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 一 起 古 靈 吧 ☆★
市長:Wendy.C  副市長: 謝大牛Snot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高中職【★☆ 一 起 古 靈 吧 ☆★】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Good Share!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教育的本質
 瀏覽1,976|回應0推薦1

k132921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謝大牛

【教育論點二】教育的本質?

http://www.wretch.cc/blog/blog.php?id=vernielu&article_id=5779724

我個人投入教育的領域大約有七八年了,我常常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什麼是教育?
很多人說:這還不簡單,教導學生或小孩知識不就是教育了?
不盡然,這問題沒有這麼單純,否則目前台灣教育就不會出現這麼多的問題了。

上次去法國時,在飛機上看了一部電影『Accepted』(保送入學),心中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前兩天 HBO 重播時我又看了一遍,全部熟悉的台詞又都回到腦中,我整個心靈又被挑戰了一次。
劇情其實很簡單:一個混吃等死的高中畢業生連一間大學都申請不到,為了讓老爹相信自己不是個廢物,租了一間廢棄的精神病院來改裝,讓他老爹相信他就讀於這充作的虛擬大學,甚至架了網站來提高真實度。沒想到,幾百名學生瀏覽了這網站而來報名了,這些都是連一間大學都申請不上的「廢物」學生,現在這學校接續的經營勢在必行了,因為幾百名的學生學費全都繳進來了。
重點是課程,因為這學校根本沒有老師,因此學生要學什麼要自己開課,而其他學生如果覺得有趣可以自行加入,不用什麼教授簽字,也沒有限制修課數量或衝不衝堂的問題,完全是「你想學什麼就自行去學什麼」,反正也沒有老師 -- 甚至很扯的是有觀察女生身體的課,或者是搖滾樂課、新奇食物研發課、滑板技巧課、默想啟發課...所有一切想得到的課都有,而且都有學生在學習。

當然,劇情是誇張了一點,但是重點不在於劇情,而是在於教育的本質。
我們長久以來,都忘了問或不敢問自己這個問題了,不是嗎?

我想要學什麼?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國高中的學校老早都設定好我該學什麼,甚至也排好了課強迫我學什麼,甚至也設定好了考試去評量我學的成果,不是嗎?我又何必煩惱操心呢?
這是不對的,因為強迫學生受教育其實就是剝奪學生的教育,強迫學生學什麼其實就是讓他什麼都沒學到,因為我們作老師的其實也都忘了問學生:你想要學什麼?不是嗎?

從我女兒出生到現在,她唸過三間幼稚園,每一間都各有特色,有的強調背誦經文、有的強調美語教學、有的強調各方面管理均衡協調,我給她念的都是號稱最好的幼稚園,我有好好教育我女兒嗎?
並沒有。我覺得我只怕是把她推向另一個深淵而已,彷彿要她這輩子完成所有一切老爹曾經想要而無法完成的成就,如果可以全能,那就更好了。
最近我跟師母一直在談這話題,說真的,我只希望她快樂 -- 或者,我只希望我的學生都快樂。我不希望任何一個小孩因為教育而變得非常地不快樂,甚至會沮喪或悲傷,因為我覺得教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那是分享知識、那是關懷心情,那是一個家庭甚至國家的最原點。

不過五六歲的小孩子本來就自己不知道要學什麼,家長代為安排還是可以接受的事,可是國高中生呢?他們活了這麼多年,如果真的自己培育出某些興趣,他們真的能快樂地學習嗎?
在我年輕的時候,我非常痛恨教育,我在學校的每一天都是在找麻煩。我喜歡研究美術、我喜歡談論哲學、我喜歡打橋牌、我喜歡打籃球 -- 但我喜歡的每一件事只要講出來都馬上被父母親和老師打槍,每次我要做就被阻止,每次我想講我的個人意見就被視為「不成熟的念頭」、「根本沒有社會歷練的無知想法」、「痴人說夢」、「根本只是無謂的夢想」。
對,我說的是不切實際的夢想沒錯,但這世界不就是需要不切實際的夢想嗎?如果沒有夢想,人活著還要做什麼?如果沒有年輕人不切實際的夢想,這世界還有什麼好活的?我也遠離教育好一陣子,覺得自己根本在教育中獲得不到事物,但是我現在卻成為了一個老師,專職是散播教育,真是好諷刺的一個結局,我常苦笑。

