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馬車夫面面觀
市長:單車巨蟹坐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馬車夫面面觀】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面面觀報紙社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98年》1201【聯合報╱黑白集】馬英九公式
 瀏覽665|回應5推薦1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mioo

孫子兵法說,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速忿,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結論是:覆軍殺將,必以五危。

這段論述是在指出:一名將領若因人格的偏執而不知變通,極易被人所乘,利用其人格的偏執而使其自墜危境。就馬總統而言,也許有第六危,那就是:法匠,可陷也。

馬總統下令懲罰穿競選背心的維安人員,並命國安局道歉。這個動作反映了馬總統的人格特質,引發廣泛討論。民進黨選中了這個題材,指維安人員穿競選背心是逾越了「法度」;此一指控果然直接觸動了馬總統的法匠神經,因而使他直覺地自認為國安人員的行為逾法,遂勃然大怒,下令懲處道歉。

但是,馬總統的懲處令剛下,卻發現過去李登輝、陳水扁任內的維安,皆曾採這類變通方式,以利維安工作,儼然成為慣例。待說出一番道理以後,似乎無人認為維安單位絕對不可以如此做。但是,馬總統的懲罰令已下,爭議已經造成。這個案例顯示:只要你指馬英九「違法」,他就可能會作出過度的反應,甚至不知也不查屬下究竟是否違了法?

馬英九向以廉正自期,卻幾乎天天有人質疑其違法逾度,幾成龍困淺灘之勢。馬英九以形象清正而崛起,如今形象卻成了他動輒得咎的包袱,難道此即所謂的「作繭自縛」?

「帝王心術,鬼神不知」。馬英九卻將自己套進一個「公式」中,對手可藉這套公式挑激他,而他自己亦被這一套公式所綑縛。

【2009/12/01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3712163
 回應文章
98年》1224【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必須終止反智愚民的政治操作
推薦1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mioo

觀察民進黨對江陳會及ECFA的抗議活動,益發察覺民進黨大陸政策的空洞虛無與反智愚民。

民進黨從未反對中國對台灣動輒數百億甚至數千億的經貿採購,卻只是反對中國採購團那些「上國代表」在台灣受本土廠商前呼後擁的場景;這是何等莫名其妙的鴕鳥政策,難道是要中國用「無名氏」的名義向台灣採購?民進黨秘書長蘇嘉全又說,陳雲林來台灣開會則罷,但不要「搞得像太上皇一樣四處趴趴走」;那麼,是否不趴趴走,民進黨就認為陳雲林不是「太上皇」了,也就不反對江陳會了?

大家都在問:民進黨究竟在反對什麼?四次江陳會已簽訂的十二項協議,包括直航、陸客來台、司法互助、食品安全、農產品檢疫、漁業勞務合作、標準認證合作等,幾乎從未聽到民進黨說過一句「反對」;難道民進黨真是完全不反對江陳會的十二項協議,而只是反對陳雲林趴趴走?民進黨究竟在反對什麼?

ECFA亦然。例如,ECFA的立即利益是可使台商在大陸減免六%至九%的關稅,以取得與「東協加三」國家的平等競爭地位;對此,民進黨何嘗有過一句反對?再者,馬政府已屢稱不會增加農產品進口項目,亦不會引入大陸勞工;但民進黨卻一方面自稱不知ECFA是圓是扁,另一方面又煽動農民反ECFA。有人問:既不知ECFA是圓是扁,為何主張公投?民進黨竟說:正因不知是圓是扁,所以要公投!請問:民進黨在反對什麼?

一般民眾未必知道江陳會及ECFA的內容,這或許是正常現象;但若說蔡英文及民進黨決策階層亦不知江陳會十二項協議及ECFA的得失利害如何,則必是自欺欺人、反智愚民的政治操作。蔡英文及民進黨操盤者,明知江陳會及ECFA是圓是扁,卻偏偏要將之捏成符合他們自己政治操作的形狀;將陳雲林捏成「太上皇」,將ECFA捏成「傾中賣台」。這是自欺欺人,這是反智愚民。

兩岸關係何以走到今日地步?主要因素有二:一、台獨在兩岸關係中已無路可走;台灣若要以「中華民國」的地位走下去,兩岸關係只有朝雙贏共生努力。二、全球化及區域經濟組織(如東協加三)所形成的大局大勢,使台灣的競爭力受到嚴重考驗,面臨了致命的政經危機。然而,民進黨的政經戰略,卻刻意與這兩大因素背道而馳。

