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馬車夫面面觀
市長:單車巨蟹坐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馬車夫面面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KMT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102年10月 》民國奇女子鄭毓秀
 瀏覽2,123|回應7推薦0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圖: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和官員合影。(新華社)

  • 2013-10-22 02:03旺報【文/鄭毓秀】 

      我啟航前往日本,就如我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子,一個出身富裕家庭的中國小女孩要出國留學,沒有人知道表面下進行的事,那些蓄勢待發的計畫。

     一直以來我和父親都很親近,從來沒有起過爭執,但我知道,我沒有自信能讓他知道現在的情況。所以我安靜地做準備,我得找出一些有關那些日本革命志士的具體資料。我在北京到處問了一些人,有些人很誠實,讓我知道關於國民黨的事。雖然成員們從事地下行動,大多數的人在日本生活,但他們畢竟也抵抗了許多攻擊行動,努力維持完整。

     我無法找到任何有關如何或是在哪裡才能尋獲到革命黨的資訊,但是我年紀才15歲,這種阻礙並不會被放大。我真正的問題是──我要怎麼去日本,而同時又不讓大家猜測我的理由呢?

     編織理由探情報

     最後我輕鬆自若地告訴父親,我對北京已感到有些煩躁,而且我還沒到中國以外的地方旅行過,所以希望能去趟日本。他對這番話的理解就如我所希望的,他建議我在東京繼續學業,還說我們有一個親戚在神戶擔任中國領事官,安排我去住這位親戚家。

     一切準備就緒。我啟航前往日本,就如我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子,一個出身富裕家庭的中國小女孩要出國留學,沒有人知道表面下進行的事,那些蓄勢待發的計畫。

     我進入東京的女子寄宿學校。但整天關在學校,完全不符合我的期望,這樣我就沒什麼機會從事課外活動。於是我巧妙地撒了個謊,說我身體不舒服,而這段期間,我可以開始熟悉這個國家。

     關於尋找革命志士,我只有一個線索,我知道他們是學生或是商人。於是,我到一間神戶市中國人開的店,假裝是客人。我總共去那家店3次,經營那家店的男人滿臉疑惑,然後我鼓起勇氣問他關於革命志士的事情。我直截了當說:「你可以告訴我任何一位國民黨成員的地址嗎?」

     起先店主人不發一語,假裝不懂。我緊張得顫抖,又重複了一次問題。靜默半晌後,他帶我進去後面房間,我們在那裡談了很久。他始終不肯表明立場,只問了我許多問題,我誠實而謹慎地回答,但他也很可能是滿清政府派來的間諜,負責監視革命志士。我別無選擇,只能相信,我並沒有對政府做出太惡劣的批評,我試著讓他知道我完全能理解國民黨的立場。

     最後,他問我是否願意隔天到一個特定地點,並告訴我怎麼到那個地方。當然,我並不知道自己是正走向陷阱,或是真能見到革命志士,但鼓起勇氣前去。隔天,我在約定的時間到達集會地點。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下,我直接到達國民黨總部。

     那間商店的主人其實就是成員之一。在那次集會之後,我開始參加國民黨的許多祕密集會,見到越來越多的革命志士,其中還包括當時住在日本的孫中山先生。

     漸漸地,他們接受我,成員們向我解釋他們的行動計畫。他們認為,只要現在的滿清政府繼續握有大權,就什麼也無法改變,因此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們已經策畫在中國各處起義。

     我們討論了更多的計畫,如果我回到中國擔任情報員,很明顯地對整個組織會更有幫助。隔天我帶著一副疲倦厭膩的樣子,告訴日本親戚我不是很習慣日本的天氣,我還是回家好了。所以,我回到家開始了新任務。我的角色是國民黨當地的郵件書信的情報員。因為父親擔任官職,寄到我家的書信並不需要經過審查。

     在父親位於北京的家中,我繼續扮演一個愛好藝術的女孩。我從日本回來時,父親不大能諒解,他認為我應該繼續學業,但總是擅長編造理由的我告訴他,我想以自己的方式學習。

     為了解釋我為何頻繁出入家門,我告訴母親,我和一些朋友組了一個社團,關於社會福利工作。

     因此,我和哥哥(唯一知道我祕密的人)在家裡,繼續打造一個像樣的革命總部。

     北方的國民黨成員包括年輕人、長者、幾位女性以及幾位禁衛軍的官員,還有一些北京最有錢的人。當時,在北方革命運動開始的前幾個月,主要的工作是組織,我則奔波忙碌於祕密會議。

     1911年10月,我們從信差那得知南方的武昌與漢口爆發了起義行動。第一次起義不到3個星期,便有超過10個省份加入革命行動。1912年1月1日,革命志士於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由孫中山先生任總統,其他革命志士也從海外回國,擔任新政府要務。

     組敢死隊除障礙

     與滿清政府的和平協商不斷拖延,最後的爭執還是在原地打轉──究竟要採用何種政府型態?許多革命志士對拖延感到不甚滿意。

     派兵一舉將滿清政府趕出北方,並不是件難事,但南京政府領導者指出若是出兵北方肯定會犧牲雙方數千人命,在中國北方,我們的領導者是李煜瀛先生,他問:為什麼要採取如此犧牲的策略?畢竟這時阻礙我們的只剩下幾位關鍵人物。我們需要的是幾位大膽的自願者,利用各種方法,除去障礙,這是達成我們的目標最人道的方式。