然而,教育、教育不就該是「讓夢想更接近實現」的過程嗎?如果老師和家長都抱持著這種「學生的夢想和興趣都是不切實際的」觀念,那這個國家的教育死氣沈沈,還有什麼希望?
教育的過程不就是鼓勵學生去創造、去改變?讓他們快樂地用頭腦去做他們感興趣、想要做的事 -- 這是『Accepted』這部電影的主旨,也是教育的主旨。誠然,在考試掛帥的社會中,這些教育本質聽起來也有點不切實際,但至少可以給我們一些沈思的材料:我功課不好真的不代表我是個廢人。
也許講到園藝,我是一把好手;也許說到烤麵包,我很會品嚐;也許說到線上遊戲,我玩起來就是比別人高明許多。
這些都不是不切實際,這些都不是無聊夢想,因為從這些小玩樂中,我得到我自己存在的意義,而這使我與那些功課好的人有所不同 -- 人本來就是不相同的,選擇的路也是不同的,命也是不同的,我為什麼非得跟某些人一模一樣?
學生應該被鼓勵因為不同而自豪,以及被鼓勵要重視自己喜歡的事物和興趣,期望他有一天從其間學出人生的道理 (如果不是談賺大錢的話,但誰說園藝不能賺大錢呢?看怎麼個專業度吧?),不是嗎?

在我小時候,我老爹和我這一代都是相信「教育能改變未來」的世代,我爹和我都是相信:教育就是為未來做投資 (這可能是一直以來我和我爹的想法唯一重疊的地方)。
我很早就知道:只要專業技術學得好 (未必是功課要好),不管景氣如何都是有飯吃的;只要書念得好或者技術學得夠精,去到哪裡都會吃香。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我的學生這一代很多人已經沒有這個想法了,大家普遍都認為:書念好了也未必有飯吃;念到了第一志願出來也是失業;專精於玩線上遊戲是對未來毫無希望的。整個高中學生之間幾乎都瀰漫著這種悲觀的思潮,這時「教育無用論」又浮了上來 -- 甚至不少學生認為去夜市賣炸雞排都比作老師好賺,也許是比較好賺沒錯 (我也常在新竹站前排隊去買炸雞排),但重點是:那是你真心想要學的嗎?還是你只是想要賺錢餬口?
如果你真心想要研發出超好吃的炸雞排,我百分之一百鼓勵你去研發。但如果你只是認為炸雞排是個賺錢的行業,那我勸你不必吧 -- 因為抱這種心態的人去哪一行都不會成功的。面對工作最重要的不是進入哪一行,而是面對的心態:如果你不全力以赴,如果你不賣命努力,你去哪一行都是一樣的結果。

愛玩線上遊戲,這不是錯 -- 但我會鼓勵學生,你要玩、真的想玩,就用心去玩,玩出道理、玩出生命,有種就證明給全世界看:你玩遊戲也可以玩成這麼受人尊重的地位。
這就是面對自己的興趣的態度:既然是興趣,那就發揚光大 -- 別人不相信你,那就努力證明給別人看你是對的 -- 這才是樂觀而積極的人生態度,這才是教育存在的目的。
Bill Gates 念高中時每天都樂於在學校唯一的一台電腦前奮戰遊戲,他的父母和老師都認為他是個愛玩而調皮難管教的學生,他父母親甚至勸誡他終日玩電腦是沒有未來的 -- 日後的故事你我都知道了,這個傢伙玩電腦玩成世界第一首富。
你我都知道重點不是「玩」讓他成功的,而是他把「玩」當成一門學問來研究了,他把「玩」當作是人生目標了 -- 是他的態度讓他成功的,他的態度是樂觀積極的,別人不相信,只有他自己相信自己辦得到,所以他付出無數的勞力和時間使他的興趣成為事業。
台灣大多數的學生目前普遍缺乏這樣的態度 -- 或者說是「面對人生的方式」。

