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小紫涵的異想世界
市長:小紫涵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小紫涵的異想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讀經行 給自己一點智慧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快樂學習園地,親子讀經班 ( 文 / 張秀清)
 瀏覽612|回應0推薦2

小紫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小紫涵
faith信心

    快樂學習園地,親子讀經班             

       各地社區、佛堂開辦的『親子讀經班』提供親子互動最好的活動場所,透過讀經各類學習課程,分享孩子學習階段的成長,增加綿密親子互動,一起學習、一起朗讀,構築親子心靈的契合,知識增長,智慧的啟發,是快樂的親子園地。 

    常有人問:「怎樣能才教出好孩子」,普天下父母都有的共同問題,非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講得明白,牽扯因素有內在和外在,加上必然條件及環境,與父母注入多少愛心及關注,非一蹴就能創造出來。 

    答案是先良好的親子互動,否則枉費多少的努力,西方人表達親子互動,很自然地擁抱、親吻面頰及言語之親密動作,來流露感情及感動,東方人觀念的保守,較含蓄、內斂、羞澀要仿傚怕被嫌東施笑顰,不夠落落大方。 

    就從父母開始伸出「大手」親切的牽起孩子的「小手」,「大手牽小手」開始吧!是比任何互動都來得方便、迅速、有效、親密,溫馨、親切、窩心,只是舉手之勞去行動,不是理論、專業、學術,是父母的權利與責任,也是一生驕傲與成就。 

   不要等成長階段過了,因就學或就業需外宿時,才惦記孩子起來發現孩子每一成長階段都沒參與,平白溜走錯過了為時已晚,徒留一大堆數不盡的懊悔與感慨。 

    至於教出一個『好孩子』,何必捨近求遠學習,「大手牽小手」一起到『親子讀經班』來上課,就能在同心協力下教導出父母期許中的『好孩子』,不是創造,是耕耘這塊學習園地。『種善因,必得善果』。 

    親子讀經班』,為孩子報名參與,就是『刻意選擇』意義在於孩子成長期,製造或刻意培養親子互動的機會而不是只顧事業工作上,把孩子丟給父母來個『隔代教養』或『托育教養』,養兒育女不全然是物質滿足,忽略了親子互動,能放慢事業或工作的腳步,多撥一點時間陪在孩子成長「依賴期」裡,明知是不可兼得,取捨拿捏之間,是有所捨,也有所得的錯過了,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那就懊悔的等下輩子投胎時,多燒點香虔誠的拜,能否再續前緣當妳的孩子? 

親子讀經班』就是『陪伴在場』,孩子學習讀經,父母在場,最天經地義的天職,也是權利與義務,是一種快樂、滿足的享受,孩子在大聲朗讀,父母在旁小聲陪讀,是觸動親子互動的感動與樂趣,從中發覺到孩子生命欠缺的,成長期需要調整的地方,有父母的陪伴及在場,就是給幼小心靈的安全感、信任感,是百分百的助益,給孩子最大的加油及鼓舞,學習興趣會油然而生,學習會變樂事,小小心靈一定會永誌難忘及感激。 

親子讀經班』貼近的讓『父母觀察孩子的成長軌跡』仔細在旁觀察讀經時孩子的一點一滴,有助於記錄孩子的成長軌跡,注意孩子下一個可能會發生那些情況時,往那個方向發展的時機出現時,成長軌跡低盪徘徊及轉捩點時。 

    當孩子的「大朋友」,孩子當父母的「小朋友」避開因果以平等尊重的關係,「大朋友」從旁多觀察與關注「小朋友」的成長過程,知道什麼時候該涉入,給什麼樣的協助、建議或鼓勵,否則會不知孩子會發生什麼事?孩子的需要及突破點在那?何時是為最佳時機?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懊悔、遺憾從無給孩子成長時給過什麼樣的協助! 

