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今天出席新書「我們的希望地圖」發表會表示,公共政策決策依據是民意和知識,如何調和成政策,是政府要做的事情,也希望大家提意見;而「絕對的權力一定絕對的腐化」,歡迎大家監督,「不要因為你投票給我,就不敢罵我」。 出版人郝明義發起下,讓大家寫下希望的網路邀請計畫,在總統大選前後各三周期間,共募集到一萬八千多個希望,包括有人希望減碳環保、有人希望馬路是平的、有人希望住在台灣的人都是台灣人等,這些希望集結成「我們的希望地圖」一書;今天上午的發表會上,郝明義特別致贈一本特大精裝版本給馬總統。
馬總統致詞表示,「我們的希望地圖」真實反應個別市民的心聲,饒富意義;這麼多不同的意見,如何變成具體可行的建議,再變成政策、預算、行動,這個過程還需要其他部門參與才能有效執行。
他說,今天的活動也可邀前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出席,因為謝長廷代表五百四十幾萬人,這些人有他們的希望,可以問問看他們有什麼希望;馬總統強調,他曾說過,謝長廷的政見若有好的,也可以推動。
馬總統指出,公共政策的決策依據是民意和知識,兩者未必一致,甚至有衝突,如何調和成政策,這是政府要做的事情,希望大家提出意見,因為「絕對的權力一定絕對的腐化」,歡迎大家監督。
他表示,雖然被批評「不一定很爽」,但政治人物不是天天都很爽,批評才會檢討改進,「大家放心,不要因為你投票給我,就不敢罵我,該罵還是要罵,該批評還是要批評,大家一起進步」。
馬總統並指出,專家說減少癌症的藥方是多運動,但是他運動,「人家看了不爽」,其實這個觀念要改一改,看到總統在運動,不要以為是在玩,因為他是在提倡運動、以身作則,所以有人講總統「什麼都不會,只會跑步、游泳」,這不太公平。
馬總統說,「我們的希望地圖」活動展現越來越成熟的公民社會,希望大家繼續一起投入,把公共政策變得更好。
他也表示,唐山大地震時,大陸拒絕外界援助,這次四川地震,大陸願意接受外界援助,心態已完全不一樣,大陸人民並自動發起募捐,這是公民社會的徵兆,而大陸一些團體也對災區進行相關設計規劃,這是邁向民主社會的前奏,路途雖然十分遙遠,但已有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