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軍武網友交流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國際科學學術研究話題
 瀏覽14,587|回應116推薦2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oO角兒
behappy

http://news.yam.com/afp/life/200804/20080418051860.html
蝴蝶效應揚名 渾沌理論之父羅倫茲辭世
法新社╱林治平 2008-04-18 06:20    


 
(法新社紐約十七日電)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今天宣布,被尊為「混沌理論」之父的美國氣象學家羅倫茲昨天因癌症過世,享壽九十歲。

麻省理工學院表示,擔任該校教授的羅倫茲率先發現氣象系統數學模型中的混沌現象,也就是在像氣象之類的動態系統中,小小的變化就「可能引發巨大而且經常是意料外的結果」。

羅倫茲一九九一年曾獲頒京都基礎科學獎,評選委員會盛讚他提出的這套理論具有開創性,是「牛頓以來對人類對自然觀點造成最大改變的事情之一」。

這項研究讓羅倫茲提出所謂的「蝴蝶效應」,也就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變化,例如昆蟲鼓動翅膀,也許會導致可能相當重大的後果。

這個名詞出自他一九七二年的一份學術報告,題目是:「可預測性:巴西一隻蝴蝶鼓動翅膀,會在德州引發一場龍捲風嗎?」

麻省理工學院發布的聲明說,羅倫茲早期這項研究工作「標誌一個新研究領域的開啟,影響的不只是數學的領域,而幾乎及於科學的各個學門,如生物學、物理學和社會學。」

聲明又說:「有些科學家聲稱,二十世紀有三項科學革命將為後人難忘,分別是相對論、量子力學和混沌理論。」

http://news.yahoo.com/s/afp/20080417/sc_afp/ussciencelorenz_080417165749
Edward Lorenz, father of chaos theory, dies

Thu Apr 17, 12:57 PM ET

NEW YORK (AFP) - Edward Lorenz, a meteorologist who became the father of the modern field of chaos theory, died Wednesday of cancer in Massachusetts aged 90, MIT announced Thursday.

A professor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Lorenz was the first to identify chaotic behavior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weather systems, in which small differences in a dynamic system, like the weather, "could trigger vast and often unsuspected results," the university said.

A committee that awarded him the 1991 Kyoto prize for basic sciences wrote that Lorenz's groundbreaking theory represented "one of the most dramatic changes in mankind's view of nature since Sir Isaac Newton."

Lorenz's research led him to develop what became known as the "butterfly effect," the idea that an infinitesimally small alteration -- like the flapping of an insect's wings -- can lead to potentially monumental consequences.

The term stemmed from his 1972 academic paper "Predictability: Does the Flap of a Butterfly's Wings in Brazil Set off a Tornado in Texas?"

MIT said Lorenz's early work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field of study that impacted not just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but virtually every branch of science -- biological, physical and social."

"Some scientists have since asserted that the 20th century will be remembered for three scientific revolutions -- relativity, quantum mechanics and chaos," the statement said.

The original experiment that lead to Lorenz's groundbreaking theory was conducted in 1961, when he was using a numerical computer model to rerun a weather prediction.

When, as a shortcut on a number in the sequence, he entered the decimal .506 instead of entering the full .506127, the result wa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weather scenario.

Lorenz published his findings in a 1963 paper for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noting that "if the theory were correct, one flap of a seagull's wings could change the course of weather forever."

Later speeches and papers by Lorenz replaced the seagull with the more poetic butterfly.

Lorenz was working as a weather forecaster for the US Army Air Corps during World War II when he decided to pursue further study in meteorology.

But he wrote once that his interests in things mathematical and meteorological dated back much earlier, to his childhood.

"As a boy, I was always interested in doing things with numbers, and was also fascinated by changes in the weather," Lorenz once wrote in an autobiographical sketch.

His daughter told the New York Times that Lorenz was active in his field to the end of his life, in addition to also being vigorous and fit.