一、民進黨迄仍主張「一邊一國」的「法理台獨」;因而其政治領袖的操作概念及其支持者的情感傾向皆在否定中華民國。這種「以否定中華民國來愛台灣」的心態,主導著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所以,民進黨才會不管是圓是扁也要反對江陳會與ECFA。二、兩岸關係受到全球化的高度制約;如馬政府所言,江陳會及ECFA是台灣建構全球化布建的「第一塊積木」。但民進黨的操作卻是,一方面主張成為「東協加四」,並與美國等國家簽訂FTA;卻又另一方面反對與中國簽定ECFA,或主張簽訂ECFA須以可與他國簽訂FTA為前提(這種期待是對的)。由此可見,民進黨已陷於嚴重的自相矛盾之中。

簽訂ECFA,是為了面對全球化。但民進黨若認為ECFA真是洪水猛獸,則即使可與他國簽訂FTA,亦不可與中國簽ECFA;何況,台灣若成為「東協加四」,則恐無可能阻擋東南亞的農產品及勞工輸入,那麼民進黨何不亦反對成為「東協加四」?可見,民進黨的操作,在骨子裡仍是因為反對中華民國,所以才反對江陳會與ECFA;倘若民進黨是站在中華民國及全球化的立場上思考,即不致如此操作。試問:民進黨倘將其兩岸政策架設在政治上的「台灣國」與經濟上的「反全球化」上,如何立足?

民進黨究竟在反對什麼?若是因否定中華民國而主張台灣國,則應根本反對直航及大陸天文數字的經貿採購;若是因顧慮弱勢經濟族群的處境,則應根本反對全球化,更應反對成為「東協加四」。請問:民進黨究竟在反對什麼?

民進黨應當立即終止自欺欺人、反智愚民的政治操作。

【2009/12/24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3753155
98年》1224【聯合報╱冷眼集】大老政治學 馬點滴在心頭
推薦1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mioo

考量到社會氛圍,馬總統不希望單純的兩會交流,變成藍營大老的私人聯誼,但大老昨天仍化整為零赴會,以老友、客人的身分熱絡與陳雲林把酒言歡。在幾場高度政治的歡宴上,勉強給了馬總統沒有政黨宴請的形式,但大老們酸酸的言詞,讓掌控兩岸交流節奏的馬總統還是得點滴在心頭。

馬總統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大老間的「人情義理」,確實可能成為社會觀感的不確定因素,引發中間選民反感。

為了貫徹馬意志,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銜命溝通,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不要請陳雲林吃飯,但宋認為自己並非國民黨員,並不買帳,堅持十二月廿四日中午請陳雲林吃飯;江丙坤無奈,只好繞彎請海協會幫忙,在海協會斡旋下,宋勉強同意跟南投縣長李朝卿「併桌」。

昨天藍營大老們紛紛趕到中台灣會陳雲林,讓馬期待落空,大老們還用珠璣咳唾「修理」馬英九。連戰昨天誇台中市長胡志強人情義理兼顧,「牛津大學沒有白念」,連戰沒有說出口的是,「哈佛大學白念了」。

陳深諳語言奧妙,繞個彎替連戰打抱不平,他說連是知心朋友,會面不是政治應酬,「做官只是一陣子,做人是一輩子」。

不只政黨大老冠蓋雲集,商界大咖也趨之若鶩,翻開胡志強晚宴名單,讓人有似曾相識之感,原來其中許多要人,正是去年晶華宴一起被「圍陳」八小時的難兄難弟,在政商關係極度重要的華人社會裡,「情義」非比尋常,其實可以理解。

以上充滿人生智慧的言辭,還是幾位大老短短十幾分鐘的公開談話,關起門來吃飯,還不知道有多少解頤妙語。馬總統在四次江陳會中缺席,心裡應該悶到爆炸,自己明明是推動兩會協商的推手,卻莫名奇妙成為「隱形人」,而且還是不懂人情義理的「隱形人」。

【2009/12/24 聯合報╱記者范凌嘉】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3753128
98年》1210【聯合晚報╱社論】解讀選舉中的城鄉矛盾現象
推薦1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mioo

