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軍武網友交流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國際科學學術研究話題
 瀏覽14,586|回應116推薦2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oO角兒
behappy

http://news.yam.com/afp/life/200804/20080418051860.html
蝴蝶效應揚名 渾沌理論之父羅倫茲辭世
法新社╱林治平 2008-04-18 06:20    


 
(法新社紐約十七日電)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今天宣布,被尊為「混沌理論」之父的美國氣象學家羅倫茲昨天因癌症過世,享壽九十歲。

麻省理工學院表示,擔任該校教授的羅倫茲率先發現氣象系統數學模型中的混沌現象,也就是在像氣象之類的動態系統中,小小的變化就「可能引發巨大而且經常是意料外的結果」。

羅倫茲一九九一年曾獲頒京都基礎科學獎,評選委員會盛讚他提出的這套理論具有開創性,是「牛頓以來對人類對自然觀點造成最大改變的事情之一」。

這項研究讓羅倫茲提出所謂的「蝴蝶效應」,也就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變化,例如昆蟲鼓動翅膀,也許會導致可能相當重大的後果。

這個名詞出自他一九七二年的一份學術報告,題目是:「可預測性:巴西一隻蝴蝶鼓動翅膀,會在德州引發一場龍捲風嗎?」

麻省理工學院發布的聲明說,羅倫茲早期這項研究工作「標誌一個新研究領域的開啟,影響的不只是數學的領域,而幾乎及於科學的各個學門,如生物學、物理學和社會學。」

聲明又說:「有些科學家聲稱,二十世紀有三項科學革命將為後人難忘,分別是相對論、量子力學和混沌理論。」

http://news.yahoo.com/s/afp/20080417/sc_afp/ussciencelorenz_080417165749
Edward Lorenz, father of chaos theory, dies

Thu Apr 17, 12:57 PM ET

NEW YORK (AFP) - Edward Lorenz, a meteorologist who became the father of the modern field of chaos theory, died Wednesday of cancer in Massachusetts aged 90, MIT announced Thursday.

A professor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Lorenz was the first to identify chaotic behavior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weather systems, in which small differences in a dynamic system, like the weather, "could trigger vast and often unsuspected results," the university said.

A committee that awarded him the 1991 Kyoto prize for basic sciences wrote that Lorenz's groundbreaking theory represented "one of the most dramatic changes in mankind's view of nature since Sir Isaac Newton."

Lorenz's research led him to develop what became known as the "butterfly effect," the idea that an infinitesimally small alteration -- like the flapping of an insect's wings -- can lead to potentially monumental consequences.

The term stemmed from his 1972 academic paper "Predictability: Does the Flap of a Butterfly's Wings in Brazil Set off a Tornado in Texas?"

MIT said Lorenz's early work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field of study that impacted not just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but virtually every branch of science -- biological, physical and social."

"Some scientists have since asserted that the 20th century will be remembered for three scientific revolutions -- relativity, quantum mechanics and chaos," the statement said.

The original experiment that lead to Lorenz's groundbreaking theory was conducted in 1961, when he was using a numerical computer model to rerun a weather prediction.

When, as a shortcut on a number in the sequence, he entered the decimal .506 instead of entering the full .506127, the result wa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weather scenario.

Lorenz published his findings in a 1963 paper for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noting that "if the theory were correct, one flap of a seagull's wings could change the course of weather forever."

Later speeches and papers by Lorenz replaced the seagull with the more poetic butterfly.

Lorenz was working as a weather forecaster for the US Army Air Corps during World War II when he decided to pursue further study in meteorology.

But he wrote once that his interests in things mathematical and meteorological dated back much earlier, to his childhood.

"As a boy, I was always interested in doing things with numbers, and was also fascinated by changes in the weather," Lorenz once wrote in an autobiographical sketch.

His daughter told the New York Times that Lorenz was active in his field to the end of his life, in addition to also being vigorous and fit.

