巴馬此行保密到家,並以與阿富汗總統卡賽(Hamid Karzai)在喀布爾會談拉開序幕,歐巴馬計畫對卡賽施壓,促其做到美國認定的治國基準,特別是在檢肅貪腐和打擊毒品交易方面。

歐巴馬是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部隊發動攻勢,加快圍剿阿富汗的塔利班(Taliban)勢力之際走訪阿富汗。北約部隊清剿塔利班勢力,在為阿富汗政府提供沒有叛亂之憂的環境,以利政局進展,並最終能自行維護法治。

歐巴馬於27日晚未經宣布即離開大衛營度假地,連夜搭乘空軍1號專機直飛阿富汗。

專機降落阿國巴格蘭基地(Bagram)後,歐巴馬即率隨行官員搭直升機飛往喀布爾會見卡賽,卡賽在總統府以紅地毯儀式歡迎歐巴馬到訪,包括阿富汗儀隊並演奏兩國國歌。

歐巴馬此行預計只停留幾小時,包括視察駐阿富汗美軍部隊。

白宮高階官員透露,歐巴馬與卡賽將單獨晤談15分鐘左右,歐巴馬還將與阿富汗內閣會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20165
白宮:阿富汗總統卡賽定5月12日訪問華府
2010/03/29 09:02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29/19/22wop.html
白宮:阿富汗總統卡賽定5月12日訪問華府
 更新日期:2010/03/29 08:05 毛盈超
 
(法新社喀布爾28日電)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阿富汗總統卡賽(Hamid Karzai)在喀布爾舉行晤談後,白宮今天表示,阿富汗總統卡賽將於5月12日走訪華盛頓。

跟隨歐巴馬秘密造訪阿富汗的白宮發言人吉布茲(Robert Gibbs),透過Twitter feed服務發布卡賽走訪華盛頓的事情。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29/19/22wor.html
歐巴馬:阿富汗進步鼓舞美國人 籲繼續改善
 更新日期:2010/03/29 08:05 林仟懿
 
(法新社喀布爾28日電) 歐巴馬今天突訪阿富汗,他在此表示,阿富汗政府的「進步」讓美國人受到鼓舞,但他們希望看見更多改進,尤其在打擊毒品和貪腐兩方面。

歐巴馬與阿國總統卡賽(Hamid Karzai)一對一會談後,在記者會上公開告訴卡賽:「已達成的進步讓美國人民受到鼓舞。」

不過歐巴馬也敦促卡賽在民政領域、包括良好的治理、打擊貪腐以及法治等方面「繼續進步」。

卡賽則表示,他要感謝美國納稅人協助「重建與恢復」阿富汗民用機構及政府。

法新社隨行攝影記者表示,歐巴馬也與卡賽的內閣舉行擴大會談,然後與東道主一起用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29/19/22wot.html
歐巴馬結束阿富汗突訪 飛返美國
 更新日期:2010/03/29 08:05 毛盈超
 
(法新社喀布爾28日電) 法新社記者表示,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簡短、出人意外的走訪阿富汗後,今天搭乘空軍1號專機離開阿國,飛返國內。

歐巴馬在以總統身份首次造訪阿富汗期間,只在當地停留了5小時。

此行歐巴馬會見了阿富汗總統卡賽(Hamid Karzai),施壓促其大力檢肅貪腐,也向駐地美軍發表演說,感謝他們在討伐塔利班組織(Taliban)與蓋達組織(Al-Qaeda)戰爭中所做出的奉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920164
歐巴馬上任一年帶給美國的十變
2010/01/19 10:33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001/20100119284398.html
歐巴馬上任一年帶給美國的十變

中央社╱中央社 2010-01-19 09:58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特稿)2008年美國總統候選人歐巴馬(Barack Obama)高舉「變」(Change)字大旗攻入白宮。全世界都在看他能「變」出什麼名堂。執政週年,正是檢驗是否「變」很大的時候。

歐巴馬上任後的第一個「變」,是宣佈一年內關閉關達那摩(Guantanamo)反恐監獄,及禁止對恐怖份子嫌犯刑求逼供。

他的前任小布希(George W. Bush)批評這項決定是:「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前副總統錢尼(DickCheney)則批評歐巴馬只為掌聲,置國家安全和正義於不顧。」

小布希果然沒錯。歐巴馬於11月間公開承認,一年內關閉關達那摩監獄的承諾可能跳票。跳票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害怕一旦關達那摩監獄關閉,恐怖份子囚犯如移到美國本土監禁,將影響本土安全。

歐巴馬政府提出關閉監獄的8000萬美元預算,於5月間遭國會否決。國會要求歐巴馬政府先提出移監計畫,讓國人瞭解240名囚犯將移到何處。

歐巴馬政府已商得一些友邦的同意,收留部份經清查無罪釋放的囚犯。剩下的約110人,歐巴馬政府已決定收購伊利諾州一所閒置監獄,做為移監之用。不過共和黨議員誓言將全力封殺。