     李煜瀛的論點說服了我們,自願者立刻挺身而出,組織了一個國民黨「敢死隊」。大家都同意,只要小心除掉幾名阻礙人士,革命就能完成,未來就在不遠處。(待續)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5021180
 回應文章
2013-10-29
推薦0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蔣宋美齡於新生活運動中縫衣,後任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主席。(取自網路)

     現在戰時的中國必須為和平做準備,而無論是在戰爭或在和平時,中國的女性都必須帶著大家前進。

     1938年5月政府從南京疏散後,蔣介石夫人有個想法,她想召開女性的談話會,藉此動員全中國女性,為戰爭奉獻一己之力,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創舉。迄今為止,少數女性代表曾經參與政府會議,但全國女性代表尚未在任何特殊場合齊聚一堂。這場談話會的地點就選在距離漢口只有一晚路程的廬山。

     我永遠忘不了會議的第一天,在廬山上的大型圖書館,中國女性代表齊聚大禮堂,參與開幕式。除各省一般代表,所有重要女性領導者都受邀參與──作家、機構領袖、職業女性、政府官員,以及學生代表等。長久以來,我已經習慣大型的官員聚會或政治會議,但這場談話會有其特殊性,令人印象深刻。

     志氣高昂不畏警報

     開幕儀式結束後,蔣介石夫人對我們發表演說。開始時她說,身為中國女性的我們,一直都很努力工作,但現在我們應朝新的方向努力,若想贏得戰爭,就得夙夜匪懈。她說:「今日聚集在此的我們,是所謂中國女性的智慧領導者。每個人受邀參與這場會議,是因為我們有過明確的貢獻去達成最終目標。因此,我們身負重任,必須帶領社會上各個階層的女性前進。」

     她繼續說:「全世界對於我方軍隊的勇氣,以及我們建立的團結力量,感到欽佩不已。但同時,世界也對我們感到好奇,這樣的團結是否能在困境中繼續堅持,直到和平降臨。如果無法持續、擴大,那我們注定會失敗。我們首要任務與每個人切身相關。我們必須先開發自身能力、了解自己,這是必要的先決條件,之後才能廣泛了解與合作。我們必須了解的是,努力工作、團結一致是最重要的。現在戰時的中國必須為和平做準備,而無論是在戰爭或在和平時,中國的女性都必須帶著大家前進。」

     接著會議便開放讓我們討論各自所面臨的問題。會議順利進行,我驚愕地說不出話來。來自政府、各省或是勞工階級的女性代表回報並提出問題,她們的智慧與能力令我驚豔。以前,我只比個孩子大一點、開始在北京參與革命行動的時候,就是個熱心的女性主義者。現在,我發現夢想終於在眼前成真,女性終於能在攸關國家命運的事務上扮演要角。聽著她們說話,我明白中國改變了多少。我們彷彿以20年的時間,完成了兩個世紀的社會發展。

     在廬山談話會上,其中一個重要的階段性工作計畫,是討論後方的各種行動。女性進入前線後方地區,將戰爭下的孤兒安排到安全之地及收養家庭、為士兵寫信和協助照料受傷的人。此外,由於戰爭期間多少有些暫緩期,她們也組織一種制度,讓士兵幫助該區域的農夫耕種;反過來,當敵軍活動又開始時,農夫亦會協助軍人。戰爭的救濟物資、糧食與庇護工作、孤兒照護、年輕與年長者的教育,所有問題都在廬山的談話會中完成。「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工作指導委員會」因而成立,透過這個特別組織,女性活動得以發揮效用。會議上選出了委員會成員,蔣介石夫人擔任主席,監督我們所有女性的戰爭工作。

     廬山上那座圖書館是巨大的建築,很容易成為日軍轟炸機的目標。敵軍當然知道有重要的會議在此地舉行,因此廬山山區很常被突襲。但我們很幸運,這裡總是雲霧繚繞,把攻擊目標藏得好好的。

     第一天空襲警報響起時,我環顧四周,以為大家會跑到躲避的地方,或至少表現出擔心的樣子,但似乎沒人察覺到警報聲,她們繼續談話,彷彿什麼事也沒有發生。多數代表都曾生活在遭日軍攻擊的大城市,理應很清楚情況有多危險。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她們忙著工作,志氣高昂,沒有注意到警報聲響。她們的精神具有感染力──我也表現得若無其事,好似頭上再怎麼危險,不過是成群移動的蜜蜂。

     計畫更美好的中國

     談話會到了尾聲,大部分代表都急切地想趕回家鄉,展開新計畫,許多人必須花上一個月才能返回位於內陸的家鄉。但是我決定多留幾天,整理自己的思緒。某天下午,我走上圖書館,和幾位還留在那裡的女士說再見,我依依不捨地向她們道別,當幾乎所有人都離開以後,我單獨站在那兒好一會。

     幾個留到最後的工作人員走過來,發現我呆若木雞地站在原地。他們問:其他人都走了,為何我還在這?我哽咽地回答他們,我很傷心,因為不知何時大家才能再齊聚廬山。

     在他們還來不及回應的時候,忽然間我的心情有如風向計一樣轉變了,「不管怎樣,」我乾脆地說,「沒什麼好擔心的,先想想自己的責任吧,我們以後還能在中國其他地方相聚,就像我們在這個地方一樣。無論如何,如果我們無法完成當前的工作,下一代也會努力達成,他們會聚在一起工作,計畫我們不知道的一個更美好的中國。」