"He was out hiking two and one-half weeks ago, Cheryl Lorenz told the daily, "and he finished a paper a week ago with a colleague."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2982720
 回應文章 頁/共1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揭生命起源奧秘/大強子對撞器首測成功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sep/11/today-life8.htm
自由時報2008年9月11日

揭生命起源奧秘/大強子對撞器首測成功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科學家十日在日內瓦附近的瑞士和法國邊境地底,啟動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花費最昂貴(近三十八億歐元)的科學實驗設備「大型強子對撞器」(Large Hadron Collider,LHC),並成功完成首次重要測試,將質子束輸入長二十七公里地底環狀隧道。

質子束不到一小時走完LHC隧道

經過連串的測試運轉後,CERN的電腦螢幕於格林威治時間十日八時三十六分(台灣時間下午四時三十六分)閃爍兩個白點,顯示第一束質子以不到一小時全程走完LHC的隧道。CERN實驗室頓時響起歡呼聲,遠在美國芝加哥透過衛星直播觀看實驗過程的科學家也開香檳慶賀。

在十日的測試中,質子束以順時針方向運行,CERN還計畫進行逆時針運行測試。這一天都是用小電流測試加速器,未來一到兩週會慢慢加強電流,逐步找出問題並修正,預計下個月才會正式進入質子束對撞的實驗。

不過,下個月的對撞實驗只是測試性質,真正讓以相反方向運行的兩束質子加速到接近光的速度,也就是每秒鐘在隧道運行一萬一千圈,然後猛烈撞在一起的全速對撞實驗,要到明年才會開始。

一些人擔心這種實驗可能產生「微型黑洞」,導致世界末日。不過CERN的首席發言人吉利斯認為此乃「無稽之談」,他指出,最危險的情況頂多是全速運轉的粒子光束失去控制,這只會造成加速器本身受損,並使光束鑽進隧道周遭的岩石中。前述情況在十日均未出現,而LHC可能要一年之後,才會開始全速運轉。

LHC的首要任務就是找尋被喻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至今只存在於理論的希格斯粒子,一九六四年由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預言,視之為物質的質量之源以及電子和夸克(宇宙的基本粒子)等形成質量的基礎。

霍金賭一百美元找不到上帝粒子

不過,英國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霍金九日說,他押一百美元,賭LHC實驗不會發現希格斯粒子。他說:「如果沒發現希格斯粒子,會更令人興奮,那就表示某些地方出了錯,需要重新思考。」但霍金表示,這次實驗有可能會發現「超對稱粒子」,這是從粒子物理超對稱假說中得出的一種粒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23078
強子對撞啟動成功 台教授見證 質子束雙向繞行 上千科學家歡呼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1-apple.com.tw/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Sec_ID=3&ShowDate=20080911&IssueID=20080911&art_id=30946622&NewsType=1&SubSec=11
強子對撞啟動成功 台教授見證 質子束雙向繞行 上千科學家歡呼
2008年09月11日蘋果日報

【李寧怡、袁世忠╱綜合報導】為探究宇宙起源而興建的大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昨天正式啟動,台灣參與LHC計劃的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張元瀚昨在瑞士接受《蘋果》記者訪問時表示,為了見證這歷史一刻,昨天瑞士現場擠滿來自世界各地1、2千名科學家觀看。10時30分(台灣時間下午4時30分)當質子束成功繞行1圈後,現場還爆出熱烈的歡呼與掌聲,畢竟「這可是下一代實驗的來臨!」

下月將進行對撞測試
張元瀚說,昨天大強子對撞機注入質子束後分段逐步加速,雖然能量僅有正式運作的10分之1,但僅花1個半小時就成功地以順時針方向繞行長達27公里的環形隧道1圈,顯示測試十分順利,接下來LHC又進行反時針方向繞行,也同樣成功,經過數周精細調整後,再於下月21日進行兩束質子束對撞測試。
這具地球上最龐大複雜的機器,要進行史上最龐大複雜的物理實驗,最終目的是模擬137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瞬間,讓科學家找到宇宙物質質量的來源「希格斯玻色粒子」,並了解宇宙生成初期物質形成的過程。

世界末日「胡說八道」
LHC實驗曾引來「可能導致世界末日」的質疑,部分人士憂心強子對撞可能產生具有強大引力的黑洞,造成地球毀滅。CERN主發言人吉利斯(James Gillies)昨在LHC啟動前直斥此一論點「胡說八道」。他表示,LHC實驗中可能發生最危險的事,是質子束全速對撞時失控,但失控的質子束只會破壞LHC本身,然後鑽入附近地底岩石中。
國家地理頻道將於明晚8時播出紀錄片《大型強子對撞機》,觀眾可一窺LHC最後組裝的情形,以及4具偵測器中其中兩具──超環面儀器(ATLAS)與緊湊渺子線圈偵測器(CMS)的樣貌。台灣研究人員正是參與這兩具偵測器的建造與運作。

