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空中武力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新航太軍事科技新聞區
 瀏覽29,829|回應167推薦1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J I M**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01-03/0938479543.html
美空軍為B-2隱身轟炸機裝備MOP巨型鑽地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09:38 中國航空信息網

  美國《空軍時報》2008年1月1日報導 駐密蘇里州Whiteman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509轟炸機聯隊於上週四宣佈,該基地的武器專家正在研究將重達30000磅(13620千克)的巨型鑽地彈(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MOP)搭載在B-2“幽靈(Spirit)”隱身轟炸機的彈艙內。按照計畫,每架B-2轟炸機將可攜帶兩枚MOP,兩個彈艙內各一枚。據透露,為B-2轟炸機裝備MOP的計畫開始於2007年7月,在去年11月美國國會批准1000萬美元的經費後進展加快。

  MOP目前仍然處於測試中,該炸彈主要用於摧毀洞穴、坑道和掩體等地下隱蔽目標或經過加強的堅固目標,伊朗的核設施或基地組織的地下設施都屬於這一類目標。該型炸彈正式裝備後,將成為美國空軍武器庫中最大的炸彈,遠遠超過目前所裝備的21000磅(9534千克)的巨型空爆炸彈(Massive Ordnance Air Blast Bomb,MOAB)、15000磅(6810千克)的“daisy-cutter”炸彈以及5000磅(2270千克)的BLU-113/BLU-122等各型炸彈。(中國航空信息中心 陳黎)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2749844
 回應文章 頁/共1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C-17運輸機成功實現採用新混合燃油飛行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61854
C-17運輸機成功實現採用新混合燃油飛行
2010-09-08

【據美國《空軍雜誌》網站2010年9月3日報導】  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418飛行試驗中隊最近成功進行一組飛行試驗,測試C-17運輸機採用傳統和替代燃料混合燃油的性能。其中上個月底還採用了混合燃油進行了飛行,該混合燃油成分為50%傳統JP-8燃油、25%氫化可再生噴氣燃料(HRJ)、25%石蠟煤油(SPK)。美國空軍承諾明年所有的機隊都將採用50-50比例混合的JP-8和石蠟煤油作為燃料。石蠟煤油是採用費-托蒸餾過程的天然氣體制成,另外煤也是SPK的可能來源之一。美國空軍最近也嘗試了從藻類等生物燃料提取得氫化可再生燃料作為燃料的可能性。(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李東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163557
AFRL reveals Astrox designs for future hypersonic vehicles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flightglobal.com/articles/2010/08/23/346234/afrl-reveals-astrox-designs-for-future-hypersonic-vehicles.html
DATE:23/08/10
SOURCE:Flight International
AFRL reveals Astrox designs for future hypersonic vehicles
By Stephen Trimble

As US military and space officials develop the outlines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hypersonic vehicles, a tiny, Maryland-based company named Astrox has assumed a key role in shaping the designs and defining their performanc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Astrox worked in semi-obscurity on several major hypersonic programmes, including the NASA X-43A scramjet and the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 Blackswift.

But Astrox's public exposur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July with the public release of "Technology Horizons", a 20-year roadmap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s published by Werner Dahm, chief scientist of the US Air Force.

Astrox is credited within the 171-page document for all-new images showing designs for a very different kind of hypersonic vehicle than those in testing today, such as the Boeing/Pratt & Whitney X-51 Waverider.

The designs are revealed after two setbacks in the hypersonics community. In April, DARPA's hypersonic test vehicle HTV-3 disintegrated about 9min into a 30min flight test over the Pacific Ocean.

One month later, the X-51A flight was cut short as a result of a suspected problem with a seal on the exhaust nozzle. The vehicle achieved a top speed of Mach 4.9, well short of the programme's goal to reach M6. At the same time, the X-51A recorded 13 times the endurance of the X-43A, so the test nevertheless generated a wealth of new flight data at hypersonic speeds.

