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馬車夫面面觀
市長:單車巨蟹坐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馬車夫面面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面面觀知識份子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101年》0113華府看天下-真理的關鍵時刻來臨
 瀏覽583|回應1推薦0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2-01-13 01:33 中國時報 【傅建中】
     
再過二十四小時台灣人民就要投票選出下一任總統,這個關鍵時刻在美國和其他英語國家叫做moment of truth,即是本文標題所說的「真理的關鍵時刻」,truth應該只有一個,希望台灣人民本著良知和真理選出適任的國家領導人。

在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投票前夕媒體都會以社論的方式表明他們所支持的候選人,這叫做endorsement,對我而言,台灣的三位總統候選人,都非理想人選,也就沒有endorsement的問題,省得讓我為此事傷腦筋。

先說馬英九吧,四年前他大勝民進黨的對手謝長廷,等於選民給了他Mandate of Heaven(天命),但他不知善加運用,反而妄想要做全民總統,一天到晚拉攏綠色選民,這根本是緣木求魚,以致使支持他的人們氣餒,懷憂喪志,可謂自毀長城,導致他要連任,選得如此辛苦。

至於蔡英文,去年五月我寫過一篇《嚴格檢視蔡英文》的文章,指出她是unknown quantity(未知數),經過半年多的檢視之後,大家可以明顯的看到,蔡英文是靠不住的總統候選人,予人無法信賴的強烈感覺,是美國輿論所譏諷的典型的「反覆無常的政客」(flip-flop politician)。

二○○四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瑞參議員和小布希對壘,結果敗選,很大的原因是他被選民們視為反覆無常的政客。舉個例子,凱瑞對美國猶太人領袖說,以色列築起隔離巴勒斯坦的圍牆,是「合理的自衛」,但對阿拉伯後裔的美國人則說是「和平的障礙」,這種顛倒黑白的詭辯,即是flip-flop,讓選民有無所適從之感,觀察蔡英文競選期間的言行,與凱瑞相比,不遑多讓。

譬如說吧,她本來不承認中華民國,說那是流亡政府,但為了選中華民國總統,卻又改口說中華民國等同台灣,並參加中華民國開國一百零一年的升旗典禮;馬政府和中國大陸簽定ECFA時,蔡英文極力反對,聲稱那是賣台、犧牲台灣的主權,現在則絕口不再提ECFA,還說當選後會概括承受,這種前後矛盾、反覆無常善變的政客,人民怎麼能信任她?況且她還有宇昌案的利益衝突與迴避問題。總之,政治人物必須維持一定程度的consistency(一貫性),蔡英文則完全沒有,她唯一的一貫性是主張台灣獨立。

當然蔡英文最大的問題是否認「九二共識」,這是兩岸求同存異、共存共榮的基石,如果把這個基石拆毀,那麼過去四年來兩岸辛苦建立的和平與穩定架構勢將毀於一旦,這不僅關乎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安危,也是美、日等國和整個東亞地區所關切的課題,所以台灣的選民,不管基於何種理由把票投給蔡英文,They are taking a big risk,等於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及後代子孫的幸福做賭注,使美台之間好不容易恢復的互信陷於危殆,豈能不慎、三思而後行?

美國總統林肯有句名言:「誠實為上策」,他不僅這麼說,也躬履實踐,因此贏得Honest Abe(誠實的亞伯)的稱號,馬英九儘管有各式各樣的問題,至少他的誠信和廉潔是無可懷疑的,假如必須在三位候選人中擇其一,我寧可選一位平庸但務實的人。

宋楚瑜雖然雄才大略,只是他的時代和機會都已過去,此次大選他所扮演的角色,有如美國的消費者代言人納德(Consumer Advocate Ralph Nader),每次總統選舉都參選,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卻免不了spoiler(敗事有餘)之譏,在實際政治中,充其量不過一個註腳(footnote)而已。

真理的一刻,就在大家手中的選票,勿忘投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4774427
 回應文章
101年》0119劉屏專欄-王毅曾對蔡英文釋善意
推薦0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本報資料照片)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無疑使她在兩岸議題上嚴重失血。其實這件事有過轉圜空間,因為北京當局曾經願意讓步。只可惜蔡沒有把握住,讓機會之窗平白流失。