大強子對撞機研究計劃
◎目的:模擬137億年前導致宇宙生成的「大爆炸」(Big Bang)瞬間,證明「希格斯玻色粒子」(Higgs Boson)的存在。它在1964年蘇格蘭物理學家希格斯(Peter Higgs)提出的理論中,是宇宙物質質量的來源,但科學家一直未能證實其存在。
◎地點:位於法國與瑞士交界地底100公尺處,主環圓周達27公里,是全球最大也最複雜的機器。
◎機構:由歐洲共同加速器中心(CERN)主導,已耗時20年,總經費約達2830億元台幣,全球85國近9千位科學家參與,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大學、中央大學均有專家參與研究。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蘋果》資料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23076
全球都在看 台灣竟沒轉播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ExteriorContent/Life/Life-Main/0,4381,news-content+11051801+112008091100171+0,00.html
2008.09.11  中國時報
全球都在看 台灣竟沒轉播
陳至中/台北報導

     由「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主導的大強子對撞機(LHC)計畫,台灣時間十日下午三時正式啟動。我國研究團隊也參與其中,於瑞士現場見證的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侯維恕表示,十日的成功只是往前推進一步,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緊張的心情遠多於興奮。

     LHC十日注入循環粒子束,計畫正式啟動,預計十月二十一日正式進行第一次對撞,適時將產生大量數據,由各國研究團隊競賽,看誰先找到關鍵的希格斯粒子,揭開宇宙生成的秘密。該計畫受到世界矚目,當地廣播、網路幾乎是二十四小時不斷放送。侯維恕在現場見證歷史,但他表示,啟動只是第一步,現在不是科學家興奮的時刻,未來還有很多考驗等著科學家們去克服。

     昨天下午正式啟動時,我國中研院原打算現場轉播,但訊號很快就中斷,台灣研究團隊ATLAS計畫總主持人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世昌表示,全球只有二千個轉播點,中研院這次因準備匆促,沒能搶到轉播。下次若有機會,不排除再試著轉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23068
全場喝采 我團隊熱身見證歷史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ExteriorContent/Life/Life-Main/0,4381,news-content+11051801+112008091100170+0,00.html
2008.09.11  中國時報
全場喝采 我團隊熱身見證歷史
胡欣男/桃園─日內瓦電話採訪報導

     號稱物理史上規模最大的大強子對撞機(LHC)實驗,十日正式啟動,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張元翰率領的中大團隊因負責製作的CMS探測器尚未派上用場,昨日在控制室外圍的轉播會場觀看。他接受越洋電話採訪時興奮地說:「看到啟動順利,全場上千人喝采、鼓掌,大家都很激動!」

     張元翰說,真正在LHC控制室操控實驗的學者約卅多人,後方有大批各國記者攝影,其餘在CERN(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合作實驗的團隊上千人,只能在外圍會場觀看網路轉播。

     記者詢問張元翰現場狀況,他幽默反問:「你有看轉播嗎?我也只能看轉播而已。」

     張元翰指出,昨天LHC從啟動到質子束繞行一圈,花費一個半小時,比原先預期快很多,證明加速器內的幾千片感應磁鐵都調整到非常精密、準確位置,運轉才能如此順利、快速。

     張元翰說,昨日加速器啟動後,質子先順時針繞行,隨後改以逆時針方向,期待能逐漸增加質子束和速度,碰撞出高能量。台灣團隊負責的探測器部分,雖暫時派不上用場,但質子束繞行難免有誤差,探測器會接收到誤差訊號,可趁這段時間趕緊調整。

     「雖沒能親手操控加速器,但從轉播第一時間參與這歷史性一刻,意義真的很重大,物理學已邁向嶄新的一頁!」張元翰說,啟動後,CERN上千名實驗成員情緒激動,互相擊掌慶賀,見證歷史,也證明努力終於有初步成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23065
第一道質子束 震撼貫穿對撞機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ExteriorContent/Life/Life-Main/0,4381,news-content+11051801+112008091100169,00.html
2008.09.11  中國時報
第一道質子束 震撼貫穿對撞機
諶悠文/綜合十日外電報導
 
 
     瑞士日內瓦「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耗資四十億瑞士法郎,在瑞士與法國邊界地下一百公尺建造的「大強子對撞機」十日正式啟動,並成功地讓第一道質子束貫穿整個對撞機。透過衛星觀看整個過程的各國科學家,連遠在芝加哥的實驗室都開香檳慶祝。