     我感覺輕鬆、平靜,悲傷已經隨著雲霧消散,對未來的希望讓我重新恢復元氣,回到我們的家。

     (全文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5023131
2013-10-28 兩岸史話-民國奇女子鄭毓秀
推薦0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駐美大使魏道明(右三)與鄭毓秀(右一)夫婦於華盛頓。(取自網路)

      在我們所有分離的經驗之中,這一次是最讓人難過的,不只是因為丈夫身陷危險,也是因為中國的未來似乎很絕望。

     政府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介石先生任委員長,戰爭期間擁有指揮作戰之最高權力。另外,蔣介石先生亦兼任軍隊總司令,公務繁重。相較於其他任相似職位者,蔣介石先生肩膀上的責任與負擔可說是日益加重。然而,拜訪蔣介石先生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看起來十分鎮定、從容不迫、充滿幹勁,人們禁不住會被他的樂觀所影響。他從不描繪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也不至於信心滿滿輕視眼前的困難。不過,他似乎滿肯定日本最終會投降,他腦中彷彿有個確切的時間表,已經決定他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用什麼方式結束這場戰爭。

     最難過的一次分離

     這時擔任航空委員會祕書長的蔣介石夫人,努力建立中國空軍部隊。戰爭爆發初期,我們的空軍無論在戰力或是數量上均與日軍相差懸殊。而在蔣夫人熱心協助下,空軍的發展成果日益明顯。

     自從廬山會議之後,我已很久沒見過蔣夫人了,所以再次見面,我的心情很雀躍。面對敵軍的突襲行動,她表現出的反應令我驚訝。敵軍戰機轟炸城市時,蔣夫人總是拒絕入內躲避。無論在庭院或在哪兒,她都會來回踱步觀看空中激戰。只要看見日本戰機被中國空軍擊落,她就會克制不住欣喜之情,大聲歡呼鼓舞,並用力向飛官揮手致意。

     南京所有人,上自政府官員,下至工人農夫,每個人都士氣高昂。人民自願組成軍隊,在委任軍官的指揮下操練。每個人至少負責3、4種防衛任務,士兵與平民合作無間,團結力量令人欽佩,即使是年邁的農夫,也重新燃起愛國情操。我的朋友有個老僕人,名叫王福,年約60多歲,唯一的兒子在鄉下種田,已經結婚,育有5個孩子。但老僕人實在氣不過,恨透日本鬼子,所以他寫了封信給兒子,要他放下一切到首都從軍報國。

     平民和非軍事目標不斷遭到轟炸。政府向日方表達抗議,但日方的回應是一概否認。比方說,如果醫院遭轟炸,他們會說瞄準的目標是附近軍校的空軍基地。但很顯然的,這麼差勁的槍法絕非意外。

     某天,一群新聞記者決定拍攝南京轟炸的實景照片,選定市中心某醫院其中一幢建築的屋頂。醫院附近的軍事目標都已經被摧毀,所以他們覺得應該滿安全的,但日軍突襲時,炸彈並沒有降落在先前預告、幾個街區外的目標,反而是落在鄰近醫院的屋頂。外國記者堅守工作崗位,拍到炸彈落下、建築物倒塌的瞬間,還有死者特寫與垂死病患的照片。

     這是由外國記者所做的紀錄,其立場公正,對全世界而言,顯現出日本人的瘋狂與殘忍。這些照片鐵證如山,讓日本人無法否認他們的惡行。

     戰爭之前,我們第一次搬到南京定居,那時南京已經滿現代化了。身為市長,魏道明博士肩負開發城市的責任。過去狹窄的街弄巷道,現在成了寬敞的大型幹線通道。政府也為各部會興建美麗的建築,住宅區逐漸擴大,足以容納蜂擁至此地工作的人們。抗戰之前,南京市中最出色的景點是紀念革命之父孫中山先生的中山陵。戰爭前的歲月美麗而明朗,每次我們駕車出遊,出中山陵後,總會看見外頭沿途垂柳,以及盛開的櫻花和桃樹,那時有許多朋友環繞身邊,好不快樂。

     幾個星期的連續攻擊後,魏博士決定,我必須搬至漢口以西更遠的地方。他說,如果每天還要擔心我,根本就沒辦法好好工作,我能幫的最大忙就是:離開這座城市,減少他精神上的負擔。我完全不想離開,想到獨留丈夫一人在南京,就覺得很沮喪,而且也和我──一個革命家的生涯不一致。

     戰爭期間,魏博士擔任行政院祕書長,平常行動相當局限,我只有在晚餐時間才能見到他,每天晚上我不斷地祈禱再祈禱,他會有什麼好消息,准我留下。但日本軍從上海出發,經鐵路或高速公路,朝南京進攻,我發現自己留著完全沒用,只能選擇離開。在我們所有分離的經驗之中,這一次是最讓人難過的,不只是因為丈夫身陷危險,也是因為中國的未來似乎很絕望。魏博士帶我到碼頭搭船前往漢口,我傷心到無法言喻,不顧顏面地大哭。我拚命抓緊魏博士向他哭訴,他拍著我的肩膀並安慰我。

     我們很快會再相見

     最後他說:「我告訴你一件很多人都還不知道的事。總司令認為戰爭情勢在我們的掌握之中。計畫是以空間換取時間,我們政府會往西遷移,把敵人拉開,遠離後勤補給線。在內陸山區,我們可以讓戰爭持續好幾年,必要的話,中國會有個新首都,我們會在那裡繼續工作。」

