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軍事展覽活動情報共享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國軍眷村──台灣文化融合的縮影
 瀏覽147,863|回應178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J I M**

http://news.yam.com/cna/life/200612/20061214672309.html
首屆台北眷村文化節 16日登場
中央社╱中央社 2006-12-14 19:26

(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十四日電)眷村是台灣光復後極特殊的人文景觀,台北市文化局於十二月十六日起至二十四日,在四四南村舉辦首屆「台北眷村文化節」,透過文物展、影展、媽媽私房菜、經典國語老歌,回味半世紀以來台北人的都市變遷。

文化局表示,台北市曾是全台眷村類型最多樣的代表,幾乎隨國軍遷台的軍種,都在台北設置不同類型的眷村,國防部登記台北市轄區內有一百一十筆眷村,民間眷村協進總會的統計有一百九十六筆,而文化局委託顧問公司做的地毯式調查,則達兩百四十八筆之多。

文化局指出,四四南村於光復後由四四兵工廠底層員工自建,是少數一九四九年前即存有的眷村,形成條件特殊。文化局十二月十六日下午二時,於四四南村舉辦蕭菊貞導演紀錄片「落地生根—榮眷二代在台北的故事」首映會,藉由影像的人地物,重現眷村子民在城市成長的生活點滴。

文化局說,「台北眷村文化節」活動期間,每天十時、十二時、十四時放映「來去大陳」、「再見四四南村」、「想我們的眷村媽媽」、「銀簪子」等紀錄影片,十六日中午並有傅培梅傳人程安琪示範的媽媽私房菜,品嚐大江南北廚藝,盡入尋常人家的懷念滋味。

文化局今天舉辦「台北眷村文化節」記者會,現場邀請關徐素蘭女士示範製作學自眷村的「賽綑蹄」。早年台灣物資缺乏,媽媽們買不起豬腳,於是把滷透的豬頭皮、嘴邊肉用紗布綑綁後壓實後,稍微冰鎮後切片上桌,無論外觀和口味都幾可亂真,又叫做賽豬腳。

文化局長廖咸浩表示,眷村是台灣文化融合的縮影,透過導演蕭菊貞的紀錄片,看到眷村文化在台北落地生根的豐富活力,也看到全台各地不同眷村、移民的成長歷程,提供民眾更大的包容視野。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2791361
 回應文章 頁/共1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外省人來台 不同聚落空間有不同生命故事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810/20081005394254.html
外省人來台 不同聚落空間有不同生命故事
中央社╱中央社 2008-10-05 15:39
    
榮光眷影社區紀錄片系列四(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五日電)外省台灣人有人困居台北空軍單身宿舍「一人三坪六十年」,有人輾轉遷徙到南方澳山海交界處,融入「山海經」的歷史中,有人在眷村改建的國宅「延續」著眷村同質的生活樣貌,這些是外省台灣人協會第一期「榮光一班」的導演們透過攝影機,轉出不同歷史聚落空間的生命紋理故事。

2008榮光眷影紀錄片影展這幾部聚落故事類型紀錄片,導演都是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政大新聞研究所畢業的王美珍記錄「芳蘭山莊」三位老榮民的故事,因為戰爭離開原鄉與親人,在台灣又因經濟條件差無法結婚,每人三坪大的空軍單身宿舍是他們生活六十年的家,在台灣沒有親人子女,有人早寫妥遺書掛牆上,以備殯儀館未來辦理後事,紀錄片凸顯老人需要親人陪伴,老榮民的單身是被迫從軍導致而不是自由的選擇。

台灣大學畢業的蕭立竣拿著攝影機,來到南方澳北邊山海交界處的岳明新村,這裡原安置大陳人三百戶一千多人,政府還給漁船,但補不到魚,都搬了出去,卻又住進來一批弱勢的族群,有客家、有閩南,還有常喝酒的噶瑪蘭族原住民與大陳太太,老榮民老郭常聽不懂鄰居婆婆的大陳話,又與原來不知其丈夫生病住院的阿姑交往生情,導演想表達的就是族群融合。

眷村長大的台北藝大畢業生李剛齡想讓記憶中最溫暖的畫面用影像留存,她說眷村文化極度稀有特殊,值得被保存,原來想拍新國宅中舊眷村情感的延續,結果發現長輩們有延續眷村快樂的秘密,巾幗阿姨常去高雄各地眷村拍照並建一網站,為大家留下眷村珍貴記憶,爸爸也透過倒垃圾找到延續眷村時和鄰居聊天的景象。

