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測社會科包含歷史、地理、三民主義與現代社會。社會科老師指出,社會科每年考題約70題左右,歷史、地理約30題,公民與現代社會比重較少。 社會科老師分析,歷史得掌握時空架構來判斷答案,地理要熟讀通論與地圖,三民主義下冊出題機率高,現代社會各課比重平均,時事要多留意。 課程大綱務讀熟 台中一中歷史老師李世平分析,學測會以中國史、台灣史為重點,比較重視各朝代政治變遷、制度沿革。目前一綱多本,各版本教科書內容編排方式不一,考題不會按照課本文字內容敘述,準備要訣「熟讀課程大綱」最重要,建議考生六分記大綱、三分閱讀史料、一分練習考古題熟悉題型。 李世平指出,以中國史為例,漢、唐、明、清是必考重點,例如漢初至漢武帝這段時間,很多制度沿革,考生要了解制度沿革的前因,重要事件經過、影響與結果。唐代「安史之亂」也是必考重點,影響的政治、經濟、文化層面的大方向記憶。 今年高二、高三教材,台灣史仍屬於中國史一部份,約只占課程內容五課,這兩年考題配分約10分至15分上下,相較於中國史、世界史投資報酬率較高。台灣史有四個考試重點:史前時期、明鄭荷西國際競逐階段、日據時期、國民政府。 時事制度必了解 李世平分析,台灣史的考古題不多,多從史料出題,可能引述一段典籍內容、地圖等命題,都會搭配題組命題,課餘不妨多瀏覽歷史期刊、相關事件的歷史網站,豐富自己背景知識。 世界史部分,李世平認為,這部分範圍太廣,各版本教材編纂都不盡理想,不少老師都會參考過去部編本第四冊授課;15世紀文藝復興之後的政治流變、思想轉變都是命題重點,考生要了解演變的時間順序。 三民主義與現代社會部分,補教老師許祥指出,重點鎖定民權、民族主義,題型都和時事結合。例如民族主義,族群融合議題最常出現;民權主義部分,容易考「比較題」,例如中央政府vs地方政府;罷免vs彈劾。 這幾年來總統彈劾、罷免話題熱門,考生必須嫻熟台灣選舉罷免法各項制度,不同型式選舉的規定,例如同樣是罷免程序,總統罷免和行政院長罷免,可能一起比較討論。 許詳分析,三民主義下冊考得比上冊多,把握重點章節複習,三種主義的基本主張、五權憲法原理、民權主義與相關思潮,考題不會考死背的原理或主張,會與時事結合。(系列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