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局勢暨戰史討論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八二三台海戰役(1958年8月23日)
 瀏覽39,230|回應325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藍海翔

http://news.yam.com/cna/life/200508/20050819899512.html
八二三台海戰役 成立勝利紀念館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十九日電)八二三戰役四十七週年前夕,今天在中和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舉行盛大的陣亡戰士追思大會,並且成立紀念館。八二三總會會長呂芳煙,利用藍綠陣營立委都出席的機會,向立委請託,希望大家在立法院能全力支持「晚年生活照顧特別條例」,照顧這些曾經保家衛國的老戰友、老英維。

中華民國八二三台海戰役勝利紀念館設在台北縣中和市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地下一樓,約三百坪面積。除設置有八二三總會辦公室外,還陳列了當年戰役中的珍貴照片。

與會的來賓,包括台北縣政府主任秘書駱清秀,兼任八二三總會理事長的中和市長呂芳煙,後備司令余連發上將及多位立委。

追思大會後,八二三分會會長一同為紀念館揭牌,來自全國約一千一百多名曾經參與這場浴血戰爭的老英雄,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駱清秀表示,四十七年前的八二三台海戰役,由於有老英雄的浴血奮戰,建立起堅強的防衛,才得以抵抗中共的赤化;大家當年的犧牲奉獻,造就了台灣今天的成就,相當令人感佩。

到場慶賀紀念館落成的立委有趙永清、張慶忠、林德福、林郁芳,及前客委會主委羅文嘉。立委趙永清說,希望大家可以常到這裡走走,好好欣賞會館內的資料和照片。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2809788
 回應文章 頁/共3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姚琢奇樹立新聞人典範 獲頒國軍一等獎章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1794
姚琢奇樹立新聞人典範 獲頒國軍一等獎章
發稿日期:2011/09/01

    (軍聞社記者蔡宗恆臺北一日電)國防部長高華柱今天頒發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表彰軍事新聞研究會會長姚琢奇長期致力軍聞工作,在八二三戰役期間,更無畏敵砲火猛烈,數度進入戰地冒險採訪,忠實報導鼓舞當時民心士氣,對國家及國軍的貢獻良多。
     國防部今天在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行「一00年記者節聯誼餐會」,由高華柱部長親自主持,會中除感謝媒體記者年來對國防部的建言與鼓勵,並頒發姚琢奇會長獎章,肯定他在軍事新聞採訪工作上,樹立記者專業典範。
     高部長表示,姚會長當年在國家有難、與敵人砲戰之時,無懼生命的威脅,奮勇向前,親臨金門戰地採訪官兵誓死抗敵的第一手訊息,透過影像揭露中共窮兵黷武本質,是位令人讚佩的勇者;退休後任軍研會會長,擔負國防部與媒體間的溝通聯繫橋梁,帶領新進記者熟悉軍事新聞的專業領域,更是新聞界令人敬仰的長者。
     部長推崇姚會長一直扮演智者角色,且擁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並回憶三年前他以退輔會主委受邀參加八二三砲戰五十週年紀念大會,當時,一併舉行採訪八二三砲戰因公殉職的徐摶九等六位中外記者入祀金門太武山公墓忠烈祠,就是因為姚會長緬懷殉職記者同業,認為他們事蹟應該常留青史,進而積極向有關單位申請,最終功德圓滿,此一胸襟足供後人效法。
     部長進一步表示,國防部近年來一直秉持姚會長的理念與作法,積極辦理因公殉職或作戰犧牲官兵入祀忠烈祠,供後世推崇,如民國四十五年一百三十餘位海軍陸戰隊訓練殉職的官兵,以及民國三十八年陸軍第十一師卅一團在大嶝及古寧頭作戰的陣亡將士們,均透過莊嚴隆重的儀式,使將士英靈得以安厝忠烈祠。
     部長也希望全體國軍官兵和國人都能見賢思齊,學習姚會長的熱忱奉獻精神,帶動社會良善風氣與進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704467
冒險採訪砲戰 姚琢奇獲頒獎章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109/20110901528169.html
冒險採訪砲戰 姚琢奇獲頒獎章
 中央社╱中央社 2011-09-01 16:17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1日電)民國47年秋天,金門砲戰正酣,當時的軍事記者姚琢奇赴前線採訪,發出不少感動軍民的報導。年過8旬的他,今天獲頒國防部獎章,心裡惦念的卻是殉職同業及未被報導的人和事。

