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12-09/0920533888.html
俄陸軍主戰坦克性能嚴重不足難與北約對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 09:20 東方網
俄羅斯《獨立軍事觀察》日前刊登分析文章指出,俄羅斯陸軍目前裝備的坦克絕大部分已經過時,總體性能遠遠落後於北約的同類裝備,而且這種局面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改變。同時,俄軍現在所實施的坦克現代化改裝工作根本無法改變落後於北約的現狀。
根據俄羅斯2007-2015年間的國家武器計畫,對T-90主戰坦克的採購數量將達到1400輛。之所以要如此大量地採購T-90,是因為俄軍方領導層認為這是一種現代化的坦克。那麼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俄軍汽車、裝甲車和坦克管理總局前局長弗拉基斯拉夫•波隆斯基將軍曾在2007年撰文對俄羅斯與北約現役裝甲技術裝備的數量和品質進行了對比。他當時指出,現代化坦克在俄軍坦克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大約為5%(主要是T-90和T-80U),而在北約國家中,這一比重超過了40%。至於裝甲輸送車和步兵戰車,俄軍中的現代化程度只有區區2%(現代化裝備主要是BMP-3),而在北約國家中,這一數字卻高達80%。
與此同時,俄軍坦克的技術性能也要落後發達國家20%-50%。例如,俄制T-90坦克的軍事技術水準係數為1.5,而美國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係數則有2.2;俄制BMP-2戰車的軍事技術水準係數為1.0,而美國M2A2的係數則有1.87。
波隆斯基將軍本人和其前任在2003和2005年時曾宣稱,T-90是一種現代化的坦克。但到了2007年,時任俄陸軍總司令的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卻提出了相反的觀點,認為T-90也已經過時,因為其未裝備車載資訊管理系統,而當時這種設備已普遍安裝在了國外的現代化裝甲車輛上。
除了資訊化系統落後以外,T-90在火力和防護水準上也要明顯落後於國外現代化的M1A2 SEP、“豹-2A6”、“勒克雷爾”和“挑戰者-2”主戰坦克。俄制T-90、T-80和T-72坦克的頂部和底部均缺乏有效的裝甲防護,極易被現代化的反坦克武器擊毀。同時,這三種坦克在面對國外先進的高精度武器時也幾乎無法完成作戰任務--它們在進入自己火炮的射程前便會被摧毀。
波隆斯基將軍在2005年時曾宣佈,將對俄軍現役的老式坦克實施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以使它們達到國外最優秀坦克的水準。之所以實施這一方案,主要是為了在新一代坦克裝備部隊前,使老式坦克能夠有效地對抗國外先進坦克。他認為,改裝後的坦克在總體作戰性能上將達到M1A1、“豹-2”和“挑戰者”的水準,而這三種坦克僅代表了上世紀80年代的水準。至於由上述三種坦克升級而來的M1A2 SEP、“豹-2A6”和“挑戰者-2”的水準,則是改進後的T-90、T-80和T-72所無法企及的。
從傳統上看,俄制坦克的主要優勢體現在其強大的火力上。基於這一點,俄軍將坦克現代化改裝計畫的方向定為為T-90、T-80和T-72安裝統一的作戰模組,也就是火炮、自動裝彈機和穩定系統都將是相同的。
俄軍坦克配備的穿甲彈藥主要是3BM42、3BM32和3BM48。這幾種彈藥對老式坦克的擊毀效果還不錯,但在面對美國M1A2坦克的正面主裝甲時卻明顯威力不足。而要想它們擊毀M1A2,只能從側面實施攻擊。
此外,俄軍坦克還裝備了同樣已經過時的9M119M和9M128兩種炮射反坦克導彈,它們主要用於對付安裝了反應裝甲的M1和M1A1坦克。而它們從正面擊毀M1A2 SEP、“豹-2A6”和“挑戰者-2”的幾率不會超過2%。
俄軍坦克之所以要配備反坦克導彈,是基於以下考慮:“艾布拉姆斯”和“挑戰者”的火炮射程只有2千米,而俄坦克炮射導彈的射程卻有5千米,因此裝備導彈將能夠使防護力相對較弱的俄制坦克在與國外先進坦克過招時能保持較高的生存率。但俄制炮射反坦克導彈的性能卻並不高(擊穿坦克正面裝甲和對付反應裝甲的效果均比較差)。與此同時,考慮到西歐的地形特點,允許坦克進行直瞄射擊的距離不會超過2-3千米。因此,配備炮射反坦克導彈並不會使俄制坦克占到便宜。
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國外的先進坦克還開始安裝主動防護系統。這種系統的主要作用原理是:借助坦克上安裝的告警雷達探測飛向自己的彈藥,然後再利用高精度武器將其攔截。事實上,安裝了主動防護系統的М1А2 SEP已那個完全消除9M119M和9M128導彈的威脅。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在實施現代化改裝的過程中不為T-90、T-80和T-72安裝更可靠的防護裝甲、更強大的電腦、最新型的情報、通訊和目標指示系統,以及更為有效的彈藥,那麼坦克將會喪失其作為俄羅斯陸軍主要打擊手段的地位。
而且,乍看上去俄羅斯好像擁有用於為坦克製造可靠防護裝置的技術,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俄軍坦克現役的“窗簾”主動防禦系統只能對付第二代反坦克導彈,而對第三代反坦克導彈則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至於“競技場”防禦系統,這確實一種可靠的防護手段。但需要指出的是,“競技場”無法攔截穿甲彈。
就俄坦克配備的反應裝甲的情況來說,它們總體上仍停留在1985年時的水準上。所有國外反坦克導彈從正面穿透它們的概率都不低於80%。
事實上,俄軍方公佈的所謂軍事技術水準係數很容易掩蓋俄制坦克與西方先進坦克的真實差距。根據波隆斯基將軍提供的資料,T-90與M1A2在軍事技術水準係數上的差距只有0.7。但這一數字卻掩蓋了以下事實:當T-90與M1A2在相距2000米的距離上進行直接對抗時,前者擊穿後者正面主裝甲的概率不超過20%,而後者擊穿前者主裝甲的概率卻不低於80%。
就目前的坦克水準看,北約現役主戰坦克不但在防護水準上超過了俄制坦克,而且在2.5-3千米距離上的射擊精度也具有明顯優勢。此外,憑藉著先進的熱成像系統,北約坦克在夜間也能夠“看得更遠”。
坦克炮管的壽命也會對坦克的生存率產生顯著影響。衡量坦克炮管壽命的標準是看其彈道特性的下降幅度在超出允許數值前能射擊多少次。據測算,M1A2和“豹-2A6”炮管的壽命大約為700次,而T-90的壽命只有400次。令人感到尷尬的是,這一差距已延續了30年之久。
除此之外,俄制坦克內部的容積(俄制坦克的平均為12立方米,而M1A2的則是18立方米)也會對其人機工程特性產生直接影響。正如俄陸軍將領指出的,T-80坦克內部可供乘員活動的空間不超過2.5立方米,而在德國坦克內,這一數值則是5立方米。操作人員在俄制坦克內部待上不到兩個小時,就會損失多達80%的體能,但作戰行動的持續時間通常都會有好幾天。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俄軍原來在坦克數量上的優勢其實已被性能的巨大劣勢所吞噬。如果未來出現與北約坦克直接對抗的情況,俄制坦克很可能會陷入無力還手的不利境地。(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