     聽見這些我覺得好多了。現在我對整個情勢全然改觀,我們對未來是有計畫的,並且有努力工作的目標。我又能再度打起精神,上船時,我不再哭哭啼啼,而是大聲且開心地說著:「親愛的,再見,加油!我們很快會再相見!」(待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5022842
2013-10-27兩岸史話-民國奇女子鄭毓秀
推薦0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幾天之後,我已經不記得和平時的上海是什麼模樣了──我感覺自己彷彿一直住在血泊、爆炸和悲傷之中。

     1937年上海情勢危急,每天都處於戰爭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我家位在公共租界區,離事發中心有點遠,所以我在法租界區找了間公寓,方便投入眼前的工作──募集資金、組織志工協助戰爭工作,並安排不同的建築作為醫院或避難所。

     我們所有在上海的人都知道日本很快會再安排「事變」,蔣介石先生已預先派出最精良的部隊,這個受過良好訓練的新部隊,他們沒有先進的裝備,只有戰鬥者的能力與勇氣。

     軍民同心奮起反擊

     這天終於到了。一名日本海軍軍官與一名水兵在8月9日強行闖入上海虹橋軍用飛機場,遭中國守衛士兵反擊,日軍竟開槍擊斃機場守衛,最後他們也被其他中國守衛士兵槍殺。48小時內,日軍的30艘軍艦湧入上海黃浦江,數千名步兵攻入上海市,他們在8月13日發動攻擊,中國軍隊奮起反擊。

     上海的中國區大致分成兩個部分,中間是公共租界區和隔壁的法租界區,公共租界區沿著黃浦江的一側,黃浦江接著被吳淞江分為兩部分。在吳淞江的一側,與公共租界區的交界的那側,正是之前提過的日占區,經過幾個星期,這裡已經為了軍事準備,而呈現擁擠忙碌的景象。敵軍就在我們眼前輸送人力與物資至此區,而且完全不受約束。

     等到日軍開始攻擊,數千名中國難民湧入相對安全的公共租界區。聽著門外的廣播,群眾們不斷往裡面擠,然而,我們還是得保護他們並供應食物,而這還得看外面部隊的戰況而定。

     軍隊請求協助時,上海居民的反應也值得肯定。即使他們自己也身陷困境,但若軍隊需要貨車、司機、食物等,不須詢問,人民多半會自願幫忙。

     日本決定拿下上海時,顯然以為只需耗費數天,結果根本是誇大其辭。我們只有為數不多的空軍戰機,沒有海軍,然而日本卻什麼都有,此外他們還享有豁免權的安全基地,隨時能撤退、重組、運補援軍。但是我們的部隊卻奮力抵擋、反擊。原本預估幾天的戰事,延長成幾周、幾個月,讓敵軍損失慘重。

     雖然我的新家位於法國租界區,和真正戰火延燒之地還有段距離,但其實上海沒有一個地方是真正安全的。我們總能清楚聽見槍戰聲響,震動常常使玻璃窗碎落一地。從二樓高的地方,我看見一柱柱的黑煙和火舌往天空竄升,夜晚烽火連天宛如白晝。

     受傷者、殘障者、無家可歸者,全都湧入我們的區域。幾天之後,我已經不記得和平時的上海是什麼模樣了──我感覺自己彷彿一直住在血泊、爆炸和悲傷之中。但偶爾也會有歡欣鼓舞的時刻,讓我們能繼續堅持下去。有一天,中國戰機劃過天空,朝著江上的日本軍艦投擲炸彈。居民們看見這景象,聽見炸彈正中目標的聲音,立刻跑到外頭,即使身陷危險,大家依然高興地歡呼、大聲鼓掌叫好。

     看著中國部隊極力抵抗,以及每位士兵堅忍不拔的過人意志,我都不禁猜想他們的心智與態度:幾個世紀以來,中國屢遭入侵,生活困苦,但中國人體認到中國不能亡。一個人因此死去,或許很可惜,但中國郤能因此而活下來,所以某種程度而言,他並沒有死去。

     我自己過去也是出生入死,所以那或多或少也是我自己的想法。就像我暗殺財政部長那次,從天津到北京的火車上,我有兩、三個小時可以好好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我隨時都能放棄,保全自己。當時害怕恐懼的感覺不斷重擊我,但轉身離去從來不在我的考慮範圍。

     淞滬會戰中還發生一件事,那時候,上海有一群外國戰地記者,他們當然希望盡可能多獲得一些第一手戰爭消息。首先他們請求日軍讓他們在前線後面觀看戰事。日本向來討厭並且害怕外國媒體,因此悍然拒絕這個請求。但我們接到這個請求,便立即答應對方。部隊指揮官親自帶領記者們到前線戰壕,並向他們詳細解釋整個情況。

     一次,中國士兵們自行策畫一個計謀,他們一個一個脫下兵帽,兵帽和刺刀疊在一起放在戰壕邊上,所以只看得見帽頂。很快地,日軍陣營便開火警告,打到那些帽子。我方士兵立刻把帽子拉下來,好像真的有人頭部中槍。

     有幾分鐘時間,雙方陷入死寂,什麼聲音都沒有。接著一大群日本兵從他們的前線戰壕走出來,亦步亦趨地朝我方前線前進。中國士兵正襟危坐,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堅忍信念贏得戰爭