"He was out hiking two and one-half weeks ago, Cheryl Lorenz told the daily, "and he finished a paper a week ago with a colleague."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2982720
 回應文章 頁/共1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系統升級 霍金講話速度快1倍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141203/20141203722264.html
系統升級 霍金講話速度快1倍
中央社-2014年12月03日 上午10:22

(中央社倫敦2日綜合外電報導)多虧英特爾(Intel Corp)和SwiftKey研發的新技術,英國物理學大師霍金(Stephen Hawking)可以更快速、更簡單地和外界溝通,取代讓霍金機械聲聞名全球的數十年老系統。

根據路透社,暢銷書「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作者霍金罹患運動神經元病,幾乎全身癱瘓,仰賴電腦說話、書寫。

霍金今天告訴記者:「我的舊系統已經有超過20年,很難繼續用它有效溝通、做我愛做的事。」

「隨著這次改善,現在我打字的速度快上許多,這表示我可以繼續演講、寫論文、寫書,也能更輕鬆地會見親朋好友。」

「這個新系統改變我的生命,我希望它未來20年也能繼續好好服務我。」

英特爾表示,和霍金合作3年後,才研發出新的ACAT系統。

英特爾實驗室工程師納赫曼(Lama Nachman)說,新系統透過霍金眼鏡上的紅外線開關控制,使霍金的說話速度快上1倍,而搜尋電腦檔案等任務的速度快上約10倍。

ACAT系統開放原始碼,明年初供免費下載,將造福全球近300萬四肢麻痺或運動神經元病病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248920
外貌獨特 大師霍金想演壞蛋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141202/20141202721502.html
外貌獨特 大師霍金想演壞蛋
中央社-2014年12月02日 下午21:25

(中央社倫敦2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世界知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接受採訪說,想在007系列電影中演壞人,他說自己獨特的外貌非常適合演壞蛋。

「時間簡史」作者霍金21歲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MND),也就是漸凍症。霍金現年72歲,已幾乎全身癱瘓。

霍金透過電腦發聲,與他人溝通,電腦聲音已成為他個人商標。

他接受「連線」(Wired)雜誌訪問說:「我的理想角色是在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電影裡演壞蛋。我認為輪椅和電腦聲音很適合壞蛋角色。」

霍金的自傳電影「愛的萬物論」(Theory of Everything)可望角逐奧斯卡獎,劇情描述他自1960至1980年代的生活。他本人曾在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和「星艦迷航記」(Star Trek)影集中露過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248403
霍金警告:上帝粒子恐摧毀宇宙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40907/20140907536587.html
霍金警告:上帝粒子恐摧毀宇宙
中央社-2014年09月07日 下午21:15

(中央社雪梨7日綜合外電報導)全球知名物理及天文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警告,俗稱「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在極端狀況下確實有可能摧毀宇宙。

「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霍金認為,在極高的能量水平上,希格斯玻色子可能突然變得不穩定,因而出現「災難性的真空衰減」(vacuum decay),導致「時間及空間崩潰」。

他強調,這類災難發生的可能性相當小,然而,這種可能性存在的事實卻令人興奮,因為這意味著有個全新的物理學領域。

霍金在下月推出的新書「Starmus」序言提出這項論點,新書內容包括著名宇宙論者和天文學家首次在同名科學會議中的演說。

霍金在序言中說:「在1兆億電子伏特的能量水平上,希格斯玻色子可能出現令人憂心的特徵,也就是可能成為介穩(metastable)狀態。」

他說:「這意味著宇宙可能經歷災難性的真空衰減,1個真真空「泡泡」會以光速膨脹,而這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但我們不會察覺到。」

其他科學家可能對霍金的言論表示關切,原因並非認為他是錯的,而是擔心這可能讓納稅的大眾陷入恐慌,影響資助研究上帝粒子的經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187100
物理學家:上帝粒子可能找到了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物理學家-上帝粒子可能找到了-150503751.html
..物理學家:上帝粒子可能找到了
.-字+字.法新社 – 2013年3月14日 下午11:05.
....(法新社巴黎14日電) 歐洲物理學家表示,今天公布的新資訊,強化了去年發現的次原子粒子就是謎樣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又稱上帝粒子)的看法。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表示,2項特性的分析結果,符合這正是上帝粒子的理論。