不過,眷村的改建在許多人依依不捨及想保留的呼聲中,紀錄片觀眾給了距離、理性的看法,過去記憶被迫打散,回不到現在的是年輕的你,爺爺奶奶們歷經戰亂流離,大陸多少家產都沒了,豐富的生命深度廣度使他們能夠豁達過當下,這已成台灣的一種精神。

影展觀眾表示,瞭解外省台灣人族群告別眷村的方式,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大家還要學習很多告別,包括古亭市場、樂生療養院、誠品敦南店改裝等;對於老榮民,則肯定是打仗護台灣最重要的一群人,也顯示外省族群文化除了權貴有錢人,還有社會底層的弱勢外省人,例如每人三坪過六十年的單身老榮民沒有後代兒女,學術媒體對他們論述不夠,政府應更照顧他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53207
外省台灣人第一代 遷徙台灣到落地生根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810/20081005394250.html
外省台灣人第一代 遷徙台灣到落地生根
中央社╱中央社 2008-10-05 15:39
    
榮光眷影社區紀錄片系列三(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五日電)喜好攝影的前黑蝙蝠中隊外省老兵多年來投入拍攝眷村改建與荷花;雲南賈奶奶逃難時倉促嫁軍人來台先後生下六名子女,如今剩她孤獨中常送鞋給孤兒院童;吳奶奶河南開封唸高中時面臨共產黨解放軍壓境,倉促穿上七雙襪子隨國軍逃難來台;殊途同歸在台灣落地生根。

這些外省台灣人第一代因國共戰爭而遷徒來台的不同生命故事,由外省台灣人協會培訓的導演鄒立仁拍出「影像人生」,郭益昌拍出「賈奶奶的故事」,喻文莉拍出「七雙襪子」等紀錄片,讓外省第一代自己回憶。

鄒立仁是外省第二代眷村子弟,小時跟父母住桃園,結婚後租房子,到後來頂下的房子,都是眷村,面對眷村老舊破落被拆,相當失落,空軍少校退伍的他決定拍眷村改建國宅的紀錄片,認識的外省老兵劉伯伯說有照片,才知其無師自通攝影,愛拍荷花,細談又知曾是黑蝙蝠中隊空軍英雄,使他的紀錄片變成劇情片。

八十歲的劉伯伯花四、五年時間同時拍下眷村身影與荷花,想使眷村活回來的鄒立仁看到劉伯伯拍照時全身抖動,心想不知什麼力量讓劉伯伯這樣,因而拍出老人家抓住荷花盛開到凋謝、戰時出任務同志驟然消逝與眷村改建等融合個人與國家情感的老兵「影像人生」。

郭益昌是新竹清華大學人類所研究生,他只想紀錄原已認識的外省賈奶奶生命故事,他說,賈奶奶在雲南倉促嫁軍人,戰亂中生下兒女各一,後來隨丈夫與軍隊來台,物質匱乏中重建一個家非常困難,外省奶奶戰亂中如何做母親的故事已超越族群議題的意義。

落腳岡山眷村的賈奶奶一共生下六個子女,生活困苦到曾經不想活,卻仍為孩子活下去,如今子女長成,有兩個小孫女,卻大都在外,辛苦大半生的她,落地生根後,也與台灣許多老人一樣孤獨,常捐鞋給孤兒院童,也到長青學苑上課排遣孤寂,企盼子女常回家探望。

喻文莉是外省第二代,外婆早已逝去,眷村離她也已遙遠,但工作的事務所承辦眷村改建,要做田野調查找外省第一代多人供拍攝眷村紀錄片。

因此,她參加培訓學習把人文情感融入紀錄片的專業;找到的河南籍七十八歲吳奶奶,活潑親切似外婆,談到十七歲在開封唸高中,在淪陷前緊急穿上七雙襪子與七件內褲逃難,逃到上海,因國軍一路撤退,再往南逃,最後到台灣眷村落腳的戰亂故事,仍然激動不已。

