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官先生 小紫涵
●西天佛祖看到這婆娑世界,
眾生迷戀於物質世界,為名為利,
一天到晚你爭我奪,完全忘掉
理天極樂世界的一切,
而在這世間輪迴不已,不得回家,
於是他就派了兩位仙佛
來這世間,以渡眾生。
●一位投胎在白家,
取名白樂天,官拜侍郎之職;
一名投胎在馬家,
取名馬天章,官拜翰林院大學士。
●馬天章由於環境的關係,
經常看讀經典,體悟人生的真諦,
了悟人生的無常,因此辭官出家修行。
有一天,馬天章功果圓滿,
得道返回理天家鄉。
◐佛祖問他:
「你到凡間不但沒有渡到任何人回來,
反而你的師兄淪落紅塵,
在名利中打滾,恐怕回不了家,
怎麼辦呢?你最好趁早再下去,
渡他回來,以免他淪入六道輪迴。」
●馬天章也覺得很慚愧,
不但沒渡什麼人回來,
反而失去一位師兄。
可是如何才能渡他的師兄,他毫無把握。
●因為他的師兄當時年近八十,
如果他再去投胎為人,
還要再等好幾年,才能去渡他的師兄,
而以一個小孩或年青人
去渡一個年老的高官,實在也很困難,
而且八十高齡,隨時都有可能離開世間,
那時就來不及了。
●他走呀!走呀!
左思右想,想不出什麼辦法。
●忽然間!他看到樹上有一個鳥巢,
母鳥正在孵蛋,靈機一動,
他就投胎到鳥卵,生成人面鳥體。
出殼沒幾天,便長大成人。
他整天都為人講經說法,勸世渡人,
人人稱它為:鳥巢禪師。
●有一天,白侍郎騎馬經過,
看見許多人聚在樹下,
他就派人去看看到底發生什麼事?
●原來是鳥巢禪師
在為人講經說法,勸世渡人。
◑於是他就騎馬過去,問它說:
「什麼是道?」
◐禪師: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道。」
●就是說:
「道是什麼壞事都不做,
而什麼好事都去做。」
◑白侍郎:
「這有什麼稀奇,
這種話連三歲小孩都會講。」
「是呀!三歲小孩都會說,
但是八十歲的老翁也做不出來。」
「我看你住在那麼高的樹上,真是危險!
萬一掉下來怎麼辦?」
「我住在這大樹上,
雖然很高,好像很危險,
但是每天有清風和明月作伴,
倒是非常逍遙自在。
不像你身居高官,每日陪伴君王,
就像每天和老虎或豺狼在一起,
隨時都有生命的危險!
何況,每天清早就得上朝開始工作,
一天到晚忙個不休,不得清閑。
而且你忙碌一生,又得到什麼呢?
雖然你當大官,大家不敢正面批評你,
但是你的是是非非一定非常的多?
雖然你一家人吃的是山珍海味,
穿的是絲綢錦衣,
但是一定有許多人在怨恨你?
雖然你功名蓋世,
你怎能知道後世的人怎樣看待你呢?」
●白侍郎因此悟得人生無常,
百年之後,靈性帶著一身罪業到陰間去,
到那時將怎麼辦?
而落在六道輪迴,
何日才能得到清靜逍遙呢?
●於是他就看破親情,
拋開高樓華廈,放棄金銀千箱、
珠冠寶貝、珠翠綾羅,
決定要離開他的家人,
出家隨鳥巢禪師入山去修道。
●這只是一個故事,
是否真的有鳥會講人話,
在這裏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到底是白侍郎,
或是馬樂天呢?
是否把我們來到這象天世界的任務忘掉了呢?
●我們原來是理天一佛子,來到這花花世界,
被這紙醉金迷,弄得糊裡糊塗,
因此淪在這裡輪迴不休。
●昔日紅陽時期,要求道、修道,
就得出家,到山上佛寺道院修行,
出家就得有出家的條件。
●例如:父母由誰奉養?
妻子兒女由誰照顧?
因此一般人是不容易做到的。
●現在白陽時期,道降在火宅,
我們每個人都可在家求道、修道,
我們生逢其時,實在太幸福了。
●在家修道,父母子女同修,
夫婦同心,其樂融融,
人生的意義與最大的樂趣,
不就在這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