解讀這次三合一的選舉結果,各界多認為國民黨的挫敗是一警訊,民進黨則氣勢大振。但如果針對某些現象過度解讀,可能會有所盲點,對未來的政治情勢也可能產生誤判。

沒錯,國民黨這回選得不漂亮,馬英九的光環也確實折損不小。民眾對馬政府的執政表現不滿,這點誰都無法否認。但如果說由此推論,未來兩三年內的選舉已出現「綠盛藍衰」的趨勢,恐怕言之過早。畢竟,仍有幾樁事實是不能輕忽的。

首先,這次的選舉,是扣掉幾個人口密集大都會的投票結果。其次,藍營選民的投票率基本上偏低,某些縣市甚至低於五成,但「冷漠」不等同「轉向」。指出這幾點事實,絕不是替藍營敗選找藉口。而是,這幾個因素如果重新解讀,或許會分析出不同的圖像。由於這次三合一選舉的區域與人數,於台灣的全體選民結構並不具全面代表性,不適宜將選舉結果過度延伸;更重要的是,藍綠陣營都該從這個投票結果中,看出自己的問題。

國民黨輸了宜蘭並不意外,這個民意版塊本來就是綠大於藍,呂國華當初只是占著綠營世代交替擺不平的爭議下當選,一旦回歸「基本面」,馬英九跑再多趟都沒用。真正問題恐怕是,國民黨與這些綠營基本盤的農業縣市距離越來越遠,例如這次發燒的美國牛肉與ECFA話題,國民黨使力不夠,甚至令人覺得態度過分自信傲慢;未來與台灣最弱勢的農民怎麼對話,應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至於綠營這邊,儘管受到以老農為主的南部農業縣市的大力相挺,卻並不意味這種選戰策略能延伸到中台灣與北台灣。相反地,正因為這種綠營基本盤的力量,可能逼使綠營在兩岸開放政策上不敢採取彈性立場。但民進黨的政策越緊縮,未來在都會甚至全國性選舉的重大對決時刻,很可能進退兩難,不易討好。

隨著兩岸開放與全球化浪潮,都會與鄉村的矛盾將愈見嚴重,這是全球所有國家的課題,台灣也不可能自外。這也將是藍綠分野的新軸線。

【2009/12/09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3726469
98年》1209【聯合晚報╱社論】民進黨比國民黨更須調整大陸政策
推薦1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mioo

有一種解讀,將國民黨此次選舉的挫敗說成是大陸政策受到選民質疑,因而猜測國民黨將調整其大陸政策。但另一種見解則認為,民進黨在此次選舉有了翻身的跡象,更須調整其中國政策。

國民黨形成今日大陸政策的主因有二:一、民進黨政府執政八年的大陸政策徹底失敗,必須改弦易轍。二、整個國際情勢的推移變化,更使台灣不得不調整大陸政策。也就是說,將國民黨現行政策說成是「馬英九路線」,這只是國內政爭的用語;其實,台灣走到今日關口,民進黨扁政府的那套大陸政策已證實為死路,且國際大局大勢亦已迫使台灣難有其他選擇,是以任何人執政都不可能再回返陳水扁路線,而必定會採取類如國民黨今日所採路線,不論是否馬英九主政。馬英九若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他也未必會採今日路線;形格勢禁,這其實是不得不然的選擇。絕不是說國民黨今日的大陸政策沒有更求周延細緻的空間,但大經大緯已因迫於國際情勢的丕變而受到制約,非任何個人主觀的情感意志所能轉移。

相對而言,民進黨若將此次選舉視為可能在二○一二年重返執政的前兆,其必須調整大陸政策的壓力,必然隨其重返執政機會的升高而等比例增加。民進黨若再執政,不可能再用「正名制憲」、「一邊一國」、「法理台獨」與中國互動,勢須重新建立「四不一沒有」或「九二共識」之類的論述架構;甚至《台獨黨綱》及《正常國家決議文》皆須修或廢。民進黨也無可能停止兩岸直航或關閉陸客來台,或再採「戒急用忍」。在美日中三邊關係丕變的趨勢下,民進黨亦無可能使台美日的政治聯結重回冷戰時代的情態。或許,民進黨現在就應把對ECFA的立場,從「完全反對」,改成「修正補強」及關注「防衛機制」,否則若有一日執政,恐怕就必須面對廢約毀約的難題。可以斷言,民進黨愈有重返執政的可能性,其調整大陸政策的必要性也就愈大。一方面,若不調整,主流社會不可能支持民進黨重返執政;二方面,若不調整,執政後必釀成國家災難。

