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台灣女人眼里的大陸女人
本文章摘錄自大陸配偶家庭論壇..感謝!!
剛剛看到一篇臺灣女人看大陸女人的文章,覺得作者雖然有種作爲臺灣女人的自我優越感,
但觀察還是比較細緻的。我覺得有些地方她說得還比較貼切,有些地方就以偏概全了。
我接觸過的臺灣女人感覺都是比較優雅溫柔的,用詞遣句比較窩心。大陸人的講話方式也可以看作是率性,不造作,我聼著也沒有不舒服的地方,因爲周圍的朋友死黨確實有很多以文中的方式講話。但是仔細分析如果文化背景不同,確實很難被人接受。
姐妹們有很多在臺灣住了很久,還有論壇裏的兄弟們可不可以講講對兩岸女人行爲舉止,講話方式的看法或比較。
沒有誰好誰坏的問題,希望不要引起口水戰。
以下文章轉子文學城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g5-479035.html
江海余生
講話表示很親切的時候,常常用“死”這個詞。如果她盼著你來,你來晚了,她們會說︰“死鬼,你死哪了!”女孩子非常喜歡那個男生,常說︰“瞧你那個死樣!”有一個女同學的丈夫在她生日時花200美元買了一個手鏈送給她,她又驚又喜,卻說︰“你真是要死!干嗎花這麼多錢?從北方來的女人這樣說。不知大陸南方的女人是不是也這樣說。她們用“死”這個詞表示親近和交流,是誰發明的,又怎麼流行起來的呢?如果她們接到一個打錯的電話,常常都是不好好告訴人家這是錯號,如果對方又一次撥錯,那實在不是對方故意搗亂,是線路問題,她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火葬場”。
南方、北方來的女人都這麼說。她們勸你把東西吃光,說“消滅光”。剛和大陸女人來往,听她們總說“死”、“火葬場”、“消滅光”,脊梁骨發涼。漢語里有多少溫柔、美妙的詞匯能表達感情,代替“死”的太多了!當你和大陸女人比較接近,有了交往,或作為朋友談心時,她們無一例外的口頭禪“這個你別和別人說”。我一听她的叮囑就感到沉重,如果我一但不小心漏了嘴巴,怎麼補救呢?其實細體會她那些話並沒有必要告訴我,而且我一但轉告別人對她也不會有什麼危害。比如,她離過兩次婚,她的前夫……她們很願知道別人的事,她如果描述別人和她的友誼深厚,通常說,她什麼都和我講,連和父母不能說的都告訴我。如果和她們交朋友,她們把這些很個人的與她無關的事,不讓她知道的看成提防她。如果有些私人的事不告訴她,她們會生氣,甚至感到被疏遠,或者認為不信任她,有的人甚至會因為你不告訴她在你看來和她無關的私事,而不再和你交朋友。
大陸女人很自信內在美勝過外表美,她們大多不喜歡飾物和化妝,黃臉、頭發直直,為了外出才“煥然一新”和“喬裝打扮”。有人在最需要打扮時,隨便拿一條口紅,在唇上一抹。本來她有一張*廓美麗的臉,只不過臉上有幾顆散散的雀斑,美國化妝品那麼高級,完全可涂上,她不但不去找這種化妝品,反而用一條玫瑰紅色口紅涂在唇上,加深了這種反差,反襯和突顯她臉上的雀斑。口紅又不用唇線筆勾畫一下,把唇線畫清楚會顯得更潔淨。如果誰提醒她,她會認為你瞧不起她,嫌她土。她不應該用艷麗的口紅,鮮紅的口紅應該給白嫩嫩的臉,應該選一條深一點,暗一點口紅才更諧調。
她們喜歡你,和你交了朋友以後,肯定要你和她“攜手撒謊”。比如電話來了,她正煩著,她不想接,她們一般不正面拒絕對方說,我現在不方便講話,我什麼時候打給你,而是求旁邊人,你就說“我不在”。男朋友接她出去听音樂,她臨走時告訴同宿舍人,如果有人找我,就說我去圖書館。她們講話不注意音韻、語氣,即使中文系畢業的女生講話也可能大嗓門粗聲粗氣。很多人講話非常快,吐字也不清,不知是她們的啟蒙老師的錯,還是媽媽的錯。台灣女性比之大陸女性講話,各個嗓音甜脆,字正腔圓。她們的媽媽太注重女兒坐態、步態、吃相、表情的培養,因為這些也是身價的一部分。而且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在校園里看見臉上沒有微笑的女生,一般都是大陸來的。她們不太會微笑,如果笑就前仰後翻,鼻涕眼淚一起流出來。
她們愛事業勝過家庭。她們說工作忙,自己幾年沒給丈夫包過餃子,用很自豪的語氣,那是變著法欺騙自己。大陸女人比台灣女人堅忍也是真的,有一位女學者孩子才八個月,扔在中國就來美國,台灣女人听了瞠目結舌,既然不想盡母親責任,為什麼要生孩子?她們說為了事業,只要為了事業不要什麼都值得稱贊,都是光榮的。這些優秀的女人把孩子丈夫肯定放在革命事業之後,在她們的勞模優秀事跡中,常把母親沒給女兒梳過小辮作為正面內容加以歌頌和贊許,丈夫在妻子生孩子時為了革命不在身邊,也常被歌頌。這是台灣女人無法接受的,也是校園里美國女生听不懂的故事。她們在表達愛時,常用相反的方法。比如丈夫回來晚了,她本來盼著丈夫早點回來,她們不說,“我一分鐘一分鐘盼著你回來,我自己在家好沒意思啊!”她們劈頭就說,“你回來干嘛?這麼晚你就別回來了!”
她們無論什麼專業畢業的女人,大都不會使用祈使句式,她們喜歡用反詰語句,即使中文專業畢業的女人也一樣。如果她一進門覺得屋里很熱,她們大都會這樣說,“這麼熱怎麼不開窗戶”。她們不說,“我覺得很熱,請問我打開窗戶你介意嗎?”她們也不說,“請問,我們打開窗戶好嗎?”“怎麼不”這種抱怨的質問,讓人不太舒服的句式,她們經常用。她們之間,是互不介意。有一次晚會,一位大陸女同學自己來了,幾位大陸女同學都說︰“你怎麼不帶你丈夫來?”而一位台灣女同學則說︰“我們都盼今天能看見你先生,如果他今天也來,我們會更高興。”她們見面第一句話常說一些互相挖苦的話,那是親近的意思︰“你這頭怎麼剪的,好像狗啃的似的。”如果你和她成為親近的好朋友,你對她說謝謝,她會覺得你很外道,她會說︰“你看你和我還來這套,謝啥呀?!”
她們喜歡哪個男生很少有勇氣直接表達出來。她們會在心里恨那個男生願意親近的女人,有時甚至會故意找茬。 ------------------------------------------------------------
一:依內政部移民署2007年9月5日公布之「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及定居數額表」附註一規定:本數額表所稱台灣地區人民,如係大陸地區人民轉換身分為台灣地區人民者,須在台設籍滿5年,才可申請大陸之12歲以下之親生子女來台定居,數額不限;
(移民署網站最新消息;大陸配偶在台要住滿8年,才能申請在台設籍;因8+5=13歲,依此規定親生子女永遠不得來台定居,合先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