     日內瓦時間十日上午九時卅八分(台灣時間下午三時卅八分),研究計畫主任艾萬斯發布啟動命令,第一道質子束被注入廿七公里長環形隧道內的大強子對撞機,注入後須逐段調整,並使其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走通對撞機的全部八段。

     艾萬斯說,「注入質子束後,約五秒鐘才取得資訊」。不久控制螢幕上的指示器閃爍,證實已經注入。

     台灣十五時卅八分 歷史性一刻

     當地時間十時廿五分左右,研究人員宣布第一束質子束貫穿整個大強子對撞機,現場響起歡呼聲。

     然後須經過數小時至數十小時調整測試,第二道質子束流以反方向注入對撞機。再經過一段時間極其複雜精密的調試,到十月廿一日質子束才展開對撞。

     這個超大型計畫花了將近廿年才完成,是歷來最複雜及花費最大的科學實驗之一。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錢思進說:「這具有里程碑意義,為在前所未有的對撞能量下取得新發現奠定了基礎。」

     物理新里程碑 各國科學家慶祝

     「大強子對撞機」將質子束加速到接近光速後對撞,模擬宇宙大爆炸的瞬間情況,主要目標是尋找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粒子」,進而了解物質構造,並探索新物理現象。物理學家認為希格斯粒子可能解開質量的奧秘。

     就在「大強子對撞機」試運轉的前一天,英國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霍金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說他下注五十英鎊(約一百美元),賭「大強子對撞機」在實驗中找不到被視為宇宙科學聖杯的「希格斯玻色子」。

     尋找宇宙科學聖杯 科學家對賭

     霍金現為劍橋大學數學教授,著有暢銷書《時間簡史》等著作。他九日表示,根據目前的想法,大強子對撞機的能量應該足以發現希格斯玻色子。但他認為,如果沒發現希格斯玻色子,會更令人興奮,那就表示有地方出錯,需要重新思考。

     不過霍金表示,這次實驗有可能會發現「超伴子」。根據超對稱理論(supersymmetry),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有一個超伴子相隨,如果能發現超伴子的存在,對「旋理論」(string theory)一個非常重要的肯定。

     霍金說,如果大強子對撞機能夠撞出微型黑洞,證明他提出的黑洞會釋放輻射的理論,他就可以拿到諾貝爾獎了。可是照霍金的計算,大強子對撞機製造出可以產生黑洞能量的機率不到百分之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23061
亞洲唯一》新網路主導權 我沒缺席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4512403.shtml
亞洲唯一》新網路主導權 我沒缺席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2008.09.11 03:11 am
 
 
大強子對撞機(LHC)昨天正式運轉,台灣科學團隊除了參與粒子物理研究外,也有機會藉此取得新世代網路技術的主導權。

LHC未來每年會產生約一百萬張DVD容量的龐大實驗數據,這些都要靠歐洲粒子物理中心(CERN)所發展的「網格(Grid)電腦」處理。

「網格電腦是www的更進一步」,LHC台灣區研究計畫總主持人、中研院物理所研究員李世昌說,現在使用普遍的全球資訊網發源地就是CERN。他形容,網格電腦就像是連接全世界各研究單位大型電腦構成的「超級電腦」。Google正在發展的「雲端運算技術」就是一種網格電腦的分散式運算概念。

網格電腦除了像現在的網路可以分享、傳輸檔案,甚至可以共享運算能力、儲存空間,甚至應用軟體;未來新世代的網路只要上網,所有東西都可以從全世界不同的電腦中取得。使用者可以在台灣連上線,使用存在美國的應用程式,把檔案儲存在德國。

全球共有十二個網格電腦的一級中心,亞洲唯一的一級中心坐落在台灣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地下室。李世昌指出,日本沒有把握維持網格電腦穩定運作,「不敢」接下一級中心;這也代表台灣取得新一代網路技術的主導和決策權。