     敵軍一步一步逼近,我方士兵仍然文風不動。突然間,在日軍距離我方只有幾公尺的時候,我方機關槍開始掃射,日軍如稻穗般被撂倒,少數幾個沒被打到的也倉皇奔回他們的陣營,驚恐害怕地大吼。我們的士兵高興雀躍,鬆了口氣,笑個不停,不只因為殲滅了敵軍的人數,重點是他們的詭計成功了。

     淞滬會戰中,這類故事不勝枚舉,但其他的故事就沒有這麼有趣。其他像是有中國士兵自願把手榴彈綁在自己身上,從橋的高處一躍而下,藉此摧毀重要橋梁。

     如果說中日戰爭帶給我們什麼啟發,那就是──即使武器不足,大抵上若夠勇敢、夠堅忍,也能贏得戰爭。(待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5022519
2013-10-26 兩岸史話-民國奇女子鄭毓秀
推薦0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鄭毓秀任民法編纂委員,在起草《民法》草案時特別提出增加多條女性權利保護條文。(取自網路)

       這些年以來,我看見中國的改變,了解自己與中國一同進步了多少,我心滿意足但也帶著驚訝。

     全國統一不久之後,政府的立法部門已經組織完成。1928年10月,政府頒布《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因為國家永久憲法的實施已被延宕。於是孫中山先生的「訓政時期」正式展開。

     根據《組織法》的規定,政府由5個部會組成,各部會稱作「院」。其中3個: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與西方民主體制下的機構相似。另外兩個機構:監察院及考試院,乃根據傳統中國政府體系設置,分別是為加強監督政府作業,以及選拔政府官員等相關事務。

     實現男女平等

     1928年11月召開第一屆立法院(類似美國國會)院會。全院只有兩名女性立法委員,也就是蔣介石夫人和我。

     這是我的事業生涯中最顯著的時刻。回首過往,早年在北京的歲月,對革命同志和我而言都是痛苦掙扎,勝利時的一陣歡天喜地之後,又陷入愁雲慘霧之中。這些年以來,我看見中國的改變,了解自己與中國一同進步了多少,我心滿意足但也帶著驚訝。無論你多麼深信夢想終會實現,真正到來的那一刻,總會令人無法呼吸、驚歎連連。當然,我們的任務尚未達成,還得繼續努力,眼前還有許多工作。即便如此,這小小的進步已是過去許多人認為終生望塵莫及的結果。

     接下來的工作中,第一步是中國《民法》起草的工作。因此政府成立民法編纂委員會,成員共有5人,我是其中之一。我個人相當期待能夠負責這個工作,因為雖然大眾一般已經認同男女絕對平等的觀念,但是編入法典仍是重要的具體承諾。

     民法編纂委員會的任務既冗長又困難,我們花了超過兩年的時間才完成「中華民國民法典草案」。起草過程中,委員會有責任提供國家具體的法律原則基礎,比較西方國家中高階的法律系統,亦有責任保留人民已習慣數世紀的習俗、傳統與道德原則。因此,委員會努力不懈地參考世界上具領導性的法律系統,評比並篩選其中的法條與原則,發現適用於中國的原則即納入《民法》起草內容,我國傳統習俗內的精華亦被保留下來。

     經過多次草案及聽證會之後,國民政府於1931年正式頒布《民法》。

     新《民法》成為國家正式的法律條文,保障中國女性在公民權與產權方面的平等,此外亦享有絕對平等的政治權。

     根據這部新《民法》,女性與男性均享有行使法律之能力──享有權利,並盡義務。未婚單身女性有權簽訂或廢止婚約;以個人名義持有或讓渡其個人資產或房地產;可擔任其他人的代理人;可以繼承人或遺產受贈人的身分享有繼承權。

     已婚女性可與丈夫取得共識,具有保留原本姓氏,不需要冠夫姓的權利。

     此外,根據「分別財產制」的原則,妻子有權持有、管理、享用,以及取得其收入或是由其個人分別財產取得利益,而不需要經過丈夫同意,即可處理其個人財產。妻子的個別財產亦不受丈夫積欠之債務影響。然而,若丈夫無法負擔家庭開銷,妻子有義務以其資產供給家庭所需,丈夫亦有權要求妻子由其資產中撥出足夠金額,支付家庭開銷所需。

     若是家裡發生重大事故,妻子可被視為丈夫之默許代理人,有權簽訂可約束丈夫之契約。然而,若重大事件影響到妻子的個別財產時,她有權以其個人名義處理,無異於單身、未婚之時。

     因此,新《民法》清楚規定,中國女性在公民權與產權方面享有絕對平等之權利,但也應盡平等的責任義務──男女雙方真正平等,無偏頗對待任一方。

     這段時期,我們的家庭生活也可說是安排得宜。魏道明博士成為司法部長,所以我們倆拚命工作,在政府的平行單位裡各司其職。下班回到家後,我們都會詳細討論每天的進展,分享彼此的內部消息、增廣彼此的見識。

     培育法政人才

     民法編纂委員會的工作完成之後,雖然政府機關的工作也很有挑戰性,但我發現自己仍然很想繼續專業工作,於是我回到上海重操舊業,擔任律師。那時候魏博士擔任南京特別市市長,所以完全不可能參與私人公司的工作。不過,南京和上海距離大約350公里,所以我們倆常相互探望。

     國會越來越需要法律專長的學生,因為新的民主政體,需要符合資格的人才來帶領,人才的培育不能中斷,持續仰賴歸國的留學生亦非明智之舉。因此,便重組了上海法政學院,而我被選為院長。在那7年的時間,我擔任此職,穩步提升了學校的水準。(待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5022367
2013-10-25兩岸史話-民國奇女子鄭毓秀
推薦0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駐美大使魏道明與其妻鄭毓秀。(取自網路)

