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馬車夫面面觀
市長:單車巨蟹坐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馬車夫面面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面面觀報紙社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99年》0223【工商時報╱社論】人民幣升值問題
 瀏覽437|回應1推薦1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mioo

2010-02-23 /工商時報 
     春節前,中國人民銀行調升存款準備率2碼;幾天前,美國聯準會調升重貼現率1碼。對於G2的行動,國際間的解讀不同,一般認為聯準會是在結束有史以來最寬鬆的貨幣政策,而人民銀行則是在紓解熱錢湧入中國所帶來的貨幣供給壓力。

     熱錢進軍中國,原因與人民幣即將升值的預期有關。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去年一年湧入中國的熱錢高達1,670億美元,廣義的貨幣供給量(M2)較前年同期增加27.7%,中國游資氾濫的情況可想而知。而且此一情況只會惡化,不會好轉,除非人民幣升值到市場所預期的水平。

     因此,華爾街的投資銀行高盛就預言,人民幣升值「在醞釀中,隨時可能發生」,而升值的幅度約在5%上下。至於華爾街日報則信誓旦旦地表示,歐巴馬政府將在4月間,根據「綜合貿易與競爭法」,評估中國是否為「貨幣操縱國」,屆時將以貿易報復作為威脅,強迫中國政府還人民幣一個自由。這些預測和報導的推波助瀾,勢必增加熱錢流入中國的速度和幅度,影響中國的經濟穩定,並且進一步激化原本即已緊繃的美中關係。

     萬一中國無法穩定成長,萬一G2的衝突持續擴大,一定會打擊世界經濟復甦的氣勢,屆時台灣的經濟將難逃池魚之殃。所以,政府與民間應該深入瞭解人民幣的升值問題,方能審時度勢,未雨綢繆。而需要瞭解的問題包括:人民幣升值是否無可避免?人民幣升值能否解決美國的失業與貿易赤字問題?以及,人民幣升值的後果是什麼?

     首先就「人民幣升值是否無可避免」這項問題而言,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中國之外匯存底已達2.4兆美元,彭博社稱之為史上最大泡沫。即以去年為例,中國的外匯存底在一年間就增加了4,530億美元,這項數字比挪威的GDP多,比台灣的GDP多,也比台灣現今保有的外匯存底還多。

     國際上普遍認為,人民幣實質匯率長期被壓低在均衡水準之下,才會累積出如此龐大的外匯存底,而中國鉅額的外匯存底則是金融風暴的成因,財經暢銷書《雷曼啟示錄》對此即有深刻的描述。此外,人民幣的幣值被認為是美國貿易赤字的成因,是美國失業率高居不下的理由,也是其他低所得國家難以脫貧的根源。所以,人民幣如果不升值,全球經濟不會自趨均衡。對於這些論述,中國好像提不出合乎學理與實證的反駁,因此人民幣升值與否,答案似乎已經很清楚,問題只在時間早晚而已。

     次就「人民幣升值能否解決美國的貿易赤字與失業問題」而言,答案是「不一定」。因為,中國對美的出口貿易中,55%為加工出口品,這些產品的關鍵性零組件並非中國自產,而是來自東亞各國,包括韓國與台灣。所以,人民幣單獨升值的功效,一定不如人民幣與其他東亞貨幣一起升值的效果。因此不難推測,美國在壓迫人民幣升值的同時,也會對台幣施壓,以有效解決美國的貿易赤字與失業問題。

     最後,有關「人民幣升值的後果是什麼」?答案不妨參考台幣在1986至1992年間升值58%的經驗,就能得到充分的啟示。回顧當年,台灣因台幣升值,而喪失廉價勞工優勢,致使勞力密集產業大舉西移中國,不僅影響經濟成長,也打擊勞工就業。禍福相依得失相倚,台灣的產業升級和服務業發展卻也因此而發生。

     由此觀之,人民幣升值後,中國也會喪失廉價勞工的優勢,勞動密集產業將進一步往內地移動,甚至遷徙到其他低所得國家。果真如此,這將造成人類經濟史上最大規模的產業外移,而現在即須注意其可能動向,如此方能掌握這些屬於台灣下游產業的商機。

     另一方面,中國勢必展開全面性的產業升級,也就是在垂直生產體系上,往更具技術性的上游發展。果真如此,台灣與中國將不再處於垂直分工的地位,而直接進入水平競爭的局勢。屆時中國因產業升級而衍生的進口替代策略,將嚴重影響台灣對中國的出口貿易,台灣的競爭力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嚴格的淘汰就會無情的發威。