 


Astrox president Ajay Kothari confirms the combined-cycle design concepts - which include several options for a two-stage-to-orbit reusable space vehicle and a rocket-scramjet-powered hypersonic vehicle - are the focus of a joint study by the 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 (AFRL) and NASA.

Mark Lewis, Dahm's predecessor as USAF chief scientist, describes the Astrox designs revealed in Technology Horizons as a "benchmark" concept for the new hypersonic vehicles.

Astrox has developed what Lewis calls a "mid-fidelity" analytical tool to automatically show likely configurations and performance based on criteria such as inlet shaping and energy sources for thrust.

Each of the designs comes from a 2007 study commissioned by Lewis for Astrox to analyse new options for a follow-on to the X-51A.

The results of that analysis have launched a joint study between the AFRL and NASA. Both agencies are already plotting the next series of test and operational hypersonic vehicles.

Meanwhile, officials within AFRL are working to establish a new programme of record called Gryphon to succeed the X-51A, Lewis says. The Astrox concept for a long-range, hypersonic strike and surveillance vehicle, which is revealed in the Technology Horizons report, is considered a leading candidate.

Both the AFRL and NASA are also working on reusable, two-stage-to-orbit launch vehicles to eventually replace the evolved expendable launch vehicle and the Space Shuttle, which is scheduled for retirement early in 2011.

RADICAL DEPARTURES

Astrox has developed designs for the hypersonic missile and the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requirements.

In both cases, Astrox has proposed two radical departures from the design convention of the X-51A,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hypersonic vehicles to date after only one test flight.

The X-51A features a rectangular inlet to slow the airflow from hypersonic to supersonic speed upon reaching the combustor. Although the two-dimensional surface of the rectangle is easier to model, the geometry creates more surface area that must be cooled. At hypersonic speeds, the uncooled inlet structure would melt without active cooling.

In the Astrox designs, the rectangular inlet shaping is replaced by a circular, inward-turning inlet. This funnel-shaped flowpath, which also was used by the cancelled Blackswift concept, is considered by some to be the next evolution in hypersonic design technology. Lewis says: "It turns out there's a lot of advantages to going to a round inlet."

In a second major departure, Astrox's design concepts all depend upon on vertical take-off.

Lewis compared the historical argument between vertical take-off and horizontal take-off for a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to a "religious dispute", for which he considers himself an agnostic.

Kothari, however, favours the vertical take-off method. "Horizontal take-off is the wrong way," he says. He blames a requirement for making Blackswift take off from a runway for the project's demise.

"By trying to take off horizontally using turbines, that becomes a boondoggle," Kothari says.

Each of the designs also include some combination of a rocket- or turbine-based stage and an air-breathing stage. The latter is considered more efficient because the vehicle is not required to lift off with its own supply of liquid oxygen to convert into fuel.

Astrox considers the concepts to be viable for beyond military purposes. Kothari is about to present a paper at the annual space conference organised by 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n the application of a combined-cycle,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for the commercial space market.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161103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展示Astrox未來高超聲速飛行器設計(下)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61795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展示Astrox未來高超聲速飛行器設計(下)
2010-09-06
 

[據英國《飛行國際》網站近日報導] Lewis稱,同時,空軍研究實驗室的官員正在創建一個新的項目,這個被稱為“獅鷲”的項目是X-51A的後繼。“技術地平線”報告中揭示的Astrox設計概念可用于遠端、高超聲速打擊和監視飛行器,被認為是主要的候選。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和NASA也都在進行可重複使用、兩級入軌運載器研究以最終取代改進型一次性運載火箭以及太空梭(太空梭已定於2011年初退役)。

Astrox已針對高超聲速導彈和可重複使用運載器需求開發了設計。在兩種情況下,Astrox已提出了兩處完全不同於X-51A(已進行過一次飛行試驗的最成功的高超聲速飛行器之一)設計慣例的設計特徵。

X-51A特徵之一是其採用了矩形進氣道以使氣流在到達燃燒室前從高超聲速減速為超聲速。儘管這種矩形的二維表面容易根據模型完成製造,但這種幾何形狀也導致產生了更多必須要冷卻的表面積。在高超聲速下,沒有主動冷卻的進氣道結構將會融化。