中共方面對台灣此次選舉的解讀與反應值得玩味。北京若認為民進黨有重返執政的可能,自會影響其兩岸政策的考慮;民進黨若有調整大陸政策的表現,北京是一種考慮,若無則是另一種考慮。民進黨若再執政,即形同民進黨與北京的再攤牌;北京會為可能到臨的那一天進行準備,民進黨自也應預作準備。這次選舉必已為北京的兩岸政策增添了考慮因素,勢會影響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化;趨緊趨鬆、趨友趨敵,可待觀察。

國民黨兩岸政策對這次選舉的影響是有的,但未必如有些外國媒體所說的那麼大。比如,宜蘭童玩節的影響顯然大於兩岸政策,美牛事件及八八水災的影響也不遑多讓,甚至陳聰明未下台也是「民怨」;且即使選民對兩岸政策有疑慮,亦非主張回到扁政府時代的兩岸政策。何況,雖然國民黨的選票大落而民進黨大起,但國民黨及泛藍畢竟仍佔多數;若謂二○一二年會因兩岸政策翻盤變天,恐怕目前尚難作此論斷。最重要的是:兩岸關係在如今及未來,已經完全嵌入並受制約於國際情勢的大格局,即使民進黨也不可能逆勢而為,只能因勢利導。

所以,選民或許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有疑慮,但民進黨應不至於昏瞶到認為,若再執政將全盤推翻國民黨的政策及兩岸雙贏共生的想像;而國民黨雖在兩岸政策上必須更加照顧民意,但也不可能自陷於進退失據的「瓦倫達走鋼絲效應」,何況國際情勢也使台灣別無選擇。倒是北京方面,經過觀察此次選舉,應當更能感知台灣的話語權,並非握在國民黨或民進黨手中,而是操在靈活且明智的選民手中。

有人說,這次選舉會使國民黨調整兩岸政策,當然,國民黨應有必須處理得更周延細緻的警惕;但我們卻認為民進黨經此選舉,其調整大陸政策的戰略壓力及時間壓力,都應當更逾於國民黨。

【2009/12/09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3724698
98年》1202【聯合晚報╱社論】「台灣製造」的形象和出路
推薦1


單車巨蟹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mioo

最近以來,國際新聞大量討論是否「美國衰落,中國崛起」。美國自己的主流媒體,以「地獄的十年」形容過去十年的失落。相對之下,中國大陸表現的企圖心和執行力皆不斷躍進,商務部最近向國際媒體強打「中國製造」的商品形象,是其中一例。

從大處看,台灣當然要關心夾在兩大強國間的總體戰略。而在個別的發展策略上,諸如「台灣製造」的商品定位問題,也不能不有新的思考。

Made in Taiwan這個小標籤,一度橫掃全球,是台灣的驕傲,台灣經濟起飛的支撐;但相當程度上,也造成台灣產品的刻板形象。「台灣製造」商品,從耶誕禮品到鞋子雨傘,曾經是「便宜貨」的同義詞。

曾幾何時,「中國製造」在國際消費市場上取代了台灣商品的位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地帶著劣級品的形象。台灣傳統產業的外銷市場迅速萎縮,但也同時刺激出產業升級的契機;另方面,當品質未必優良的大陸貨開始進占台灣市場,「台灣製造」反而成了本地人自誇自豪的品質保證。除了愛用國貨的動機之外,從路邊攤到風景區的紀念品商店,如果出現刻意強調「這是台灣做的」的推銷重點,消費者多半立刻可以感受到那不言而喻的「不是大陸貨」的對比意味。

「台灣製造」在內需市場上取得了這樣的升級地位,是可喜之事,但對整體產業發展前景卻還是不夠的。一來台灣市場實在太小,總不能全靠消費者「愛台灣」的心意來支撐本地商品。二來,全球化趨勢下,「台灣製」的純粹血統不易、恐怕也不必要繼續維持。台灣產業在某些領域內已走出品牌路線,為了經濟效益,反而沒法「台灣製」。宏碁電腦如此,文化創意產業代表作的「法藍瓷」也如此。

這次中國商務部推動國家公關,向國際市場強打「中國製造,世界合作」的形象。反思台灣,對於「台灣製造」的定位,國家產業發展策略(如果財經首長還沒放棄的話)有沒有新的想法和策略規畫?這事也是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2009/12/01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24&aid=3713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