之所以學生缺乏這樣的態度主因是因為台上的老師就是反對這種態度的始作俑者,什麼樣的老師教出什麼樣的學生,沒什麼比這更淺顯的道理了。
現在的老師最糟的是自己不懂得去創造新事物、新方法,只會照本宣科、只會資料集合,所以教出來的學生自然只會照本宣科、只會資料集合。

比如說拿字根字源學來說好了,坊間也有許多字根字源學的書籍,學生問我哪一本好?都不好,因為全都是查資料,然後原封不動地把查到的資料排列在紙上,那根本不能稱為是「書」,只能稱為是「資料集合本」,因為作者根本沒有創造任何一絲事物 -- 當然讀了這種書的讀者也會變成毫無創造任何一絲事物能力的人。
最好的字根字源的書是我發給學生的那三本字彙寶典,因為這三本不是只有整理,它還有許多我的原創。例如我加進去許多原本是無法用字源去拆解的字 (或者拆出來也沒有意義,但卻很重要的字)。
例如 reluctant 這個字就是無法拆解的,因為字根 -luct 本來是表示「努力、反抗」,但是問題是目前英文裡有這個字根的就只有這個傢伙而已 -- 如果一個字根只有一個單字,那這種字不拆也罷。問題是這是很重要的字,學生該背的字,所以我們作老師的就必須要不斷推陳出新,想出更多有趣好玩的方法,讓學生背起來。
我想到有另外一個字根是 -lect = -lict = 引誘,這群組有 delectable、delicate、delight、delicious、elicit、license...等,這是蠻大的一組,因此我把 reluctant 安插進來這一組中:reluctant = re- (一再) + luct (-lect 的變體,引誘) + -ant (形容詞字尾) = 需要一再地引誘的 ==> (adj.)不情願的
你會說,這樣不就是沒有遵照這個字原本生成的道理在拆了嗎?是啊,那又怎樣呢?學生們需要知道原本生成的生硬道理嗎?我的學生只需要快速而有趣地把這個字記憶下來就可以了,讓我的學生讀書輕鬆有樂趣是我老師的責任,我不需要硬生生地把理論、道理塞進學生頭腦中,一個高中生為何要像語言學家那樣去嚴格看待語言呢?我是個喜歡原創、喜歡樂趣的老師,我的責任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把他們教成學究。我不一定得跟其他老師一樣才叫做好,我喜歡動腦筋想好玩的東西來教學生。比如說 harass = her + ass (她的屁股) = (vt.)性騷擾,這樣不是很好背?為何一定要照原始考證來拆字?學生能否輕易背得起來才是最終考量吧?
每一年我的單字本都會整體小幅地增加一二十頁,不要說那一二十頁很少,那些增加的字不知道絞盡我多少腦汁。按照理論上來拆的字老早幾年前就被我拆光了,我現在每天沒事在想的是無法拆而又很重要的字,要怎麼用新奇合理的方式去解釋這個字,讓學生看一眼就可以合理記憶起來 -- 每天光想這個不知道耗盡多少腦細胞。