在Astrox的設計中,矩形進氣道構型設計被圓形的內旋式進氣道取代。這種漏斗形的流動路徑也曾用於被取消的“黑雨燕”概念,被一些人士認為是高超聲速設計技術的發展方向。Lewis稱:“已證實採用圓形進氣道有很多優點。”

第二個主要的不同之處在於,Astrox的設計概念完全依靠垂直起飛技術。

Lewis將可重複使用運載器採用垂直起飛和採用水準起飛的歷史性爭議比作“宗教爭論”,對此他認為自已是一個不可知論者(即他還不知道哪種方案更合理)。

但是,Kothari非常支持垂直起飛的方法。他說“水準起飛是錯誤的方式”,並將“黑雨燕”專案取消的原因歸結為對“黑雨燕”實現跑道起飛的需求。

“試圖利用渦輪發動機實現水準起飛,這並沒有大的意義。”Kothari。

每一種設計都包括了某種火箭或渦輪基階段和吸氣階段的組合。後一種被認為更有效率,因為這樣的飛行器不需要用自帶的液氧實現起飛,用燃油就可以了。

Astrox認為這些概念在超出軍事目的的領域也是可行的。Kothari打算在由美國航空航太協會(AIAA)舉辦的宇航年會上發表論文,闡述在民用航太市場採用組合迴圈、可重複使用運載器的事宜。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王傳勝)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161101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展示Astrox未來高超聲速飛行器設計(上)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61794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展示Astrox未來高超聲速飛行器設計(上)
2010-09-06
 

[據英國《飛行國際》網站2010年8月23日報導] 隨著美國軍事和宇航官員開始提出發展新一代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提綱,一個位於馬里蘭州的名為Astrox的小公司在形成高超聲速飛行器設計和定義性能方面已承擔了關鍵角色。

十幾年來,Astrox以半隱匿的身份參與了數個主要的高超聲速專案,其中包括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X-43A衝壓發動機專案和國防預先研究計畫局(DARPA)的“黑雨燕”項目。但在美國空軍首席科學家Werner Dahm主導的未來20年空軍科技發展路線圖“技術地平線”的公開發行版7月公佈後,Astrox公司的公眾暴光率顯著提升。

這份171頁的報告採用的全新圖片顯示了與現今正在試驗的(如波音/普惠的X-51“乘波者”)極為不同的高超聲速設計,Astrox的設計贏得了讚譽。這些設計是在高超聲速界兩次受挫後對外公開的。今年4月,DARPA的高超聲速試驗飛行器HTV-3在太平洋上空飛行了約9分鐘後(原計劃進行30分鐘的飛行試驗)試驗失敗。一個月後,X-51的飛行試驗由於排氣噴嘴密封問題導致的故障而不得不縮短試驗時間。該飛行器最高速度達到4.9馬赫,顯然低於項目期望達到的6馬赫。同時,X-51飛行時間是X-43A的13倍,所以儘管如此,本次試驗積攢了高超聲速飛行的新的飛行資料財富。

Astrox總裁Ajay Kothari確認了該組合迴圈設計概念——其中包括幾個可選項以用於兩級入軌可重複使用的空間飛行器和火箭-超燃衝壓動力的高超聲速飛行器——都是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和NASA聯合研究的焦點。

Dahm之前的前任美國空軍首席科學家Mark Lewis將技術地平線中揭示的Astrox設計描述為新型高超聲速飛行器的“基準”。

Astrox已開發了被Lewis稱為“中等逼真度”的分析工具可基於諸如進氣道造型和推進能源等準則自動顯示出可能的構型和性能。

每個設計都是源於2007年Lewis委託Astrox的研究,該研究是為分了分析X-51A後續的高超聲速新選項。分析的結果導致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和NASA啟動了一項聯合研究。兩個部門都已正在著手探索下一系列的試驗和使用高超聲速飛行器。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王傳勝)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161097
美國洛•馬公司ATACMS高超發動機助X-51A實現馬赫數5高速飛行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61320
美國洛•馬公司ATACMS高超發動機助X-51A實現馬赫數5高速飛行
2010-08-17