 

      我首先申請中國律師執照,但這有困難,因為過去並沒有法庭上任用女性律師所適用的規範條款。

     1914年,因有袁世凱要暗殺我的傳聞,我到法國避難。1924年,我獲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後回國,開始個人的法律專業的生涯,然而並非一帆風順。我早料到自己必須面對根深柢固「男性優越」的偏見,更別提一般人對於既得利益的反感,當然這個問題不只存在於中國。然而,我千里迢迢、費好大的工夫才完成法律教育,這點小阻礙是不會難倒我的。

     當時上海治外法權盛行,司法制度可謂是全世界最複雜。我們可以說,上海這個城市分成3個部分:中國城區、法國租界區以及公共租界區。

     與地下組織合作

     正統中國法庭管轄的是中國城區範圍,而每個外國租界區都有混合法庭。針對在中國城區發生且僅有中國人涉入的案件,中國法庭有絕對審判權;混合法庭處理的是原告為外國人、被告為中國人的案件,或是中國訴訟當事人但居住於租界區的案件;此外若案件原告為中國人,被告為外國人,則由被告國籍之領事館法庭審理。因此,上海法庭負責審理的案件有4類,有多少國家擁有治外法權,就有多少法律條款,還有中國法規和兩個外國租界區的當地法則。整個上海地區存在著混亂、複雜而互相衝突的審判、法律以及程序,毫無疑問,這裡就是精明律師的執業天堂。

     我首先申請中國律師執照,但這有困難,因為過去並沒有法庭上任用女性律師所適用的規範條款,然而,沒有任何規定禁止女性涉入法庭工作,政府就沒有合法理由,不讓女性律師執業。這項申請的決定權落在兩名保守的北京政府官員手上,延宕了許久,顯示他們正在審慎衡量,我的申請是當時的先例,會產生重大影響。

     雖然如此,我卻很順利地在公共租界區的混合法庭獲得執照。至於法國租界區,當時還只有法籍律師,我很快便知道他們想阻擋我的申請。直到後來我獲得法國首席領事那齊雅(Paul Emile Naggiar)的支持後,我的申請才總算通過。那齊雅是一位具有遠見與智慧的紳士,他後來成為駐華大使。

     貶低我的流言仍然四起,說「新鮮人」女律師沒有能力缺乏經驗。但許多同事依舊與我們同一陣線,後來我們努力打贏一場又一場重要官司,才在這項專業領域中立足了。

     我與魏道明博士共同的辦公室位於法國租界區,複雜困難的案子我們一起處理;與女性有關的案子由我負責,其他案子由他負責。我們不承接根本上很可疑或是立基點不足的案子,因為這類案件注定失敗,在名聲方面會造成反效果。對我們而言,在法律界的名聲不只是賺錢的憑藉,如果想幫助不幸之人,或是在上海促使某些事務更進一步發展,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維持在業界的名譽及誠信。

     我在上海擔任律師執業的第一年,中國發生了許多大事。廣東國民革命軍展開統一中國大業,在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展開其北伐任務。

     作戰行動很成功,迅速告捷。年底之前,國民革命軍已經掌握許多省的重要城市。旗開得勝的原因,不僅是陸軍的作戰技巧和士氣,更是因為當地人民認同他們的理想。我頭一次曉得,這場戰爭使用了政治作戰方式,效果卓越、廣泛。政治組織必須先投入地方,然後才是軍隊,等待情勢有利,很快就能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因此,敵方的作戰統領或是士兵,很快就倒戈加入總司令蔣介石的陣營。

     在收復許多省之後,總司令從江西移至浙江,再轉往上海。到上海時,魏博士和我早已與城裡的「地下組織」密切合作。

     當時的上海由孫傳芳將軍控制,我們著力在進行一些反對他的工作。由於我們在城裡地位獨特,因此能夠從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士中獲取有用的關係。

     掩護國民革命軍

     除了工作之外,我們在各方面也多有表現。我很高興從法國回來之後,決定遠離政治,並選擇上海作為工作的地方,這是個正確的決定。在我們的行動之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與蔣介石總司令的祕密特務合作。這些特務在他抵達該地的前幾個月便開始準備。由於大家認為我們僅是從事法律專業相關工作的個體,所以我們能幫上很多忙。我們取得並提供他們資訊,警告他們可能會遭到逮捕,必要的話協助躲藏,並且常常利用我們和警界及政府的關係,讓他們順利脫險,當然這一切都被我們以「一般商務」的名義作為掩護。

     有一次,政府發出逮捕令,要逮捕20多名國民黨員,理由是偷竊搶劫──那是一項荒謬的指控,為的就是要讓他們落入孫傳芳將軍的手中。我要求警方延緩一下,先等我和法國駐華大使那齊雅做討論。我告訴大使說,他們逮捕的人裡面有些是中國的精英分子,逮捕令會將他們以「偷竊搶劫」罪處置,簡直錯得離譜。他看了那份名單,同意我的說法,便請警察取消行動。

     一個月之後,上海落入國民政府的軍隊手中,孫傳芳則逃至天津。(待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5022041
2013-10-24 兩岸史話-民國奇女子鄭毓秀
推薦0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剛登上大總統之位的袁世凱到天壇舉行祭天儀式。(取自網路)