國防部長高華柱今天9月1日記者節與媒體餐敘,例行致詞結束後,特別頒發「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給現任軍事新聞研究會長姚琢奇,表彰他在八二三砲戰中不畏生死,赴金門前線報導國軍英勇禦敵事蹟、鼓舞軍民士氣,並長期關注國軍事務、提供建言。

一向尊稱姚琢奇為「姚老師」的高華柱表示,在砲火連天的情況下,姚琢奇到金門採訪,奮勇向前,立下軍事記者楷模,是勇者;退休後作為國防部各單位及媒體間的溝通融洽橋梁,是智者。

高華柱說,姚琢奇念念不忘當年與他一起採訪、因公殉職的記者群,堅持不讓他們在歷史上缺席,所以國防部3年前將這些記者入祀太武山忠烈祠。受姚琢奇精神感召,國防部過去幾年也將因公殉職或作戰犧牲的將士官兵一一入祀忠烈祠。

高華柱表示,姚琢奇為軍事記者留下值得效法的典範,也希望這枚獎章不是國防部頒給記者的最後一枚。

完全沒預料到今天獲頒獎章的姚琢奇激動哽咽說,「我很感動!」,他數十年來一直規矩、正派地守著軍事記者的崗位,但他不是因為獎章而感動,而是希望大家知道,還有很多人事物需要記者去發現、報導。

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開打,姚琢奇時任合眾國際社記者,與中外記者團一起赴金門採訪,登陸戰車搶灘時,引擎熄火、戰車沉沒,新生報記者徐摶九、中華日報吳旭、徵信新聞魏晉孚、攝影新聞傅資生、日本讀賣新聞安田延之、韓國日報崔秉宇等6名記者不幸殉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704321
八二三砲戰系列報導之五:「八二三」憶當年 參戰官兵難忘慘烈戰況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1665
八二三砲戰系列報導之五:「八二三」憶當年 參戰官兵難忘慘烈戰況
發稿日期:2011/08/26