【據美國《軍用航宇電子》近日報導】  X-51“馭波者”是專門為高超聲速飛行設計的無人飛行器,在前段時間進行的試驗中,洛•馬公司的軍用戰術導彈系統(ATACMS)將X-51A加速到馬赫數4.5後,超燃衝壓發動機點火工作產生推力,使X-51A加速到了馬赫數5。
  洛•馬公司官員宣佈,在本次試驗中改進的ATACMS發動機隨X-51A在50 000英尺高度從B-52母機上啟動,採集的資料表明工作特性與初始設計一致性很好。這也是ATACMS火箭發動機第一次作為空中發射飛行器的動力。
  該專案由波音和普惠聯合Rocketdyne小組管理,波音公司進行了輕重量化設計,出口尾錐則由Gen公司下屬的Aerojet公司生產。ATACMS火箭發動機的發展也會推進未來高超飛行器技術的發展。(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李東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122423
X-51A試飛受挫原因可能是密封失效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61183
X-51A試飛受挫原因可能是密封失效
2010-08-11

【據美國《航宇日報》近日報導】  在5月25日X-51A“馭波者”高超聲速試驗飛行器的首飛試驗中,超燃衝壓發動機與尾噴管之間的密封故障可能是導致X-51A無法達到預定馬赫數的原因。從超燃衝壓發動機洩露出來的高溫氣體對飛行器產生了側向力,從而導致加速減慢和續航時間變短。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X-51A項目經理Charles Brink透露,未試飛的另外3架飛行器上的發動機將會拆卸下來並重新檢查,並且在飛行測試恢復之前,密封裝置將會得到增強。超燃衝壓發動機與配裝在機體上的尾噴管之間必須要有熱密封和壓力密封,以容納發動機工作後引起的膨脹。調查主要集中在發動機與機身連接過程中的密封封裝程式上。Brink稱,密封是“盲裝”的,而且一旦發動機就位後便很難檢測。因此,科研團隊專門研發了線上密封檢測技術。調查認為,密封洩露擾亂了進入尾噴管的氣流,從而導致了側向力,且進一步對飛控系統產生了影響。Brink透露:“我們注意到X-51A在飛行中產生了一些側滑和偏角。”目前,一個特別團隊被迅速組建起來,該團隊將在9月份對密封方案、溫度、安裝等問題進行研究,並開發能夠更加結實可靠的密封方法。
  AFRL計畫一旦2011財年的經費下撥後就恢復飛行測試。Brink認為最早可能是11月底12月初,但明年1月份的可能性更大。本次試飛的X-51A從B-52母機上發射,用火箭發動機助推。X-51A裝備的超然衝壓發動機使用碳氫燃料,原計劃工作300秒,使X-51A從馬赫數(Ma)4.5加速至Ma 6。但首飛中,該發動機只工作了不到200秒,飛行器的最大速度也僅達到了Ma 5,隨後便出於安全考慮,中止了這次飛行(航宇日報,5月27日、6月2日)。儘管遭遇提前結束,但這次飛行仍然創造了吸氣式超燃衝壓發動機飛行時間最長的記錄,並獲得了大量的分析資料。(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廖孟豪)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112700
最後一次HyFly高超聲速飛行試驗失敗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61088
最後一次HyFly高超聲速飛行試驗失敗
2010-08-06

