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海峽守望者
市長:電小旺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海峽守望者】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贝娜齐尔·布托、“兩顆子彈”與“烏克蘭化”
2008/01/04 20:04 瀏覽1,666|回應14推薦1

edyvic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Chocola

假如贝娜齐尔·布托上臺,恐怕在是否允許美國進入巴基斯坦境内反恐的問題上,她與穆沙拉夫的意見未必一致。布托是美國人背書送回到巴基斯坦的,因此她非常有可能在反恐問題上要求與美國更進一步合作,而不是當前穆沙拉夫的平衡外交模式,甚至消極合作反恐態度。

因此布托的生與死已經不僅僅是選舉上臺的問題,而是關係巴基斯坦的未來走向問題。布托這樣一個以美國代理人姿態重新回到巴基斯坦的政治人物,如果站穩腳跟,未來巴基斯坦倒向哪一邊就非常有意思了。

如果做個比喻的話,我個人認爲布托假如成爲總理,巴基斯坦將徹底“烏克蘭化”,即總統和總理分屬兩個對立國際陣營,巴國從此永無寧日。

中國在爭取阿富汗和日本,那麽美國試圖拉攏巴基斯坦和朝鮮也就沒什麽好奇怪的。不過我不認爲美國想殺死布托,但是美國想搞“兩顆子彈”的動機還是有的,這點臺灣人民應該深有體會。如果我猜測,恐怕有人是將計就計,借美國人的花獻佛,假戲真做,硬是把布托給做了。這一點,尤其值得臺灣人民參考。若下次再有人聲稱有兩顆子彈擊中自己,大家不妨上去再補兩槍,然後扔個國軍軍火庫的過期炸彈走人。

關於布托的死因,我個人觀察到這樣一點,就是這次沒有像04年臺灣的兩顆子彈事件那樣,美國介入進行詳細鋻証,比如找李昌鈺來做彈道分析,重建作案現場。當然,現場已經被炸彈毀掉了,但是這恰恰是最可疑的地方。

1槍手是否擊中了布托?子彈在顱骨内還是現場的什麽地方?擊中布托的子彈是否是從嫌疑槍手的槍裏射出的?射中布托的是畫面中的槍手還是另有其人?自殺炸彈對於布托是致命的嗎?爲何她的車内其他人沒有問題?自殺炸彈與槍手是一夥的嗎?假如他們來自不同勢力,這個事件又説明什麽?……

假如我們繼續追究下去,就會發現其中的蹊蹺不僅存在,而且非常明顯。假如還以烏克蘭來對比的話,尤先科在選舉階段被所謂敵對陣營下毒,二噁英中毒導致毀容從而吸引同情票,那麽我們似乎可以猜測,有無可能在巴基斯坦也同樣有人試圖用悲情來吸引選票呢?尤先科與布托的背後,是否都有美國的競選顧問在操盤呢?我們甚至還可以猜測,臺灣大選背後,美國人有沒有操盤呢?

如果按照時間順序來看的話,或許不應該說巴基斯坦的“烏克蘭化”,而是烏克蘭的“臺灣化”。從兩顆子彈到二噁英,真的不能不讓人懷疑,這個世界還有沒有不出賤招的選舉。

或許馬英九也該給自己毀容一下,假如他捨得的話。那時就該民進黨成立“打擊馬英九奧步中心”,警告馬英九不得自殘毀容,否則以背信罪論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596&aid=2626287
引用者清單(3)
2008/01/21 23:49 【他山之石】 美國的話可以信, XX都可以吃了!
2008/01/04 23:55 【不平則鳴】 巴基斯坦的阿奎諾 美國的黑手 無所不在
2008/01/04 23:55 【不平則鳴】 巴基斯坦的阿奎諾: 布托女士.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見過鴻飛兄提及的這則新聞
    回應給: 鴻飛冥冥(firefly77) 2008/01/21 07:46 推薦1


edyvic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麥芽糖

美國可以通過貼恐怖分子標簽的方式,來制導巴國政府的砲火,從而挑撥離間巴基斯坦敏感地區的關係。

如果巴基斯坦政府對相關部族和勢力進行打擊,必然惡化國内政局,從而給人民黨以鬥爭空間,使穆沙拉夫陷入内憂外患。攘外還是安内,對巴基斯坦也是個麻煩問題。

縂的來看,美國在巴阿邊境地帶放火的動機十分明顯,我判斷這恐怕也與美國在伊朗的行動有關。

從中東到台海,角力就是這樣一輪輪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596&aid=2675024
美國中情局認定殺害貝‧布托的兇手
    回應給: edyvice(edyvice) 2008/01/20 23:22 推薦0