影展觀眾看了這些外省第一代台灣人回憶紀錄片,覺得年輕人應該知道,在台灣能生活安逸,全是外省第一代軍人當年血汗換來的,也不應該質疑政府編大筆錢養榮民,政府還應該給榮民更多照顧才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53201
外省台灣人第二代紀錄老兵父親 代溝化解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810/20081005394251.html
外省台灣人第二代紀錄老兵父親 代溝化解
中央社╱中央社 2008-10-05 15:38
    
榮光眷影社區紀錄片系列二(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五日電)2008榮光眷影社區紀錄片影展播出「夢痕」、「變奏」等父親類型紀錄片,都是外省第二代兒女掌鏡紀錄外省第一代庶民父親的故事,偏見代溝因而化解,觀眾也有不同的感動,外省籍觀眾尤其認同老兵已在台落地生根不想回大陸的心聲。

「夢痕」導演陳一芸二十六歲、「變奏」導演林國欽五十歲,都是第一次拿起攝影機拍攝老邁的父親。

陳一芸說,父親九歲離開江蘇鹽城老家跟國民軍逃難來台,耕讀傳家的祖父母叮囑父親不可學壞,父親也一直潔身自好,煙酒不沾,好學書畫,發現不可能反攻大陸就退伍,鑽研書畫創作拳指畫法,三十年前約五十二歲時,娶小他二十八歲的苗栗客家女為妻,生下姊姊與她。

二十幾年來,聽多了父親顛沛流離逃難的故事,陳一芸有些不以為然,不理解父親為什麼總是自律的不出門堅持創作,以高標準看別人而瞧不起別的老兵,影響她看外面也是自己認為對的才算對,這次拍攝紀錄片,父親很欣慰女兒願意接近他談創作,甚至老來罹患帕金森氏症與嚴重靜脈瘤的父親重新為她用拳指畫畫,也使她跨越偏見,開始理解與尊重。

林國欽是從十六歲讀高中的兒子回想起自己的十六歲,進而想瞭解八十四歲父親林海潮十六歲與從大陸當兵到台灣的過往大半生,因此參加外省台灣人協會的榮光眷影紀錄片人才培訓,導出第一部紀錄片「變奏」。

林海潮在紀錄片回憶,十六歲時因二十歲的哥哥新婚而代兄從軍跟日本作戰,參加海軍佈雷隊在長江佈雷,第一次打仗是半夜,沒家沒眷沒怕過,1949年隨部隊來台,遇到鄰居阿媽為人好並為女兒居間牽線,1955年結婚,林國欽說,父母攜手走過四十九個年頭,母親四年前不幸因肝硬化病逝。

林國欽陪伴父親走進曾經住過、改成國宅的眷村力行新村,回顧小時候家中總是有油條可吃,因為父親那時為了家計,以油條為副業,一晚可炸上一千多條油條;1988年父親首次回福州老家探親,重逢兄妹只講愉快事,1991年聽聞大伯死了,父親七年未回福州,1998年在他要求下一起回鄉掃墓才崩潰痛哭。

外省老兵來台各有不同際遇,紀錄片顯示他們當年變成軍人來台,都是時代戰爭命運的安排,如今都已在台娶妻生子,落地生根,對大陸只剩對親人的懷念。

觀眾則被陳一芸父母相互扶持的情感,以及母親不計較誰主內外而工作賺錢讓父親專心創作書畫所感動;一名大陸出生的外省籍觀眾被林海潮的三代同堂四代情感動,也說,「家在台灣感覺還是比較舒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53195
外台會拍外省台灣人紀錄片 社會融合橋樑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society/200810/20081005394253.html
外台會拍外省台灣人紀錄片 社會融合橋樑
中央社╱中央社 2008-10-05 15:38
    
榮光眷影社區紀錄片系列一(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五日電)社團法人外省台灣人協會「榮光一班」培訓各行各業學員拍攝的榮光眷影社區紀錄片,最近首次影展播映十部外省庶民故事,獲得社會熱烈迴響,也期待在台灣社會或隱或現的族群對立氣氛中,發揮修補社會裂痕的融合橋樑功能。

外省台灣人協會(簡稱外台會)秘書長黃洛斐表示,許多同樣出身學生運動的朋友一直參與台灣民主與社會進步的打拚,但在後來選舉中,發現原來的朋友變了,變成用政治與立場看其他人如老榮民,令很多人難過,也促成外省台灣人協會(簡稱外台會)成立。