【據美國《航宇日報》2010年8月3日報導】  波音公司HyFly高超聲速導彈驗證機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飛行試驗以失敗告終。7月29日從F-15E上發射後,導彈的助推器並沒能成功點火,導彈直接落入太平洋。HyFly由美國國防先進計畫研究局(DARPA)負責,為戰術導彈提供技術驗證,該導彈巡航速度超過馬赫數(Ma)6、空射射程達到400海裏、地面發射射程達到600海裏。和前兩次(2007年9月和2008年1月)發射失敗一樣,此次出現的問題同樣不是需要驗證的雙模衝壓發動機(DCR)推進技術。
  DARPA認為導彈按計劃在40 000英尺發射,但助推器點火失敗。該局聲稱,最初的試驗資料顯示,機載飛行軟體發現內部電池電壓過低,這將導致軟體異常中斷發動機點火。
  設計的固體火箭助推器應能將HyFly加速到Ma 3以上,然後雙模衝壓發動機接替工作。首次發射試驗中軟體問題阻止了發動機的工作,第二次燃油泵出現了問題。
  航空噴氣雙模衝壓發動機在亞燃衝壓發動機中預燃液體羥燃料並產生富燃氣體,該氣體隨後在超燃衝壓發動機中燃燒。由於前兩次失敗都和雙模衝壓發動機技術無關,DARPA同意利用現有的硬體進行第三次飛行試驗。DARPA的聲明清楚地表明這是該計畫最後一次試驗。DARPA此計畫的合作夥伴——海軍研究辦公室正進行相關調查,並將最後一次試驗審查結果提交軍方。(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王曉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106061
雷神公司新型雷達可穿透飛機機身甚至導彈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0-07/26/content_13916192.htm
雷神公司新型雷達可穿透飛機機身甚至導彈 
2010年07月26日 09:25:07  來源:東方網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21日報道,雷神公司官方人員稱,目前該公司正在研制新微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可穿透飛機機身,甚至導彈。 

    報道稱,新型雷達的重量可能較雷神公司部分現有有源相控陣雷達輕十倍,其微型設計使之能安裝在戰機鼻翼處,或許還可安裝在機翼前緣、導彈雷達無人機機身以及其他地方。

    雷神公司的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便配備有這款雷達——陣列重95磅,整個係統重650磅。

    雷神公司戰術機載係統商業發展主管弗雷德·拉納說:“我們今天致力于這項工作,就像2000年左右美國空軍採用主動電子掃瞄陣列雷達技術前,我們開始研究這項技術時一樣。”

    拉納說,微型傳感器可能會在二至五年內應用到飛機上。

    雷神公司業務發展經理邁克爾-加西亞(Michael Garcia)表示,雖然該雷達的射程和能力仍是機密,但“未來10年內,我們仍會繼續發展這項技術”,以便使配備先進電子掃瞄列列雷達的飛機,能夠覆蓋其機身,給予它360度的感知能力。加西亞說:“這便是保形傳感器重點。”

    有源相控陣雷達可同時監視空中和地面情況,同時還能夠拍攝地面高分辨率合成孔徑雷達遙感圖像,其精確程度使之常常被用于確定地面是否布有炸彈。不過,加西亞並未透露該公司是否試圖使用這一技術,來擴展需要依靠飛機雷達攻擊超視距目標的空對空導彈——例如AMRAAM導彈——的跟蹤范圍。(編譯:春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083570
AVX公司向DARPA提交“飛行吉普”旋翼機概念方案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60607
AVX公司向DARPA提交“飛行吉普”旋翼機概念方案
2010-07-15


【據英國《飛行國際》網站2010年7月13日報導】  德克薩斯州的AVX公司將一個複合式共軸旋翼機概念方案修改成“飛行吉普”空陸兩用飛行器。
  AVX公司由原貝爾公司的一批工程師們創建,領導者為貝爾公司前任首席工程師Troy Gaffey,他們向國防先進研究項目局(DARPA) 提出了“戰術空陸兩用車輛”概念。該提案由DARPA的Transformer(TX)專案發起,目的是研製一型4人飛行器驗證機,以提供“不受地形約束的機動性。
  AVX公司稱,其TX設計方案可攜帶471千克(1 040磅)有效載荷,並以225千米/小時的速度飛行463千米以上,還可以在60秒之內從飛行模式轉換成地面模式。
  美國陸軍也在進行武裝航空偵察器(AAS)項目的競標,用於替換現有的OH-58D“基奧瓦勇士”。AVX公司也提出其AAS競標方案,計畫在OH-58D機身上換裝共軸式雙旋翼提供升力,在尾部裝置推力風扇以提供前向推力。
  不管是在AAS直升機競標方案上還是在飛行吉普上,涵道風扇均可改變推力方向,提供推力或額外的升力。在地面模式下,共軸雙旋翼可向尾部折疊。(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李昊)