     人民幣升值問題,不是中國一己的問題,也是台灣經濟前途的問題。面對殘酷的情勢,怎能不嚴肅面對預作準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3877930
 回應文章
99年》0224【工商時報╱社論】小心政府成為新風暴的禍源
推薦1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mioo

2010-02-24 /工商時報
     農曆年假期間,國際股市挺過G2(中美)雙雙緊縮貨幣政策的短空,揮別元月震盪,破涕為笑;台股開虎年紅盤也以大漲一百餘點作收,反映投資人對基本面轉趨樂觀的期待。我們當然樂見全球經濟大地春回,人間重拾活力,卻不能一廂情願認定前途就此萬里無雲。

     事實上,歐洲多國主權債信危機未除、G2新回合貿易大戰方興未艾,還有中東、南美區域性危機隱然若現。各國政府進退拿捏若失準頭,勢將成新風暴的禍源,屆時投資人必將經歷另一波春寒料峭,就像年假期間乍暖還寒的天氣般惱人。

     以希臘為核心的南歐四國債信危機,歐元區高層迄今只確立「天助自助,不求外援」的原則,卻仍端不出一套有效的解決方案,原因在於各國納稅人被迫紓困本國敗家銀行之後,更不願見政府花大錢去救濟敗家的盟國。民意反彈人同此心,以德、法為首的歐元區高層投鼠忌器,也為市場禿鷹營造了最佳的揮灑空間,短中期內歐元必將處於高度震盪狀態,投資價值銳減。

     即使是非歐元區的英國,也因為工黨布朗政府對龐大財政赤字問題無能為力,導致英鎊成為投機客最新的狙擊目標,極可能重演1992年索羅斯痛宰英鎊的戲碼。自1999年歐元問世以來,英鎊匯價從未低過歐元,2009年第1季金融風暴為害正烈之際,英鎊曾暴跌至28年最低,兌歐元出現1:1.06的幾近等值匯價;今年2月以來,英鎊跌勢比歐元兇,近日對歐元匯價亦跌至1:1.14的低檔。一旦投機客趁著英國5月大選前的政策搖擺期大舉突襲,難保英鎊與歐元平價的惡夢不會成真。

     相較歐洲主權債信危機,G2新回合貿易大戰對台灣在內的亞洲國家衝擊恐怕將更為直接。面對預算與貿易雙赤字問題,美國民主黨政府向來比共和黨政府更偏好以匯率政策作為「攘外以安內」的手段,例如1990年代中期柯林頓政府曾逼迫日圓升值至1美元兌80日圓以下。儘管歷史證明,美元多次對主要貿易國家貨幣貶值,無助改善美國的貿易赤字,且統計數字也顯示,中國對美鉅額貿易順差有不小比例是美國大廠委外代工所轉嫁的「虛胖」,但歐巴馬仍打算單挑人民幣,以掩飾美國雙高赤字複雜難解的結構性弊端,並拉抬年底期中選舉的聲勢。然而,中國的實力現已不可同日而語,豈會像90年中期的日本政府乖乖就範,就算G2同籠相鬥,初期只是虛張聲勢、互探底限,也足以造成不小的漣漪,更何況萬一擦槍走火「拚」真的,市場的大騷動勢所難免。

     G2是台灣貿易高度依賴的兩軸,美國對中國打3T牌(Trade、Tibet、Taiwan),台灣是籌碼之一,中國急於懷柔海峽這端的同胞,確實也是台灣獨有的優勢,看似左右逢源,實則禍福相倚。除了受制於G2角力的演變,還端視馬政府運籌帷幄的本領。從美牛事件搞掉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的烏紗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諮商進一退二令業者無所適從來看,顯然馬政府空有兩張好牌,卻無法拿捏出牌佳機。馬英九總統前天在國民黨新春團拜中,終於明確宣示今年要儘快簽署ECFA,讓一度僵掉的ECFA又有暖意。怕只怕選舉越接近,當局又陷入「要花不要刺」的閃爍,讓市場再度遭受「狼來了」的打擊。

     就內政而言,吳內閣上任後強調庶民經濟,為民排憂解怨屢見速效,近期經濟成長也因為全球觸底反彈與比較基期低,而出現搶眼表現。然而除了小利小惠,人民更寄望於政府的,是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政經體系。如果庶民只討到短利,卻喪失更多稅負的公平與合理性,或錯失改善財政黑洞的契機,那麼一切所謂多優惠、緩加稅、緩漲價的討好式施政,最終仍將付出更大代價。庶民不應該是刁民,也不會只是盲目貪小便宜,如果為政者如此認定選民的素質,也就是看輕選民的智慧,做小執政格局。期待民間努力從事春耕的同時,公部門也更有擔當地動起來,至少不能成為經濟永續發展的絆腳石。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3879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