台灣大學物理系博士陳凱風形容,LHC運算的一級中心就像設在自己家,獲得實驗數據會比別人快,對台灣研究大有幫助。

李世昌說,雖然網格電腦的概念出自美國,但是目前發展最快的還是CERN;目前美國有意自行發展網格技術,但仍不得不與CERN的系統相容。

不過參加網格中心的代價高昂!台灣維持網格中心的網路費一年就要一點二億元。李世昌指出,網格中心初期僅供國際粒子物理界使用,未來生物資訊、大氣科學等研究都可應用。

【2008/09/11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23057
世界末日?大強子撞擊…我們還活著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4512411.shtml
世界末日?大強子撞擊…我們還活著
 
【聯合報╱編譯高國珍/法新社日內瓦十日電】 2008.09.11 03:11 am
 

大強子撞擊機(LHC)實驗首部曲在台北時間昨天下午三點半展開,科學家將順時鐘方向射出的質子束分段攔截測試,以確定真正對撞時各種裝置能順利運作。測試在一個小時內順利完成,實驗室爆出陣陣歡呼,及此起彼落的開香檳聲。計畫領導人伊凡斯博士說,總算鬆了口氣。

伊凡斯博士是來自英國南威爾斯的礦工之子,負責為質子束的發射測試做讀秒倒數。他在現場穿著短袖襯衫和牛仔褲,神情輕鬆。他喊道「五、四、三、二、一、零…全沒了!」在最緊張的時刻,他還開了個玩笑,輕鬆駁斥先前外界憂心的各種世界未日臆測。

今天的啟動漫長而謹慎,旨在設備檢查及運作程序的確認。實驗中,第一批順時鐘方向的質子束在隧道內被分段攔阻,以確認監視系統、導航磁力是否正常運作。因此質子束行進速度也較慢,花了約一小時。之前另一項同樣目的的實驗,大正負電子對撞LEP(Large Electron Positron)則花了十二小時。

一位操作人員說,沒想到能在一小時內完成,真是太壯觀了。順利完成後,控制室立刻爆出陣陣歡呼,並大開香檳慶祝。賀訊也立刻湧至,包括來自對手費米國家實驗室(Fermilab),該實驗室的一台早期加速器,也是為同樣目的而製造。

LHC計畫領導人伊凡斯已為此實驗目標工作十四年。他說,這機器非常複雜,隨時可能出錯。在測試順利完成後,他說,若非有這些世界頂尖科學家,這個實驗不可能完成,而在這一刻前,我們強忍情緒,現在才能鬆一口氣。

這次質子束發射測試,只是首部曲,LHC計畫表示,明年才會以巨大的十四 TeV(兆電子伏特)讓強子對撞。這比法國Fermilab所維持的紀錄大上七倍。此後一系列的偵測器將追蹤撞擊後所噴出的次原子碎粒,以尋找新粒子存在的證據。

LHC費時近廿年,耗資六十億瑞士法郎(台幣一六八五億元),是人類史上花費最高,最複雜的科學實驗之一。

【2008/09/11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23051
大型強子對撞器啟動 科學家歡欣鼓舞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yam.com/afp/life/200809/20080910637185.html
大型強子對撞器啟動 科學家歡欣鼓舞  
法新社╱陳昶佑 2008-09-10 23:35    
 
 
(法新社日內瓦十日電)各界期待已久的「大型強子對撞器」今天正式啟動,設計這台大型機器的目的是為了揭開宇宙的秘密,如今機器已成功完成初步測試,粒子物理學家都相當興奮。

研究人員歡呼、鼓掌並開香檳,慶祝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這項突破,而且實驗也沒有如末日預言者所擔心,出現黑洞吞噬一切。

該研究中心的主管官員艾瑪盛讚這對該中心以及人類追求知識而言,是「歷史性的一天」。

艾瑪說,人類「一直在探索他們從何而來,他們又該往何處去,宇宙是否會終結,以及宇宙未來將往何處去」。

格林威治時間上午七時三十分(台灣時間下午三時三十分)一過,首批質子束開始注入大型強子對撞器;這台大型機器建造在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總部地下一百公尺處。

這項任務的目的在於解開物理學中多項重要迷團,包括所謂「上帝粒子」是否存在;揭開佔宇宙九成六的「黑暗物質」與「黑暗能量」之謎;以及與我們本身的世界平行的其他維度是否存在。

在瑞士、法國邊界地區二十七公里長的環型隧道中,平行質子束將加速至接近光速。

接著超導磁鐵將操控反轉的質子束,以便讓一連串的質子在四個大型實驗室中撞擊在一起,短暫重現一百三十七億年前「大爆炸」製造出宇宙時的狀況。

一系列感應器將追蹤對撞過後噴射出的次原子碎片,尋找新粒子的特徵。

外界憂心這項實驗可能製造出「黑洞」,其超重力會吞噬地球,但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反駁這種說法。