 這次總統大選,美國態度頗堪玩味,高層訪台、免簽納入候選國等,無不給馬英九加分。尤其投票前一星期,素孚眾望的前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容安瀾一篇長達卅餘頁的報告,把美國對蔡的疑慮表達的再清楚不過,說明了美國對馬、蔡兩人截然不同的觀感。

 美國對蔡英文「定調」,關鍵在去年九月。當時蔡訪美,美國再三詢問她對兩岸議題的看法,卻始終得不到令美國放心的答案。因此她還沒有離開美國,美國官員就對英國《金融時報》放話。其中最關鍵的一句是,美國懷疑蔡「有沒有意願、有沒有能力維繫台海兩岸近年享有的穩定關係」。

 華府後來的種種訊息顯示,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杜尼隆親自指示屬下以背景說明的方式對《金融時報》放話。也就是說,美國固然不願予人「選邊站」的印象,卻又不吐不快,尤其是「對美國而言,台海安定至關重要」(背景說明的內容之一),美國非說不可。

 事隔數月,回想起來,蔡英文當時有沒有可能避過這一擊?答案是肯定的。這要從之前一個多月說起。當時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訪美,在一場與美方的閉門會議裡,王毅說,如果蔡英文否認「九二共識」,希望另外有個什麼,做為兩岸對話的基礎,大陸方面可以討論「兩岸某種新的理解」的可能性,只要仍是一個中國的框架。

 當時王毅特別加了一句:「請注意,我說的不是『一個中國原則』,而是『一個中國框架』」。

 美方很重視王毅這幾句話,認為中方展現了若干彈性。尤其「一個中國框架」一詞,美國認為,蔡英文大可以把它解釋為謝長廷說的「憲法一中」,為自己解套。

 比起中國大陸其他部門,「台辦」系統一向較理解台灣現況,也較尊重台灣的思維,不像外交部動不動就是「一個中國的原則」,也不像解放軍動不動就出現鷹派狂言。但也正因為如此,台辦有時難免被視為軟弱,在內部被罵到臭頭。因此王毅展現這個彈性,是要頂得住壓力才辦得到的。

 這是七月底的事。九月間蔡英文蒞臨華府,美、中都仔細看她怎麼說。沒想到幾場公開談話令中方極為尷尬。例如她說「我們景仰美國為建國所做的奮鬥」;又例如她說台灣熟悉的兩份美國文件,第一就是美國的《獨立宣言》」(按,另一是《台灣關係法》)。整個場景就是蔡在美國推銷台獨。

 於是美國官員透過《金融時報》放話。到華府開會的國台辦主任助理李亞飛也說「堅持原有立場,堅持九二共識」,還再加上一句,「沒有九二共識,兩岸協商不可能再繼續」。

 結果一切回到原點。從那時起,中方一次又一次斬釘截鐵,九二共識成為不容侵犯的神主牌。後來有位蔡的策士訪華府,說「胡錦濤說『認同』九二共識,沒有說『堅持』九二共識」云云。台辦聞後,回應道,「再去看看胡怎麼說的吧。寄語民進黨人,不要心存幻想」。

 王毅的說法是個試探性的退讓,目的在讓民進黨和蔡英文有個台階可下,也讓兩岸對話可以持續(如果蔡勝選)。沒想到蔡的回應讓國台辦下不了台。中方只差沒有唾面自乾,只好當做沒說,就此把九二共識釘上釘子。吃了秤鉈鐵了心,不管誰當選都一樣。

 基於六項保證中的「不在兩岸之間扮演調人」,美國政府未曾為「九二共識」背書,卻也未曾拒絕「九二共識」。最明顯的例子出現在二○○八年,美國總統布希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通電話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幾度告訴新聞界「一項非常有意思的內容」,還要新聞記者上網看北京說法。他指的就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談判」。

 走到今天這一步,不管蔡或民進黨喜不喜歡九二共識,手中籌碼已愈來愈少。不妨換個角度想:四年下來,這個共識為兩岸帶來平靜,令兩岸保持模糊空間,而且美國不反對;相對的,當政者否認即可能釀成風險。這樣的共識,妳極力否認的意義在哪裡?

2012-01-19 01:27

  • 中國時報
  • 劉屏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477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