    親子讀經班』,鼓勵孩子走入人群,不致沉迷於電腦或電視,當個自閉的時下宅男、宅女,或電視寶寶,從陪讀中去發現『孩子的交際及社群的建立』。關注孩子言行舉止,透過孩子們的用字遣詞、討論話題,喋喋不休的內容,會發覺許多新新人類的常用語彙、火星圖文、電玩行為模式,網路交友等,不妨搭個時下流行的便車,走進孩子的電腦虛擬世界逛逛,了解一下孩子次文化價值觀雖然有些會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的莫名其妙,但變化多元是有其時效,從中也能找出教誨孩子的依據及需要糾正調整之處,適時提供孩子不同的啟發,及時導正行為的偏差,尊重孩子的前題下,當孩子成長階段的明燈與良師益友。 

    親子讀經班』,是『建立家庭的共同聯繫』最佳的一個活動與場所,家人相處需要情感的支持及維繫,多製造全家能共同參與的活動,是維繫於家庭的互動與和諧。孩子到了某階段就不再參與家庭活動,父母必須持續不停的去開發,找出適合全家人能一起參與的活動不管是旅遊、登山、踏青、運動聽音樂會、演唱會、逛街、聚餐、看電影等都不失為全家共同的好活動。 

參加社區、佛堂舉辦的『親子讀經班』,最具寓教於樂,培養彼此的信任感,熟悉度及親子間的完全默契,也共享學習樂趣,有了這樣情感的依存,家庭與親子關係會緊密融合為一,留下共同的記憶和久違的感動。 

    親子讀經班』,就是坐在孩子身邊陪讀,可以釋疑輔導,當孩子提出問題時,正視對事務的一種關懷,做父母『要及時把握孩子的問題』,不要因忙累疲憊,或事情正繁忙而不耐煩回應,把問題歸咎「學校教育」或老師,如此一來會打破孩子對生命、周遭環境的觀察力,父母的敷衍了事、漫不經心阻礙孩子釋放出生命能量及探索的好奇,幾次得不到父母給的答案,便不再提問了,會造成疏離感,不該有「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父之過」,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區隔分別,無意義的去爭辯熟重熟輕?倒不如把孩子提問的每一個問題,幫孩子解釋疑惑,才是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親子讀經班』,會發現親子、父母、孩子之間的差異難免孩子成長及發展,不如自己的期望與滿意的地方,指的是資質、身體、心理、行為的差異,『要多包容,不止要去接受,甚至欣賞』,不要有孩子是因果之冤親債主的觀念,不要拿自己或他人的孩子做兩相比較不要因孩子是過動、缺憾、木訥、自閉、孤僻、遲緩,抱持有不同的態度與不公原則,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幫助、扶持、引導、關懷、愛護,讓成長軌跡在經過轉折點,會按步就班的往上爬升。 

    親子讀經班』父母的在場陪讀就是『做孩子的榜樣』也是最好的示範,不要只是只有「言教說得多、身教做得少」「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兩套準則去要求孩子和自己。 

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好榜樣及好示範,老師讀一字孩子跟隨讀一字、父母也伴讀一字,讓孩子覺得爸媽是他小心靈的模範生,鼓舞孩子學習的向心力與自信。 

    親子讀經班』,一定會聽到「好漂亮,好可愛,長得像媽媽呢。」「小男生長得跟爸爸一樣帥!」的讚不絕口聲,這是遺傳父母『先天』的基因,孩子的外顯與內隱則是父母『後天』,從孩子讀經的態度與表現,一如面鏡子可以看出『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父母平時的言行舉止,不論是正面或負面,很容易就深刻烙印在孩子小小心靈,更可藉由陪讀互動觀察是否影響到孩子,以免長大後心理、或行為,會有不可知的變數,因此為人父母者應把讀經習得「真」、「善」、「美」去影響孩子懵懂的那一部分,共同藉由持續努力的啟發,一點一滴調整修正過來。

   為孩子報名參加『親子讀經班』,是父母送給孩子一生受用最好的禮物,不但如此:

1.不會佔用父母太多的時間。

2.陪讀是很好示範及引導。

3.孩子更加親近父母。

4.孩子的功課、成績會長足進步。

5.大朋友和小朋友愉快的交心談話。

6.教導孩子正確的行為及觀念。

7.驕傲的享受付出的成就感。 

如此的一兼七顧,何樂而不為呢。


Linda Hsu

本文於 修改第 10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475&aid=28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