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林蔭大道
市長:黃冠軍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林蔭大道】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流行.時尚.話題.人物.醫學.車市.美食.養生.旅遊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黑眼圈能不能改善
 瀏覽147|回應0推薦0

黃冠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撰文/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邱品齊】

產生黑眼圈的原因

黑眼圈生成的原因,簡單來說可以分成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兩大類。其中身體疾病的部分如心臟病、甲狀腺疾患、肝臟病、遺傳性血液疾病、維他命K缺乏症、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低下症及體液過度滯留都會造成黑眼圈的徵兆。

此外現代人經常性地長時間打電腦玩電動或盯著螢幕看,也會因為過度疲勞及用眼過度,造成下眼窩水腫形成泡泡眼而產生黑眼圈的現象。

「眼瞼皮膚」是全身皮膚中最薄、最柔軟也是最脆弱的部位,整層只有0.5公厘的厚度,加上缺乏汗腺及皮脂腺,還需要每天持續不斷地眨眼動作及長期暴露在紫外線底下,使得它成為最容易受傷及老化的皮膚部位。

一旦眼周血管回流不良,造成血流壅塞的情形,就會使得多餘的水分及血液積聚於眼睛下方,造成眼下皮膚出現「浮腫及藍黑色眼暈」的情形。

此外眼周的皮膚下因為皮膚薄、支撐少,加上每天都要眨動一萬次以上,所以比其他地方更容易有皺紋產生,通常在25歲開始就會有「眼周皺紋」的產生。之後,眼皮內的膠原蛋白及彈性纖維會隨著老化而不斷流失,逐漸形成「眼皮鬆弛與下垂」的情形。而後續的老化現象還會造成下眼皮脂肪凸出,此時合併魚尾紋及眼皮鬆弛下垂的情形,即是俗稱的「眼袋」,而這些徵狀都會加深黑眼圈的顏色。

各式各樣的黑眼圈

臨床上黑眼圈的分類,一般說來可以分成三型:
(一)色素型(Hyperpigmentation):

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因為體質遺傳的關係,有些人眼睛周圍的皮膚,先天就比鄰近部位的皮膚深色,而此類患者也常伴隨眼窩深邃及家族性傾向的情形。通常這類的色素型黑眼圈,在上下眼皮都會產生色素沉澱(棕黑色到藍灰色)的情形,常常是從小就發生,而且不會有不適症狀。

另外一種是後天性色素型黑眼圈,此類黑眼圈常常導因於眼周皮膚的慢性濕疹或發炎,患者可能是有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藥物疹、長期搓揉眼部或陽光曝曬及化妝品使用不當所致。

(二)血管型(Hypervascularity):

主要是由於眼睛周遭血液循環不佳所造成,此類型的黑眼圈在台灣相當常見。此型黑眼圈與過敏體質有關,患者常伴隨著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及長期鼻塞等鼻病。

此外,像是熬夜、失眠、大哭、酗酒、過度疲勞、用眼過度及攝取過多鹽分、水分還有女性在月經前、懷孕末期及更年期……等等,也容易因為眼周血流循環不順暢,產生浮腫及藍黑色黑眼圈的情形。

(三)結構型(Anatomy):

有些年輕人因為先天性眼輪匝肌(Orbicularis oculi muscle)肥厚的關係,笑的時候眼輪匝肌收縮會在眼下產生「臥蠶」,於是跟臉頰交界處會產生凹溝的情形,而在視覺上形成假性黑眼圈。

此外像是長期的日曬與紫外線的傷害及長期持續的眨眼動作,會造成真皮內膠原蛋白及彈性纖維的減少及變性,而造成皮下組織變薄及眼周靜態紋與鬆弛下垂的變化。

由於眼皮皮膚很薄,使得眼皮的保水能力較差,很容易產生粗糙及細紋(Fine line)。如果之後不加以保養處理,小細紋就會日益加深變成深紋(Coarse wrinkle)。加上眼周的表情紋及動態紋還有長期老化與重力的影響,使得下眼皮脂肪組織澎出下垂而形成的眼袋,以上這些不同的因素都是會加深視覺上黑眼圈的程度。

戰勝黑眼圈的招術

想治療黑眼圈前一定要先了解到底自己是屬於哪種黑眼圈,千萬不要自己亂判斷亂用偏方。由於黑眼圈形成的原因不盡相同,在治療上,醫師也是會依據不同的成因來給予不同的治療,如此一來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相關的處理可以參考本期雜誌。

【健康世界 2008年5月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7820&aid=296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