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要出色 觀摩練習不能少 /簡麗賢(北一女)
撰寫文章的原則基本上是動之以情、說之以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趣,能適時取材。當然「大匠能授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了解原則後,不斷觀摩、練習,從中體悟寫作,自然盈科後進,水到渠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平時應建立檔案資料,經過反芻後自然成為撰稿素材。例如聯合報社論引用宋朝楊萬里的詩:「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說明時代潮流擋不住,一切違反潮流的行徑措施不但沒有用,而且製造困擾,只要有一溪在,就宜讓出一條路使它走出前村,藉此籲政府應多費心找路「出前村」,為外銷台灣做點實實在在的事。
再如報紙評論長庚大學「蹓鳥俠」事件時,評論者認為「重然諾不食言」固然重要,但「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提供我們思考的方向。
層次指的是文章的布局安排,也就是起承轉合。古人講究起承轉合之道,提出「鳳頭、豬肚、豹尾」三分法,意思是「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結要響亮,尤貴在首尾貫串,意思清新」,因此文稿層次分明、言而有序、繁簡得宜,將使成績加分。
文稿的開頭可用「名言錦句法」破題,如「如何培養讀書風氣」,朱熹的觀書有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可引用當作開頭的「名言錦句」。
例如「我對流行的看法」,可以提出「面對流行時,每個人都需要擁有三力,判斷力、創造力、自信力」加以闡述鋪陳;例如提到「安靜與喧譁」時,可以引用晉朝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說明大隱隱於市,雖人住鬧區,亦如同住在偏遠之地恬靜淡遠。
談到讀書運動的話題,可以引用宋朝盧梅坡:「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說明兼顧讀書與運動才能創造健康的人生。引用李商隱的「雛鳳清於老鳳聲」說明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引用泰格爾說的「泥土受侮辱,卻報之以鮮花」來強調泥土堅忍的母性,承受人性貪婪的摧殘,故提醒人的危機感。諸如此類,都能提升文稿的質感,言簡易賅,讓人印象深刻。
劉勰文心雕龍說:「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要在寫作測驗中出類拔萃,多觀摩多寫作缺一不可,正如「寶劍鋒從磨礪起,梅花香自苦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