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小紫涵的異想世界
市長:小紫涵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小紫涵的異想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讀經行 給自己一點智慧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讀經有那麼難嗎?( 文 / 張秀清)
 瀏覽790|回應0推薦5

小紫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生命之旅
小紫涵
林秋玲
牧羊忙裡偷閒求學去
東陵



                  讀經有那麼難嗎?     



某佛堂的親子讀經班開課!教室來了許多小朋友和父母及家長,好不熱鬧的一番景象。


上課了,讀經老師就問了其中一個小朋友。老師問:「讀經難嗎?」小朋友聽得一愣,一臉茫無頭緒的抓抓頭,轉頭撒嬌地向媽媽討救兵,媽媽微笑不語,只好皺眉頭看著老師、若有思的回答:「………很難。」


    因為他是幼稚園幼幼班的小朋友,不識得幾個大字認字,對他而言可是很大的挑戰。於是老師認真地手指著一個字、發一個音的慢慢教他,並與陪讀的媽媽交互的帶他朗讀,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進行著,直到下課。


一個星期過去了,上課時又問同一位小朋友。老師又問:「讀經難嗎?」小朋友這回靦腆的傻笑著回答:「很難。」 


    因為上週讀經班下課後,就把所讀的全都拋到九霄雲外,流連在螢光幕前看電視節目或打電動,一個禮拜就這麼過去,壓根兒連半個字都沒讀到。於是老師教他複習並朗讀,小朋友也朗朗大聲的讀,下課了,老師希望家長能不時提醒小朋友,小讀幾遍當功課溫習一下。 


    很快的,一個星期過去了。老師又問:「讀經難嗎?」小朋友喜形於色的開心回答:「很難……,不過全會背了。」


    有父母的關照,每日不斷提醒及陪讀的督促下,一週來多讀了好幾百遍,不知不覺的給讀熟背記了。於是老師請小朋友到台上背誦,當著在座老師、媽媽、小朋友們、陪讀的家長們面前,朗朗的背誦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口氣洋洋灑灑背完,在場的所有人,都在那一剎那間安靜了下來,隔一陣子才響起了「愛的鼓勵」掌聲。下台一鞠躬,飛也快似的鑽進媽媽的懷裡,媽媽一臉驕傲的拍拍小朋友並且笑呵呵的說:「好了,沒事了!背誦得很好,不要再發抖了。」


領會以上的寓意,就明白讀經有那麼難嗎?若是你問我,我想我會回答:「………不難。」


讀經是個人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當然無法替其他人回答那麼多的感覺。就如您問:「讀經有什麼好處?」


以往就會侃侃而談,並列舉直接和間接的好處約幾二十來條,就像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說自個兒產的瓜有多麼的甜!」現在我只會說:「好處就是沒有壞處!」這麼一說可能讓人丈二和尚的摸不著頭緒,不過,多想想就明義究理了。


您若再問:「讀經所為何事?」「讀經」是為了要體認自在的一種修為,是智慧的進化,是高層的精神,也是無所求的感激。


為了要體認自在,除了藉由汲取聖賢經典之外,沒有其他方法比這更能做到這一點。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應該還有別的辦法,只不過,普天下就這麼一條更快、更短、便捷的路,那就是去「讀經」。 


讀經並不是奢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那是追求功名利碌的誘因,那年代士大夫夢寐以求所執的「相」。時代已經變了,觀念也變了,現在還有這樣的白日夢可以做?您會接受這種物化,失去男女平權的說辭? 


讀經,是最快樂的事,莫過於是就是懂得感激,就是「慈悲」。說到「快樂」,諸佛菩薩祂們最懂。試想諸佛菩薩每天日理萬機,善盡渾身解數來救度眾生,還要做到隨傳隨到「有求必應」,比起「全家就是你家」24小時服務還親切、便利、周到呢,為了普度眾生疲於奔命的忙碌著,一年到頭幾無片刻休憩和喘息呢!


這情況若在人世間,那可是違反勞基法,準是會被嚴懲重罰的。是什麼力量支撐著祂們?面對著各式各樣的眾生,相同的問題不間斷的一再重複著,就算用電腦操作輸入就已經嫌煩夠了,諸佛菩薩卻不以此為苦,還樂此不疲,為的是那樁立大願、行大悲嗎?不是的!那樣早就會因小事動念而轉成憤怒相修羅道,破功不知幾百回了,所立的「願」早變成了「怨」。


費思量去推敲其前因後果,才恍然大悟懂得為什麼原來是「慈悲」,是救度眾生所帶來奇妙的感受,「快樂」,發自於內心而沒有任何壓力,逍遙的自在,不由自主的源源而來,才會有如此的「快樂」,諸佛菩薩最懂得快樂一點也沒錯!


