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23190
紀德艦到位 台灣巨艦時代到來
陳宗逸
2005/12/15 第508期
紀德艦加入東亞海域,短時間內大幅增強台灣海軍的作戰能力,但台灣主要依賴的是外購,而日韓中三國則是普遍依靠自製,顯見台、中海軍實力仍有差距。
台灣向美國採購的四艘紀德級驅逐艦(KIDD class),首二艘基隆號(DDG 1801)與蘇澳號(DDG 1802)已經在十二月八日下午順利駛抵台灣東部蘇澳海軍中正基地,並且將於十二月十七日,在陳水扁總統親自主持成軍典禮之下,正式進入戰備。
紀德艦成軍 海軍戰力新里程碑
紀德艦是台灣海軍有史以來排水量最大的巨型作戰艦,滿載排水量將近一萬噸,紀德艦陸續到位,將使台灣海軍首次擁有「攻勢作戰」能力,艦上所配備的標準二型防空飛彈(Standard II),也讓台灣海軍一向缺乏的遠距離防空戰力,進入新的里程碑。在紀德艦返台的同時,陳水扁總統與國防部長李傑,擺脫台北政壇的烏煙瘴氣,秘密南下視察屏東九鵬基地,進行台灣新研發的雄風二E型巡弋飛彈,以及擎天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前稱「雄三」)的試射,未來這兩種攻擊力強勁的「台灣復仇武器」,也將可能有裝載在紀德艦上面進行作戰的可能。紀德艦到位,台灣加入與日本、南韓和中國同步進行的「巨艦」對抗行列。
大噸位作戰船艦,在冷戰時代一向只屬於美國和前蘇聯的專利,也只有這兩大超強軍事大國,才有足夠的成本操作排水量萬噸以上的巡洋艦與重型驅逐艦。後冷戰時代,由於東亞各國的造艦工藝日益精進,日本率先進入巨艦時代,一九九○年代中期日本海上自衛隊陸續服役的金剛級神盾驅逐艦(KONGOU class, DD173),排水量已經將近一萬噸,這是東亞強國首先進入操作巨艦時代的敲門磚。
中國製艦艇 國際情報圈很好奇
操作巨艦,不論是在國際政治影響力上,或者單純的提升海軍作戰能力,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海軍是國際軍種,是國家主權的延伸,操作巨艦也象徵國家力量的延展,不論是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巨砲巨艦,或者是現代的多功能巨艦,都有相同意義。日本海上自衛隊,將在短期內因應修改憲法,改成「自衛軍」,操作萬噸巨艦,這是日本自衛隊走出和平憲法限制的第一步。
由於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巨艦時代提早來臨,視日本為競爭假想敵的中國與南韓,也立刻進行追趕,中國在一九九七年開始進入「大造艦」時代,首艘噸位破紀錄的「旅海級」重型驅逐艦深圳號,排水量達七千噸等級,是中國海軍有史以來自製的最大等級驅逐艦,一九九九年下水成軍的深圳號,這幾年成為中國海軍的實力象徵,多次代表中國海軍出訪,世界各國都對這艘中國國產巨艦充滿興趣。目前旅海級的第二艘艦,正在進行艤裝,即將下水測試,旅海級的設計融合歐美和俄式風格,雖較不成熟,卻代表中國海軍努力想要走出國產工藝中間路線的努力。
就在全世界關注旅海級驅逐艦動向的時候,二○○四年,中國無預警的推出052B型和052C型兩種新設計的重型驅逐艦,據估計,這兩款秘密研發的新設計驅逐艦,不但擁有相當成熟的匿蹤艦體設計,其中的052C型艦,還是暱稱為「中華神盾」的防空驅逐艦,艦上配備有俄羅斯協助中國自行研發的相位陣列雷達,首二艘艦編號一七○和一七一,目前都已經下水測試,短期間內將進入戰備,這是中國海軍首次進入「神盾巨艦」時代,國際情報圈對於中國國產的神盾雷達,莫不充滿好奇心。
自製神盾艦 南韓動向中日關注
而南韓海軍也與中國同時,進入「大造艦」時代,一九九九年出現的KDX-1型驅逐艦,為南韓國產的第一種重型驅逐艦,排水量將近五千噸,與中國的旅海級幾乎同一時間出現,引起世界關注。短時間之內,南韓海軍的KDX-2型驅逐艦馬上推出,此款驅逐艦有相當成熟的匿蹤設計,外型看起來彷彿台灣海軍拉法葉級巡防艦(排水量不到四千噸)的「放大版」,首艘KDX-2型驅逐艦,排水量達到七千噸等級,二○○四年下水服役,被南韓海軍命名為「忠武公李舜臣號」(Chungmugong Yi Sun Shin, DDH 975),李舜臣是一五九七年九月十六日,率領水師抵抗日本豐臣秀吉艦隊入侵,創造「十三艘孤軍打倒三百三十三艘艦隊」奇蹟勝利的韓國民族英雄,南韓海軍以最新銳的巨艦以李舜臣來命名,目標指向再清楚不過。
接著KDX-2出現的,將是神秘的南韓國產KDX-3型神盾驅逐艦,極可能在二○○六年現身,據估計排水量將近萬噸,包括日本和中國的軍事情報分析家,都相當關注南韓海軍自製神盾艦的發展。
