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A是什麼?東協10+1、東協10+3又是什麼?
作者:張東寰 出處:網路某處 2009/02
「東協10+3」明年開始衝擊台灣,使工商團體呼籲政府速與中國簽署「CECA」增加台灣的競爭力,但卻意外引起台灣內部綠營反對黨的「不惜發動罷免總統」、「主權淪喪」等聲音出現。本來純粹是經貿議題 但是政治的戰火已全面蔓延,對一般人民來說CECA到底是什麼?東協10+1與東協10+3又是什麼?
一、CECA
什麼是 CECA? 這幾個字是從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取其英文字頭簡稱 CECA 而來 ,CECA的中文意思就是「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 兩岸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的政策在馬英九的內閣團隊裡面逐漸成為定調,而且CECA也是馬英九去年競選總筒時的主要政見之ㄧ。
CECA的詳細條文及內涵尚未定案,依照CECA的功能構想,主要可分為三大議題,其一是台灣必須與對岸進行官方經貿協商,除此之外另外也包括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規劃以及兩岸經貿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針對第一項關於兩岸經貿官方協商機制來說,範圍包括:「兩岸貿易關稅逐年減讓」、「兩岸相互投資保障門檻降低」與「兩岸雙重課稅」的避免等。讓兩岸的交流更密切。
反對 CECA 的主要爭議在於:兩岸經貿交流互相開放,此舉有變相的開放台灣內部勞工就業市場的疑慮存在,反對人士認為會造成失業問題。以及兩岸經濟藉由官方的正式接觸及談判將會更加整合,此舉也被美國《華盛頓郵報》認為,這是邁向「兩岸統一」的重要一步,因此在台灣引發綠營反對派人士以及獨派人士更多的激烈論辯。
二、東協10+1
東協10+1與CECA有絕對的相互關連性存在。這要從2004年底開始看起,東協10+1的「10」是指東南亞國協的十國會員,+「1」則指中國後來加入,「東協10+1」即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協簽訂成立自由貿易區,2005年10+1會員國部分商品相互免除關稅,2010年10+1會員國則開始全面免稅。因此預料將重創沒有包含在 10+1 裡、卻又與東協、中國經貿互動極密切的台灣,尤其以出口為主的塑化業與紡織業等的傳統產業衝擊最深。
例如:台灣石化出口至中國,課稅約9%。而東協10+1會員國則零關稅進口,產品將可大舉銷往中國,台灣出口至亞洲及中國的產品因為要課稅而造成成本增加,如此一來台灣產品將徹底喪失競爭力。
三、東協10+3
除10+1以外,「東協10+3」也將在2010年成形。除了原有的「東協10+1(中國)」之外,再加上日本及韓國 (1+2=3 ),成為自由貿易區,10+3會員國之間可互免關稅,其中日本加入10+3以後的十年內將日本的國內市場開放給東協會員國九成的產品零關稅優惠。此舉將令同為出口導向的台灣,恐面臨比東協10+1更大的毀滅性衝擊。
因此,政府目前主要希望藉由 CECA 的簽署,讓台灣商品可以自由進入中國,之後再銜接轉輸出至東協10+3的其它自由貿易區國家,享有同樣的競爭條件。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