今天的啟動對撞器,也代表將展開漫長謹慎的啟用程序,在開始對撞前,將檢查設備與運作程序。

首批質子已停止,正在一部分接著一部分進行檢驗,看看監控設備與操控磁鐵是否正常運作。為了進行檢驗,研究人員故意降低質子速度。

順時針轉動的質子束不到一小時就完成首圈測試,控制室內傳出歡呼,並開香檳慶祝。

一名操作人員告訴法新社:「沒有人能想像這可以在一小時內完成,這令人不敢置信。我們都感到高興而且自豪。」

相較之下,強子撞擊器的前身「大型電子正子對撞器」要十二小時才能達到相同目標。

科學家說,今天稍晚測試逆時針質子束,目前也已完成。

大型強子對撞器的任務主持人艾萬斯十四年來都在從事對撞器研究工作,他說,質子如此順利完成第一圈,他感到鬆了一口氣。

他說:「這台機器非常複雜,任何時間都可能出錯。」

該研究中心的夥伴與對手均表達祝賀訊息,包括美國芝加哥附近傳奇的費米粒子物理學實驗室。

大型強子對撞器的建造費時近二十年,耗資六十億瑞士法郎(約一千六百九十五億台幣),是有史以來昂貴程度與複雜程度堪稱數一數二的科學試驗。

一旦一切就緒,大型強子對撞器將讓兩個平行質子束快速移動,一個走順時針方向,另一則為逆時針,繞著隧道以高達每秒一萬一千圈的速度移動,接著操控質子束,讓他們在四個實驗室內對撞,這些實驗室的牆壁都裝上偵測器。

對撞器數週內可能首度進行對撞,但明年才能產生十四兆電子伏特的最大能量,為費米實驗室保持的紀錄的七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22548
大強子對撞機啟動 質子束幾周後開始對撞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9/20080910633401.html
大強子對撞機啟動 質子束幾周後開始對撞  
法新社╱楊一峰 2008-09-10 19:50   
 
 
(法新社日內瓦十日電)科學家說,世界上最強而有力的原子撞擊機「大強子對撞機(LHC)」今天開始運作,這項任務旨在識破物質宇宙最大的奧秘。

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七時三十分(台灣時間下午三時三十分)過後不久,第一個質子束被注入大強子對撞機。這個超大型計畫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才完成,是歷來最複雜及花費最大的科學實驗之一。

大強子對撞機計劃領導人艾萬斯說:「在注入質子束後,約五秒鐘才取得資料,」不久後,控制螢幕上的指示器閃爍,證實了這項注入。

這個大強子對撞機花費了六十億瑞士法郎(約一千六百九十五億新台幣)建造。

這項任務旨在解決一些物理學上最難以解決的謎,包括粒子為何有質量,解釋奇怪的「暗物質」和「暗能量」,以及是否有與我們所處空間並存的其他空間。暗物質和暗能量佔宇宙組成的百分之九十六。

在法國與瑞士交界下深處的環形隧道內,平行的質子束將被加速到接近光速。

超導磁鐵然後會引導質子束,讓它們在四個巨大的實驗室對撞,短暫地複製一百三十七億年前宇宙創生時的「大爆炸」情況。

一系列的偵測器將追蹤撞擊後所噴出的次原子碎粒,以尋找新粒子存在的證據。

今天的啟動,是漫長而謹慎的檢查設備和運作程序的作業的開始。

第一批質子束在隧道內被一段一段的攔阻,以確認監視系統是否正常運作。

科學家說,質子束可能在幾週後開始對撞。
 

http://news.yahoo.com/s/afp/20080910/sc_afp/sciencephysicscern_080910124459
Scientists' joy after world's greatest atom-smasher starts operations

by Richard Ingham
39 minutes ago

GENEVA (AFP) - Particle physicists were jubilant on Wednesday after the long-awaited startup of a mega-machine designed to expose secrets of the cosmos passed its first test with flying colours.
 
Cheers, applause and the pop of a champagne cork -- rather than the cataclysmic suck of a black hole, as doomsayers had feared -- marked the breakthrough at the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

Robert Aymar, the organisation's director general, hailed it as a "historic day" for CERN and mankind's thirst for knowledge.