    (軍聞社記者陳映竹專訪)「國家賜給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守護國土前線,就算是戰死,我們也要死守到底。」在八二三臺海戰役中有一群臺籍官兵,為了保衛家園默默奉獻,參戰之一的施伍連回憶當年激烈戰況仍覺得激動,「那時候砲打過來像下雨一樣,整個金門都嗡嗡作響,地面震個不停」,被砲彈碎片割傷的他,送到醫院簡單包紮後,「馬上又回戰場繼續作戰,沒有人怕死、沒有人退後」。
     民國四十七年中共發起八二三砲戰時,施伍連在陸軍廿七師砲指部一0七營一連擔任砲長,當年他的部隊就在陽宅附近繁榮的村落,在共軍猛烈的砲火轟炸一個禮拜後,整個村落變成了一片廢墟,他相信,所有金門軍民都有「同島一命」的體認,唯有在戰火下拚命保護家人、保護國土,才能看到和平與安全的到來。
     「那時候也不知道怕,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趕快把任務完成,腦筋裡面只有想到這個,也不知道會不會死,已經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八二三砲戰發生時,陳卿當時只有廿歲,擔任金門第十師師部通信連通信士職務,他的主要任務是搶修線路、恢復通訊。
     砲戰期間,金門通訊全斷,通信連的任務就是要重新架好新的線路,官兵一路從晚上搶修到天亮,早飯也沒吃,回連部補充裝備之後,又衝到外面繼續作業。陳卿說,當時十分危急,他親眼看到站衛兵的同袍在眼前被砲彈炸死,但那時候沒有時間去考慮危不危險,「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完成任務。」
     「戰爭是無情的,自由是可貴的,用錢買不到的,我們用生命保衛了金門,換來臺灣半世紀的安定,我們不敢居功,因為這是身為中華民國軍人的責任與榮譽。」謝金順在砲戰期間,隨部隊借住民宅,民宅主人的兒子被共軍砲火炸死,家人抱著屍體痛哭,看到這一幕,他為他們哀傷,也覺得心酸,「但是我告訴自己,我是軍人不能軟弱,」謝金順告訴那家人,國軍一定會保護他們,「兒子雖然犧牲了,但是還有我們軍人在,我們軍人就是要保護老百姓、保護這塊土地」。
     「還有我們軍人在,我們軍人就是要保護老百姓、保護這塊土地。」、「那時候也不知道怕,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趕快把任務完成」、「國家賜給我們的使命,就是要維護國土前線,就算是戰死,我們也要死守到底。」參戰老兵的一字一句,代表他們堅定的愛國意志和決心,也代表國軍自建軍以來,官兵不變的承諾和傳承,今日未曾嗅聞砲火氣息的國人更應瞭解,要遠離戰火,唯有全民認識國防、支持國防,以全民防衛意識結合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巧的國防武力,才能建構堅不可破的安全保壘,換得無價的和平。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700228
光輝八二三系列報導之四:「八二三」空軍運補計畫 突破敵火網即時運補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1662
光輝八二三系列報導之四:「八二三」空軍運補計畫 突破敵火網即時運補
發稿日期:2011/08/25

    (軍聞社記者蔡宗恆臺北廿五日電)在「八二三」臺海戰役爆發之前,海峽形勢已顯現緊張氣氛,砲戰期間,除了地面砲火互駁,海上互爭制海之權外,空中也爆發數場空戰,民國四十七年八月至十月間,共計十二次空戰中,我空軍健兒以精湛戰技,有我無敵的決心,冒險敢死,以「三十一比一」的輝煌戰果,為空軍戰史創新頁。
     在十二次空戰中,以九月廿四日溫州灣等三場空戰共擊落敵機十一架最為後人稱道。為探明共軍砲擊金門意圖,國防部俞大維部長下令,空軍第十二中隊RF-84F偵察機群對大陸東南沿海各港灣實施大規模偵照行動。為掩護偵察機群,空軍第三、五與十一大隊F-86F機群與前來攔截的共軍戰機爆發三場空戰。是役中,我空軍第十一大隊首次使用響尾蛇空對空飛彈,擊落四架敵機,創下世界空戰史上的新紀錄。
     同時,砲戰期間為確保金門地區後勤支援源源不斷,空軍健兒無畏敵猛烈炮火,先後實施「中屏」、「神鷹」空投計畫,他們於日間整補裝載空投品,夜間出勤,多次成功完成任務,冒險犯難的大無畏精神與縝密規劃,是當時順利空投運補的主因。
     當時金門遭受敵砲火猛烈轟炸,金門各港灣碼頭被敵封鎖,破壞嚴重,威脅海上運補任務遂行,為彌補海運困難,空運物資成為迫切與重要的運補方式。
     當時為滿足前線緊急物資需求,國軍以空投與海運互補建置多元即時補給能量,在當年的九月二十一日策定了「中屏計畫第一號」,由空降團抽調一個加強連支援作業。空軍第十大隊及第二十大隊每日各有十五架次C-46型運輸機進行整補,每架載運八千磅物資,以尚義機場為主要空投場,以增加金門的後勤補給量。
     其後,空投物資的包裝機器全面改用機器作業,以增加裝載面積,充分運用載運空間及噸位使用。空軍第三聯隊及第六聯隊所有可用的C-46型運輸機,由第六聯隊統一調配,並會同策定代號「中屏計畫第二號」的空投任務。「中屏二號」空投,自九月二十一日起至九月底止,共計出動飛機二百零三架次,空投軍品五十五萬三千多噸補給物資,成果豐碩。
     另外,為考量金門地區每月所需補給品數量大增,且在敵砲火阻撓下,更提高運補難度,因此,在十月一日起,再增擬「神鷹計畫」,加大每日對金門空投補給品六百噸,且在該次計畫中,美軍C-119型運輸機也參加作業。當時,為確保金門守軍物資不虞匱乏,全體空地勤作業人員,均日夜工作,運輸機亦不分晝夜執行空投任務。
     「神鷹計畫」十月一日至十月七日間,運輸補給品使用的車輛,計達二百二十輛,飛機出動最多時一天達九十三架次,總計出動空運機三百八十八架次,空投物資共一百一十四萬二千四百多噸,與前「中屏計畫」相比,不論是飛機或是補給品,均打破紀錄,可有效支援前線戰事持續防衛金門。
     除了金門本島空投外,空軍也針對金門外圍島嶼,如大膽、二膽及東碇等距離敵岸過近,且面積過小的離島,以奇襲方式在砲火密集下展開空投作業。
     當年九月二十七日,空軍以B-25型飛機對大膽空投兩架次,也曾使用AT-6陸軍輕型飛機對東碇實施空投二十一次,空投軍品計五十二包。雖然小型飛機較不適用於空投,但對孤軍戍守在最前線的官兵而言,空投所帶來的士氣鼓舞與精神慰藉,卻發揮最大效果,使官兵仍堅定意志,死守到底。
     八二三戰役空投任務中,空軍在多次失敗與成功之間,逐漸建立作戰經驗,且不斷改進,尤其每位執行任務的飛行員發揮過人勇氣,以英勇機智的飛行,突破砲火封鎖,始終維持外島補給量,與當時海上運輸補給作業相互媲美,同創八二三戰役中補給光榮的戰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700226
光輝八二三系列報導之四:空軍健兒擊敵展雄風 砲戰空投作業鼓士氣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1646
光輝八二三系列報導之四:空軍健兒擊敵展雄風 砲戰空投作業鼓士氣
發稿日期:2011/08/25

