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妄中的「它者」: 文學意象與視覺藝術的再現
中文摘要
克莉斯蒂娃在1966年的論文<詞語、對話與小說>中表示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的「互文」關係,為「不同象徵符號系統之間潛意識換置的聯想」。在對於不同藝術之間的跨領域研究中,主體與「它者」之間的對話常常是精神分析學派論點的精隨,主體常常一面向它者求援,希望其能填補自己的欠缺,但另一方面卻質疑它者。本二年期專書寫作計劃將嘗試以精神分析中「憂鬱」、「幻思」、「戀物」、「凝視」、「精神分裂」等五種討論「它者」的心理機制為主要理論架構,研究現代小說與改編電影不同藝術型式「潛意識換置」的互文性。
佛洛伊德式的「憂鬱」係指一種比哀悼更抑鬱的精神狀態,因戀棧往日的創傷而自我封閉,拒絕迎向未來,這種精神狀況好似人處在虛妄的夢境當中,無法意識到外在的現實世界與內在夢境的差異。克莉斯蒂娃的「憂鬱」理論回到前伊底帕斯時期,探討主體因異質化而處於渾沌狀態中,既溯生亦趨死,憂鬱如同潮湧般干擾現實中理性的思維。克萊恩的客體理論則視此種潛意識迷宮為一種對於客體的「幻思」,透過投射與內攝的印鏡模式,建構戀母的幻思,或以「戀物」的依戀回到與母親合為一體的前伊底帕斯情結。在企圖建立佛洛伊德與上述兩位女性精神分析家對於「憂鬱」、「幻思」、「戀物」的理論之外,筆者另一個精神分析的脈絡則以拉崗「凝視」與「精神分裂」的理論為基礎,來分析女性主體的觀看位置及窺視機制,並嘗試以巴特勒的「性別扮相」導引出女性「凝視」主控論點;詹明信式都會恣仿美學風格與布希亞「擬像」的思維。本專書陳述主體藉由「它者」的折射,歷經分裂、撕扯後,重新尋找定位的過程。
本專書寫作以現代主義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為主要文本,包含張愛玲、劉以鬯、吳爾芙、普魯斯特、莒哈絲、侯歇、霍格里耶等人的小說及電影大師如楚浮、雷奈等導演的改編電影。然而本計畫雖然以現代主義的小說為主,但改編的影片的主題卻已延伸到後現代式的思維,例如勞爾魯斯《追憶似水年華》、王家衛的《2046》與《去年在馬倫巴》等片。本計畫以精神分析中五種不同機制分章節討論主體透過「它者」的投射,歷經虛實之間的游離狀態,因越界所產生愉悅與痛苦參雜的中介經驗。第一章節以佛洛伊德及克莉斯蒂娃的「憂鬱」為理論架構,分兩部分:第一部分討論法國小說家侯歇的作品《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及楚浮的同名電影,並由此延伸探究華頓的《純真年代》與史柯西斯的改編影片;第二部分由莒哈絲的《廣島之戀》與雷奈影像版本轉至討論張愛玲的《色戒》與李安的影像詮釋。第二章節採用佛洛伊德「幻想」與克萊恩「幻思」的精神分析論點探討美國小說家詹姆仕的小說《一位女士的畫像》與紐西蘭導演珍.康萍改拍電影的互文關係,進而以《時時刻刻》討論三位身處不同時空女士心神交會的故事。第三章節將引用佛洛伊德與克萊恩的「戀物」理論來探討吳爾芙的小說與電影《戴洛維夫人》,並進一步演繹香港第一位現代主義作家劉以鬯的《對倒》與王家衛《花樣年華》電影的互文關係。第四章節以拉崗的「凝視」心理機制及巴特勒的「展演」論述解析智利導演勞爾魯斯《追憶似水年華》與普魯斯特原著的關係,並由此比較吳爾芙的《奧蘭朵》與導演波特的視覺版本。第五章節以詹明信「精神分裂」及布希亞「擬像」論點來觀察《去年在馬倫巴》中雷奈與霍格里耶文字與影像的對談,繼而探討《2046》與《酒徒》的互文。在文字與影像的爬梳之間,以精神分析的方法尋找主體在潛意識中的記憶烙痕。
關鍵字:互文、改編、現代主義、憂鬱、幻思、戀物、精神分裂、凝視、擬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