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小紫涵的異想世界
市長:小紫涵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小紫涵的異想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讀經行 給自己一點智慧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推廣讀經──零界點也無止界 ( 文 / 張秀清 )
 瀏覽772|回應0推薦4

小紫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生命之旅
小紫涵
東陵
樊克偉

      推廣讀經──零界點也無止界              

     民意調查、市場調查、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的多樣數據,常會披露在電視、報章或雜誌上,在在顯現數據成了我們的規範與指導原則,指標著多數代表對的、正確的,其實未必使然注重著於相境調查出來的數據,幾乎是取決其中之利害關係為考量,架構、設計上會有偏頗,不免失真?少了公信?其意義或目的? 

    不過還是有許多人信之如葵花寶典,那也無可厚非,畢竟它是個參考數據,世代不同所趨,幾年來也不免嘗試做此類調查,透過數據分析供未來推動之指標和依據,以瞭解推展親子讀經班的瓶頸、徵結、困境等種種問題,並予以關注和改善。

    去年針對讀經班的各項問題作過問卷調查,設計多款主、次題目、多重交叉比對來加以解析,提出結果報告,並未沒獲得重視與認同,今年因經費拮据,問卷改由抽樣訪談,因陋就簡下,省略了許多步驟,抽樣組別數驟減,單點提出一個主題目,以一般的訪談並記錄之,簡單又明瞭,類比收視率調查倒較貼切,對其調查的結果,不必有太多的期望,莞爾輕鬆一下。 

    查訪對象:以第一次參加親子讀經班的各個不同混齡的小朋友及陪讀家長,抽北區~100樣組進行,訪談員為若干名,身份隱匿,以不經意的談話並記錄之。

    題目設定:簡單一題,實問實答。

   為什麼來讀經?」

    好不容易經多天的努力訪談,經彙整結果如下:

    小朋友組﹝混齡﹞100人:

   「爸媽叫我來讀的。」有82人。

   「不知道!」有13人。

   ......?」有5人。

    陪讀家長組100人:

   「對孩子有助益。」有5人。

   「多一點的親子互動。」有8人。

   「道親推薦、介紹、捧場。」有79人。

   「不知道,試試?」有8人。 

    以上數據歸類據實以報,不用誤差值及百分比之顯示,更不用交叉解析,一目瞭然就知其一二,這一種簡單的問答,結果各自解讀,若問卷的對象是參加過或正參與讀經班的小朋友及家長,那答案會有很大的不同,五花八門的無奇不有且很虛假,無參考之意義。 

    看完以上數據,不知有何感想? 

    解析:是一種提醒,也是一個啟示,想一下就明理了。 

    兒童讀經班親子讀經班以來,數十多年來,整個的發展史,各地的回報班次不斷增班,看似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殊不知探究其中,發覺隱藏了許多問題,至今有由盛入衰的潛在隱憂與徵兆?絕非是空穴來風或自我唱衰?而是勢必要時時的警惕,要有未雨綢繆的準備。 

    「慈悲是沒有名,沒有利,只有犧牲和奉獻」,化身菩薩們推廣讀經及教學經營之志業,默默的付出、點滴在耕耘,久而久之會陷入疲乏與掙扎,要知道慈悲與善念是否安在?是最重要的,否則逐而變質,或流於形式。 

    諸位化身菩薩們,不論是讀經老師或陪讀的父母家長們立愿修為,現都還只是在凡位,生活在「貪嗔癡」的狀態裡,日子一久,受塵勞罫礙,少了一點觀照自在的覺醒,不知不覺習以為常認為這樣過活蠻好的,「慈悲、善念擺兩邊,貪嗔癡放中間」,若為名利故,一切皆可拋,這樣的牽動,影響到的層次,連親子讀經班都會很快的流於形式,日漸式微的走下坡看不到老師們注入教學的熱忱,也見不到父母家長的陪讀與熱心支持。 

    那麼,『崇德文教基金會』堅持的「傳承」精神,從讀經的零界點上至無止境的永續,勢必要有重新「感動」人心。 

    常與陪讀家長或老師們聊及有關「讀經」的話題,甚至在各會議的與會人員能提出攸關讀經的建言來,大多數都是含蓄且保守,只願去付出、去做,不願暢所欲言提出建言,不要把對讀經或活動所提出的建言,當成是犯口業之慮?或是有違道場倫理之嫌?能勇於提供建言,是永續經營的關鍵,對未來的讀經推動很是重要,對當下更有實質的助益,何止是做一善一報的福德,是修渡的精進,功德也加分不少,帶給讀經班之永續經營是莫大的貢獻和鼓舞。 