    (軍聞社記者林敬傑專訪)前空軍總司令、當年「八二三」砲戰期間擔任空軍上尉飛行官的林文禮上將回憶說,為有效突破共軍對金門各港灣碼頭的封鎖網,由空軍執行「中屏」、「神鷹」空投計畫,自民國四十七年九月廿一日至九月底止,共計出動飛機二百零三架次,空投五十五萬三千多噸補給物資,有效彌補海運不足,確保戰役期間後勤支援不斷。
     除了對金門本島空投外,空軍也針對金門離島實施空投作業,林文禮上將指出,金門離島除烈嶼外,大膽、二膽及東碇因距離敵岸近、面積過小,空投作業不易,須以奇襲方式執行,雖然空投所損失的軍品極大,但對戍守前線的國軍官兵而言,空投所帶來的士氣鼓舞與精神慰藉,發揮了莫大的效果,更堅定了官兵意志及奮戰到底的決心。
     林前總司令表示,空軍在八二三砲戰期間,除執行空投任務外,更重要的是爭取臺灣海峽制空權,民國四十七年八至十月間,敵我雙方在臺灣海峽南部、金門、平潭、澄海、圍頭、溫州灣等空域,都曾發生空戰;其中八月十四日發生在平潭上空的空戰最值得一提,當時空軍七勇士首創以F-86軍刀機擊落三架俄製米格十七戰機的光榮紀錄,痛殲數量遠勝於我空軍的中共米格機群,再次證明中華民國空軍在國家危急存亡之際,均能秉持有我無敵的精神,為國家、為民族譜出壯烈感人的勝利樂章。
     八二三戰役期間,駕駛F-86軍刀機執行作戰任務三十餘次,因而當選民國四十七年金門立功英雄代表,並膺選國軍第九屆戰鬥英雄的林文禮上將指出,他當年曾與中共米格十七戰機遭遇二次,均能以精練戰技及高昂的士氣與鬥志,親手擊落敵機或掩護僚機有效擊毀敵機,並與陸、海軍部隊協同作戰,實現他凌雲衛國的心願,也完成了捍衛臺海領空的神聖使命。
     林前總司令強調,八二三戰役的重要啟示,在於「全民國防」共識的形成,對戰爭成敗具深遠的影響,國軍之所以能夠堅持到底,贏得最後勝利,主要的原因乃是當時舉國上下皆能抱持「同島一命」的信念,與敵作殊死決戰,因此,國人在紀念「八二三砲戰」的同時,更應記取當年戰爭所換來的寶貴教訓,以積極的行動支持國防建設,讓國軍成為臺灣繁榮富庶最堅實的防衛與屏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700222
光輝八二三系列報導之三:烈士遺族憶砲戰 期盼家園永續和平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1630
光輝八二三系列報導之三:烈士遺族憶砲戰 期盼家園永續和平
發稿日期:2011/08/24

