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的網友曾太公先生向市長建言,要學習張學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市長為表達立場,這裡就市長所理解的張學良和“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說幾句。
市長老家在遼南,與少帥張學良的祖籍海城很近。遼南的老百姓對張氏父子評價極高,至今不忘。張氏父子統治東北期間,為老百姓做了不少事情,東北人民一直期待少帥晚年能落葉歸根,但是非常遺憾,未能成行。
張氏父子最可圈可點的,是其雖然是舊時代的軍閥,但在作爲中國人的立場上比很多後來的所謂精英都要堅定。張作霖因爲不肯向日本出讓主權,而在1928年被日本人在柳條湖段鐵路炸死。而張學良在同年12月宣佈東北易幟,使中國在形式上得以統一。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兵諫,就是著名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在共產黨斡旋下和平解決,之後開始了國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是西安事變之前,東北軍内部具有普遍影響的一個口號,而這個口號卻是共產黨的原創。東北軍官兵是中國被日本侵略后最先成爲亡國奴的一群人,大家背負不抵抗的罪名,國仇家恨未雪,卻到陝北去打内戰,因此共產黨的統戰工作一舉成功。在中華民國的很多死忠看來,如果不是張、楊壞事,中共必然已經被剿滅,也就沒有ROC的亡國,因此國民黨内部對張學良的評價並不高。而中共始終對張學良推崇備至,稱爲“千古功臣”。
張學良是典型的東北人性格,豪爽坦蕩。張學良雖然身為民國副統帥,但是卻不曉得蔣介石當時已經在與共產黨接觸和解。以當時國内民衆抗日呼聲之高漲,蔣介石如果執意絞殺共產黨,恐怕也非三五日可以辦到,只怕共產黨未死,蔣介石的政權要先被民衆抛棄。因此蔣介石擬透過宋子文和宋慶齡與中共談判停戰。
純粹就政治權謀而言,張、揚似乎做了無用功,白白送給共產黨一手好牌。但是以民族大義來看,二人卻實在無可指責。成爲亡國奴的東北軍、後娘養的西北軍以及被老蔣追殺到窮途末路的紅軍,合作抗日是最好的政治出路,於己於國,都是正道。早在西安事變之前,實際上三方已經開展了大量的互動,包括共產黨幫助張、楊改造軍隊政治工作。在當時,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讓國人看到了抗日的希望。老蔣沒有及時洞察和響應這種期盼,而醉心於通過權術來達到將所有力量整合到一人之下,雖然也是為了抗日,至少在政治見解上落後半拍,矮了半截。
這段歷史公案,市長建議大家去看美國記者斯諾寫的《西行漫記:紅星照耀中國》,這亦是市長最喜歡看的一本書。要了解共產黨,尤其是那個充滿革命理想的共產黨,這本書是很好的一個界面。
今天,兩岸民衆每每提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要知道這原本是統一戰綫的原則,當初是爲了共同抗日。古語云兄弟鬩墻,共禦外侮。今天兩岸人民再提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要明白今天所有中國人的歷史使命是什麽。中國之崛起,不是大陸一家的事情。市長縂以爲,家產未分,人人有份,臺灣不應自外於中國的崛起。而這世界上對中國崛起最大的阻礙,是國際列強借臺灣問題干擾中國發展,以兩岸人民身家性命做他們豪賭的籌碼。兩岸若都自認是中國人,就要明白誰才是敵人。
臺灣無論朝野人民,如果想要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先從學習張學良的東北易幟開始。張學良沒有屁顛屁顛地跑到日本去,向日本人保證,漢卿任期内絕對不和中國統一;也沒有對老蔣高喊打倒獨裁政權,老蔣一日不民主,東北一日不統一;更沒有東北獨立建國,或自稱中國正統,所轄只限遼吉黑察熱。
今天臺灣臺面上的政客,有誰有張學良的氣魄和胸襟,拒絕美國人對中國臺灣省上下其手,宣佈臺灣易幟,接受中央政府管理?中共說張學良是千古功臣,在下以爲毫不誇張。這種不計個人榮辱的民族英雄中國歷史上有幾個?
中華民國只記得張逆學良發動西安事變,而忘記張學良當初宣佈東北易幟的功勳。國民黨與民進黨搶著討美日歡心,如果換作70年前,不曉得這種政府算是民國政府還是汪僞政權?和張學良相比,今天臺灣的政客都活脫脫一副亡國之臣的嘴臉,毫無理想,毫無品格,毫無擔當。只有一人一黨一島之私利,全無中華民族整體之願景。
中華民國雖然偏安臺灣,倘若還記得自己是中國人,就不該丟了中國人的志氣與骨氣。兩岸矛盾再大,在民族大義面前都不算大,都不可以給外人以窺視中華利益的機會。
當年國民政府處決漢奸,難道漢奸自陳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就可以蒙混過關?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首要條件,就是大家都要行得正坐得正,沒有做過背叛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情。
臺灣人要爭取和平,先拿出中國人的骨氣和勇氣來,告訴美日,我們就算和大陸不共戴天,這是我們家務事,也輪不到你們這些洋鬼子來攙和。更何況大陸如此釋放善意,人民交往日盛,臺灣有何理由放著骨肉兄弟的善意不要,卻要去舔洋人的鞋底,做人家的馬仔?
臺灣自稱中國人的統派,實在應該好好學習張學良,感受真正中國人血管裏奔湧的血性與熱情。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