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CMS實驗發言人因坎德拉(Joe Incandela)說:「分析2012年所有資料得出的初步結果令人驚訝。對我而言,我們顯然在分析上帝粒子;但想知道這是什麼樣的上帝粒子,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這項資訊在義大利拉特烏伊萊(La Thuile)舉行的會議中發表,物理學家一直在會議中檢視這項歷史發現的各個層面。

理論上而言,上帝粒子不會「旋轉」(自旋等於零)。

此外,「宇稱」應該存在。

參與CMS及ATLAS實驗的科學家分析無數資料,並表示他們檢視了這種新粒子的不同選項。

CERN提到來自日內瓦的聲明說:「研究結果都傾向新粒子不會旋轉以及宇稱存在。」

CERN表示:「這些結果再加上新粒子與其他粒子的互動,強烈顯示這就是上帝粒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936266
探索宇宙 科學家打造夢想機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1004/16/2zvmf.html
探索宇宙 科學家打造夢想機
 更新日期:2011/10/04 11:56
(路透日內瓦3日電)國際頂尖物理學家今天齊聚討論如何進一步打造「夢想機器」。夢想機器為斥資數十億美元的大型粒子加速器,將引領宇宙研究進入新時代。

多位科學家和全球主要研究中心領袖將齊聚鄰近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4天,他們正尋求如何為國際直線對撞機(ILC)計畫整合資源與資金。

計畫發起人員發表聲明表示:「粒子物理科學已達決定性時刻。粒子加速器實驗連同宇宙觀測,為新發現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

全球首座大型加速器美國費米實驗室(Fermilab)正負質子對撞機(Tevatron)關閉後,這場會議緊接著召開。上月30日,美國正負質子對撞機服役26年後關閉,交棒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

然而,科學家早先就發現,欲全然探究大型強子對撞機帶來的許多小線索,仍需要其他形式的機器。他們稱這些線索為「超越地球之外世界」宇宙組成的提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722903
制霸25年 美質子對撞機退役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1001/19/2zplz.html
制霸25年 美質子對撞機退役
 更新日期:2011/10/01 08:50 張詠晴
 
(法新社芝加哥30日電) 美國強大的正負質子對撞機(Tevatron)今天永久關閉,它的退役鞏固歐洲物理學界的全球領先地位。近1/4世紀以來,美正負質子對撞機為全球最大型的粒子加速器。

作為美國能源部旗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部分研究,正負質子對撞機於1985年展開粒子對撞實驗,如今退役,正值美國科學界和航空計畫面臨預算緊縮。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建造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已取代正負質子對撞機,成為全球最大粒子加速器設施。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是20會員國聯營機構,於法國和瑞士邊界打造大型強子對撞機。

正負質子對撞機服役期間做出許多重大貢獻,包括於1995年發現頂夸克(top quark),並於2000年發現物理學標準模型中難以探究的濤子微中子(tauneutrino)。

正負質子對撞機也創造許多具體發展,主要包括醫療診斷中廣泛運用的核磁共振(MRI)診療器。運作正負質子對撞機每年須花費5000萬美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721170
反粒子受困千秒 助揭宇宙奧秘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6/19/2suas.html
反粒子受困千秒 助揭宇宙奧秘
 更新日期:2011/06/06 18:50 盧映孜
 
(法新社巴黎5日電) 科學家今天表示,他們成功困住並貯存反氫原子的時間,長達破紀錄的16分鐘,這項驚人的科技壯舉,有助深入了解反物質的奧秘。

粒子和反粒子碰撞時會在能量釋出之中相互湮滅。

將近140億年前大爆炸時,物質和反物質被認為是等量同存。如果這種平衡持續存在,我們所居住的可觀測宇宙就不會誕生。

雖然原因不明,但所幸大自然似乎略為偏好物質的存在,現今反物質相當罕見。

這種不對稱情況仍是粒子物理學最大的謎團之一。

利用氫原子進行低能量實驗,可能是邁向解答的關鍵一步。

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ALPHA研究團隊發言人韓斯特(Jeffrey Hangst)說:「我們可以困住反氫原子1000秒,時間長到足以展開研究,即使目前能夠捕捉的數量不多。」

