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小紫涵的異想世界
市長:小紫涵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小紫涵的異想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修行之地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你想要什麼樣的修辦人生 / 吳芬雅
 瀏覽802|回應0推薦1

小紫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小紫涵

吳芬雅寫於 2011325 9:14 ( 作者為道場點傳師 ) 


在這修辦的路途上,你為自己立定了什麼樣的目標?


在往目標前進的過程中......


你是快樂的多?苦惱的多?


感恩的多?還是怨言的多?


是付出的多?還是難以割捨的多?


是努力的多?還是懈怠的多?


是重聖的多?還是重凡的多?



為什麼會有苦惱?為什麼會有怨言呢?


修道如果是越修越明理,自性自然綻放光明,


自性能作主,心清理明,心中自然無所罣礙。



修道如果清楚自己的使命,那麼在遇到困難挫折時,


只有想辦法突破,哪裡有時間抱怨連連呢?


修道如果看清自己的終極目標是要回歸本位,


那麼身上那貪嗔癡的過多包袱,為何會讓你割捨不了呢? 



在這條修辦路上,或許我們曾經有過迷惘,


或許我們覺得有志難伸,或許覺得沒有人了解我!


但是否曾經反觀自問自己,你做了多少?你所呈現出來的,


真的是足以感動自己,感動眾生,感動上天了嗎?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孔子說:『不擔心沒有官位,只擔心沒有立足的東西。


不擔心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有沒有本事值得別人尊重。』 



這段話告訴我們,真正的金子終究會發亮,


最重要的是練好本領,提高實力,


而不是苛求別人的理解與認同。 



孔子還曾深有感觸的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這是說,不要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只怕自己沒有能耐。


不怕沒有職位,怕的是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勝任;


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要使自己擁有可以為人所知的才能。 



有一個屢屢失意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普濟寺,


慕名找到釋圓法師,他沮喪的對釋圓說:


『人生總不如意,活著也是苟且,有什麼意思呢?』


釋圓靜靜聽著年輕人的嘆息與抱怨之後,才吩咐小和尚說:


『施主遠道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



不一會兒,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釋圓抓了茶葉放進杯子,


然後用溫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的請年輕人喝茶。


年輕人不解的問著:『大師怎麼用溫水泡茶?』釋圓笑而不答。


年輕人喝了一口細品,不由地搖搖頭:『一點茶香都沒有啊?』


釋圓說:『這可是閩地名茶鐵觀音啊!』



年輕人又端起杯子品嚐,然後肯定的說:


『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釋圓又吩咐小和尚:『再燒一壺開水送過來。』



又過了一會兒,小和尚便提了一壺冒著濃濃蒸氣的沸水進來。


釋圓起身,又取過ㄧ個杯子,放茶葉,倒沸水,在放在茶几上。


年輕人俯首看去,茶葉在杯子裡上下沉浮,


絲絲清香飄了上來,令人望而生津。



年輕人欲去端杯,釋圓做勢擋開,又提起水壺注入一線沸水,


茶葉翻騰的更厲害了,一縷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裊裊升騰,


在禪房瀰漫開來。



釋圓這樣注了五次水,杯子終於滿了,


那綠綠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撲鼻,入口沁人心脾。



釋圓笑著問:


『施主可知道,同是鐵觀音,為什麼茶味迴然不同嗎?』


年輕人思考著說:


『一杯用溫水,一杯用沸水,沖沏的水不同。』


釋圓點頭:


『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一樣。


溫水沏茶,茶葉輕浮水上,怎會散發清香?


沸水沏茶,反覆幾次,茶葉沉沉浮浮,終釋放出四季的風韻。


世間芸芸眾生,也和沏茶是同一個道理。


沏茶的水溫度不夠,想要沏出散發誘人香味的茶水絕不可能;


你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想處處得力、事事順心自然很難。


要想擺脫失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苦練內功,提高自己的能力。』



年輕人茅塞頓開,回去後刻苦學習,


虛心向人求教,不久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與努力二字密不可分,


不斷的勤奮努力,尋求自我發展,


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直到完善,


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步伐,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天空。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學習,把握上天賦予我們的使命,


不管身處任何職位,只要盡人事,聽天命,無為而為,無怨無悔,


如此,就可以得到天的了解和承認。



若反之....明明有十分的能力,卻只願意付出三分的努力..


其他的不足,就用一句盡人事,聽天命來安慰自己....


甚至只等著上天來幫我們補那不足的七分,


那不累垮諸天仙佛了....



捫心自問自己所做的是竭盡己力了嗎?


若是,那麼,這一切才是符合天命的要求,


即使是失敗了,那誰也否定不我們。 


世俗一切的譏笑、中傷和打擊都奈何不了我們。


有了這樣的信念,我們就可以任憑風浪四起,


也能穩穩的走在這條講道德說仁義的路上,


哪裡還會因不為人知而惱怒呢? 


Linda Hsu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475&aid=470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