炮弹归来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不知市長看到這條消息沒?来源:华盛顿邮报

美國取得的情報顯示,“基地”組織和該組織在巴基斯坦的首領拜圖拉殺害反對黨領袖貝‧布托。另據報導,超過九十名巴基斯坦武裝分子在兩起衝突中被擊斃,事發地點位於巴南部瓦西裏斯坦地區。當時這些武裝分子襲擊了巴一個軍事基地並且伏擊了軍隊車輛。
  
中央情報局局長海頓的話說,殺害貝‧布托的是盤踞在巴基斯坦北部的拜圖拉(Baitullah Mehsud)手下的武裝分子,他們是在基地組織的支援下行動。海頓的結論是中央情報局就貝‧布托遇害案所提出的最確定的說法。
海頓對於12月27日的貝‧布托遇害案的看法同巴基斯坦政府的一樣。海頓拒絕說明他是依據什麼情報下此定論。他只說,那是基地組織對巴基斯坦領袖所展開的 全盤襲擊計畫之一。他說,同一組人也涉及最近新一輪的暴力事件,目的是動搖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所領導的政府。

  海頓在訪談中指出:“這個網路或許早已存在,只是一直潛伏著,現在才活躍起來,那是基地組織和多個極端和離心主義組織之間的網路。他們的意圖顯然是繼續打擊巴基斯坦。”

  在貝‧布托遇害後不久巴基斯坦政府便指拜圖拉為主謀,並且相信他也涉及貝‧布托的車隊10月間遇襲的事件。巴基斯坦指拜圖拉的意圖是使巴基斯坦在2月18日的選舉前陷入混亂。拜圖拉否認涉及貝‧布托在軍事重鎮拉瓦品第遇害的事件。

貝‧布托所屬的人民黨也質疑中情局的結論。人民黨成員指出,法醫搜集證據的工作似乎做得不足,事發後幾小時內員警便到現場了,他們可能毀滅了罪證,因此難以搜集足夠的證據來指認真凶。人民黨成員也說:“凡是政府列出涉案人,我們都要知道政府是如何下定論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貝·布托長子:大選若不公 巴基斯坦恐瓦解
2008/01/20 20:20 推薦1


edyvic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工农

 中評社香港1月9日電/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長子比拉瓦爾8日警告,除非巴基斯坦能舉行自由公正選舉,否則巴基斯坦可能面臨分崩離析,他併為自己接替母親出任反對黨黨魁辯護。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當天表示,除非巴基斯坦提出申請,否則聯合國無法介入調查貝·布托遇刺案。

  據外電報道,現年19歲的比拉瓦爾8日召開出任巴基斯坦人民黨黨魁以來首次正式記者會,他再度呼籲在聯合國主導下針對貝·布托之死展開調查,同時也質疑巴基斯坦政府的調查。

  比拉瓦爾也說,儘管面臨暴力威脅,仍無法阻止他接任黨魁職務。他說:“你能殺掉多少布托家的人。家家戶戶都有布托家的人。”

  他在倫敦召開記者會說:“家族與黨都要求聯合國主動展開調查,因為我們不相信巴基斯坦政府統治下展開的調查行動能夠保持透明。”

  他告訴記者:“我們相信,她如果能獲得適當保護,今天還會活著。”比拉瓦爾稍早返回英國,準備本月稍晚回到牛津大學繼續修習大學課程。布托上月遇刺身亡,比拉瓦爾隨後繼任巴基斯坦人民党党魁;他說,他正在盡他的職責,不會因為有人威脅要殺害他而退卻。