       他最後勸我:「我十分肯定你會被殺。如果你留在這兒,迎接死神又有什麼意義?等你變成一具屍體,就不可能再為革命效力了。」

     中華民國的誕生是中國悠久歷史上的新紀元。我們歡慶革命成功,並對新的中華民國有很高的期許,期盼快速的發展,成為世界上優質、現代、民主的國家之一。

     一陣歡天喜地的慶祝之後,同時我們對於國家深切的期望也蒙上一層陰影,原因出在國民黨和保守黨之間的鬥爭,爭議點是新的議會是否該維持責任內閣制或是採用總統制。國民黨傾向前者,保守派傾向後者。正常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尋求民主程序,來解決意見分歧的問題。但從袁世凱的行動看來,主導保守派的他,不禁令人懷疑他是否採取一些可疑的手段,確保自己能獲得足夠票數,嘗試得到有如獨裁者的權力。

     教育不足難抵專制

     這種情況很顯然只能由國民黨內能力可勝任的領導者來處理。我們這些年輕的成員什麼都不能做,只能聚會、談論並緊張擔憂。當李煜瀛先生對我們未來的行動提出了建設性的計畫後,這段陰陰鬱鬱的時光才算結束。他說,雖然這段時間還處於動盪不安時期,但中國還是非常需要我們。他指出,關於共和國政體的建立與發展,孫中山先生的計畫乃需3個連續的步驟,才算完成──首先,必須以軍事行動對抗守舊人士;接著,必須執行政治指導的工作,讓人民了解民主政府的義務;最後才是成立落實憲法的政府。

     第一個步驟已經完成,我們現在正執行第二個步驟,然而我們──也就是「火炬手」──必須接受更高的教育,擁有更寬廣的眼界,如此一來,日後我們才有資格教育、領導人民適應新的政體。若是教育程度不足,人民永遠無法自治,也無力對抗威權的高壓專制。

     關於這方面,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出版小報。我們把這份報紙命名為《愛國報》,發揮了對於黨組織的功用。我們的報紙很快就引起袁世凱的注意,他認為這是我們要發動更進一步革命行動的預兆,我們無時無刻都被他的特務跟蹤。

     與此同時,國民黨和保守黨之間的政治鬥爭仍無止無盡。新一屆議會委員選舉,袁世凱處心積慮,用盡各種手段,想讓自己的追隨者充滿整個議會,如此方能實現他的野心大計。

     我們國民黨的年輕成員,雖然力量不大,但也用盡全力協助我們的領導人,阻撓袁世凱的計畫。至於袁世凱,他派了許多特務,努力想說服我們。某天,其中一位特務來找我,手腕非常圓融,他說政府曉得我過去的傑出表現,認為我未來極有可能為國家做出重要貢獻,如果可以,他很樂意和我談談關於出國留學,費用負擔方面的問題。但我的態度也很明白。

     當言語說服的方式無法阻止我們之後,那只好用威脅了。在這些反袁的革命分子中,有位吳先生,他在所有重要報紙發布一系列的文章,告知並喚醒大眾意識。

     袁世凱在任期之初即建立嚴格的審查制度,沒有他個人的准許,不得出版刊物,然而吳先生並未因此裹足不前,他用自己的錢印了上千本小冊子,並打算靠一己之力發行這些刊物,從南京開始,流通至中國南方、中央地區,所有他能力可及的地方。

     那天,吳先生正搭乘火車前往南京,手提箱裡裝滿了「危險刊物」。然而我們其中一名成員卻在會議中途衝進來,大叫說有人在河道上發現吳先生的屍體。

     我們必須盡快抵達案發現場,不能讓袁世凱的警察有時間消滅謀殺者遺留的痕跡。我永遠不會忘記看著他的屍體的時候,那害怕、憤怒的情緒。吳先生被刺了11刀,有3把刀仍然插在他的身體上。

     貴人相助免步後塵

     我們盡全力追查行兇的人,有一、兩名警察隊的年輕人幫了我們一些忙,他們一直以來都很同情我們。某天傍晚,一名總是幫助我們的政府警官,突然出現在我家,我以為他是要說關於吳先生命案的事,但他是來警告我的。他說我必須馬上離開這個城市,袁世凱認為我很危險,已經確定要讓我步上吳先生的後塵。

     我完全不想離開,於是我開始說著激烈的論點,大膽地說出:「讓他們來啊,讓他們試試看啊。」他最後勸我:「我十分肯定你會被殺。如果你留在這兒,迎接死神又有什麼意義?等你變成一具屍體,就不可能再為革命效力了。」

     因此我決定馬上離開北京,與還住在天津的母親團聚。

     家裡與我在外生活的世界截然不同,那個世界看起來好像一場記憶裡模模糊糊的夢。家中一切如昔,彷彿外頭沒有任何革命活動,一切都沒有變,家中每天照例有數百件瑣碎的日常小事。祖母堅持嚴格遵守傳統禮節,一樣都不能少:去見她的時候,我們會機敏地下跪磕頭;坐下來吃飯的時候,我們遵循一切的禮儀、形式。

     我們又回到古老的生活,但奇怪的是,這麼做卻紓解了我緊繃的神經,每次做完這些例行儀式,都讓我覺得腦袋更清楚,心志更堅定。儘管身為革命分子,在這些細微、明確的儀式之下,一個古老傳統中國家庭,將其穩定、永恆的力量傳給人們,這是一種幸福、舒適的安全感。(待續)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5021900
兩岸史話-民國奇女子鄭毓秀
推薦0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武昌起義後,滿清官吏紛紛出逃。(取自網路)

