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yam.com/cna/computer/200611/20061114550829.html
國科會盼第二期太空計畫衛星設計全面自主
中央社╱中央社 2006-11-14 17:11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四日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對「第一期15年國家太空發展長程計畫」進行績效評估,今天公布初步結論,第一期三個衛星計畫均成功,值得嘉勉;但衛星本體均委由國外廠商設計,未達全面自主目標,第二期太空計畫必需改進。國科會第二期太空計畫願景盼台灣成為亞洲太空科技強國。
結論還顯示,工程技術完整性、產業技術推動力道、計畫執行進度掌握能力、太空計畫內容宣導等項目均應加強改進;專案管理、生產力、品質、cycle time等應採取較完備方式進行,專家建議應以CMMI(能力成熟度整合模型)進行管理為宜。
國科會副主委戴謙表示,「第一期15年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今年將結束,國科會規劃嚴謹績效評估審查作業,除由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先行自評,審查委員再進行書面審查外,11月13日更由國科會與國內外專家組成審查委員實地訪查。
他說,其中最值得嘉勉的是,第一期共發展三個衛星計畫,皆成功運行,成功率100%。福衛二號提供世界僅有的每日再訪高解析度遙測影像,發射以來多次協助緊急救難,提昇台灣的國際知名度及形象。
他指出,福衛三號發射及佈軌成功深獲國際相關機構肯定,例如國際太空航行學院(IAA)、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SF)、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
此外,日前北韓試射飛彈時,福衛二號也成功照下三個發射飛彈的可疑地點,美國透過管道向台灣索取照片資料,作為研判北韓飛彈發射之用,現已成為國際監控重要區域;福衛二號也拍攝北極冰山裂痕變化等,對研判全球暖化是很重要的依據。
對於衛星零件自製的問題,戴謙表示,短期還不可能達成全面自製,仍需一些時間,畢竟外太空環境條件嚴苛,零件都需要經過驗證,希望在15年內達成這個目標。
此外,對於評審作業方式,戴謙也提出建議,今後每五年做一次評估,同時要求太空中心自己先行評估,再請專家評估,未來希望推動建立機制,不要再拖到15年之久,同時要求國研院擔起監督之責。
戴謙指出,第二期太空計畫願景包括國家太空中心(NSPO)成為頂尖的研發機構;台灣成為亞洲太空科技強國及太空領域重要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