  他說:“我不會宣稱我有任何抱負,我獲徵召,我挺身而出,從事我被要求做的事。”他並駁斥外界對人民党推選繼任領導人過程不民主的質疑。他以英語說:“這個職位的傳承並非像家族傢具的承襲般。他們要求我做我就照做。”他一開始面對鏡頭很緊張,後來明顯放鬆許多。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8日表示,除非巴基斯坦提出申請,否則聯合國無法介入調查,這也是聯合國為前黎巴嫩總理哈裏裏2005年遇刺身亡,展開調查及設立特別法庭的程式基礎。
  
  巴基斯坦官員當天說,2002年曾偵破《華爾街日報》記者皮爾遇害案的巴基斯坦探員現在也加入貝·布托遇刺案的調查行動。官員說,探員馬穆德將與英國調查小組合作共同調查去年12月27日的貝·布托遇刺案;這起事件造成巴基斯坦陷入動蕩,大選更因此延後。

  一名政府高級官員表示:“他已加入調查,將與蘇格蘭警場小組協同辦案。”內政部一名官員說,這名探員以往偵辦數宗備受矚目案件的經驗將會極具價值。美國記者皮爾2002年1月在南部港市喀拉蚩遭綁架,並遭到“基地”第三號人物穆罕默德斬首。

  目前擔任聯邦調查署喀拉蚩辦公室主管的馬穆德,當時是負責皮爾案的首席調查人員,他揪出了策劃並殘酷殺害皮爾的那幫回教好戰分子。去年馬穆德也奉命前往西印度群島,協助牙買加警方調查巴基斯坦板球隊教練伍默身亡案。

  內政部發言人齊瑪表示:“馬穆德加入調查團隊,他是一位經驗老道警官。”去年上映的電影《無畏的心》,劇中大篇幅描述馬穆德在皮爾遇害案中扮演的角色,而這部電影改編自皮爾遺孀瑪莉安妮的同名著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596&aid=2673988
代理人中的優等生、乖寶寶
    回應給: 麥芽糖(myata) 2008/01/14 09:12 推薦0


edyvic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牛仔靠武力橫行世界,所招募的代理人大多是薩達姆和諾列加一類的坏孩子,基本都是CIA製造出來的。

現在美國以民主和顔色革命來打天下,新一代代理人就要哈佛、耶魯和常春藤系統培育出來的。

其實在各國政治裏要鑒別這些人非常容易,只要看學歷、看英語水平就基本可以確定。英語最好的候選人,十有八九是美國背書的代理人。貝托在英國讀書的兒子被推上政治舞臺,是美國“代理人從娃娃抓起”的最佳寫照。

謝長廷曾經說馬英九特別費無罪是得便宜賣乖,臺灣人民大多對其嗤之以鼻。不過從我的角度看,或許對謝的話要有另外的解讀。臺灣的司法系統,究竟掌握在扁政府手裏還是美國人手裏,其實是非常值得懷疑的。美國人要馬英九上臺,必然層層加持,特別保護,民進黨也只有說幾句酸話而已。美國人若想在特別費這樣可有可無的案子上干預,不必CIA和國務院出面,只要臺灣法官的美國導師關切就足以影響。須知政治代理人這種角色,不像馬仔找大哥,切了小手指、交了投名狀就可以,而是有一整套的操作系統和支持系統的。

馬英九、貝布托都是美國的親美代理人黃埔學校培訓出來的。貝布托在巴基斯坦的顔色革命尚未成功,馬英九同志在臺灣的拒統事業仍需努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596&aid=2655407
美國眼中的巴基斯坦
    回應給: edyvice(edyvice) 2008/01/14 03:32 推薦0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兩位討論, 精彩! 老丐佩服!

如果看了美國, 新罕布甚州, 總統初選辯論的網友, 應該記得:

記者問了民主黨候選人一個問題: 如果需要, 你當總統, 會在東巴基斯坦用兵嗎?

這個問題, 完全不考慮巴基斯坦總統和人民的態度. 完全在問: 候選人是否會以美國利益, 不顧"友邦"主權, 出兵維護利益.

黑人候選人的回答, 稍微遲疑. 初選結果, 他也輸給老經驗的喜萊莉.

當然, 選舉成敗因素很多. 這個問題, 卻是觀察美國對巴基斯坦政策的溫度計!