身為外省第二代的黃洛斐說,全世界的軍人都用年輕的性命捍衛國家,到老後,許多國家都有軍人退休制度,台灣近年卻對老榮民以放大的挑動態度做政治論述,許多外省榮民長輩的生命故事未被好好整理,長輩們已不認識當初所為奮戰的國家;但人要被社會接受、要被政府肯定,因此,外台會希望用文化的、軟性的方式,引導社會對立的兩方看到對方的故事且相互理解。

外省台灣人到底有多少?黃洛斐指出,近代戰爭導致的又一次人口大遷移,估計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時,跟著來台的所謂外省人大約兩百萬人,其中,有六十萬名軍人,與當時的台灣人約六百萬人在蕞薾小島上,從二二八白色恐怖事件至今六十多年,族群融合的道路艱辛有如難於上青天,也成政治人物操弄分化的工具。

前述六十萬名軍人與眷屬安置在全台灣各地的眷村,形成世界上唯一的眷村文化,隨著一甲子時代變遷,許多老兵逐漸凋零,眷村逐漸老舊破敗,國民黨政府因此推動眷村改建工程;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最新統計顯示,榮民總數剩約四十九萬人,僅有八萬餘人有資格領取就養金,其中有一萬三千餘人是本省籍榮民。

擔憂眷村明年九十八年度全面拆建後,台灣重要文化特色之一的眷村文化將消逝,外台會也督促跨黨派立法委員修法把文化保存納入國軍眷村改建條例,外台會創辦人之一、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張茂桂時常說,希望眷村成為台灣多元文化、公民社會的資產。

外台會也試圖透過文化工作的人性關懷及記憶重建反思來修補社會裂痕,今年推動榮光眷影社區紀錄片人才培訓,經過專業培訓,來自各行各業各年齡層的「導演」初試啼聲,掌鏡轉出外省庶民的時代辛酸,影展的「父親」、「聚落」、「外省第一代」三個類型紀錄片十部,在叫好聲中帶給大家更多元的外省台灣人面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53185
高市「眷戀時尚」展演 帶您回顧眷村文化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43169
高市「眷戀時尚」展演 帶您回顧眷村文化
發稿日期:2008/10/03

    (軍聞社記者呂世民左營三日電)二00八高雄市眷村文化館試營運,目前正推出為期一個月的「眷戀時尚」及「窗內、窗外」主題,舉辦一系列懷舊與創新的動靜態展演,透過青春動態走秀活動及靜態互動式策展計劃,希望眷村文化館能夠成為年長眷村居民的互動平台與記憶之窗,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共襄盛舉。
     十月份的主題,是邀請實踐大學人文與創意學院的時尚設計管理學系黃啟方副教授負責策劃執行,主要透過「眷戀時尚」的動態走秀,引發年輕一輩的市民共同關注眷村文化的資產保留與永續概念,更希望透過「窗內、窗外」的靜態策展計劃,讓左營眷村的居民能夠以眷村文化館作為出發,重新連結生活、記憶與居所的關係。
     眷村文化是台灣早期相當具有特色的建築群,其特殊的聚落形式,所呈現出的生活模式與飲食習慣,在半個世紀後的今天都還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眷村在台灣光復初期的各個城市自成一個獨立的生活圈,尤其串門子的迴廊式街道,讓同村莊的獨立巷弄變成一個開放式的大家庭;其間的情感交流與生活影響,讓他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區域仍能快速地安生立命,也透過眷村的獨特人文景緻減緩了一些人對家鄉的思念。
     早期眷村建築物的窗戶多屬於長形木窗,因此透過室內燈光的照射,便可讓經過的街坊鄰居窺探到部分的生活狀態;尤其,透過窗戶的介面,呈現出當時眷村居民的喜悅、歡笑與淚水,這便是「窗內、窗外」策展的精神與主軸。
     此外,藉由窗內窗外的活動設計,讓民眾與眷村文化館區的展覽連結,成為一個與在地區民互動性高的展出型態,讓眷村文化館逐漸成為當地區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
     「眷戀時尚」動態展演時間,訂於十月十八日(星期六)上午十時廿分,地點就在高雄市眷村文化館(館址:左營區龜山巷157-2號;由勝利路及新莊仔路交叉口海光停車旁進入);該館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預約洽詢電話(07)588-277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50833
分享外省庶民故事 榮光眷影紀錄片播映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yam.com/cna/garden/200808/20080830465884.html
分享外省庶民故事 榮光眷影紀錄片播映
中央社╱中央社 2008-08-30 16:37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三十日電)由行政院退輔會、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外省台灣人協會舉辦的「榮光眷影紀錄片影展」,今、明兩天在台北誠品書店敦南店舉辦培訓成果影展;放映歷經半年培訓後所編導攝製的十部影片,藉這些紀錄片與社會大眾對話,以感人的生命故事、珍貴的影像與大家分享。

