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曾說:「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這點我不全認同,有些古文學理論,只要經過重新注釋,也可作今天社會之用。
試舉數例:
古文今釋
朝聞盜,食屎可矣
TVBS-N 新聞台27日晚約八點播報陳水扁相關新聞時,主播提及「有民進黨大老最希望阿扁拿海外7億的錢,另創一個新的政黨…。」隨後切換新聞畫面時,突有一個女聲音竄出:「神經病,阿扁怎麼可能拿那錢出來…吃大便!」該言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更令阿扁多次拿出來作為乞討同情的資本。
臨財母苟得,臨難母苟免
吳淑珍十七次稱病不出庭審訊,陳水扁更揚言她出庭會隨時瘁死或變植物人,藉此逃避法律制裁;兒子陳致中夫婦也被列為貪污洗錢案主嫌犯和最終受益者,卻面無愧意對外宣稱只是人頭,全家將一切犯罪責任推向一名在法院可能隨時瘁死、癱換瘦弱又麻木不人的疑似植物身上,這種家庭觀念,也算是台灣奇葩。
審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馬英九因為陳水扁弊案而被民意下滑,堅持不插手干預司法的總統,現在唯有默默承受,等到阿扁被判入獄,追回海外資產時,民意自然回升。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豬人。」
子曰:「非乳所及也。」
大陸毒奶粉加入三聚氰胺引發恐慌,前衛生局長決定依專家意見將測驗標準訂為2.5ppm,被民進黨批評為人不如豬,林芳郁受輿論壓力下辭職下台。真正受害者是卻台灣商家,原料來自外地,測試標準不一,食品上架再下架,包點、奶粉乏人問津,損失慘重。