有一群懂得「快樂」、散播讀經種籽的讀經老師們,不論是資歷深、淺,每一個都是化身菩薩,雖沒有諸菩薩那麼樣不休息的忙碌,平日也像是一支兩頭燒的蠟燭,汲汲營營的為職場、家庭兩邊奔波忙碌,每週到了親子讀經班上課時間,就義不容辭放下手邊的事投身進來。 


為的是要把散播讀經的種籽,為的是要耕耘這塊讀經園地萌生新芽、茁壯再繼續生生世世傳承下去。


她們是最厲害、也最神通廣大的,就像手持著快樂魔法棒的讀經老師,用手一點,快樂的氣氛馬上佈滿在教室每個角落用手一指,讀本上的生硬刻板的字,像跳躍的音符般活了起來在小朋友眼前翩翩起舞,小朋友高興的隨讀經老師引導,跟著手舞足蹈的大聲朗讀。


在短短的上課時限裡,渾身解數的運用每一分鐘,帶給讀經的小朋友「快樂的學習」,帶給陪讀的父母家長「互動的快樂」,而讀經老師分享著快樂在其中。


小小的教室裡有小朋友,家長父母、老師們,每個都有「佛性」來著,當它教讀唸誦聖賢經典時,彼此磁場產生了一定的碰觸互映,不可思議引動,將諸佛菩薩自天上來與聚集而共鳴,隨之快樂的朗讀起來,感覺到輕鬆自在的快樂。


這樣三個點,連線結成面,小小的三角面,是可以無限延伸,磁場互映產生動能,共同去挖掘蘊藏在經典書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數的聖賢智慧結晶與寶藏,學習奧妙的文化並發揚與傳承。


    有云:『活到老、學到老,學到老、也不老了』這句記憶猶新的「提醒!」還更深刻的體會到莊子所云:「吾生也有涯其知也無涯。」是法涵蓋的「驚覺」,提醒與驚覺是要即起而行去讀經的立意。


有人告訴過我不要把「神通」,扯進讀經事證裡,還說正信不談神通?每個人讀經領會到的事證,絕不是用怪力亂神來妖言惑眾,而才談神通論奇蹟,況且讀的經典不正是現為諸佛菩薩立的典籍嗎?來個心靈的交會更能體悟至深明義。


    普天下之大,那個正信不談「神通」呢?釋迦牟尼佛在佛經談、耶穌基督的聖經、天主教聖母瑪利亞在玫瑰經也談,回教的穆罕默德在可蘭經也談,那麼,崇德道場的我們不止是正信,還是唯一「正道」,超越了正信的範疇與規限,是其他宗教望塵莫及的尊貴,與諸佛菩薩神通奇蹟,那最自然不過而稀鬆平常的事。


    只是您忘了修為─體認自在,真正的「神通」是自在佛性的智慧力,如果識不轉、識未淨,僅稱「感應」,而不是「神通」,勤讀經是可以化「意」淨「識」,轉「識」為智,就能打開與諸佛菩薩交流的窗戶。



    瀏覽、拜讀過許多專家、學者在報章雜誌,或網路電視上談論過讀經論事、統計調查報導及兒童心理分析等,評頭論足的說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指的是少數的個案,而非整體通案,怎麼務實教學修正授業,堂而皇之充斥著專有名詞一筆帶過,不知所云為何?


    崇德文教基金會  前人、  前人老及歷代諸老前賢們早就真知灼見,看穿了人類的根基──「教育」,會出了問題,當人的眼界只著重於眼前的「相」,取決於所在環境中的利害作考量,一切均以環境、社會、教育為依歸,那裡有現實的好處就往那裡去。


    發覺到科學是不是被濫用變得不科學?哲學思考出了執相的問題已失去深義,數學精神已到了蕩然無存,剩的只是數據?而數據卻出乎意料的成了生活規範及指導原則,之所以崇德一再喚醒大家不要遺忘了,久違已久的文化資產,深義即在此。


    讀經真有那麼難嗎?


    放下執相的差別心,在您心裡的答案:「不難!」執「相」可是心理的震撼教育,庸人自擾的撥自己冷水於一身,然後一語驚醒夢中人,起念讀經前就胡思亂想一通,顧慮那個會影響其他學習,考慮孩子提不起興趣?對讀經產生了疑懼而怯步,說什麼用各式各樣的遊戲才激發興趣?而這些活動、遊戲還不是大人們創造出來的噱頭花招,小朋友玩不到三分鐘,個個面有難色且越玩越不起勁,誰知經典之浩瀚、深奧,即便縮小設定範圍,還是深廣無比,豈能用遊戲帶過?拿比賽、考試的評比成績?用獎勵來鼓舞士氣和提升興趣?


    大人還沾沾自喜的說會給讀經老師、學童、家長一種成就感?就為了這「相」而來讀經嗎?不僅無法為讀經的修為加分更難以突破文字理的侷限。


    讀經真的有那麼難嗎?


    無所求的去讀它,不要用興趣與否當推諉的藉口,讀經是人生千載難逢的一個機緣,此時不珍惜,又待何時呢。


    「簡單」!就是即起而行!隨手拾起經典書籍,用心讀它一小段,乍讀之下,會繞口不順,多讀它幾遍,順暢了自然會有直觀智慧去突破文字裡的侷限,會深明您讀的聖賢意境和義理,如此才能修讀天地為起步,方懂得讀經的樂趣。


    以身作則的去經歷,不負託空言之名,不然,有一天小朋友會說:「大人不想讀的全丟給小孩去讀」,您有何感想呢?帶著您的小朋友到「親子讀經班」來觀摩或見習,讓小朋友發覺同儕、社區裡的玩伴在讀經班,自然的早就打成一片跟隨大聲朗讀。


    您會發覺讀經不一定要有「興趣」才能讀得下,而那份多餘的「顧慮」早已慚愧的不知去向了。不妨,也把自己融入在教室裡片刻,重溫當學生生涯回憶,跟著老師朗讀,那麼,讀經的種籽已在您心裡萌芽滋長了。


    深刻地認知這裡是個快樂的學習園地,當然也是別有洞天而充滿文化的世外桃源呢,去接觸它!去感受它去接受它!「讀經快樂」就感染您的心靈,「快樂讀經」就活在您的人生。


Linda Hsu

本文於 修改第 9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475&aid=295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