    (軍聞社記者陳建興專訪)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是國軍官兵與金門百姓共同用鮮血寫下的一頁光榮歷史,對當時三位不幸殉職的金防部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的遺族而言,更是一段無法磨滅的記憶,吉星文之子吉民立、章傑之女章慈育及趙家驤外甥童兆勤,追憶當年他們的親人和先烈們在金門前線的奮戰史實,衷心期盼國人將戰爭的苦痛,轉化為和平的印記。
     吉民立表示,八二三砲戰當時,雖然他年僅五歲,但對父親在前線用生命捍衛國家、保護家園的記憶依舊深刻,特別是父親對兒女們的關懷,從當年父親自前線捎給母親的音訊,「重視兒女教育,前方平安,勿念」,簡單幾句話表露出吉星文將軍即使在前線作戰,仍心繫家庭。
     吉民立回憶兒時父親對他們的照顧,雖然當時生活條件不佳,但他們父親總會出其不意為他們準備零食與水果,親子之間的互動,讓年幼的他印象特別深刻,父親也在他的心中建立了鐵漢柔情的形象。
     身為名將之後,吉民立強調,在成長過程中,他在為人處事上更加謹慎,多年前,母親在彌留之際,特地對吉民立叮囑「絕對不能丟父親的臉」,到現在他仍深記不忘。
     章傑將軍之女章慈育說,在當年兩岸緊張的情勢中,父親雖然鮮少回家,但「他一直很愛我們」,只要他有假期,必會帶著家人到青年公園散步,她的父親常將「軍人的生命就是國家的」話掛在嘴邊,教育子女無論身分高低,都要將「責任」視為第一要務。提及她的父親當年壯烈成仁的事蹟,除了有一份不捨的感傷外,更多了身為軍人能為國犧性的那份榮譽感。
     章慈育也感念其母親在她的父親殉職後對子女們的教育之恩,她希望全世界都能遠離戰亂,感受「和平」的可貴,摒棄仇恨,共同為安居樂業的生活而努力。
     趙家驤的外甥童兆勤感佩砲戰期間,金門軍民共體艱苦局勢,靠著國軍官兵犧牲奉獻及全國同胞萬眾一心的信念,終能化險為夷,換得國家長治久安,在「八二三戰役」五十三週年前夕,他除了向殉職的將士致上無限敬意與追思外,也與國人共同期盼國家安全與臺海和平穩定,再創光榮歷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98820
光輝八二三系列報導之三:海運補給不間斷 軍民士氣戰志昂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1629
光輝八二三系列報導之三:海運補給不間斷 軍民士氣戰志昂
發稿日期:2011/08/24

