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yam.com/cnyes/fn/200608/20060831254708.html
今非昔比 「無冕王」光環失色 記者心酸酸 大嘆不如歸去!
鉅亨網查淑妝 2006-08-31 15:18
「無冕王」光環失色,在九一記者節前夕,有誰知道記者們的辛酸?調查顯示,不過才兩年的光景,記者有過「轉職」的念頭竟然從6成4大舉攀升到8成4,其中有 4成認為「台灣的媒體生態變質」是主因,不但如此,由於工時長、壓力大,生活品質大大降低,健康不保,未來發展前途也渺茫,失望之餘,記者大嘆不如歸去!
靠著一支筆、麥克風、攝影機、甚至一張嘴就可以走天下的記者,曾經有著人人稱羨的「無冕王」光環,也是釵h畢業生心目中的理想工作。
撇開記者工作時間長、壓力大、競爭激烈…種種辛苦因素不談,狗仔八卦文化盛行,釵h人把狗仔和記者劃上等號,記者地位早已不若以往。
繼台灣首富郭台銘繼上次控告「工商時報」記者事件後,日前又再上海控告兩名大陸記者,而香港八卦狗仔雜誌「壹本便利週刊」因利用不當手法偷拍藝人阿嬌更衣畫面,引起香港藝人群體躂伐。
在台灣,電視台工程人員朱文正,因採訪趙建銘新聞和法警衝慘遭痛毆;而電視台某懷孕文字記者,也因為採訪陳幸妤而慘遭言語羞辱,記者釵h心酸實不足為外人道。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雖然當記者可以增廣見聞(74.4%)、累積人脈(55.32%)、走在時代尖端 (35.64%),但約不到受訪對象(44.15%)、未來沒有發展性(31.38%)、寫稿無法公正客觀怕被左右(33.24%),則是記者最大壓力來源,「記者不能當一輩子」的想法早已在新聞界快速漫延。
絕大多數的記者都不贊成狗仔八卦文化。認為媒體素質低落佔近4成(39.36%),挖人隱私敗壞社會風氣佔2 成(19.15%,工作不被尊重也佔了17.02%。
明天 (9/1)就是九一記者節了,然而卻有近 4成 (37.77%)的記者感到工作不快樂,其中男性佔了4成2,女性佔了4成,看起來男性比女性略為痛苦。
以媒體性質交叉分析觀察,又以廣播最不快樂(55%) 、雜誌(51%)居次、網路(39%)第三,反而是電視只佔 31% ,顯示電視記者雖然辛苦,但卻可以從成就感彌補過來。
儘管跟主管在新聞內容觀念上認同度不同,但近 5 成(49.73%)的記者願意表達自己立場,並前往配合採訪;只是份工作、老闆說了算佔26.06%;只有 9.84%的記者會私下跟同事抱怨。
從事記者行業,幾乎24小時全天候備戰,因此有 65.96%的記者認為自己失去了生活品質;失去個人時間 (61.17%)、失去健康(51.60%)。由此可見,當記者勞心勞力工時又長,下了班只想回家睡覺,三壑ㄘw時,不但沒有生活品質,最後甚至連家庭和健康都賠了去。
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記者內心卻有著無人可以理解的心酸,因此,有高達8成4的記者想掛冠求去,其中女生佔8成5,男性則佔8成1。理由是:台灣媒體生態變質(40.43%)、工時過長(35.17%)、工作壓力過大 (28.19%),而女性可能考量婚姻或家庭因素,選擇轉換跑道。
至於轉換跑道後最想從事哪一種工作?企業公關由於必須熟媒體生態、會寫新聞稿,成為釵h記者轉職的第一考量,比率佔了22.93%;也有17.20%的記者選擇先休息一段時間後,再思考未來的路該怎麼走;而選擇進修/求學的則佔14.65%。 1111人力銀行副總吳睿穎表示,媒體扮演「第四權」的公正角色,然而目前國內媒體進入「百家爭鳴」白熱化時代,為了搶新聞,記者不擇手段,導致新聞的專業性及準確性受到質疑,整體大環境不良造成記者「出走潮」,未來這種現象恐怕會更加嚴重。
儘管記者心酸一籮筐,但仍吸引釵h人相繼投入,的確也有其誘人之處。吳睿穎說,身為記者一定要多充實新聞專業及臨場判斷能力,多看書報雜誌,並加強英文能力,在新聞圈不隨波逐流,不被八卦大環境牽著鼻子走,才能成為一位專業記者。
吳睿穎進一步提醒新聞從業人員,應該利用平日保持與受訪者建立良好關係,當作未來跳槽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