美國對於其他國家領導人, 可以從蔣介石和阮文紹身上看出來: 只求控制, 翻臉無情! 隨時準備取代用品. 所以老蔣才對孫立人下毒手. 馬可仕才殺阿奎諾. 美國對於布托的生死, 毫不在乎. 有她代替慕莎洛夫, 希望她聽話點. 她死了, 美國不痛不癢!






本文於 2008/01/14 04:23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596&aid=2655237
美國人在驅狼吞虎
    回應給: 糖衣砲彈(firefly77) 2008/01/13 13:59 推薦1


edyvic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麥芽糖

美國意圖造成巴基斯坦分裂,而美國的這一操作,很可能得到塔利班和阿富汗當局的默契配合。

美國與塔利班之間原本就淵源頗深,如同當年美國與薩達姆之間的關係。美國在阿富汗反恐,雖然在打擊塔利班,但如果通過“打擊塔利班”,而為阿富汗擴張版圖,控制巴基斯坦西北邊陲諸省,則無論阿富汗政府或塔利班都未必反對。這便是其中的默契。

美國只要網開一面,塔利班自然也就心領神會。塔利班被趕到巴基斯坦境内,既增加了美國與巴基斯坦討價還價的籌碼,也順便遏制了中巴、中伊的戰略管道。

不過從目前跡象來看,這一手還遠未觸及巴方的最後防綫。如果巴基斯坦頂不住美國壓力,只要申請加入上合組織,就可召喚奧援。而至今尚未加入,或許可以解讀為巴的後臺依然認爲有牌可打,可以保持從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596&aid=2653316
貌合神離的美巴反恐合作
2008/01/13 12:04 推薦1


炮弹归来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麥芽糖

近日,穆沙拉夫在拉瓦爾品第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採訪時稱,巴基斯坦將不會允許聯軍進入巴基斯坦部落地區打擊武裝分子,因為這將侵犯巴基斯坦的主權。他說:“我向那些想進入我們山區的人提出挑戰,他們將會為此感到後悔。”

穆沙拉夫還對《海峽時報》稱,如果議會選舉後產生的政府試圖對他進行彈劾的話,他將辭去總統職務.

《紐約時報》本月早些時候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擴大中情局 和軍方的授權範圍以在巴基斯坦展開更積極的秘密軍事行動。巴基斯坦官員們當時駁回了這一報導,稱巴基斯坦不會允許這樣的行動。

來源〉The Straits Times
'I challenge anybody coming into our mountains': Musharraf - Jan 11, 2008
IN RAWALPINDI - MR PERVEZ Musharraf, Pakistan's embattled president, warned that any unilateral intervention in his country by coalition forces fighting in Afghanistan would be treated as an invasion. Unless agreed to by Pakistan, any entry by the United States or coalition forces into Pakistan's tribal areas would be resisted as a breach of Pakistan's sovereignty, Mr Musharraf told The Straits Times in his first interview with a newspaper since the assassination of Ms Benazir Bhutto on Dec 27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老麥刀法精准
    回應給: 麥芽糖(myata) 2008/01/12 09:10 推薦0


edyvic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老麥對布托的觀察在下十分贊同。

臺灣島内遍佈美國之代理人,差別只在於已經成爲、即將成爲、企圖成爲和沒本事成爲而已。老蔣買辦起家,倚賴外國上綫的根性深入骨髓,因此老蔣治下的臺灣,培養的官僚,有一頭算一頭,都繼承了老蔣的這種意識形態,反共親美。

在下之前曾撰文,指出臺灣沒有真正的主體意識。臺灣大多數政客和民衆的智商,不足以在一個中國和臺灣獨立之間找到最符合臺灣利益的定位,也不足以在中美之間找到合適的定位。臺灣的主流意識形態,就是被藍綠政客裹挾,臺灣獨立也好,ROC也好,一個必喊的口號就是反共親美。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假如臺灣親共反美,那麽臺灣獨立或者ROC,大陸又將如何應對?最大的可能就是兩岸迅速向聯邦或邦聯方向整合。

臺灣人以爲問題在ROC或者臺灣獨立,殊不知問題的根子卻在反共親美。巴基斯坦的亂局,就在於美國介入太多。假如沒有美國插手,以巴國獨立自主發展,評定軍閥、整肅政治、發展經濟,背靠中國崛起之背景,恐怕比現在局面不知道要好多少倍。這點臺灣應該也感同身受才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596&aid=2650721
智慧比手段重要
    回應給: edyvice(edyvice) 2008/01/12 02:11 推薦0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市長:

麥芽糖以為: 對於甘地時代的印度, 設法去除殖民地, 是第一要務. 如果甘地晚生五十年, 他會採取不同的方法, 解決印度內部問題.