歐巴馬的第二個「變」,是宣佈支持婦女自行決定墮胎的權利。

小布希堅決反對最高法院「羅伊對韋德」(Roe v.Wade)判例,認為墮胎無異殺害生命;歐巴馬則讚揚判例保護了婦女的健康和生產自由,強調政府不應介入家庭最隱私部份。

歐巴馬的第三個「變」,是宣佈對胚胎幹細胞研究的限制解禁。

小布希認為幹細胞研究需要胚胎,胚胎的取得多來自墮胎,因此幹細胞的研究是變相的謀殺生命。

歐巴馬則認為,禁止使用聯邦經費進行幹細胞研究,導致醫療科學停滯,使許多原來可能有救的病人喪命。因此幹細胞研究是救人。

歐巴馬的第四個「變」,是提名波多黎各移民之女索托瑪約(Sonia Sotomayor)出任大法官,使她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拉丁美洲裔大法官,改變了美國最高法院的生態。

歐巴馬的第五個「變」,是支持同性戀權益。他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擴大聯邦政府職員同性戀伴侶的醫療福利制度。

小布希認為,婚姻是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之間的事。歐巴馬則認為政府不必管個人隱私。

歐巴馬在參加一個同性戀組織募款餐會時,誓言終結美國軍中「不要問,不要說」政策,讓同性戀者可以公開從軍。

美國軍方從1993年起實施「不要問,不要說」政策,即軍方不主動調查從軍者性向,但同性戀者必須保持性向沈默,一旦同性戀身份曝光,必須退伍。政策實施以來,已有超過1萬2000名軍人為此離開軍隊。

歐巴馬也向同性戀者保證,將廢除「婚姻保護法」(Defense of Marriage Act)。

美國國會於1996年通過「聯姻保護法」,規定聯邦政府的婚姻定義是一男一女之間的結合;各州不須視同性間的結合為婚姻,即使這種結合在其他州被視為婚姻。

歐巴馬的第六個「變」,是改革健保制度,將政府提供低收入戶的醫療補助(Medicaid)和提供65歲以上老人的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擴大為全民健保,使全國人民納保率達到95%。

這項世紀變革法案雖然已分別獲得參眾兩院通過,但兩院版本在關鍵條文部份南轅北轍。例如眾院主張墮胎納入健保,參院則予以排除;眾院主張政府公辦保險,與民營保險競爭,促使提升保險品質及降低保費。

參眾兩院目前仍在為折衷版本協調中,歐巴馬原期待能在上任週年簽署生效實施,不過因協調過程並不順暢,可能還要拖上一些時日。

歐巴馬的第七個「變」,是訂定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撤軍時間表。

小布希認為,訂定撤軍時間表,等於是向恐怖份子投降,也是對盟邦的背叛,國際將不再信任美國。歐巴馬則強調,美國的協助不是空白支票,伊拉克和阿富汗終將為自己的國家負起責任。

歐巴馬已宣佈,美軍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將於2010年8月31日以前結束,美軍將於2011年底以前全部撤出。美軍也將從2011年7月起,開始從阿富汗撤軍。

歐巴馬的第八個「變」,是放棄單邊主義,支持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行動。

小布希認為,在必要的情況下,美國應採取單邊行動,維護美國最大利益和國家安全;但歐巴馬認為,21世紀的諸多新挑戰,絕不是任何一個領導人,也不是任何一個單一國家,所能單獨面對。美國將更謙卑地與全世界攜手合作。

歐巴馬的第九個「變」,是與國際修好,甚至願向敵國伸手。

歐巴馬上任後,到歐洲、拉丁美洲、中東、亞洲訪問,都展現謙恭的態度,甚至對美國過去的作為表示歉意。

他在法國演說時,承認美國過去有時「未重視歐洲在世界的領導地位」;「有時對歐洲表現出傲慢和輕蔑」;「美國與歐洲關係應是夥伴關係,而不是資助人與被資助人的關係」。

在墨西哥演講時,他公開承認,美國過去與拉丁美洲關係有些時候確曾不睦,美國有時會頤指氣使,有時也確曾疏於履行承諾。未來美國與拉丁美洲應「基於彼此尊重、共同利益和分享價值單純交往」。

在開羅發表演說,他向伊斯蘭教世界伸出橄欖枝,呼籲他們終止對美國的懷疑與不和。他告訴伊斯蘭教世界:「我今天來到這裡,是來尋求美國與全世界伊斯蘭教徒的新開始。」

在東京演說時,歐巴馬承認過去美國與一些亞太多邊組織的關係脫節。不過他強調,脫節時代已經過去。美國將擴大參與亞太事務。

歐巴馬的第十個「變」,是準備從今年夏天起,對貪婪的華爾街金融業者開鍘,課徵「金融危機責任費」。

歐巴馬認為,由於華爾街業者不負責任地玩追逐金錢遊戲,導致爆發金融危機。政府花納稅人的錢拯救他們於破產邊緣。如今經濟復甦後,他們理當還錢。

歐巴馬提議,對資本額500億美元以上的金融機構課徵金融危機責任費,其中對全美前10大金融業者,課徵營利稅率可能高達60%。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805351
頁/共2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