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東山島突擊作戰,除了前述眾多的怪象外,還有很多傳聞和現象值得深入探討。
綜觀作戰全期所有的無線電通信都欠靈活,時常中斷,且部隊也未能請求補助通信手段。除了前述各軍種間在作戰前沒有進行通信協定外,通信人員訓練不足也是一大問題。
通信器材在上船前,才臨時發給各單位,並漏夜集會統一規定,所以各單位通信人員對通信器材性能並不了解,也不太會使用,密碼欠熟,因此造成戰役期間通信紊亂。軍方事後檢討,各部隊通信人員多數都未曾受新式通信器材使用訓練,且平時電台關閉,技術生疏,在報讀部隊位置時,仍有不用座標密語的,造成洩密。譯電人員因平時工作清閒,缺乏經驗,對無線電通信不純熟。還有陸軍各部隊對輔助通信,如:布板信號、彈藥等使用都不熟練,甚至有使用錯誤的狀況。
人力裝備都有問題
軍方還發現,金門通信部隊經常參加作工,影響通信技術訓練,且缺額一直未補足,影響通信工作。甚至19軍司令部都沒有通信組編制,根本無法負起整個通信策畫協調工作。
另外,通信運作模式也有問題。像陸海無線電連絡用電報不用通話,保密性雖佳,但電報加急的標識規定,是隱藏在電文內,以致耽誤譯電時間,影響時效。還有密簡語表及海軍戰情密語不夠用,也要求要研究增編。通信所需的各種密件及信號規定,常常因部隊遺失而臨時更換使用,但又沒辦法及時通知相關部隊,導致通信發生脫節。
東山島突擊作戰,陸空、海空及地面部隊(傘兵之連絡)通信失靈,狀況百出,不勝枚舉,因此蔣介石特別點名要查明責任。
東山島突擊作戰可說是出師不利,像部隊裝載搭乘原訂7月13日下午2點登艦完畢,但部隊卻未能把握潮汐及部隊到達海灘時間,以致潮水已高漲,無法登船,不得不變更計畫,改在14日實施,使發航及突擊日都順延一天。
負責灘頭作業及彈藥運送的灘岸勤務隊,是由45師工兵營2個連、衛生隊及133團迫砲連臨時編成,平時既無專技訓練,作戰前又沒有給予充分計畫準備及演習時間,導致臨陣作業混亂,完全無法達成任務。
各團輸送連僅有4、50名人力,又極度缺乏運輸工具,獨自擔任海灘至第一線的運補任務(往返約12公里),力有未逮,無法供應第一線部隊足夠彈藥,影響戰力。而且彈藥搬運到前線還常有錯誤(如79武器送去30彈藥),嚴重影響戰鬥進行。事後檢討,決定今後彈藥管理人員應先對各式彈藥加以標識,並訓練輸送兵有識別能力。
軍方還發現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衛勤人員缺額過多(每團衛生連僅有30餘人),且擔架缺乏(每團10具左右),使得前線傷患無法及時搶救,戰況緊急時,甚至常有遺棄傷患的情事發生。所使用的美式擔架需4人肩抬,並不適合山地作戰使用。另外,第一線部隊也缺乏急救藥品,負傷官兵在醫務人員沒到來前,只能任其流血劇痛,無法施救。
除了後勤人力缺乏外,武器裝備也有問題。軍方調查發現,有一些60及82迫擊砲彈存儲過久,尤其是一些1949年製造的,常有不能擊發的狀況。而75無後座力砲在連續發射後,砲膛會膨脹而無法再裝填發射。
整個東山島突擊作戰,除了前述眾多的怪象外,還有很多傳聞和現象值得深入探討。
當年國軍突擊東山島時曾有擊斃共軍俄籍顧問的傳聞,經追查發現1953年7月25日軍聞社確實曾發布新聞指稱,國軍高級指揮部頃已證實,本月16日我軍突擊東山島戰役中,曾在戰場上擊斃俄寇一名。報導的內容如下:
據此次參加作戰的某部隊戰士李霞光、徐立瑤兩人的報告:當日下午3時許,他們與另外4位戰士正馳向東山島410高地東側陣地作戰時,突然遭遇到一個潛伏在路旁大樹下的敵人以衝鋒槍向他們射擊。但僅射擊30餘發子彈,敵人即起立圖逃。
由於距離很近,他們很快的辨識那敵人不是一個朱毛匪兵;而是一個身軀高大的大鼻子俄國人。他們本想予以活捉,但發現另外一股匪軍確已趕來救援,於是他們只好迅速一起以卡賓槍瞄準射擊,那俄國鬼子立即應聲倒地;他們猶恐其未死又進至約30公尺之近距離處,向屍首補射十餘槍。當時匪援兵已到,他們無法搶得俄寇屍首,就轉向另一陣地。此事證明朱毛匪軍中已遍布俄寇。朱毛匪軍實際上完全處於俄寇的指揮和控制下。
誇大戰功加料新聞
當年國軍突擊東山島時是否曾擊斃共軍的俄籍顧問,多年來都只有我方單面說法,卻未見大陸方面有類似消息,加上從當年共軍俄籍顧問派駐大陸的情形來看,真實性令人存疑。
當年在中國的俄籍顧問大都集中在海、空軍這些技術兵種,陸軍即使有可能僅限於高司單位。1953年國軍突擊東山島時,島上並未有新引進的俄製武器,需要俄籍顧問的教導,且駐防部隊僅是營連級,派駐俄籍顧問的可能性並不高。因此軍聞社的報導,應是當年為振奮人心,誇大戰功的加料新聞。(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