看巴基斯坦問題, 要看他的歷史淵源.

歪市長提到印巴三次戰爭, 證明臺獨人士, 認為獨立就解決所有問題, 是種愚昧的無知, 和危險的錯誤!

布托, 不是歪市長所說的聖人. 巴基斯坦的有識之士, 認為他是引進美國利益黑手的罪魁禍首. 不但不同情他, 還認為贝娜齐尔·布托的流亡, 是逃命. 她之所以成為烈士, 完全是為美國利益所犧牲.

歪市長的朋友, 貴為教授, 不知道對於巴基斯坦瞭解多少? 老丐的朋友, 在巴基斯坦戒嚴以後, 還回國與幾位大法官見面, 親自感受, 高層面與廣泛的鎮壓行動.

巴基斯坦人民, 普遍的看法, 是要擺脫美國的控制, 才能專心應付他們的環境, 包括印度, 孟加拉, 以及國際列強. 他們最不希望的, 就是國內動亂. 我們這些外國人, 真是隔靴搔癢, 被國際媒體後臺所矇騙. 老丐也懶得管他們閒事, 只是以他們為戒, 關心國內局勢.

國內也面臨擺脫美國陰影的挑戰, 別的不說. 去年的豬肉精, 軍售案, 一片倒, 就知道臺灣不過是美國案上肥肉!

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596&aid=2650530
巴基斯坦的統一戰綫
    回應給: 麥芽糖(myata) 2008/01/11 09:02 推薦1


edyvic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麥芽糖

甘地如果不把目標對準殖民者,而是僅僅解決印度國内問題,恐怕也不會那麽有效。換言之,甘地所面對的局勢,就是在下所說的,找到了共同的敵人——英國人。

只要找到了一致的敵人,和平也好,武力也好,主要矛盾迎刃而解。

毛澤東當年曾經用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國内階級矛盾是次要矛盾,來歸納抗戰時期的局面,這即是當年共產黨統一戰綫的核心精神。

巴基斯坦同樣可以借鑑這樣的思考。只要巴基斯坦拒絕對美國開放反恐通道,必然迫使美國武力威脅巴基斯坦,甚至煽動巴基斯坦西北邊陲省份分裂,支持印度對克什米爾地區施壓,以迫使巴基斯坦就範。實際上,美國人現在的策略,是先扶持更加親美的、可控的代理人上臺,從而徹底掌握阿富汗、巴基斯坦通道,完成對伊朗的包圍和對中國中東攻略通道的戰略戰術切割。

穆沙拉夫與布托的差別在於對美國的順從程度。既然前者小於後者,那麽就必然對美國的戰略構成了不確定性。更爲重要的是,這種不順從程度,一定意義上也代表著巴基斯坦的主體思考。在某個節點上,巴基斯坦自身的利益必然將是與美國的戰略目標出現無法調和的衝突。

如果把穆沙拉夫看作蔣介石,就曉得老蔣再怎麽妥協,也有動手抵抗的時候,在大陸如此,在臺灣同樣如此。穆沙拉夫軍人出身,對於巴基斯坦的傷痛切入骨髓,美國人的某些要求恐怕已經踩到了巴基斯坦最後的底綫。畢竟巴基斯坦與臺灣不同。臺灣眼巴巴地渴求做美國的僕從“國”,巴基斯坦卻是貨真價實的主權國家,有自己的尊嚴和底綫。

如果美國最終鼓動巴基斯坦西北邊陲省份與阿富汗合併的時候,恐怕巴國的生死存亡關頭也就到來了。那時巴基斯坦是學習甘地對美國非暴力不合作還是學習中國全民抗戰,就無所謂了,因爲民族統一戰綫已經呼之欲出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596&aid=2647365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