 

      我聽見爆炸聲響和驚嚇的哭聲。人們在瘋狂驚慌的情況下,四處奔逃。炸彈丟出來了,我以為袁世凱已經死了。

     滿清皇室依舊拒絕退位。然而我們知道,只要他們的大臣允許,他們便會退位。這些人之中,我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袁世凱,他是滿清政府的內閣總理大臣,以及陸海軍統帥。我們相信,若想說服他改變對於皇室退位的立場,我們就得讓他在未來政府裡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我們決定破解這個窘境,盡早除去他這個關鍵的阻礙。

     因此,所有必要的安排,目的都是為了刺殺袁世凱。時間選定為1月16日早上,行動現場是丁字街的某一處,這是袁世凱的馬車每天早上慣例會經過的地方。我們派出「敢死隊」的12名成員,計畫是在目標人物出現的周圍,以環型的方式部署我們的自願者,同時朝他丟出12枚炸彈,至少會有一枚擊中目標。

     對付真正的犯人

     不過,那天晚上,總部說取袁性命的計畫必須立刻取消。理由是最新消息指出,造成目前雙方僵局的關鍵人物並不是他。真正的阻礙是良弼將軍,他是滿清位階最高的將領,對皇室施加重大壓力的人就是他。

     但是我們已經沒時間修正這個情況。我們召集所有能幫忙的成員,尋找分散各地的自願者。由於自願者的每個行動都必須祕密進行,我們很難找到他們的所在地點,就像朝廷特務也很難找到他們一樣。到隔天早上時,有4位依然下落不明。

     從前一天整晚,我無法控制地情緒激動,持續搜尋至命運的時刻。我知道他們肯定在指定現場周圍的某處,我走到那裡,即使很渺茫,依然希望自己能救出我勇敢的同志,讓他們免於即將到來、不必要的危險。只可惜,與我四目交投的只有一大堆不認識的路人,我在他們之間狂奔穿梭,好想用力叫出他們的名字,但附近有警察,心中的牽掛讓我快要發狂。

     一切發生得太快了,我看見一輛座車經過。錯不了,這是袁世凱的座車!只有他的座車周圍才會有這麼多侍衛。現在已經無法阻止了。我聽見爆炸聲響和驚嚇的哭聲。人們在瘋狂驚慌的情況下,四處奔逃。炸彈丟出來了,我以為袁世凱已經死了。

     想到這件事情,所有壓抑的情緒便一湧而出。雖然總部有不同意見,但我仍然認為袁世凱是蓄意的阻撓者。那聲爆炸刺激了我,在喜悅的情緒下,我掏出我的槍朝天開火,陶醉在大眾的喧鬧聲中,並為我的同志那英雄的事蹟感到光榮、快樂。

     突然間,我發現自己正面臨很大的危機,可能會被捕。我鬆開手,把槍枝丟入人群之中,混在人群中,又停留了30或45分鐘,同時完美扮演著憤怒旁觀者的角色。同時,我也四處張望尋找同志們。我不停地祈禱,希望他們還是能及時逃生,但可怕的是,我得知其中3人當場被抓到。只有一人安全逃脫,這位丟出炸彈但因幸運之神眷顧而順利逃脫的人,幾年後在我丈夫出任司法行政部長時,擔任其祕書,表現傑出。

     可惜的是,他的侍衛隊長和座車的一匹馬死了,幾名騎兵受傷,但袁世凱幸免於難。

     我們的3名同志被逮捕,分別是楊禹昌、張先培以及黃之萌,他們勇敢地自白說出動機,最後遭處決,他們偉大的犧牲,讓我們下定了更崇高的決心。我們準備對付真正的犯人──良弼將軍。他正是那個說服滿清皇室坐守宮中的人。

     滿清軍隊一位官員彭家珍,自願單獨執行這個任務。他認為只有穿著制服的軍官才能真的接近將軍,因為他可以藉口公務指令,請將軍謁見。

     彭家珍在適當的時機去了將軍家,但將軍尚未返家,所以他就在庭院等著。幾乎是在同時,一輛馬車停了下來,將軍走下馬車的時候,彭家珍立刻接近他,將軍感覺事情不對勁,隨即往後退,並大聲吼說:「你是誰?你想做什麼?」

     彭家珍不疾不徐地說:「我是來自奉天的信使,有緊急軍情相告,」他一邊將手插進口袋,快速掏出炸彈,完全不讓將軍有機會逃脫,他故意將炸彈丟向門口邊也是他身邊的石獅子。爆炸的威力使彭家珍當場死亡,良弼將軍則是隔日傷重不治死亡。

     良弼死皇室退位

     滿清皇室最信任的將軍死去之後,他們也很難再仰賴袁世凱,皇室成員總算知道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達成目標。王公貴族紛紛離開北京城。不久之後,便召開一個會議商討退位問題,現場只剩下少數親王,大家顯然都明白中國歷史又將改朝換代,所以共和黨人請求皇室退位,亦無人反對。

     因此,袁世凱受命與革命黨進行談判,結果很快就出來了。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后(輔佐養育當時的兒皇帝)頒布退位詔書。3天後孫中山先生即向臨時政府請辭(為遵循先前答應袁世凱的條件)。即使大眾期盼他重選總統,但他還是希望全國各地能以最快速度團結起來。由於孫中山先生請辭,袁世凱被選為中華民國新任臨時總統。(待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50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