外省台灣人協會表示,十位初次拿攝影機、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年齡階層的導演,以各自不同的觀點紀錄十個外省庶民的故事,忠實呈現社會底層的強韌生命。十部影片最短十分鐘,最長八十多分鐘,主題大致圍繞著父親的故事、聚落的故事、外省第一代的故事等三個範疇。

父親的故事類型有「被俘虜的人生」、「夢痕」、「變奏」三部影片,由身為外省第二代的兒女去紀錄外省第一代的父親。三位導演的年齡分別是二十六歲、三十三歲、五十歲,都是第一次拿起攝影機,靠近老邁的父親,讓大家看見外省老兵的故事。

聚落的故事類型有「一人三坪六十年」、「延續」、「山海經」、「東海&嘉禾兄弟們」四部影片。導演們透過攝影機描繪出不同的歷史聚落中,人因為空間而發展出來的生命紋理。

外省第一代的故事類型有「影像人生」、「賈奶奶的故事」、「七雙襪子」三部影片,紀錄外省第一代長輩的遷徙記憶與落地生根的過程;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因戰爭改變的人生軌道,透過鏡頭被詳細記錄下來。

這些作品雖然是出自紀錄片的初學者,卻深刻體驗生活、生命,反映於影像中,表現他們情感的充實與飽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05976
眷村文化保存辦法草案 通過六項重要條文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42486
眷村文化保存辦法草案 通過六項重要條文
發稿日期:2008/08/28

    (軍聞社記者孔繁嘉台北廿八日電)「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選擇及審核辦法草案」今天在國防部眷服處邀集文建會、財政部、縣市文化局及專家學者代表審議下,通過六項重要條文,其中條文明定,未來眷村文化保存將區分北、中、南、東、外(離)島五區,各區選擇一至二處辦理,各縣市政府應於辦法公佈後六個月,就轄下騰空待標售且尚未拆除建物的國軍老舊眷村擇定一至二處,擬具保存計畫向國防部提出申請。
     草案審查上午在眷服處會議室舉行,由國防部總政戰局副局長陳克難中將主持,共有國防部眷服處長林景福上校、文建會綜合規劃組長許有仁、桃園縣文化局長陳學聖、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黃俊銘等近廿人參與。
     「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選擇及審核辦法草案」共有九條,今天審議通過的為一至六條,其中第二條文明定,眷村文化保存將區分五區,各區選擇一至二處辦理,各區劃分 北區為基隆市、台北市(縣)、宜蘭縣、桃園縣、新竹市(縣);中區為苗栗縣、台中市(縣)、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縣);南區為台南市(縣)、高雄市(縣)、屏東縣、東區為花蓮縣、台東縣;外(離)島區為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
     另外,第一條明示辦法之法律授權依據;第三條明確要求地方政府提出保存計畫之具體內容;第四條、五條,載明與眷村文化保存計畫審議會議相關事項;第六條,有關眷村保留範圍之容積轉移、地方政府同意容積移轉之時限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003344
眷村發展論文徵集 請把握最後參加甄選機會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42361
眷村發展論文徵集 請把握最後參加甄選機會
發稿日期:2008/08/23