Humans have "a quest for (knowing) where they came from and where they should go, whether the Universe will end, and where the Universe will go in the future," he said.

Just after 0730 GMT, the first proton beam was injected into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LHV), a massive built 100 metres (325 feet) underground at CERN headquarter.

The mission aims at resolving some of the greatest enigmas in physics: whether a so-called "God particle" exists that would account for the nature of mass; an explanation for "dark matter" and "dark energy" that account for 96 percent of the cosmos; and whether other dimensions exist in parallel to our own.

In a 27-kilometre (16.9-mile) circular tunnel on the Swiss-French border, parallel beams of protons will be accelerated to nearly the speed of light.

Superconducting magnets will then steer the counter-rotating beams so that strings of protons smash together in four huge laboratories, fleetingly replicating the conditions that prevailed at the "Big Bang" that created the Universe 13.7 billion years ago.

Arrays of detectors will trace the sub-atomic rubble spewed out from the collision, looking for signatures of novel particles.

CERN scientists have dismissed fears that the process could create a "black hole" whose super-gravity would swallow the Earth.

Wednesday's startup marked the start of a long and cautious commissioning process to check equipment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before these collisions can get underway.

The first batch of protons was halted, sector by sector, to verify that monitoring systems and the steering magnets were working properly. Their speed was purposely slowed for the inspection process.

The clockwise beam completed this first test lap in under an hour, causing an eruption of joy and an outbreak of bubbly in the control room.

"No-one would have imagined that this could have been done in less than an hour. It's phenomonenal, quite unbelievable," an operator told AFP. "We are very happy and proud."

By comparison, the predecessor to the LHC at CERN, the Large Electron Positron (LEP) collider, took 12 hours to achieve the same goal.

A test of the anticlockwise beam would take place later on Wednesday, scientists said.

LHC Project Leader Lyn Evans, who has been working on the collider for 14 years, said he felt a wave of relief after the protons had completed their first lap so smoothly.

"It's a machine of enormous complexity and things can go wrong at any time," he said.

Messages of congratulations flooded in from CERN's partners and rivals, including the legendary Fermilab particle physics lab near Chicago.

The LHC took nearly 20 years to complete and at six billion Swiss francs (3.76 billion euros, 5.46 billion dollars) is one of the costliest and most complex scientific experiments ever attempted.

When all is ready, the LHC will whizz two parallel beams, one clockwise and the other anticlockwise, around the tunnel at up to 11,000 laps per second before steering them into collisions into four chambers whose walls are swathed with detectors.

The first collisions are likely to start in several weeks, but only next year will the LHC be cranked up to its full capacity of 14 teraelectronvolts -- a massive amount of energy -- or seven times the record held by Fermilab.

Over the 10-15 years in which will the LHC will operate, masses of data will spew from these collisions and will be scrutinised by physicists around the world.

"It's about acquiring knowledge for humanity about the behaviour of fundamental matter," physicist Daniel Denegri told AFP. "We expect to make discoveries that could be rather spectacular."

The Holy Grail will be finding a theorised component called the Higgs Boson, which would explain how particles acquire mass. Believed to be ubiquitous -- yet also frustratingly elusive until now -- the Higgs has been dubbed the "God particle."

The giant machine was several times over its initial budget and began operations two years late.

Before the startup, Internet-driven rumours said the LHC would create black holes or a nasty hypothetical particle called a strangelet that would gobble up the planet.

CERN commissioned a panel to verify its safety calculations and France also carried out its own assessment.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22360
大強子對撞機啟動 盼識破物質宇宙最大奧秘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yam.com/afp/life/200809/20080910633363.html
大強子對撞機啟動 盼識破物質宇宙最大奧秘  
法新社╱楊一峰 2008-09-10 19:35  
 
 
(法新社日內瓦十日電)科學家說,世界上最強而有力的原子撞擊機「大強子對撞機(LHC)」今天開始運作,這項任務旨在識破物質宇宙最大的奧秘。

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七時三十分(台灣時間下午三時三十分)過後不久,第一個質子束被注入大強子對撞機。這個超大型計畫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才完成,是歷來最複雜及花費最大的科學實驗之一。

大強子對撞機計劃領導人艾萬斯說:「在注入質子束後,約五秒鐘才取得資料,」不久後,控制螢幕上的指示器閃爍,證實了這項注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22349
頁/共1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