這項研究刊登在期刊「自然物理學」(NaturePhysics)。研究人員報告捕獲約300個反原子。

同個研究團隊去年秋天捉住數十個反物質原子,保住時間僅達數分之一秒,為全球首度成功案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45014
尋上帝粒子 科學家稱將有答案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518/19/2rrrm.html
尋上帝粒子 科學家稱將有答案
 更新日期:2011/05/18 22:05 陳宜君
 
(法新社倫敦17日電) 物理學家今天表示,他們相信可在2012年底前,確定名為希格斯玻色子(HiggsBoson)的粒子是否存在。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竭力尋找這種理論上存在的粒子。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理事長霍爾(Rolf─Dieter Heuer)在英國皇家學會(RoyalSociety)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相當有信心,接近2012年底時…我們對希格斯玻色子是否存在的問題,將會有答案。」

希格斯玻色子又被稱為上帝的粒子。CERN已下令全球最大的粒子對撞機加速進行這項解釋質量的探索計畫。質量是物理學中的最大謎團之一。

解開這個謎團的關鍵,據信就是希格斯玻色子,這是1種理論上存上的次原子(sub-atomic)粒子,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Peter Higgs)在1964年提出有這種粒子存在的假設,因此以他名字命名。

物理學有名的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理論,還剩幾個謎團缺口,若能發現希格斯粒子,就有助於填補其中1個缺口。標準模型尋求以單一的統一理論,涵蓋宇宙中的所有粒子和力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29954
揭宇宙奧秘 CERN粒子碰撞研究進展大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23/16/2qc3o.html
揭宇宙奧秘 CERN粒子碰撞研究進展大 
 更新日期:2011/04/23 12:42
(路透日內瓦22日電)物理研究中心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科學家今天公布的報告表示,在揭開宇宙奧秘的研究方案中,取得重大進展,以創紀錄的光束強度進行粒子碰撞。

   科學家凌晨將比先前紀錄每單位高出將近6%數量的粒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中和光束進行對撞後,取得這項新進展。先前的記錄由美國費米實驗室(Fermilab)的Tevatron對撞機去年創下。

LHC在長27公里地底圖形隧道中每次的對撞,都會產生類似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Gig Bang)情況。

CERN秘書長霍爾(Rolf Heuer)表示:「光束強度是LHC成功關鍵所在,所以這是很重要的一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08048
英童蜜蜂研究 登國際科學期刊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23/19/2jj4o.html
英童蜜蜂研究 登國際科學期刊
 更新日期:2010/12/23 15:20 許雅筑
 
(法新社倫敦22日電) 英國皇家學會(RoyalSociety)今天表示,一群8到10歲英國小學生的學校報告登上了知名學術期刊,為科學史上首見。

25名小學生的研究,刊登在皇家學會出版的「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催生研究的功臣是住在同區的科學家。

皇家學會發表聲明:「關於昆蟲對色彩與形狀視覺的了解很少,這群學童的研究是此領域的一大躍進。」

英國西南部德翁郡(Devon)布萊克頓小學(Blackawton)學童,在當地教堂庭院裡進行一連串實驗,研究大黃蜂如何感知顏色和形狀。

布萊克頓小學校長施維德維克(Dave Strudwick)表示,他的學生「構思過程、進行研究並完成實驗報告,得到真正創新的發現,他們的研究成果值得發表。」

這群學童利用彩色鉛筆繪出不同圖形,來研究大黃蜂如何找到糖水並避開鹽水。

報告結論指出:「我們發現大黃蜂會同時根據顏色及地緣關係,來決定要採哪朵花的花蜜。科學很酷、很有趣,因為我們可以展露身手,得到嶄新研究成果。」

「生物學通訊」編輯查爾斯華斯(BrianCharlesworth)認為,學童的研究報告是「世界首見、高水準的科學研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356883
頁/共1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