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聞道,即是『前世有修,夙世有緣』
也許以前不知道,但是慢慢學,總會有進展,
鐘不敲不響,路不走不到,理不聽不明,人是學而知之的。
愈修愈辦,道理常聽,世間的煩惱,恩怨情仇,
會愈來愈釋懷,會看淡想得開,就進步了。
如果對世俗的事情,愈修愈執著,心里的煩惱比以前更多,那就沒進步。
對自己有沒有信心?
你有了信;才能產生力量,這力量就讓你立下志願;
而付出行動,而讓你為世人獻出一份愛,伸出一雙手來化人。
如果對世俗的一切愈淡泊,心靈就愈快樂。
雖然外在物質減少了,內心定豐富的,那這種人是天底下最富有的。
所以,天生的財富是知足。
在人生苦海當中,人就好像一葉浮萍,它沒有根,隨波逐流。
老師的道就好比一葉輕舟,剛好這一葉輕舟划呀划,
划過這一葉飄泊的浮萍身旁,順著流水、順著方向、順著時機,
把你給撈起來而踏上這一艘船。
就把你的根紮在這艘船上,讓他生根、開花、結果,將來才有所成就。
人的生命是自己修來的,再經過因緣的輪迴,就注定這輩子活多久,
無論你現在是年輕或歲數很大,老師都希望你們發揮生命的光與熱
什麼是熱?就是你的良心誠意。
什麼是光?就是照耀別人。
別人所感受到的,如果你能把光和熱散耀出來,那你這輩子就沒有白走。
傳道、辦道的人,就是在散佈光與熱。
道普傳這個地方,雖然並未公開,這叫『暗釣賢良』
良莠在一起,總要選些好的,你是否被上天看上,那就看你付出多少,
看你累劫以來的性根紮的多穩,才能承擔這個使命。
道是應世而降,因人而救,因有緣人而遇。
性根不夠,根基、夙世的因緣紮的不穩,
那你就不能遇到這個道,這個徒兒要明白。
因緣聚合並非容易,這麼大的土地、這麼多的人,
只有一些人求道,因緣和合,法會的開啟,卻只有攝受這麼一夥人,
這叫『挑沙揀金,暗釣賢良』
所以,要登上聖賢菩薩的路;是要經過篩選的,要夠資格才能步上雲梯。
Linda Hsu
板橋區 【達德親子讀經班】( 親子讀經班 )
板橋區 【海山國小讀經班】( 親子讀經班 )
樹林區 【大同國小讀經班】( 晨讀經典班 / 親子讀經班 ) Facebook 社團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26949820736808/?bookmark_t=group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