    (軍聞社記者林敬傑專訪)回顧八二三砲戰,前國防部長伍世文表示,當年因為海軍弟兄冒險挺進料羅灣,在共軍綿密的砲火下,奮勇突破封鎖線,及時將糧食、彈藥、衛材等補給品運送到金門守軍手裡,不僅完成支援前線作戰任務,也振奮全體軍民士氣,成為穩固臺海局勢,扼阻敵人赤燄的關鍵因素,更造就今日中華民國的繁榮昌盛。
     伍前部長指出,民國四十七年八月廿三日,共軍採突擊方式,以金門列島上的金防部、各指揮所、砲兵陣地、觀測所、機場等地為目標,進行全面轟炸,並企圖切斷國軍海、空運補線,達成封鎖金門的目的,在這艱危的狀況下,有賴當年擔負運補任務的海軍弟兄,冒著密集砲火,忍受惡劣海象,突破敵軍封鎖,成功完成運補任務,使得島上軍民獲得足夠補給,士氣大振,奠定作戰勝利的基礎。
     伍前部長並指出,砲戰期間,海軍官兵為達成運補任務,分別規劃執行「閃電」、「鴻運」、「轟雷」與「長風」等計畫,在敵火下運用LVT兩棲登陸戰車,穿越驚濤駭浪與猛烈炸射的海面,LVT上岸後直駛內陸掩蔽處,完成軍品補給作業,使金門地區軍需民用物資不虞匱乏,鞏固前線防務,不僅扭轉戰局,也成為戰役勝利的關鍵因素。
     為了維持金門十五萬軍民每天七百噸的糧、彈消耗,國軍在砲戰期間所須運補物資,由海軍護航艦隊屏衛糧彈船,駛進料羅灣執行運補作業,伍前部長回憶說,運補作業常在中共海上艦艇與岸砲的雙重威脅下執行,但為了補充金門守軍日漸匱乏的軍需物資,我海軍在金門料羅灣海域先後四次與共軍交戰,擊退來犯的中共艦艇,掌握制海權,再由兩棲艦艇及登陸戰車部隊冒著敵人濃密的岸砲彈幕,堅毅地擔負巡弋、護航、運補任務,源源不絕將我駐軍所需械彈糧秣等補給物資安全運抵金門,開創臺海戰役勝利契機。
     伍前部長強調,除了運補一般軍需物資外,海軍在「轟雷」計畫中,策定以通用登陸艇LCU裝載火砲、彈藥,當時由美軍的登陸船塢艦LSD載運,航行至距離目標區五浬處,放下LCU泛水,利用黑夜駛進料羅灘頭,成功將六門M55自走式八吋榴砲運抵金門,增強金門守軍戰力,成為國軍力退犯敵的關鍵因素。
     伍前部長最後強調,「八二三砲戰」所留下來的榮耀,是國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珍貴資產,我們應珍惜此一影響深遠的史實。此外,在緬懷光榮歷史的時刻,更應體認「寧可百年無戰爭,不可一日無戰備」的道理,自己的國家必須要靠自己的力量維護,才能奠定國家的長治久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98814
光輝八二三系列報導之三:「八二三」海軍運補計畫 有效支援前線作戰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1620
光輝八二三系列報導之三:「八二三」海軍運補計畫 有效支援前線作戰
發稿日期:2011/08/24

