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清光緒20年)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後,於1895年(清光緒21年)派李鴻章在日本馬關的著名旅館「春帆樓」與日本派來的伊藤博文簽署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及澎湖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接收初期,台灣官紳如丘逢甲等人抗拒割讓日本,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抵抗日本軍隊的接收,後唐景崧兵敗逃至廈門,6月26日劉永福繼任台灣民主國總統。將台灣民主國中部以北防務委由台灣知府黎景嵩指揮,派遣統領楊戴雲、提督李惟義、督辦吳澎年扼守苗栗尖筆山與彰化八卦山。之後3個月,民主國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並共造成台灣方面14000名兵勇戰死,史稱乙未戰爭,同時也是台灣史上最大一次戰爭。
1895年日本遼東的近衛師團由能久親王(北白川宮)統率,於5月29日(農曆5月6日)自澳底(現鹽寮公園)登陸台灣,並在澳底設立行宮(即仁和宮現址)。
初期日本治台任用軍人為台灣總督,以敉平當時各地的動亂組織,後到日本大正年間,政局轉穩,日本政府開始大量建造各項基礎建設,如自來水、電力、公路、鐵路、醫療、教育,並大量開採台灣自然資源,如金銅礦、森林、樟腦、蔗糖、稻米、食鹽等,用來作為日本重工業的發展。同時,日本重新劃定台灣行政區域,對重要的區域都市開始進行「市區改正」工作,擬定都市計畫,改變過去台灣常見的清末閩南地區的鄉鎮風光,使得街道風貌漸為西洋化,並規劃道路橋梁、公園綠地、自來水與下水道、電力工程、衛生機構、公家廳舍等。
另一方面,受制於殖民政策,日本對台灣人進行殖民教育,對台灣本地人與在台日本人分別設計兩種不同的教育制度,並限制台灣人僅能接受醫學、農牧等技術性質的高等教育,影響台灣人的民智發展。而台灣人民對於日本殖民政府的反抗,初期多為激烈的武力衝突(以中、南部地方勢力居多),最後都以被鎮壓瓦解或被誘導歸順收場。
自192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民族自決」主張的影響,台灣的知識份子也展開一連串要求自治與制度改革的運動,結合偶發的勞工運動,並向民間廣為宣傳,但到了後期,因為左、右兩派的分裂,及殖民政府加強壓制力道而逐漸消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7年起),日本為加強對台灣人民的控制,加速實行了「文化洗腦」。推行皇民化運動,「鼓勵」台灣人說日語,改姓日本姓氏,穿日本服飾,奉祀傳統日本宗教信仰,全盤接受日化生活。另外也以各種方式召集台灣人從軍或負擔軍隊勞役,投入中國及東南亞戰場。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