    (軍聞社記者蔡宗恆台北廿三日電)為表彰軍眷刻苦耐勞、勤儉持家,使國軍官兵無後顧之憂,得以盡忠職守、犧牲奉獻,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舉辦的「眷村發展論文徵集」活動,報名日期至卅一日截止,還未報名參加甄選的民眾,可要把握最後的機會囉!
     史政編譯室指出,為見證眷村在台灣文化的發展,特別以「眷村發展」為主軸舉辦徵選活動,希望透過文字、圖像,突顯時代的產物,確立眷村於台灣社會及文化融合發展中,所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徵選的主題,包含「能充分表達眷村勤儉持家、相夫教子的內容,紀錄眷村為眷屬們安身立命,及成為部隊官兵精神支柱的史實」、「能見證昔日國軍官兵及眷屬,不畏艱難困苦的奮鬥過程,及培養出特有愛國情操與刻苦耐勞精神」、「能充分展現眷村在多元社會及人文風情下,所產生族群與文化融合之特色」、「能充分彰顯政府照顧國軍及眷屬的德政,及榮民榮眷對國家社會感恩之情懷」等四項。
     徵選類別區分文字類與圖像類,其中文字類又區分為論文組、散文組及詩詞組,圖像類則區分為攝影組及繪畫組。
     史政編譯室表示,各項作品為避免遺失或損壞、請以掛號郵寄或親送至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台北市北安路八0七號後棟)劉鳳祥先生收,電話02-25327440。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2995314
舞台劇寶島一村 重溫眷村特有文化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yam.com/cna/garden/200807/20080710493714.html
舞台劇寶島一村 重溫眷村特有文化
中央社╱中央社 2008-07-10 18:31
   
(中央社記者邱凱俞、羅廣仁台北十日電)知名製作人王偉忠的眷村故事即將搬上舞台,「表演工作坊」今年的冬季大戲「寶島一村」,由藝術總監賴聲川及影視界製作人王偉忠聯合進行編劇、導演,說出台灣半世紀來極為獨特而感人的生命故事。

「寶島一村」的故事發源地,正是王偉忠成長的嘉義眷村,全劇結合郎祖筠、屈中恆、胡婷婷等十五位知名演員,講述三個家庭、三個世代的眷村故事,藉此回顧珍貴的住民融合史,並試圖建立眷村口傳歷史的基礎。

賴聲川在記者會中表示,眷村文化是台灣近代史上十分特殊的歷史,如果沒人說這個故事,眷村文化將就此被遺忘,歷史上族群過海的大遷移,所創造的歷史、文化,使得台灣社會更加豐富。

王偉忠也表示,眷村生活可代表台灣獨特文化之一,幾個眷村子弟的融合,成為一齣舞台劇,和電視劇不同的是,進到一個空間,兩個多小時將眷村文化淋漓盡致展現出來。

「寶島一村」十二月五日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除了台北的演出外,還將陸續前往台南、嘉義、台中、高雄巡演,這齣充滿台灣社會變遷歷史意義的鉅作,也將於台灣演出後,前往海外華人地區展演。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2940009
國防部徵求藝文圖像 紀錄眷村發展歷程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41163
國防部徵求藝文圖像 紀錄眷村發展歷程
發稿日期:2008/07/03

    (軍聞社記者李岳耿台北三日電)為表彰軍眷刻苦耐勞、勤儉持家,以及政府照顧榮民榮眷的德政,見證眷村在台灣文化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國防部特別以「眷村發展」為主軸舉辦徵選活動,期透過文字、圖像,確立眷村在台灣社會及文化融合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國防部表示,舉辦此次徵選活動,可結合眷村文化與藝文,見證昔日國軍袍澤及眷屬艱苦困難的奮鬥過程,弘揚眷村特有的「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守望相助、教忠教孝」之美德,以表達眷屬對國家感念之情,彰顯政府照顧軍眷之德政。
     徵選類別區分為文字類(論文組、散文組、詩詞組)及圖像類(攝影組、繪畫組);徵選對象為眷村榮民、榮眷、對眷村生活有共同記憶的各界人士,以及國軍官、士、兵、文職人員及眷屬(含教職、聘、雇人員及學生)。
     截稿日期為八月卅一日,國防部各單位、各軍種司令部及本部直屬院校於截稿日期前,彙整撰寫人員名冊及作品報部;其餘人員則以通信報名參加,以郵戳為憑,各項作品為避免遺失或損壞、請以掛號郵寄或親送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台北市北安路807號後棟)。
     各類組評選優等三名,獎金二萬元,獎牌乙面;佳作六名,獎金一萬元,獎牌乙面,獲獎人員將於國防部月會中頒獎表揚,甄選獲獎作品將集結成冊,並配合「國軍眷村口述歷史」書籍出版,書名定為「眷戀-眷村憶往」;出版之作品將發行至陸軍聯兵旅以上單位(各軍種比照)及各軍事院校、文史機構、各大專院校、歷史系所圖書館及國家圖書館與各縣市立圖書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2931556
頁/共1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