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303美麗神話】
市長:203美麗神話  副市長: I'm共仔*(人因夢想而美麗充實ˊˇˋ)小夏〞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學校社團高中職【【303美麗神話】】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學巨塔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讀書心得 : 一公升的眼淚
 瀏覽1,561|回應0推薦0

voliet57741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學校名稱:國立苗栗高中
年  級:一年級

班  級:
104
科  別:

名  次:

作  者:黃文怡

標題:一公升的眼淚

書籍ISBN
9867088298
中文書名:一公升的眼淚:與頑症對抗的少女-亞也的日記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木藤亞也

出版單位: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年月:20064

版  次:初版


相關書訊:

15
歲的國三少女木藤亞也,正要展開人生中最燦爛的高中生涯。嘲諷的是,一個罕見的絕症-「脊髓小腦萎縮症」改變了她的一生,使她的生命在短短十年內加速凋零……

唱歌、寫字、奔跑……這些平凡的行為,在亞也身上全成為遙不可及的幸福。支持她生存的動力,除了家庭,就是不肯對病魔妥協的強大意志力。

亞也努力用筆記錄7年來對生命的堅持,一直到她癱瘓在床,逐漸喪失意志……

「哪怕是多麼微不足道的弱小力量,我還是希望能夠幫助別人。」亞也的文字裡沒有華麗誇張的詞藻,卻能讓我們感受到無形卻最基本的渴望-「我想活下去」。原來活著,就是一件最快樂的事。


內容摘錄:
「在決定放棄這些事情前,我至少要流過一公升的眼淚。」-亞也˙16

「前方的路那麼狹窄,我將來該如何生存下去呢?或許未來路上會險阻不斷,但我一定會向前看,不畏艱難、勇敢地活下去,絕不能失去信心和希望。」(p.168

「因為痛苦才能使人成長,只要挺過艱難的今天,一定能迎接明天晴朗的早晨。在那旭日初昇且燦爛、充滿青脆鳥鳴聲和玫瑰花香,一個多采多姿的早晨……」(p.24
我的觀點:

「爲什麼我不能只爲自己活呢?」我常羨慕那些功課雖然不好,但卻能開心過每一天的人,因為他們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只爲自己而活-這種想法在我國三時萌發出來。

那時的我被功課壓力壓得喘不過氣,覺得自己再也沒有能力去面對挑戰,即使我比別人多一份努力,但成績出來,我總是遙遙落後他們,每一次的考試都使我更加挫敗,看到班上那些不愛唸書的人,不論被老師怎麼打、怎麼罵,他們依然不在乎,所以那時我在想-爲什麼我要這麼辛苦呢?我也可以跟他們一樣不顧別人的看法啊!於是我開始墮落,放棄學習的機會,那一陣子,我不再受課業壓力的影響,但也在渾渾噩噩中畢業了。

直到看了這本書,才驚覺自己是多麼不應該,怎麼能輕易的放棄一件事,反觀主角面對困境時積極面對的態度,我真是太慚愧了。他是得到絕症的人,卻不放棄任何活下去的希望。於是在老師的幫助下,我重新振作,雖然成績並不是最突出、最亮眼的,但能以全新的角度面對課業,我總是利用每一次測驗來檢視自己還有哪些觀念不清楚,而不再往牛角裡鑽,想到的也只有該如何進步,腦中不曾閃過放棄的念頭。

我也常羨慕別人的生活,從未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足,直到我去的幼安教養院,那是我從未接觸過的環境,在那生活的人,皆是身心障礙者。以前的我不太敢靠近他們,覺得他們的笑容很奇怪。但自從去過幼安和他們相處過後,才知道那他們表達歡迎的方式,和他們在一起時,沒有社會中的爾虞我詐,因為他們的心思就像是小孩子般純真,看到他們爲了生活而努力的工作,雖然那些工作在我們眼裡是多麼微不足道的,但對他們而言是要學習很久才會的。當聽到他們生活一切都必須靠自己打理,我很羞愧,我常依賴著父母,把他們爲我所做的一切當成理所當然,但現在的我,經過時間的洗禮,成長了不少,也不再把他們的付出示為理所當然,也不再去羨慕別人的生活,因為我知道還有人比我更困苦。

我曾經聽過一句名言:「在認輸之前,最好先確認自己盡力了沒」,回顧不堪的過往,我了解,現在的付出是在爲自己將來鋪路,我寧可先苦後甘,也不要長大後,才後悔當初爲什麼不先盡全力。現在的我對將來以有一些想法,也正努力在爲這些理想打穩基礎,雖然只是模糊念頭,也沒想過會在過程中遇到哪些挫折?但人總是要對未來抱持著希望,不論最後是否會達成,只要努力去實現,就算遇到了困難,也不會輕言放棄。這種不畏艱難,勇於面對困境的態度,是書中主角給我最深的影響,讓我在面對任何事情上,都能採取積極的作法。

討論議題:
台灣是個充滿愛和人情味的國家,每當國際間有災害發生時,大家都熱心的伸出援手,給予資源。如:南亞大海嘯時,募集了許多愛心人士的捐款,和領養非洲兒童,讓他們的生活品質變好……等,但其實台灣本身,能有許多人是需要大家伸出援手的,他們每天過著入不敷出的窘境,但這些都在社會的角落,常常被人們忽視。

在一次機會中參觀幼安院教養院,才知道他們近幾年募集的捐款是逐年漸減,但院長又希望給院生良好的生活品質,也發起領養的活動來幫助他們。

我們是否先將台灣本有的問題解決,再將我們的大愛傳到各地呢?如果本國人民生活都有困難了,還需談到廣大的志向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8351&aid=268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