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0,5244,11050202x112010051800097,00.html
高速飛行傷頸 F16飛官提早退役
2010-05-18 中國時報 【張翠芬、吳明杰/台北報導】
一名F16戰鬥機飛官因經常處於高速飛行及高重力狀態下,造成頸部傷害而不得不提前退役。林口長庚復健科主任周適偉憂心表示,頸部傷害在飛官發生率相當高,國外數據甚至達八、九成,這種頸部傷害導致飛行員頭痛、頭暈、視力模糊,影響戰鬥力,更是飛安一大危機。
一位卅九歲F16戰鬥機退役飛官,因頭頂疼痛和右肩痠痛超過五年,到長庚醫院求診,醫師研判,這些症狀可能是過去執行戰鬥飛行時,多次暴露在高重力加速度環境下,造成頸部傷害。
檢查發現,這位飛官頸椎五、六節嚴重磨損,連吃止痛藥都無法緩解頭痛、頸痛,嚴重影響飛行任務及日常生活,不得已只好提前退役。復健後,現在改飛民航機。周適偉表示,根據文獻,頸部傷害在高速戰鬥機飛行員身上發生率相當高,尤其以F16最常見。
飛行員長時間身處高重力環境,加上配戴先進的安全帽等精密裝備,都增加頭頸部負擔。特別是在快速飛行中,飛官看向六點鐘方向(低頭),最容易造成頸椎受傷。
頸因性頭痛病患會出現頭痛,頸部、肩部與上臂疼痛,疼痛可由頸部傳至前額與眼窩,甚至出現噁心、嘔吐、頭暈、畏光、畏聲、吞嚥困難、同側眼睛視力模糊等症狀,並干擾身體平衡感。
空軍回應,近五年空軍飛行員因執行空中任務受到頸部傷害案例,僅民國九十四年一例,是駕駛F5戰機的飛官,已改飛慢速機。目前F16戰機飛行員未發現有頸部受傷案例,且必須在航醫定檢下,符合飛航體能標準,才可能讓飛官繼續上機執行任務。若頸部受傷還飛,「飛上天後,是會掉下來的」。航醫和飛官們對這種攸關安全的事,沒人敢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