    (軍聞社記者李忠軒臺北廿四日電)「八二三砲戰」至今已五十三年,回顧當年國軍官兵浴血奮戰,誓死捍衛國家安全的精神,不禁令人動容。尤其,海軍健兒無懼猛烈的砲火威脅,執行「閃電」、「鴻運」、「轟雷」、「長風」及「流星」等計畫,冒險前往金門達成運補任務,不僅充分支援前線作戰,更振奮金門軍民士氣,展現全國抗敵到底的堅定意志,終能贏得最後勝利。
     民國四十七年九月七日砲戰期間,政府為突破共軍對金門群島的封鎖,由國軍與美軍共同策定「閃電」計畫,以澎湖馬公為物資屯駐地,派遣海軍第六二特遣部隊,以LST、 LSM、LCU及LVT等登陸艦向金門實施運補搶灘,總計執行八梯次,成功完成支援前線作戰任務。
     「鴻運」計畫則於同年九月十八日起,由海軍陸戰隊登陸運輸車營所屬LVT登陸艦一百五十輛,編為三個梯隊,每一梯隊五十輛,並分配每車以四人擔任兩棲運補工作,各梯次均於到達金門外海距離灘頭一萬碼以上時,LVT自戰車登陸艦上泛水下卸,冒著敵砲火及風浪的危險向灘頭前進,直接登岸駛入掩體運補物資,讓金門守軍「徒手卸載、血染沙灘」的情景不再出現,減少許多傷亡,迅速有效完成運補作業。
     此外,砲戰期間,為將美軍援助我國M55型八吋自走榴砲運至金門前線,海軍擬訂「轟雷」計畫,由六二特遣部隊以通用登陸艇(LCU)裝載火砲、彈藥,由美軍的登陸船塢艦(LSD)載運至距目標外海五浬處施放泛水搶灘,計實施三梯次,成功運送八吋自走榴砲六門至金門,有效壓制共軍火力。
     「長風」計畫則是國軍為增加對金門前線的海上運補量,從砲戰當年九月廿四日起,徵租民間機漁船裝載普通軍品實施運補任務,雖因船體小,運補能量有限,但機動性較高,易穿梭於砲火間,仍為國軍執行十四梯次運補任務。
     為能有效對大二膽等離島進行物資運補,金門防衛司令部成功隊也以登陸艇及小舟採拖帶方式,對各小島實施運補,因各島灘岸地形差異,不利船隻停泊,聯勤司令部特別策定「流星」計畫,以汽油桶裝載物資,每十五只汽油桶為一串,繫上鐵錨,以補給船運至敵火射程外,再由小艇運至岸邊後立即駛離,俟砲火間歇時,由岸上人員將汽油桶拉上岸,此種運補方式,經金門附近島嶼試用後,證實頗為有效,對支援前線作戰貢獻良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98713
總統:八二三敲響和平鐘 引領邁向和平新世紀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1604
總統:八二三敲響和平鐘 引領邁向和平新世紀
發稿日期:2011/08/23

    (軍聞社記者林宜慶金門廿三日電)今天是金門「八二三砲戰」五十三週年紀念日,總統馬英九先生上午出席金門「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和平祈福日活動」時強調,中華民國在憲法架構下,以「九二共識」與「不統、不獨、不武」政策作為基礎,有效奠定兩岸長久和平基礎,為下一代打造和平的環境。
     由行政院文建會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主辦的「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和平祈福日活動」,上午十時在金門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舉行,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與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南非前總統戴克拉克、國際反地雷組織親善大使宋可邵(Song Kosal),以及八二三參戰老兵等人,應邀出席盛會。
     活動開始前,總統特別為金門、臺灣及全世界寫下「兩岸和平、世界安寧」的祝福語,期盼藉由此一和平盛會,共同祈願,並讓安定祥和的鐘聲引領所有人邁向和平新世紀。
     隨即,總統與一九九三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南非前總統戴克拉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及一九九七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國際反地雷組織親善大使宋可邵(Song Kosal)等貴賓共同敲響和平鐘,同時串連國外十九座及國內兩百餘座和平鐘一同敲鐘發聲,傳遞和平訊息。
     總統致詞時表示,五十三年前的今天,金門本島在四十多天當中,落下四十七萬餘發砲彈,平均每平方公尺近四發,死傷的軍民超過二千人;五十三年後,金門已從過去兩軍的「殺戮戰場」,變成兩岸的「和平大道」,平均每天有三千六百人次的旅客經由金門來往兩岸,每年超過一百卅萬人次,金門已經成為兩岸小三通的樞紐,這是過去完全無法想像的事實。
     總統說,在建國一百年的今天,把當年的砲彈殼,鑄造成一座和平鐘,選在遍地烽火的金門,舉行和平祈福敲鐘活動,期盼將戰爭的疤痕轉變為和平的鐘聲,讓全世界聽到,意義深遠。
     總統指出,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就決定採取以「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政策,處理兩岸關係。這項戰略不僅有助於兩岸的和平,同時也使得我國政府可以傾全力建設臺灣,開創往後的經濟與政治奇蹟。
     總統強調,兩岸和平剛剛起步,互信的基礎仍然脆弱,需要雙方長時間的努力。同時,和平的維繫不能一廂情願,中華民國必須要維持精實的國防武力與採購必要的防衛武器,這是維繫實力、促進和平的必要手段。
     總統進一步指出,三年多來的經驗顯示,中華民國在憲法架構下,以「九二共識」與「不統、不獨、不武」政策為基礎,已經有效降低兩岸緊張情勢,奠定兩岸長久和平的基礎,這也是實現世代正義的重要內涵,必須要為下一代打造和平的環境。在開展兩岸關係時,我們永遠堅持「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主權與尊嚴從未讓步,代表現行的務實政策可以在不犧牲臺灣尊嚴與利益的同時,維持與對岸和平繁榮的關係;中華民國一百年八月廿三日,中華民國與整個國際社會,對臺海和平都有衷心的期盼,希望和平維持久遠,戰爭永不再來。
     最後,總統和與會貴賓共同在金門和平鐘前合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97972
光輝八二三系列報導之二:金門軍民同島一命 禦敵奮戰不懈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1595
光輝八二三系列報導之二:金門軍民同島一命 禦敵奮戰不懈
發稿日期:2011/08/23

