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全國政協通過「政治決議」,其中提出:今年要推動構建「基礎堅實、支撐有力、內涵豐富」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
有些觀察者認為,這是北京在兩岸關係上致力於「由經轉政」的兆頭;若與「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經濟框架」相對應,政協所提出的這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儼然是一個呼之欲出的「政治框架」。
要談兩岸政治關係,首應注意「一個中國」這個概念在近年來的演化遞變。兩岸政治關係近年來最重大的變化,即在北京當局從「舊版的一個中國」移變至「新版的一個中國」。
舊版的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消滅的一個中國」,亦即認為必須先消滅中華民國,始能有「一個中國」;新版的一個中國,則是指「中華民國存在的一個中國」,亦即認為維持中華民國存在的現狀,仍是「一個中國」。
舊版與新版的核心差異在於:舊版認為「一個中國」的問題未解決(因為中華民國未消滅),新版則認為「一個中國」的問題已在解決中(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從胡錦濤的一段重要談話,即可看出從舊版向新版的遞變過程,下文括號內文字為本文的演繹,胡錦濤說:一九四九年以來,儘管兩岸尚未統一(承認分裂分治),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即使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亦即「一個中國」已在解決中,而非未解決,這也就是「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再者,「大陸」與「台灣」是對等的「同位概念」,「中國」則是中立於二者之上的「上位概念」,這是「屋頂理論」);這就是兩岸關係的現實(再次承認分裂分治的現狀)。這不僅是我們的立場,也見之於台灣現有的規定和文件(認知到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亦認知到一中各表)。以上這段論述,可以視為胡錦濤「和平發展」理論的精髓,其中由「舊版一個中國」向「新版一個中國」的移變殆屬清晰可辨。
再從幾十年來北京主軸論述的變遷,也可看出舊版的淡出與新版的淡入。最早的「老三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也就是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來改變的主軸論述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此一「原則」已經超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鐵桿主張,因此「一個中國」就有了多元及彈性定義的空間。再接下來的移變是「維持現狀」、「九二共識」、「和平發展」,其潛台詞則是「一中各表」。從以上北京主軸論述的流變,也可清晰地看出從「舊版」到「新版」的遞嬗。
我們不願對現在是否已是談論兩岸「政治框架」的適當時機作出武斷的評論,因為擬議中的「政治框架」的內容究竟為何,其實是衡量談論時機是否適當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北京認為,這個框架將建立在「舊版的一個中國」之上,那麼此時當然不宜,而恐須等到中華民國被消滅以後再說;但倘若是建立在「新版」之上,則如前引胡錦濤語,其中應當頗有討論空間。
北京當局從「舊版」移到「新版」的腳印是歷歷可見的;但這些腳印顯現的進退猶豫亦是有目共睹。過去,中南海一直持守「中華民國消滅的一個中國」的舊版,即使中華民國明明未消滅,仍要片面宣告「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已經滅亡」;然而,畢竟北京當局的腳步現在走出舊版已有相當距離。不過,再回到前引胡錦濤的重要談話,雖然句句透露「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屋頂理論」、「認知到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一中各表」,卻是欲言又止,欲進還退,少了畫龍點睛的一筆。
兩岸關係若要「和平發展」,或用本報《元旦六論》系列社論的語彙來說,兩岸若要「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北京當局必須在「中華民國消滅的一個中國」,與「中華民國存在的一個中國」的新舊兩個版本之間,作一明智抉擇。
為何有此說法,經緯萬端,限於篇幅,只舉兩個理由。理由之一:在北京的思維中,常將疆、藏、港、澳、台視為同一性質的問題,卻不能認知台灣的特殊性。例如:北京的「一國兩制」可以遲滯香港直選特首,但除非訴諸武力,難道有可能教直選總統的中華民國,回過頭去接受北京官派特首的「一國兩制」?理由之二:台灣的民主政治已經深入人心,北京對台灣的溝通對象,其實不是國民黨或民進黨,而是全體台灣人民;如果北京不能面對中華民國,如何能教台灣人從「中華民國是一部分的中國」的認同之中,進而認同自己為「中國人」?又如何談「一個中國」?
台獨是兩岸關係的難題。台獨今日在台灣社會仍有政治市場,主要的原因是北京「舊版」的陰影仍在,而「新版」的手法又不夠明快俐落。試想,直到去年高雄世運及台北聽奧,才打破觀眾持國旗的禁忌,類此種種,皆是極度傷害台灣人民感情的事。北京應當知道:台灣人民若不能先從「中華民國是一部分的中國」中得到尊嚴與利益,其他的「一個中國」論述皆是空談。這也就是我們全力主張筷子理論、杯子理論與屋頂理論的原因;而且,若能朝「主權共生/治權雙贏」的方向思考,這應當也是「基礎最堅實、支撐最有力、內涵最豐富」的「兩岸政治框架」。
北京應當作出抉擇:「一個中國」究竟要待「消滅中華民國」始能解決?或是在承認並維持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上(如東西德互為「非外國的國家」),使「一個中國」成為已在解決、並可待發展的工程?
大陸智囊章念馳指出,北京現在面臨的情境,已從「危機管理」轉向「機遇管理」;在「放與收」和「予與取」之間,要大開大闔,勿重蹈覆轍。此說頗具深意。我們認為,若為當前的兩岸機遇作一定義,那就是:從「舊版中華民國消滅的一個中國」轉向「新版中華民國存在的一個中國」,亦即「一中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