「功德,首在慈悲,不為己修,而是修渡眾道親。」 若礙於執言不便,可以書面建言逆名函寄,千萬不要涉及私人恩怨及人身攻擊、或惡意指摘的攻奸、或無中生有之黑函,那樣會墜入惡相阿修羅道,霎時所有修為將前功盡棄化為烏有。諸化身菩薩心中是持善的感動,所有的建言平等無分善惡,以無止境的受用。 

    目前的企劃與推廣,沿用了多年不變,觀察所舉辦過攸關的各類、各項之活動都是照抄或沿襲,了無生趣及新意,親子讀經班亦復如此,甚至年復一年的不見進步,墨守成規的只來那麼一套,不聞研討改進,也不見創新開發,意指不是喜新厭舊,而是要推陳出新,要有注入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衝勁力與使命感,來共創永續的活力與新契機。 

    單靠著化身菩薩的老師們志業熱忱是不夠的!照舊不變沿襲,無法因應世代不同變化之疾,在「混齡」的讀經教學企劃因應上,為克服困難、瓶頸的各種問題,除動用志業師資的人力配合外,還得腦力激盪規劃,渾身解數的窮則變、變則通,各自注入新穎的教學,使其繽紛而多彩,創造出各親子讀經班的特色來延續經營,目前比比皆是,猶如一向「有求必應」的觀世音菩薩,都已成佛了,手持的卻不是淨瓶而是念珠,禪意「求諸不如求己」。化身菩薩的老師們用心與努力,還是被框在舊有的格式,等老師們七十二變全都使完了,最後兵疲馬乏累了!那最懂得快樂的化身菩薩只好自嘆弗如,冷卻了熱忱,只依樣畫葫蘆的教之。  

    有必要全面性的攤開來檢討與改善,才會有不同的嶄新活力及新局,把觀念、格局放大到無止界的視野,不要老在小方塊上保守依舊,那不就折煞了化身菩薩的慈悲與善念。有那麼多的諸化身菩薩,老師、家長貢獻心力、犧牲付出謂之人才濟濟,共同激發真智慧,整合企劃來活絡讀經的精神力量,把讀經融入生活中,提升教學「知」的素質,使人易於接觸而歡喜,把聖賢典範更滋長在世間的人心。 

    讀經「生活化」、教學「常識化」、推廣「世間化」,不只是小朋友,也要讓身為化身菩薩的父母家長一起跟進,甚至參與讀經的志業義工們,所有的人為讀經「動」了起來,讀到的不是只有聖賢的智慧,也學到了風範與行誼,「認清自己,體認自在」的精進,把讀經的種籽四處撒播出去,深植在世間每一個人心,萌生新芽茁壯,這樣一點一滴的耕耘與規劃的累積,付出必然是很艱辛的,但是是值得的啊! 

    不是期待未來而沾沾自喜?沉醉過去成就而自鳴得意?如此陷入執於「相」,不僅會造成讀經教學上的偏頗喔!也會偏離了崇德文教基金會推廣讀經之最初宗旨,不要等到驚醒時,才覺得亡羊補牢才開始要力圖振作。 

    推廣與經營,是件相當重要的工作,也是往後每個人一生一世,乃至於後代,一個很為重要的里程碑,不是幾百個人或幾千個人的事,而是世世代代的事,因此當下就應集思廣益、再接再厲的突破困境創造新局,要不斷加以企劃出好的方案,規劃出好的運作方式,才能真正落實於生活,蔚為「生活化」「常識化」、「世間化」,以之為起步,驅使流於形式的讀經教育,重新茁壯,繼續成長,開創新的生命力,把困頓在「貪嗔癡」生活裡塵染而僵化的心,頓時間蛻變為慈悲而柔軟細膩的心,那些起了邪見的心念,為之消弭。 

    讀經「生活化」,教學「常識化」,推廣「世間化」,讓讀經的教育不止,是兒童快樂的讀經,智慧的啟迪,親子的互動,而更深義的是: 

    每一次的讀經──是打開心性的迷失,

    每一次的讀經──是淨化自在的罫礙,

    每一次的讀經──是超脫苦海的明燈。 

    所以──可以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做起,如果您認同了這個理念,馬上就能夠從零界點一起放下我執的相境差別,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有快樂讀經的機緣而貢獻心力,希望讓讀經能推向無止界的萬相而為之儒慕。


Linda Hsu

本文於 修改第 9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475&aid=300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