http://www.flightglobal.com/articles/2010/07/12/344365/avx-offers-high-speed-rotor-system-to-darpa-for-flying.html
DATE:12/07/10
SOURCE:Flight International
AVX offers high-speed rotor system to DARPA for flying jeep
By Stephen Trimble

Texas-based start-up AVX has adapted a concept for a compound, coaxial rotor system unveiled three months ago to a new application for a flying jeep.

The company founded by mainly former Bell Helicopter engineers submitted the "tactical fly-drive vehicle" concept to the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

The proposal is offered under DARPA's Transformer (TX) programme, which seeks to demonstrate a four-person vehicle that provides "terrain-independent mobility". AVX claims its TX design can carry a 471kg (1,040lb) payload over 463km (250nm), fly at speeds of up to 120kt (225km/h) and travel on land at speeds of up to 129km/h (80mph). The vehicle can convert from road mode to flight mode in 60s.

The aircraft concept features the distinctive rotor system that AVX originally proposed in April in a different application.

The US Army also is soliciting ideas for an Armed Aerial Scout that may replace the OH-58D Kiowa Warrior.

AVX, led by former Bell chief engineer Troy Gaffey, proposed adapting the OH-58D airframe with a coaxial rotor for lift and compound ducted fans mounted on the tail to provide forward thrust.

In both the helicopter and flying jeep application, the ducted fans can be tilted forwards to provide speed and upwards to offer additional lift. In jeep mode, the coaxial rotors are folded aft of the vehicle.

"The design is very adaptable and can be configured for many different size and types of vehicles," says Gaffey.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059790
導管風扇“飛行吉普”揭開面紗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60526
導管風扇“飛行吉普”揭開面紗
2010-07-13

【據美國《航宇日報》近日報導】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宣佈其“飛行吉普”專案的第一個中標者為Logi航空。該公司稱自己為“原型機工廠”,已經生產了12台這樣的飛行車輛,其中一些有人駕駛。
  他們的合作夥伴包括導管風扇的研發者Trek航空,電動汽車製造商Zap和西南研究院(SwRI),這幾家單位一起提出了Tyran­nos AT-TV方案。
  Tyrannos是一架4座垂直起降並且可在路面行駛的飛行器,動力為一台增壓式發動機和一台發電機以及電池組。在公路行駛時動力系統驅動車輪上的電動機,在飛行時驅動4個可變槳距帶整流罩的螺旋槳。在路上行駛時,機翼折疊到尾部。鼻翼處的導管螺旋槳安裝角為-12°,其他三個軸從水準到垂直的角度安裝以實現垂直飛行和向前飛行。
  Tyran­nos的地面巡航速度為50節,空中巡航速度為135節,地面極速為90節,空中極速210節。地面行駛油耗為37海裏/加侖,空中油耗為17海裏/加侖,航程分別為590海裏和250海裏。盤旋高度1萬英尺。飛行器採用碳纖維製造,垂直起飛時重3 000磅帶有1 100磅有效載荷,短距起飛(180英尺)時重約3 750磅,帶有1 850磅有效載荷。
  Logi表示Tyrannos為無人駕駛飛行器,由自動駕駛儀按既定路線完成垂直起飛、著陸和巡航。駕駛員可以優先于自動駕駛儀使用類似於SUV中使用的控制器改變其路線、高度和速度。一旦一台導管風扇失效,與其配對的軸向間隔的另外一台能夠提供全部推力,每個電動機能夠提供175馬力的應急功率。
  Darpa對於TX的任務要求包括艦到岸的活動,為海軍陸戰隊提供支持,飛越路邊的炸彈區域以及補給偏遠的站點和直升機等。(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張東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052249
頁/共1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