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不但能領悟孔子的一貫道理,
又傳述孔子忠恕之道,以教授子思。
每日三省其身,除了《孝經》外,更有《大學》一書,
此為孔子口述,由曾子筆記而成書。
「大學 」一書
主旨為闡揚老師的教學宗旨,宏揚性理大道為主。
《大學》開宗明義云: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親,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正是接續孔子「作君子、作之親、作之師」的理念。
曾子一心追尋聖人的生命境界,
其「一以貫之」的心,乃聖人之心境。
聖心的可貴,在於能超克一己材質的制限,
而能以誠正慎獨之意,擴而充之親親新民之心,
體貼天下人的苦樂以博施濟眾,
《中庸》所謂: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聖人所以能無勉無思而從容中道,
係因聖人已臻無私無我的心境,而以天下人之學為心,
與天下人感通無間,融化為一。
所以他將夫子之教育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精神,
念念省察,他必須先求已有所「立」,有所「達」,
然後始能 「立人「達人」。
《大學》云:
「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所藏平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此即曾子由「明明德」而 「新民」的大學之道。
大人之學,覺悟真理本性之學。
大學,學大也。大者,就是天地人之道體,
所以學大,首先要知道體。
體者真靈之性理,源一本而散於萬殊之端,
一者性理也、明德也,一本散萬殊,萬殊仍歸一本。
通達者萬事萬物、一一了然,此謂學大之大學者,
能通達此性理者,所以説,人得一為大!
人人都有天賦之理性,賢者不增、愚者不減。
自信、意誠者,皆能實踐大學之道。
學得此大學之道,了悟一以貫之的性理,即為聖聖相傳之教。
曰:「在明明德」
德者,乃是人本來所固有的明德。
當心初動時,是靈明覺察,其靈尚未失明,
可是當意念有了分別,就落入不覺、妄動,於是迷昧惑亂矣,
因而引發人事糾葛,轉為世間各種凶德,
所以必須修之,使復其明,這就是「明明德」之真意。
明明德是道體
明者,理明透徹心自明,道之將行必知明德是真行者。
明明德是天賦于人的妙智慧,道體復明,
大學之道,顯而易行。
覺悟大自然無量虛空內在本質,
知其變化之理,明其變化之本末,
方知天地變化源於不變之真理本性。
「明德」一綱有四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格物,克勝意念起分別也。
致知,分別即覺察之也。
誠意,覺察而明知也,明知則誠達也。
正心,明知後又須經常自省,不令失正也。
此是本有之真實知能,由明明德而得,
須好學篤行以培之,行仁以修齊治平為事業,
此須有真知卓見,然後能力行不懈。
「明德格物」和「修身為本」的精神,
是人們立身處世最重要的堅持。
是以此「格物」是達生命知根,天地知源,對無量虛空獲真知;
然後能革去聲色貨利、酒色財氣的誤人之知,
轉而化成對無為真理的真知。(未完待續)
Linda 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