我覺得這是值得的,什麼樣的老師教出什麼樣的學生,愛動腦筋的老師一定會教出愛動腦筋的學生。
台灣教育缺乏的是這種思考模式,只要我不按照死硬的理論教學就會被罵做離經叛道,只要不按照自己父母親的意思思考就被罵成叛逆難管教,只要嫌老師上課乏味還會被罵成沒有慧根 -- 整個台灣教育是教條式的、壓迫式的學習。
學生有一天離開了父母就不會規劃自己未來了,學生有一天沒有老師管了就不會自己找有趣的方法學習了,學生有一天沒有了補習班規範就變得懶散而缺乏效率。只要看看有多少優秀的高中生上了大學馬上變成不知所措的米蟲,就可知道這狀況有多麼的悲哀。
殊不知,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最原點,教育不好的國家是沒有未來的 -- 學生是一個國家最菁英的部分,因為在學習技能的過程中、在吸收知識的輔助中,他們就是這個國家五年後或十年後未來的樣子,未來的社會是什麼樣子,只要看講台下的學生就知道了。

身為一個老師,我不敢要求我工作的機構能夠完全地察覺到學生需要什麼,事實上也不可能,但我卻可以確定:我希望學生想要的我都能給予 -- 這是我對於自己最低底線的要求了。
補習班並不是給予學生正確教學法的地方,我知道,我從出道第一天我就知道了 -- 許多補習班的教學法都是不正常的,違背人性的。
但我只是心底很卑微地盼望著:也許補習班不能真誠地詢問:你想要學什麼?但補習班可以重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使得一個失去自信和能力的學生重新爬起來,這是最重要的,我一直認為補習班真的不一定非要填鴨 -- 也是我投入這一個領域的工作最重要的原因,我想做個不一樣的老師。
我不一定能夠教導出天才,但我必須得啟發學生對於英文的興趣,這是我唯一能做的 -- 真的,如果你開始慢慢產生興趣了,那麼接下來有沒有我教都沒有差了,重點是教育必須是興趣的培養和鼓勵,而不是知識的灌輸。

其實,我直到現在都還是相信「專業能夠左右景氣」的人,我一直都認為只要你對一個領域付出夠多的心力、在這個領域能夠保持專業,那麼你就不愁工作或前景,賺到的錢其實只是副產品 (byproduct),而不可能是最終的目的 -- 只怕你只是個半瓶水,什麼都一知半解,只是想要份工作度時機而已或只是單純想賺錢 -- 我真的相信:專業就是教育投資的目的。
很多人以為教育費花那麼多,真的值得嗎?
絕對值得的,從教育中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永遠是無可取代的,更重要的是藉由著這領域中的佼佼者所傳授的學習方法,這才是無價的 -- 學習不只是一味地吸收知識,更重要的是將別人做學問成功的方法納為己用,這也許是學生更需要樂觀看待的 -- 一直怨嘆自己命苦,一直抱怨唸書壓力大,這都不會讓自己更好。找出吸收知識的樂趣,把知道新知識、新方法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這樣一個學生才能夠快樂 -- 不快樂的人,永遠也學不好一樣東西。

面對整個大環境,我們個人能做的微乎其微,但讀完這文章,我們很確切可以知道一件事:態度決定了一切。
沒有什麼事是不值得做的,沒有什麼人是失敗者,只有自己先放棄了自己的興趣、自己先放棄了自己的信仰、自己先放棄了給自己的機會 -- 只有這種人才是無可救藥的。我個人一直覺得:信念 (conviction) 是人活著最重要的一件事;沒有了信念,人活著跟沒活著也沒兩樣,因為那個人生永遠不會成功。所謂信念,就是對於自己的能力增長、對於自己的人生目標有著積極的信心而願意用盡心力去爭取機會,席維斯史特龍在其主演的電影『Driven』當中說過一句話很好:「信念是一種會感染的事物。只要你經常跟有信念的人在一起,你自然就會擁有那事物。」沒錯,這是成功的人的共同特質,也是日劇『醫龍II』反覆申論的主旨:不到最後一刻,只要還可以努力,絕對不會放棄。

勇敢地作自己,勇敢地與眾不同,勇敢地尊重自己的性向和興趣,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勇敢地解決遭遇到的難題,勇敢地接受短暫的失敗,勇敢地過自己的人生:這就是一個老師該教育學生的本質,而且你會發現,作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693&aid=284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