    (軍聞社記者林敬傑專訪)「民國四十七年的八二三砲戰是我生命中最難忘的回憶。」前陸軍總司令陳廷寵上將回憶軍旅生涯點滴,語重心長的道出心中的感受時表示,當時他服役的單位正準備移防到金門前線,這場突如其來的砲戰,並沒有讓官兵畏縮不前,反而他們都以能參與戰事深感光榮與驕傲,並成為生命中最津津樂道的光輝事蹟。
     談起這場戰事,陳前總司令說,砲戰發生之初,先總統蔣公立即下達作戰命令,動員三軍部隊協同作戰,而移防部隊官兵在出發前也都先準備好遺書,展現捍衛領土主權的赴死決心,倘若此役失敗,就沒有中華民國,因此,金、馬守軍上下團結一心、沉著應戰,秉持以寡擊眾的精神與不屈不撓的抗敵意志,不僅澈底粉碎中共犯臺的野心,更奠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
     「保持戰力於地下、發揚火力於地面。」在長達兩個月的戰役中,金門官兵於漫天砲火中,沉著冷靜的聽從指揮官命令,於地下防禦坑道與地下建築內做好戰備整備工作,陳前總司令回憶說,當時官兵們常住在坑道內,一群人擠在小小空間,嘴裡啃著冰冷乾硬的口糧,忍受著潮濕環境所帶來的不適,以及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轟隆砲火聲,所有人卻不叫苦也不喊累,儘管武器裝備居於劣勢,但全軍官兵為了國家的生存,奮勇抗敵,視死如歸,堅定守護國人的生命安全;所以,當時金門能在駭人的砲擊密度下存活下來,靠的並不是奇蹟,而是全體軍民一致的抗敵意志和精誠團結的堅強戰力,才能贏得最後勝利。
     「只要軍民精誠團結,就能以寡擊眾,以弱勝強。」陳前總司令指出,砲戰期間,國軍官兵因有明確「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中心思想,才能在危疑震撼的外在環境下,結合全民力量與軍事武力,做到「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終讓共軍主動提出停火,成功遏制赤禍蔓延,為國家生存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八二三戰役經過了五十三年,陳前總司令強調,紀念這場戰役,要感念國軍在維護國家安全上的貢獻,當時如果沒有國軍的犧牲奉獻,中共可能早已「赤化」臺灣,又何來今日令世人稱羨的「臺灣奇蹟」,所以,我們必須踵武前賢,國軍官兵在緬懷過往歷史時,傳承並發揚此一無畏生死、受命不辭的優良軍風,戮力戰訓本務,以厚實國防戰力,確保百姓福祉與國家安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97969
頁/共3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