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聽風暴>>(別人的生活) , 今年度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 一夜成名的導演 , 東諾士馬克 , 是個初出茅廬的人 , 得獎的作品 , 是個啼聲初試的作品 , 構思到完成 , 整整九年 。 九年前 , 他還是一個慕尼黑電影學院的學生 , 有一天在家中發呆 , 聽見貝多芬的<<熱情奏名曲>>更美的音樂了, 驚人、超尋常的音樂 !它讓我向幼稚的孩子一樣由衷地覺得自豪─ 怎麼人類可以創造出這樣奇蹟似的樂曲 。
他心裡已經有一個故事 : 一個秘密警察如何監聽一個名作家的私生活 。他說 : [秘密警察是把內心情感上了鎖 。他們變成只講究原則的人 , 感情元素整個被排除 、被封印存起來。這其實是列寧所表現的 : 他害怕他的感情會壞了他對原則的追求。]
有一位退休的秘密警察邀他到家中晚餐。講故事的前秘密警察說著說著就大笑起來 , 東諾士馬克的心中戰慄不已 : 原來 , [徹底的野蠻和文明 , 隔得那樣近。]
他試圖用電影藝術來演譯 : 如果革命家真的聽了<<熱情奏鳴曲>>那樣的音樂 , 世界會不會不一樣 ?
片中的地點是德國民主共和國的首都柏林 , 時間是[一九八四]─這絕不個未經細思的年份。歐威爾的黑色預言 , 正籠罩柏林。秘密警察魏思樂 , 是個奉公守法、愛黨愛國的忠貞公務員。有一天 , 領導交負他一個新任務 : 二十四小時監聽名作家德瑞曼 , 找出他的[汙點]。德瑞曼是個典型[體制內]的作家 , 愛國 , 不反黨 , 享有盛名 , 與黨的最高領導都有交情。文人和藝術家在國家機器的巨輪隻下如螞蟻求生。一位前輩導演的自殺帶來了德瑞曼的轉變 , 他決定成為行動者 , 冒著死罪 , 寫了一篇長文 , 透過地下管道 , 送到西德發表 , 認真監聽的魏思樂 , 知悉德瑞曼的[叛國]計畫 , 他面臨了抉擇。
布萊希特 , 東德共產黨供在神桌上的社會主義偉大作家。探討了同一個核心問題 : 再面對不公不義的強權時 , 個人的抉擇是抵抗還是妥協 ? 在面對善與惡的拉距時 , 個人的抉擇是往善還是往惡 ?
[轉行正義]─在改朝換代、價值翻轉之後回頭來清理是非、分辨善惡、追究獎懲和責任 , 是二十世紀人類仍舊在困惑摸索的巨大課題。透過電影 , 人們似乎認識一件事 : [你 , 有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