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9-01/03/content_10596443.htm
我軍突破軍事偽裝新技術 應對“谷歌地球”
2009年01月03日 10:29:52 來源:解放軍報
“谷歌地球”成為泄密的另類管道
這是一個讓無數軍事發燒友迷戀的網站。打開“谷歌地球”的衛星圖片瀏覽頁面,無論是高度機密的核設施還是常人難以涉足的軍事基地,通過對衛星照片的放大,均盡收眼底。
通過“谷歌地球”上的衛星圖片,網民可以輕易找到韓國總統府和烏山空軍基地、印度孟買的航母錨地、空軍基地等重要設施。
工程偽裝專家、空軍機場營房部王聲部長說,“谷歌地球”可以提供全球范圍內任何一處地點的高清晰度衛星照片,分辨率達到0.6到1米,你甚至還可找到自家的屋頂和養的一條狗,這幾乎超過10年前軍用偵察衛星的水平。
一般而言,衛星照片的分辨率優于30米就可發現港口、基地、大型橋梁、公路或艦船等較大目標,1-3米的分辨率就可發現雷達、軍用倉庫、野戰陣地、指揮所等較小目標。也就是說,這些衛星照片都是有軍事價值的。正因為如此,“谷歌地球”正引來諜報人員愈來愈多的目光。
隱蔽偽裝面臨新挑戰
“現代空間偵察技術對地球表面可視性物體的分辨能力,已經達到了足以識別戰場主要活動程度的能力,我國領土上具有軍事意義的目標都可能遭受偵察監視”,軍事偽裝學專家劉保榮高級工程師認為,信息化戰爭中,缺乏有效偽裝的目標,戰時將難逃被精確制導武器摧毀的厄運。
科索沃戰爭中,北約動用了各型作戰飛機,打擊了南聯盟約7600個各類固定目標以及3400多個活動目標。其實,南聯盟也曾進行過偽裝方面的努力,但由于偽裝理念和技術較落後,目標大都被發現摧毀,有的目標甚至被反復攻擊,個別彈坑深達18米。隨著空天立體偵察技術的發展,對空透明度會越來越高。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我軍軍事設施和裝備、防護工程的被發現概率,是當前面臨的新挑戰。
高技術築起偽裝防護新體係
“構築偽裝防護新體係,必須採用高新技術”。王聲部長談起軍事設施的隱蔽化建設,深有感觸地說:“傳統的迷彩和普通遮障偽裝手段難以對付光學、紅外、雷達、高分辨率衛星等偵察手段,這就逼著我們加快對偽裝防護的新技術、新手段、新器材和新方法的研究探索,如今已取得一定成效”。
在某大山深處,筆者尋找地下防護工程洞口像是在做一場刺激的“探寶遊戲”。當被告知某個工程洞口在方圓5平方米處,但筆者歷時1個多小時搜尋,滿目所見盡是連綿的大山、鬱鬱蔥蔥的樹木和高低不平的彎彎小路,始終沒能找到洞口。當筆者離開後,隨行的一名技術人員才把謎底揭開:山洞與山體完全融合,洞口大門上還密密麻麻長滿了花草,筆者曾摸到過卻沒有發現。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肉眼看不到,地面抵近偵察發現不了,那立體空間偵察的效果如何?技術人員自信地說,就在幾天前,空軍的幾架偵察機依據提供的詳細的坐標范圍數據,飛臨這些防護工程上空,用紅外、雷達、光學等先進的偵察手段反復偵測甄別,結果發現的卻是偽裝網掩蓋的假洞口,離真洞口相距甚遠。
據空軍後勤部有關專家介紹,近年來,他們在偽裝技術和偽裝效果檢測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偽裝設施和材料已經實現了係列化、多功能化,並提出了“融合背景、全程隱蔽、綜合偽裝”等新型偽裝防護理念。如針對暴露特徵明顯的工程口部偽裝他們就想出了不同辦法。無論從空中或地面抵近觀察,洞口與周圍自然地貌完全融合在一起,沒有了對空暴露的路或斷頭路,新型材料的輻射溫度一天24小時不停地與周圍背景同步變化,洞口的值班房也做得與周圍民居一模一樣,使各類工程設施成為背景的一部分。
然而,隨著境外偵察遙感衛星裝載的可見光照相、熱像儀和合成孔徑雷達等對地探測設備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地面目標偵察的分辨率也越來越高。一些地方經濟建設的加快,使曾處于深山之中的雷達站,成了旅遊區的一部分;有的新裝備機場周圍居民逐漸增多,跑道上新戰機的訓練全程,甚至都可以用手機向境外直播;隨著高速公路、鐵路或新的民航航路調整,有的軍事區也開始暴露在世人眼中,這些都加大了偽裝的難度。做好軍事設施的隱蔽偽裝工作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