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產業如何學習傳統產業打通路 從平價旅館 (經營學習篇)
本月初看到TVBS新聞報導 一睌900元 大陸平價酒店搶灘登臺
擁有大陸300家平價酒店的「如家集團」,看好2008大選後,可望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已經派出高階管理人搶先來台探;還打出一個晚上只要900元台幣超低價;目前已經跟中信集團有所接觸,以合作或租賃的方式登陸,預計最快明年中就會登台。
我去請教在大陸投資平價旅館的台商、A老闆在台灣也經營幾家休閒旅館、但是這幾年獲利不如以前、去年轉向大陸投資平價旅館、兩年間已經有三十幾家、都在二、三級城市。A老闆得意說得口沫橫飛、已經有美國私募基金要投資他們、A老闆不願意、說要等到200家已上才考慮開放投資。
主要問題:A老闆去大陸兩年就可以展店到30幾家、大陸投資談何容易。特別請教A老闆為何能迅速展店。原來老闆是找一家已經有800家連鎖咖啡台商合作、因為展店需要有人幫忙找地點分析、所以附屬在此連鎖咖啡公司、增加平價酒店拓展的業務。展店的業務代表順便把可以投資的地點回報、A 老闆以自己經營20幾年的經驗去評估、每一家都讓大陸幹部投資50%以上、A老闆提供專業管理的機制 (專業分工)。
最慢的三年回收、最快的6個月就回收了。最快回收這一家、老闆說、從濟南搭車跑了4、5個鐘頭、心理毛毛的、因為是很偏僻的三級城市、A老闆本來不想投資、但是地方的展店業務代表再三保證會成功。因為投資額在300萬左右不多、A老闆就暫且一試、真的沒有到半年就回收。去的都是當地的政府官員、還有開房間打麻將的佔了一半。 他自己也感慨說真的沒有想到、回收這麼快、在地方只有熟悉地方的人最瞭解怎麼經營。
軟體產業想要建立通路、這是一個可以學習的觀念。另外一個值得國內軟體公司警惕的、大陸的軟件何時搶灘登臺、其實目前已經開始了。國內軟體廠商都認為台灣市場已經快沒了、都想去大陸找商機。可是台灣的軟體公司還是不少、到底還有那些業務可以拓展?
看好台灣觀光產業 莊秀石打造優質五星級品質平價酒店~
以六福皇宮打響知名度的莊秀石表示,儘管每間房價不超過2300元,但是預期16年就可以回本。 在大陸一年至三年可回本的平價酒店、在台灣需要 16年?或許可以等著看這場「平價酒店」攻防戰吧。這場戰果大概2~3年內會很快有勝負。大陸「平價酒店」業者如能登台搶灘成功、其他的服務業也要小心了。
記得要改變經營思維的習慣領域喔!
烏龜和牠的朋友魚說,牠剛到陸地上散步回湖,魚說:「當然你的意思是說游泳囉!」烏龜想對魚解釋陸地是堅實的,不能在上面游泳,只能在上面步行,可是魚卻堅持不可能有這麼一樣東西,陸地一定也是液體,和牠住的湖一樣;有波浪,可以在裡面跳潛游泳。 (突破習慣領域) 蕭進益
中大型軟體公司想轉型 、就要改變習慣的領域---「靜不如動」
對岸平價飯店登臺 國內業者自救 (業者彼此相互結盟)
如何編列電子商務的預算?(EC篇)
本文於 修改第 1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