南韓的造船工業本來奄奄一息,甚至被台灣所超越,但是近幾年經過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南韓海軍有目的和遠見的戰略規劃,陸續推出的先進巨艦,已經引起東亞水域的超級震盪。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南韓從一個只能自製次級巡防艦(例如曾經極力推銷給台灣的「蔚山艦」)的「代工國家」,轉身成為東亞崛起最迅速的海軍大國,目前的軍事實力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和中國,未來在南韓國產神盾艦出現之後,包括日本與中國都將受到嚴重衝擊。
直升機母艦 日海上戰力再升級
日、韓、中三強,同時進入「神盾艦」時代,對於三國的海權伸展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神盾艦最受人矚目的就是全方位的防空能力,可以三百六十度同步監控空域的相位陣列雷達,可以同時指揮垂直發射的防空飛彈,對抗採取飽和攻擊戰術的敵方武力,擁有全方位的防空能力,神盾艦的出現意味著可以保護該國海上艦隊的領空,神盾艦出現的下一步,就意味著「航空母艦時代」的來臨,因為神盾艦最大的目的,就是保護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領空安全。無獨有偶,日、韓、中三強的下一步,就是「航空母艦」戰鬥群。
目前,南韓與日本都在同步發展輕型「準航空母艦」。南韓的「獨島號」兩棲突擊艦,已經完工,即將下水測試,獨島號是排水量一萬五千噸左右,擁有類似航空母艦的全平面甲板,可以操作垂直起降戰機,南韓海軍預計建造二艘同級艦,繼續開發正式的航空母艦概念。
南韓的航母戰略,其實是跟著日本模式進行,日本海上自衛隊目前已經有三艘大隅級輸送艦,也被認為是一種「隱藏式航空母艦」,日本海自利用大隅級,已經多次成功運補在伊拉克支援戰爭的陸上自衛隊,並且加入南海海嘯的救援工作,大隅級運輸艦擁有和航空母艦一樣的外觀,也被人視為日本海上武力的象徵。
在大隅級之後,日本海自目前正在建造的是一艘一萬三千五百噸級的「直升機母艦」,這是一艘以「驅逐艦之名行航空母艦之實」的隱藏式航母,這艘巨型母艦,甚至擁有神盾型相位陣列雷達,擁有強悍的防空作戰能力,並且可以配備日本即將向美國採購的F-35A/C型垂直起降戰機,日本將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首度擁有航空母艦戰力。
海域新時代 紀德艦具指標意義
至於中國的航空母艦時代,目前還在隱蔽之中發展。由於中國不具備有類似日、韓兩國的經濟優勢,軍備發展多半以技術和理論發展,取代實作主義。二○○五年年底,知名的加拿大「漢和信息中心」,根據各種資訊研判,中國正在利用從俄羅斯買回來的「瓦良格」號(Varyag)航空母艦船體,研究以這個船體「回溯設計」航空母艦的可行性,「漢和」甚至拍攝到瓦良格號在中國某造船廠船台上進行工作的照片。瓦良格號是前蘇聯發展航空母艦的重要指標,首艘艦「庫茲涅佐夫」號(Kuznetsov)目前還在俄羅斯海軍服役,艦上可以操作固定翼的Su-27K型戰機,排水量達到四萬三千噸,是類似英法海軍擁有的中型航空母艦,與美國目前主力超過十萬噸的巨型核動力超級航母,還有一段距離。但是,俄羅斯在將瓦良格號的船體賣給中國之前,已經進行主結構的大量破壞,以防止中國「復原成功」,中國海軍直接運用瓦良格號船體的可能性很低,但並非沒有。
東亞海域,在日韓中三強的巨艦時代來臨之後,已經進入全新的發展,台灣海軍的紀德艦接著加入,其實也有指標性意義。但是,從台灣與日韓中三強的發展可以看出,台灣主要依賴的是外購,而其他三國則是普遍依靠自製。
軍購難過關 台灣國防危機已現
台灣海軍極力想要取得神盾艦,加強區域防空甚至彈道飛彈防禦能力,但是美國海軍的神盾艦製程都已經排滿,短期之內無法販售給台灣新的神盾艦,日韓兩國也遇到這樣的困難,所以兩國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決定自製神盾艦,以免受制於美國的造船時程,台灣在外購環境惡劣、海軍戰略規劃前後反覆、抓不到重點的情況下,步履蹣跚,不似日韓兩國、甚至中國的發展有計劃和節奏感。
紀德艦加入東亞海域,短時間之內,大幅度增強台灣海軍的作戰能力,但是長期來看,在中國有計劃的加入神盾行列,同時不間斷發展傳統動力潛艇科技的情況下,台灣海軍與中國之間的實力差距,會日益擴大。而軍購特別預算遭到政治惡鬥影響無法過關,台灣國防的危機,已隱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