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9742
A380巨無霸 全球動員國際拼盤
2006/10/19
【聯合報/彭淮棟/綜合報導】
世界最大客機空中巴士A380號稱歐洲合資產品,其實這架「超級巨無霸」是典型的「國際拼盤」,零件經過全球招標,由40多個得標國家分別負責供應,中國大陸製造的貨櫃輪也參加組件運輸,而且商場沒有永遠的敵人,A380是要和頭號對手美國的波音747別苗頭的,但美國有十萬多人幫助A380實現升空的美夢,要不是美國打造翅膀,這隻空前巨鳥還飛不起來。
A380的最大特點是什麼都大。機尾七層樓高,最後組裝作業在530公尺長的機棚進行,工人搭電梯上下五層樓高的鷹架工作,體積之大可見一斑。
英、法、德、西合資的空中巴士公司說,A380取代比它小30%的波音747,開創空中旅行新紀元,「是未來的飛機,空中郵輪」。但嚴格說來,這是一場全球總動員的成果,機上零件來自世界1萬8000多家供應商,只是最後匯集於法國土魯斯組裝。
分布全球的組件供應商裡,以美國為最大宗,小至緊固接縫線的鉚釘、機身鋁板、液壓零件到發動機葉片,美國廠商無「件」不與,其中最重要的,當推那對巨大的機翼。
A380的基本結構材料來自澳洲一種含有鐵鋁氧石 (bauxite)的紅土,與苛性鈉、生石灰混合,加熱成為熔渣狀態,運到美國德州做成一張張床墊狀的堅硬鋁錠。接著運到愛阿華州一個世界最大的鋁片軋模廠,全球只這裡有辦法做A380需要的巨大鋁片。
鋁板用超長的拖車運到美國東部,從巴爾的摩漂洋過海,抵達英國威爾斯北部一處世界最大的機翼裝配廠,廠房面積相當於12座足球場。鋁板平躺地上,一部銑床在鐵軌上來回研磨,將六噸重的鋁板磨成只有一噸。
一部三層樓高的自動鉚合機為這翼板釘上外皮,總共使用75萬個鉚釘,然後是機翼內部,安裝電路、液壓系統和燃料系統及氣壓泵。機翼最厚之處有多厚 讓休士頓火箭隊當家中鋒姚明站進去,綽綽有餘。
巨翼用96輪拖車運過一段陸路,由特製河輪接運到威爾斯北部的莫斯丁港,與德國造的機身會合,登上中國大陸造的貨輪,在法國波爾多北部港口下船,換乘駁船航行加倫河90多公里,來到一處小河港。
來自全球各地的零件殊途同歸土魯斯,「國際拼盤」終於拼成,開始量產,定2006年開始交貨,飛向民航新紀元。
但A380高高飛起,底下卻是個財經無底洞,試飛當天,製造A380的「空中巴士公司」股價劇挫2.35%,說明了投資人對新一代空中超級巨無霸的「信心」。
A380要想維持「續航力」,乃至空中巴士公司想繼續生存,不能單靠歐洲自己,必須寄望亞洲,而且必須在亞洲的「空戰」裡打敗強敵美國波音公司,今後10到20年則是最激烈的纏鬥期。
A380的成本已投入一百多億歐元(約台幣四千多億元),可能必須增加14億5000萬歐元,接下去只有希望飛機好賣,訂單滾滾而來,早日回本。當初估計賣250架就收支平衡,但後來節節調高,最新評估是至少賣三百架才開始回本。
A380迄今訂單只有154架,最先交貨的是新加坡航空公司。歐洲人當初會取名A380,就是著眼8字代表「發」的亞洲市場。
【2005-05-07 聯合晚報】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