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小紫涵的異想世界
市長:小紫涵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小紫涵的異想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經典教育 / 4Q教育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讀經,智慧一點靈 ( 文 / 張秀清 )
 瀏覽779|回應0推薦2

小紫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人性關懷
小紫涵

讀經,智慧一點靈


     有人常問我:到親子讀經班能學到什麼?話題總圍繞於「執」之表相,以時間來衡量,每週才只上那麼一堂課,父母家長為了不讓子女輸在起跑點上,刻意送孩子去補習班,去學鋼琴、小提琴、繪畫、舞蹈....之類的才藝課程,排滿整個作息時間又花費了大把金錢,無可厚非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天下父母心,兩相衡之下,「讀經」學習所佔時間是少之又少,不足微道的。 

    那麼不免產生質疑讀經到底為何? 該用些什麼語辭來說服或吸引父母家長的注重呢?說它能創造出成「資優生」?「天才兒童」?......如此之說等同於學了鋼琴才藝,寄望將來能上台表演、或當演奏音樂家似的,能不能有所成就,還得看各人的資質、天份及努力而定,提醒關愛子女的父母家長們,一旦執因於「相」,就會造成心理的偏差,反而背離學習初衷,無端造成孩子的心理負荷及壓力,所為無異是揠苗助長之因,不免將來會有怨天尤人之果,「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是值得省思的。 

    『崇德文教基金會』推廣讀經在於全面普及,讀經不是為了造就資優之成果,在於造就資質之勤學,即勤能補拙,使每個讀經的小朋友能快樂的讀進心坎裡。


    讀經能學到什麼?我的回答很簡單:「快樂成長」、「智慧啟發」、「知書達禮」、「親子互動」。親子讀經班並沒有教課,對經典內容及結構不作詮釋,僅止於引導小朋友們一起營造和諧快樂的氛圍,來讀它一遍又一遍的朗誦,這很像拿糖果哄小孩一樣,先吃個甜頭,來引發開口朗讀的興趣,其實是隨因緣而顯不同相來教之,很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不要輕忽了這種施教,它有著不可思議的功能。小朋友認真的朗讀了經典文章,一遍又一遍,上百遍的反複朗讀而至熟稔,整個身心呼應會很不一樣,要知道能讀上百遍實非易事,必須投入十足耐心及恆心才能達成,在持續成長的過程,將正確的資訊點滴慢慢地灌入腦海,意識不被外在情境而影響,自然地能安撫、沈澱、清淨而自在下來。


    讀經老師無私、無我的菩薩心境,帶動小朋友輕鬆地擺動著肢體,快樂地跳著舞,遊戲中歡喜朗誦聖賢的善知識,小朋友於課後更多利用餘暇,每天撥用幾分鐘不等的時間來溫習,父母跟著以歡喜心陪讀幾遍........ 

    就是互動的專注而靈驗了每一讀次,讀經的本質就是與師、親、子三點關係,相生相息的互動面,才開始形成智慧一點靈的引動:
        智慧一點靈,啟蒙而持續不斷的再成長
        智慧一點靈,突破成長階段的瓶頸,開發了智慧
        智慧一點靈,耳濡目染的薰陶轉換成潛移默化的

                    理解而全知全能。
        智慧一點靈,培養向趣真如的人格,成長後,實

                    踐知行合一於聖賢之道。
這比起花費大把金錢及時間培養出所謂「資優生」、「天才兒童」,更讓父母與引以為傲的成就感。

   
    每一場親子讀經班的觀摩教學後,與家長座談中總有許多的提議、質疑,在教學時代背景的觀感,或許會是笨了一點、呆了一點、拙了一點、傻了一點的朗讀方式,有人百思不解的認為此種類似填鴨式的教學,小朋友是否會變得呆呆?不要有這樣幼稚的顧慮,讀經與唸佛、念咒大不同,它不是嚴肅、刻板,千古年來不變都是這麼傳承,受諸佛菩薩的共願及護持下,「讀經,智慧一點靈」很簡單又不耍小聰明,學的是專注讀經,懂得有效而具體,啟蒙智慧,揭知經典奧妙,領略古聖先賢的智行,那是海闊天空、寬廣無比的領域,為成聖而預備,為聖理而鋪路,不必捨近求遠的期待神通顯化,就近在咫尺讀聖賢智慧與傳承文化啊!用心體會其真如,是很難用文字來比擬的。


    試問身為父母的您,自己曾否接觸善知識?如果沒有就去試讀它,從四書、五經之中,挑您熟悉的一句或一段詞彙來讀,不必對照解譯內容,單純的多讀幾遍直到記憶下來,學習就是如此開始的,慢慢地會了解讀經的內涵,功能會在日常生活顯見,也因而化解了多少問題,這是想不到的一種體會,等量齊觀您以小朋友的角度,來審視「讀經」,您會沾沾自喜的感到亢奮,讓小朋友上讀經班的抉擇是值得及何其之慶幸,它是超越了孩子們的起跑點,更優於同儕多得多了,讀經的小朋友呈現的是有智慧聰穎、謙讓溫和、彬彬有禮之素養。


    課後,老師會交代小朋友一點功課溫習,每天茶餘飯後,撥出幾分鐘的時間去讀它,不然上完課回家就忘得一乾二淨,身為父母應當確實的輔導並陪伴小朋友去實踐,過程中會感應老師以菩薩「用心」對待每一對親子的引讀,而親子也會以同質等的「用心」相應,與之日常生活中,也會「用心」去尊重善待每個人、事、物,是聖賢之素養與行誼,那是多令人感到愉快的過程。 

   「讀經是學習聖賢之道」,「讀經是生活之道」之體悟,印度古諺有云:「以花供養時,若未能以心供養,是會白白浪費花的真、善、美」。


    日常生活中行聖賢之道,是一生中最大的福慧,親身去體悟,方知浩瀚無比,非文字理所能釐得清,凡舉見到、聽到、學到、感到的點點滴滴都是感動,感動再感動,已非感動二字之形容所能表示,超越了您所能感動的範疇,父母帶著小朋友到親子讀經班來上課,就是一種感動,不重於「執」於現實,而注重在未來的成長中,持續領悟經典之真諦,是此生得遇累積之福報,這是非筆墨所能述及之養成,惟又親身體驗過程,方知其存在的意義,用心感受其真如之奧妙,會在腦海中繞樑良久,它將會是進入超凡成聖的境界,是多麼優遊自在的真、善、美。


Linda Hsu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475&aid=313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